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涉及企業的發展戰略無任何關聯。寫稿匆忙有錯別字多多包涵。
作者簡介:金腰子 一顆曾長期混跡於銀行與網際網路圈的腰子。
我們看過很多文章,說私域流量的好,私域流量的妙,私域流量如何助力經營成效呱呱叫。
很多地方把私域流量的範圍過於泛化,例如把WX流量全部納入私域,把網點流量算作私域,導致私域不私,公域不公,自然私域的真實特徵就難以被挖掘出來,對私域的運營邏輯理解也就容易越跑越偏,對私域的作用價值難以真實理解。
說回私域流量,從籠統概念上來講,「私域」特指「私人」的那部分領域,就是由「個人」支配,由「個人」運營的那部分資源。私域的流量,就是由個人經營、個人運營、個人管理的流量。
首先,概念一點都不新穎,私域一直存在,流量也一直存在,只不過原來的私域,說的主要是一種「關係」,而今天的私域,說的主要是一種「商業模式」。但是,私域流量之所以能發揮今天的經營作用,離不開他的本質屬性——「關係」。私域流量的經營運營,只是將這種關係用作商業轉化,價值變現。如果沒有價值轉化在裡面,也就沒有「流量」這一商業概念。這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問題也就醞釀在這其中。私域的價值來自於關係,然而商業卻可能破壞關係。過度營銷帶來關係崩壞。做得好的私域流量經營,重視穩定的關係打造,商業變現注重內容打造,注重私域關係鏈兩端的利益獲得。這是一個系統化運營的事情,其中包括很多內容。6、增量流量帶來初始分享者及多層級分享者的利益滿足。1、利益的滿足,需要兼顧物質收益、心理滿足,除了自我的一面,還需要包括炫耀等社會性感受。3、興趣反饋既可以是反向的,也可以是再向下延展的。5、增量既可以多層級捆綁,也可以統一回到頂部扁平化捆綁。靠物質利益驅動的模式近似於傳統經營模式,很多銀行機構將私域流量的經營轉化為員工銷售考核工具,但這種模式之下,交易難以產生延展性,私域關係的目的性過於商業,私域流量缺少了「關係」的維護,業務經營效率普遍會出現快速下滑,增量供給會越來越乏力。我們仔細看私域流量的經營模式,好的私域經營體系下對私域流量經營者供給的主要內容,並非是產品和考核手段,而是豐富的內容,尤其是能夠讓人「快速上車」、「輕裝上陣」、「簡單易懂」、「便於平鋪」的內容。
這些內容的優劣程度決定了私域關係的強弱,決定了是讓大家避之不及,還是有需要第一時間被想到。產品只不過是在這種關係中的價值交換工具,考核轉化為了一種記帳和自我激勵工具。不可否認的是,商業銀行因龐大的經營體系,大量的員工隊伍,以及規模化的存量客戶基礎,在私域領域的經營價值仍然是巨大的,但撬動私域流量經營的方法,可能初期靠考核,但持續經營一定不是靠考核,而是靠強大的內容支持和自我激勵,以及源源不斷的雙向反饋。
往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