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說安卓平板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2021-02-14 柳下繫舟
今天聊聊自己對平板電腦,尤其是華為平板的理解,主要從硬體方向。

       記得是剛上小學時吧,那個時候擁有一個Walkman是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然而自己生在小縣城,身邊能擁有此神物者寥寥。對隨身聽的了解還是停

留在電視和書本上。


後來到了高年級時,隨身聽不再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了,那個時候是MP3的時代。其實在功能上MP3和隨身聽差不多,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區別是MP3可以通過電腦往裡拷歌,不用插磁帶,體積就小很多。

初中時開始有了一種叫做MP4的東西,和MP3比最大的區別是多一個屏幕。能拷的東西從歌變成了電影。隨時隨地看電影,那真的是很讓人激動的一件事。 

初中升高中的暑假,讓我印象特別深刻,身邊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同學,似乎一夜之間齊刷刷的配上了蘋果的4S。也是在同時刻,我接觸到了曇花一現的MP5。我看到的MP5基本都是比MP4更大,屏幕也更大,有上網功能。這裡就不放圖片了,因為現在去網上搜MP5搜到的全都是衝鋒鎗了。站在現在這個時代,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一定是一個會被滅亡的產品。但是當時還是挺有市場的,原因很簡單,那時的智慧型手機,尤其是蘋果,真的還是太貴了。一款便宜的諾基亞+一臺MP5,似乎是更香的選擇。不過回頭想想,MP4和MP5完全可以說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雛形。平板是一個介於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之間的產物。這是廢話。那這個產品的初衷就應該是為了補足手機和筆電之間的間隙,在這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當然僅僅補足間隙是不夠的,在充分的迭代和發展之後,應該還能夠提供這兩者都不具備的功能。筆電痛點:重、大;交互過於重型(需要找個地方,擺好,端坐著使用),續航短。早期電腦還偏貴。手機痛點:續航短(相對而言短);屏幕小導致交互不便;性能孱弱;其他還有一些諸如揚聲器弱等相對不明顯的痛點。所以早期的平板就很好定義了。續航強,屏幕大,交互便利,性能介於電腦和手機之間,相對輕和便攜,價格要友好。至於獨立功能,蘋果給了很好的答案——手寫筆。於是開會議、記筆記再也不用捧著筆電或者拿著紙了。我以上說的基本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是提醒自己這些最初的「初心」,有助於我更好的思考深層次的問題。華為matepad pro作為華為生產力平板的初代機,我認為他是非常成功的。雖然華為口口聲聲說自己要做生態1+8+N,但是似乎這個生態並沒有怎麼照顧平板——向上,華為的matebook系列筆記本越做越輕薄,上了觸控螢幕而且還越做越好(當然這對產品本身來說肯定是好事),國內筆電市場的反饋已經說明了其成功。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一定會擠壓自家平板的生存空間。向下,摺疊屏手機第二代開始蠢蠢欲動。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第一代摺疊屏展開有8英寸,第二代如果再做大一點,再做便宜一點,mpp完全不用賣了。相比較之下,ipad的生存空間就舒服的多。macbook pro寧可在鍵盤上放一個扁扁長長的小觸控螢幕做交互,也不肯把它的寶貝視網膜屏做成觸控的,iphone別說摺疊了,都沒有一點往大屏做的意思。完全不會威脅到平板的地位。而且ipad相對於蘋果手機和蘋果本子而言,性價比極高(我是說相對自家的其他產品),我身邊不乏一大票非蘋果手機非蘋果電腦,卻單獨買一個ipad的人,絲毫不覺得沒有享受到蘋果的生態虧了冤枉錢。

表格前三個是我找的菊廠、果廠、炸彈廠的三個平板的數據。這三個平板1.都是各自的旗艦平板2.機身重量和屏幕大小都比較接近3.發布時間接近。所以有對比的價值。第四個榮耀V6不是旗艦而且硬體較前三者落後,第五個是手機不是平板。這兩個數據純粹是用來陪跑的,不具備對比的價值,看著玩就好。
為什麼mpp電池容量弟弟?我理解的原因是平板內部空間被用於幹別的事了。

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需要什麼?線圈。這是一個不怎麼重卻很佔體積的傢伙。

震動。

       好傢夥。要拖動一個帶上平板套重量接近1斤的玩意兒震起來,這個馬達的體積會相當可觀。

    3.四邊窄邊框

       嚴格來說窄邊框不算是「佔用了空間」,但是的確把本來可以給到電池的空間給砍掉了。

      但是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不太好給一個確切的好或者不好的結論。

       mpp有7.6mm,ipp5.9mm,S7+5.7mm。mpp居然是最厚的。

1.如果這個比值固定,則機器越大,續航越牛逼。因為影響續航的最大的點是屏幕。屏幕的耗電速度和面積有關,即正比邊長的平方;電池的容量和體積有關,即正比邊長的三次方。單純考慮屏幕,容量/耗電速度=續航時間,和邊長一次正相關。有說法說解析度和幀率也會影響耗電速度——這個說法不嚴謹。準確說應該是影響CPU和GPU的功率,屏幕的耗電主要是亮度和大小。2.雖然看起來ipadpro2020的比值並不比mpp高多少,但是要知道ipp的重量是有原因的——塞了一顆雷射雷達在機身裡。ipp可以塞東西,mpp就不能塞東西?不是雙標,從商業的角度出發,雷射雷達可以拿來做賣點大大的宣傳,而像充電線圈、震動馬達這種東西好像不太能夠說服本來想買ipad的人來買matepad……
再說多屏協同,我感覺華為筆記本似乎才是多屏協同的最大受益者。商務的同事都讚不絕口。但是實際使用中平板並不怎麼用得到。回到上文說的出發點,平板應該拿來補足手機和電腦之間的過渡帶,感覺這個功能還是沒那麼強的需求。

說說我的理解。

儘快把不同擋位的產品鋪開。僅靠matepad pro和matepad兩款是不夠的。至少三檔。低端的入門級matepad mini,中端的matepad air,高端的matepad pro。高端機重量和尺寸要拉起來(ipadpro12英寸難道很便攜麼),有了空間才能做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往pro上扔,但是最重要的,電池要拉起來。mini和air做功能取捨,搞清楚「不要做什麼」比搞清楚「要做什麼」更重要。

手寫筆,手寫筆。

產品線產品線,不要再自家人打自家人了。

其他老生常談的問題,晶片,軟體生態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說「我」時,我們在說什麼?
    賈伯斯訪談04:當我們說「我」時,我們在說什麼?
  • 是時候說,Chromebook才是全新的「安卓」平板了
    拿三星的Galaxy Tab S2(可能是今年Tab S3面世前最受矚目的旗艦款安卓平板)為例,在安卓6.0更新253天後才獲得系統更新,緊接著的安卓7.0歷時292天才得以更新至平板。安卓設備的更新窗口往往只有兩年,因此,這款設備應該無法得到安卓8.0的更新了(更別提每個月固定的安全更新了)。
  • 當我們說一個遊戲「好玩」時,究竟在說什麼?
    說到遊戲,很多人直觀的評判標準就是「好玩」和「不好玩」。但這是一個相對主觀、直接的感受,往往很難用一套統一的標準描述。筆者在此拋磚引玉,嘗試將此概念進行簡單的拆解細化,也歡迎讀者交流討論。先說結論:一款「好玩」的遊戲需要滿足:基礎條件:邏輯機制自洽,玩家能夠掌握玩法。
  • 華為MatePad Pro 5G評測:誰說安卓平板是個笑話?
    很多人都在談華為MatePad Pro 5G的配置有多強,而我只關心一個問題:作為一款5000元價位的旗艦級平板電腦,華為MatePad Pro 5G到底能做什麼?它對消費者來說值得這個價格嗎?我們都說,iPad賣的不是硬體,而是蘋果的生態。蘋果的應用市場擁有海量、優質的生產力工具,生態是蘋果傲視群雄的最大依仗。當然,安卓平板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應用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 當我們在討論手機的未來,我們是在說什麼
    足夠小、足夠輕,創新的交互方式與輸入方式,如語音交互、腦電波交互,增強現實屏幕,場景應用觸手可及,手機自身重量不再成為負擔,也許就跟你的 Fitbit Zip 一樣輕。屏幕兩個關鍵詞:無界與連接。可以,現實增強技術帶來的虛擬投影,結合動作高速傳感器,可以幫助你快速輸入。你想要它多大就多大,每個人都能夠獲得適合的輸入手感,甚至虛擬鍵盤還能夠給你提供真實模擬的力反饋,獲得恍若真實鍵盤的輸入手感。當你想要看大片的時候,你可以選著讓手機連接到大屏幕投影、液晶電視、頭戴 3D 顯示器,或是通過手勢調整虛擬投影畫面的尺寸,剩下的就是 enjoy。
  • 安卓平板稱王 但安卓平板未來是五元素這樣的「二合一」設備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自從2010年,賈伯斯推出iPad之後,平板電腦迅速成為智能設備領域中的新秀
  • 蘋果: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安卓平板,都是垃圾!
    上大學時,平板市場剛剛萌芽,小編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一個平板,就能裝下所有的教材和資料,再配一根筆,做做記錄和批註,實現真正的無紙化課堂。不過事實是,在當時,無論是iPad,還是Surface,亦或者安卓平板,都無法滿足要求。而在這一代的iPad上,我至少看到了希望,教育優惠的iPad,搭配Apple Pencil,價格不足3000塊,雖然依然不能像300塊那樣輕鬆,但相較於動輒5000元的iPad Pro和Surface Pro,這個價格也已經到了很多學生的消費區間了。
  • 新iPad Pro發布在即,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平板的話題
    他是moto的第一款平板電腦,搭載了安卓3.0系統,Soc使用NVIDIA Tegra 2,1G內存、32G存儲、前200w後500w像素攝像頭,硬體配置相當厲害,  ▌其他廠商,圍追堵截我們之前也說到了一些早期iPad的有力競爭對手,那麼現在的對手有哪些呢?說到「PC平板二合一」和「生產力工具」你會想起誰?沒錯,就是微軟的標杆產品Surface Pro。
  • 華為M6平板10.8寸體驗測評:不太安卓的安卓平板
    這不禁對整個安卓平板市場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本來安卓平板市場就很難去和蘋果平板去抗衡了,谷歌的推出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不過,雖然谷歌退出了平板市場,但其他的科技品牌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作為它們平板的作業系統的「代替」谷歌完成這場對局。
  • 掀起了安卓平板的小熱潮,華為M6能否為「最香」安卓平板?
    目前的平板市場可以說是一家獨大,甚至連安卓老大哥谷歌都主動放棄了平板業務,根據IDC公布的2019中國平板市場Q1的數據來看,蘋果依舊穩居第一,佔據42.9%市場份額,華為雖然排名第二,卻只有27.1%的份額,和蘋果比還是差了不少。
  • 2016年度顏色要對我們說什麼?
    經過2014年的紫羅蘭色以及2015年的馬薩拉酒紅色,中文媒體將Pantone2016年度顏色翻譯為「舒壓色」。於是從明年開始,濃烈逐漸歸為平淡。這也是Pantone首次推出兩個顏色作為年度顏色。有人說它「小清新」,有人說這是「馬卡龍」「冰淇淋」色,總之在我們這個小清新尤其大行其道的國度,「舒壓色」擁有壓倒性的叫好聲。
  • 為什麼安卓平板電腦一直半死不活?看完你就懂了
    一場跑分作弊熱潮開始了,各種造假,各種虛報,各種偽評測全都出來了,在當時我差不多用過市面上可以叫出名字的絕大多數國產平板電腦,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是垃圾。但.他們的跑分和在媒體上的評價非常之高,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對跑分這個東西就很牴觸了。iPad mini 發布之後,由於其更低的售價和更便攜的機身尺寸,那一年蘋果在中國市場賺走了太多錢。
  • 「發熱門」是偽命題 安卓平板不比iPad好多少
    但是,在對一些安卓平板電腦進行相同測試之後,實際的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以下是國外機構進行評測的詳細信息:    要回答發熱量是否真的有那麼大這一問題,我們採用了一款權威的測溫儀對時下熱門的蘋果全新iPad、iPad2,以及兩款流行的安卓平板電腦——華碩Eee Pad Transformer Prime和三星Galaxy Tab 10. 1 LTE版進行了測試。
  • 小米「MP4」發布,安卓平板認輸了
    小米平板 4 放棄了性能和生產力,轉向了「影音娛樂」 —— 換句話說就是「看視頻」,可以說小米、華為等等的安卓平板真的已經放棄和蘋果在一些方面的競爭了。但放棄的真的不只小米……今天我們的新聞評論區裡曝光了驍龍 1000 處理器的更多細節,這塊專門為 Windows 10 設計的處理器可以說是高通為了移動辦公端的布局。換句話說,安卓或者說桌面平臺的安卓已經不在高通的考慮範圍之內了。在未來的移動生產力範圍內,高通已經開始把寶壓向了 Windows 而不再是安卓(真的心疼我羅老師)。
  • 華為平板M5評測:它是國產最好的安卓平板
    ,平板的使用場景銳減,在大多數時候,手機已經完全能夠代替平板,而且手機更便捷,在大屏幕優勢方面,機身越來越輕薄的筆記本也正在威脅著平板。↑↑↑華為M3平板經過筆者對前幾代華為平板的用戶口碑和特點發現,華為平板最顯著的優勢之一便是影音方面,眾所周知,平板的優點就在於觀看視頻和娛樂,那麼華為平板就是將這一優點放大,在影音方面超越其他便攜設備,讓其平板成為影音表現最優秀的便攜設備之一。那麼有了這個優點,平板就擴大了受眾面,那麼其銷量自然增長,不得不說,華為平板走出了一條平板的新道路。
  • 不能分屏顯示的平板不是好平板,平行視界打開安卓電腦全新體驗
    對比IDC201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平板出貨,華為平板的出貨量一直保持增長,目前已經佔到了27.4%的市場份額,僅次於蘋果的41.4%,而排在第三名的小米份額只有6%,所以說這個市場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華為和蘋果的競爭。為什麼華為平板可以和蘋果一戰呢?其實這裡我們就要看到華為在軟硬體兩端的巨大努力。
  • Surface RT系列平板有可能要和我們說拜拜了
    微軟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宣布了
  • 不,安卓平板受歡迎程度超出你的想像
    當然了,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它們,但在華為、聯想、三星、索尼等廠商還未開發安卓平板的時候,它們曾是安卓平板的全部。在以極低的價格普及安卓平板的過程中,它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iPad開創的平板世界提到平板,就不能不說iPad。賈伯斯在發布第一代iPad時,對平板電腦的定義是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第三塊屏幕。
  • 安卓平板,如今已經淪為「雞肋」?
    科技君不禁有個疑問,安卓平板生存如此之艱難,還有消費者會選擇它們嗎?安卓平板陷「尷尬」境地6 月 25 號晚間,被小米「雪藏」多時的平板系列又重新出現在了平臺官網首頁上,這款低調的產品一直來無影去無蹤,不開發布會,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更新到了第四代。
  • 當我們在談論George Floyd事件,我們在說什麼?
    」(「當搶劫開始,射擊開始」)此處,川普引用了1967年弗洛裡達州邁阿密市一位警官要求他的警員們用短槍朝犯罪嫌疑人開槍時所說的話。1967年正是美國民權運動的巔峰,而當時警官這一舉動,更是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