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著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勞動成果被淹沒在雜亂的消息列表中,小編們表示好心碎。在這裡真誠的邀請各位加上星標或置頂,具體操作很簡單,只要三步:①點擊本文左上角「亞太養老產業力量」②右上角「. . .」③選擇置頂(安卓)或星標(蘋果)。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任和支持
點擊圖片 👆 閱讀詳情
童涵春堂大藥房&童青堂中醫門診部落戶青浦啦~
目前,中國大陸正加速進入人口老齡化、病齡化和空巢化時期,主要表現為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比例高、城鄉差異大等特點,養老服務已成為全社會最關注、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之一。然而中國大陸養老服務起步晚、底子薄,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社會養老的長遠發展面臨著供需矛盾突出、服務結構單一、缺乏人文關懷等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超過人口的7%稱為高齡化社會,達14%為高齡社會,達20%為超高齡社會。與大陸相比,中國臺灣早在1993 年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其養老服務的發展至少要比大陸提早了20 年。據統計,臺灣2014 年的老年人口已達11.53%,推估至2025 年時可能增至20%以上。中國臺灣養老服務的社會保障體制完善,養老產業鏈發展完整有序,注重改善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及其照護質量。本文主要闡述中國臺灣地區護理之家的發展概況、臺中頤園護理之家的經營模式。
1 中國臺灣地區護理之家發展概況
隨著中國臺灣醫療與科技的進步,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家庭結構的改變,養老服務已從最初的市場需求演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機構式照護需求與日俱增,使得護理之家蓬勃發展。中國臺灣地區護理之家設置始於1991 年《護理人員法》的公布實施,規定最低配置床位為50 床,最初的護理之家為醫院內的附設單位,設立初衷為不浪費醫療資源的同時,讓罹患慢性病且需長期護理的病人、出院後需繼續照護的病人及產後需護理的產婦與嬰幼兒等有醫療照護需求的公民,能得到延伸且周全的照護服務。老年人口快速增長和罹患慢性疾病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家庭又無照顧資源及技能,護理之家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有研究發現,即使受老齡化與疾病因素的影響,老年人仍可以由生活形態的規劃、營養的補充、社會的支持及適當的活動來提高其自主性,並維持一個積極的心態,保持最大可能的健康或獨立。護理之家為長期照護機構,所收置的老人95%以上為65 歲以上的高齡人群。入住老人通過參與機構安排的活動及工作人員的陪伴鼓舞,不僅可以增進老人間的互動與支持,使老人心靈有寄託,同時可減少孤寂感,促進老年人適應團體生活。護理之家不僅負責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對於有生理障礙的老年人,也針對性安排治療活動。
作業治療亦運用於護理之家,其主要功能為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功能,促使老年人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持適度的警覺性及活動程度,減緩身心功能的減退。作業治療師的專業訓練使其不只是自身能力方面的提升,更經由生活環境及生活形態的改造及輔具的應用等,讓老年人對生活仍充滿希望,能夠參與有意義的日常活動。
中國臺灣地區護理之家的活動安排分生理促進和心理康復等方面,服務內容豐富全面:
(1) 基本日常生活照護:主要由服務人員負責執行,包括口腔清潔、餵
食、洗澡、穿衣服、換尿布、刮鬍子、協助轉移等,同時留意檢查老年人的皮膚、體溫、血壓、血糖等。
(2) 醫療、護理方面:主要由護理人員負責監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飲食、服藥及傷口護理與各種插管的處理等。有醫療需求的老年人,除安排其由每周前來巡診的醫師診療外,急重症者則安排專人陪同送醫。
(3) 運動方面:服務人員根據臥床老年人需要予其翻身、活動關節等,有購置康復設備的機構,由護理人員制定老年人的治療計劃,並在護理人員的看護下完成肢體活動等簡易康復運動。
(4) 休閒娛樂方面:護理之家內都有電視機置於餐廳或公共空間,可以下床的老年人均可走到或被推到電視機前、走廊等公共空間。喜歡閱讀或下棋的老年人,則可聚集一處閱讀、討論、下棋等。
(5)家屬聯誼會:每3 個月舉行一次,由社工人員協助舉辦,家屬之間互相支持鼓勵,增加認同感,增強老年人歸屬感。
(6) 其他:不定期舉辦一些活動,如義演、懷舊治療、志工陪伴、節日慶祝、慶生會等活動,多由社工人員或志工團體來帶領。
總之,中國臺灣地區護理之家的服務內容以基本日常生活照護、醫療、護理為主,人力配置多以護理人員及服務人員為主,護理人員主要負責老年人醫療護理,而服務人員除了照顧老年人基本日常生活外,尚需負責環境與器材的清潔、維護與管理。護理之家屬於衛生機構,老年人相關照護費用可用醫療保險報銷,其在中國臺灣的養老服務產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2 臺中頤園護理之家簡況
頤園護理之家成立於1999 年。共設置床數64床,服務對象為出院返家後需持續照護、有康復需求、有其他長短期照護需求的個人。頤園護理之家本著「以老人為中心」的理念,強調協助老年人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模式,同時以「帶給老人歡樂與幸福」為使命,為園內老年人提供多元的服務。其品質策略包括以下6 方面:
2. 1 強化專業團隊
有兒童綜合醫院、光田醫院、清泉醫院、昌和診所作為醫療支援,聘請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定期提供會診諮詢,護理人員8 人,照顧服務員15 人,專職營養師1 人,社工專員1 人。組織新入職人員體格檢查及在職員工每年健康檢查,並加強其在職教育。採用積極的激勵策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2. 2 落實感動行銷理念
收費標準公開透明,籤訂入住契約,建立與老年人及家屬的直接溝通渠道,強化與顧客的密切關係,確保時刻掌握顧客需求。聘請專人迅速回應處理顧客的建議及客訴事件,收集分析老年人及家屬的滿意度。
2. 3 維護老年人安全
無障礙空間設計,老年人分區照護;急救及相關設備完善,緊急送醫流程明確;每年定期心肺復甦訓練,確保工作人員操作正確;組織感染管制教育訓練,提升工作人員感控意識及技術;每年定期進行環境消毒及醫療廢棄物妥善處理,確保環境安全;飲用水定期保養(每個月) 及檢驗(每3 個月),以維護用水安全;隨時維護緊急呼叫系統,確保正常狀態,並於入住時教導老年人使用方法。
2. 4 充實服務內容
用藥方面,每月聘請藥師提供諮詢,增強護理人員的藥物知識及強化其藥物管理能力;飲食方面,營養師協助評估老年人的飲食營養狀態,給予適合的飲食,並協助督導供餐作業流程;休閒方面,每周一至五上午帶領老年人進行健身遊樂活動,志工團體不定期帶領各類活動,民俗節日舉辦應景活動;照護計劃方面,根據完整的個人評估及記錄製定老年人照護計劃,並定期最總評估修訂,制定明確的洗澡作業流程,重視老年人隱私。
2. 5 構建舒適環境
加強老年人及環境衛生清潔,設置園藝專區供老年人休閒與耕種,購置電視機、冷暖空調等設備,維護居住環境的舒適性。
2. 6 提高品質與研發
掌握老年人及家屬需求,實現設定的服務品質水準,並通過管理循環的運作,強化服務品質的實現能力;加強失能與失智者健身休閒娛樂設施的研發,提升老年人參與活動的意願。頤園護理之家經營模式相對完善,肩負著當地居民養老服務的重責,對我國大陸養老模式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3 對中國大陸養老服務的啟示
據全國老齡委發布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預測,我國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和2050 年將分別達到1. 74 億和3. 32 億,佔總人口比例分別為11. 83%和21. 81%,我國即將成為高度老齡化的國家。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是中國大陸當前主要3 種養老模式,受傳統觀念約束,家庭養老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的發展則嚴重滯後。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需借鑑先進國家或地區相對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確保年長者得到妥善安置。
3. 1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在中國臺灣,養老機構的多種養老費用可以通過政府社保報銷支付,減輕了老年人養老費用負擔,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但目前中國大陸的社會養老機構尚不能實現社保報銷養老費用,鑑於我國「未富先老」的特殊國情,應該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並積極發展與養老服務有關產業,加大對公共養老設施、老年活動場所的建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在發展中逐步緩解老齡化壓力。
3. 2 明確政府的責任
明確政府部門對老年人服務體系完善的職責,是中國臺灣養老服務業的一大特點。養老責任主體是多重的,其中政府是第一負責主體,肩負著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的重任。政府應該打破壁壘,在整合資金資源上下工夫,推動養老財政資金的整合,形成投入合力;在監管職責方面,應轉變以往的行政命令方式,更多採取標準化、政策引導的方式;在滿足社會養老需求方面,應根據財力確定切合實際的整體養老規劃。
3. 3 建立合理的養老資源需求評估
依據通過調查研究大陸各地區的養老資源分布情況,根據各地區老年人口的比例大小,推估不同地區所需的養老照護、各項養老服務設施及專業護理人力的需求,然後通過政策引導養老資源的合理建設與分布,以避免養老資源供需失衡。
3. 4 加大養老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
養老服務業是由老年消費市場需求增長帶動而形成的新興產業,在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上發揮獨特的作用。因此,應擴大養老服務業開放,注重引進國外養老護理、老年產品生產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外資參與養老機構、養老服務業建設和運營,進而提升養老服務業水平。
3. 5 重視人文關懷的照護模式
目前中國大陸的養老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多集中在滿足老人基本物質生活需求上,很少關注心理需求。老年人難以適應養老機構的一大原因是缺乏家的感覺和自由,其在機構中缺乏歸屬感甚至產生牴觸情緒。養老機構應秉承「珍愛生命,全人關懷」的護理核心價值來照護老年人,根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特點,在老年照護中給予其心理疏導和社會支持,使其更好融入養老機構的集體生活。
3. 6 重視護理人員在養老服務的角色
護理之家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在行政組織層面,是系統化資料的建立者,其重視人性化的照顧精神,並扮演與家屬聯繫溝通的重要橋梁;在生活照護與獨立生活訓練方面,護理人員尊重老年人的個別差異,維護心理健康的同時,同樣重視生理健康的衛教;在人際關係促進方面,護理人員協助老年人參與敦親睦鄰的活動,促使其關係融洽,一起為提升年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3. 7 促進志願者服務與養老產業相結合
人力資源短缺是養老服務產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中國臺灣地區的志願者制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中國臺灣養老服務機構日常運營中志願者與正式員工的比例接近1 ∶1。而中國大陸地區因缺乏志願服務的文化傳統和制度安排,志願活動發展滯後,可參考中國臺灣地區的志願者制度經驗,完善志願者服務的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促進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發展。
3. 8 尊重老年人及家屬的權利
在養老機構中,應尊重老年人和家屬的意見和權利,包括時間的管理、休閒活動的多元選擇,積極參與正常化的生活形態,與機構有良好的融合。此外,應更開放家屬參與機構活動的過程,增強家屬尋求資源的能力,以提供其多元網絡的能力,進而增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 9 營造敬老孝親的社會環境
大力弘揚敬老、愛老、尊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營造尊老孝親的社會氛圍,切實保障老年人的正當權益。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老年人更多關心和愛護,確保其安享晚年。
綜上,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社會不可避免的一項重大挑戰,養老服務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鼓勵,離不開不同專業團隊間的共同努力與合作,更需要老年人及家屬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應根據國情,合理借鑑中國臺灣養老產業的實踐經驗,一起為弱勢老年人的權益和更好的生活品質而共同努力。
來源:中國老年學雜誌2018年11月第38卷
作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劉遠文、潘翠環、陳美香、呂文賢、 陳瓊玲。
尋求:受多家海內外公司委託收購,投資!!!
要求: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項目,投資老年護理院,投資居家護理, 有養老土地的項目等……證照齊全!北上廣及全國各省會城市……各種方式合作可談!
電郵: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依據《網際網路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第12條,《信息網絡傳播權力保護條例》第14條/23條,即「避風港原則」,本文中部分圖片及文字信息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繫客服刪除,本公眾號不對內容傳播行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不承擔與著作權或相關權有關的信息審查義務。
哈嘍,相信大家還不知道了,公眾號最近改版,不再按發布時間推送,如果文章打開率太低,或者點讚不高,就會默認你不喜歡這個號,從而停止推薦,我們的號可能因此就會被「淹沒」了。
帳號創作至今幾年了,相信這裡已經成了很多養老人的家
大家記得把我們帳號星標★
記得隨手給我們點個 👍【贊】 或是 【在看】
就當鼓勵下我們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