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勞捕食「神秘鳥」

2021-02-18 你好呀地球

這是沒有意料到的驚心動魄的一天。

我在枇杷樹前停下,準備看看裡頭有沒有動靜,有沒有鳥鳴。今年1月時,觀察到黃腰柳鶯和白頭鵯都在吃枇杷的花朵。

枇杷樹林一片寂靜,沒有太多動靜。

得虧我多在這兒停留了一會兒,一個古怪的橙黃色身影突然飛入我的視線,重重落在了枇杷下的草叢裡。

我認出那是一隻棕背伯勞,它橙色的身影很好認,但那奇怪的飛行姿勢……剛剛我眼前分明出現了4雙翅膀和沉重的飛行方式,我反應過來——伯勞抓了一隻鳥,用爪子勾住它飛,將它踩在了草叢中!

我屏息凝神,朝前走了幾步,有灌木籬笆的阻擋,我沒有離它很近,只是蹲在遠處觀察。

棕背伯勞完全隱藏在草叢中,用嘴啄食那隻鳥。它時不時抬起頭,警覺地看看四周,那倒鉤狀的喙尖端都是血,喙裡還有肉渣的殘留!

那隻獵物鳥還未死絕,它掙扎著要飛起來,又立刻被飛起來的伯勞用利爪按下。獵物體型不小,它掙扎著起飛了好幾次,都飛不到30釐米,就又被伯勞按在草叢中。

速度太快,我看不清楚是什麼鳥。還好用相機留了一段短短的不那麼清晰的視頻,回頭重放,看見這隻獵物綠色的羽毛,才發現伯勞捕捉的,竟然是一隻體型不小的白頭鵯!

(視頻好抖&好快,等我用視頻軟體處理了放上來,從這個綠色和體型可以看出是白頭鵯)

我以為棕背伯勞會捕捉更小一點的鳥,比如山雀、柳鶯、麻雀、棕頭鴉雀,沒想到竟然是一隻白頭鵯。

棕背伯勞又陷入草叢,估計在埋頭啄食獵物。它隔了一會兒抬起頭,沾血的喙看得我心驚膽戰。它可真是小猛禽啊!

不久後,這隻伯勞飛離了獵物,消失在遠處。

我等了一會兒,它也沒有回來。它是準備把食物存放在這裡,待會兒吃嗎?還是遠處的我驚擾到了它覓食的興致?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發生在我進大寧公園沒多久的時候,在接下來的整個觀鳥過程中,我的腦海中都無法忘記棕背伯勞的兇殘。實在太精彩了,點亮了我的一天,今日高光時刻。

樹上傳來「啾咦——啾咦——」的清脆鳴唱,我等了幾秒,就看見了一群可愛的暗綠繡眼鳥。

玉蘭、烏桕等樹上都有黑尾蠟嘴雀的身影,今天這兒的黑尾蠟嘴雀不那麼多,並非大群,而是孤單幾隻。

黑尾蠟嘴雀的雄鳥背著手。

這是幾棵海棠,或者其他蘋果屬的樹,結了紅色的果子(我對大寧完全不熟悉,不知道哪塊的植物是什麼,不過以後可以作為定點觀察公園,鳥況真是很不錯呀)。仔細看,這些紅色的梨果已經被咬得千瘡百孔,都是麻雀和其他鳥類的傑作。

離開公園前,我在竹林裡待了一會兒,竹林下方有一隻灰呼呼的鶇,我沒有看清它,它也沒有發出叫聲,大約是一隻白腹鶇,看見了我,它拔腿就跑,速度很快。在植物園的竹林下,我見到了許多白腹鶇,看來竹林下方是它們喜歡的活動地點。

相關焦點

  • 飛翔的鳥系列——伯勞鳥
    紅背伯勞閃電般急衝而下,用它那強壯的鉤狀喙抓住了這只可憐的齧齒動物,並把它帶到樹枝上。然後,它把獵物掛在一根尖利的刺上,準備稍後食用。這隻漂亮的棕背伯勞戴著典型的伯勞式「佐羅」面具。近距離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它旁邊的一根刺上,掛著一隻死蚱蜢。好幾個種類的伯勞都有把獵物掛在尖刺上的習性。它們的喙是鉤狀的,爪子強勁有力。
  • 雀形「猛禽」 鳥中「屠夫」-伯勞
    伯勞鳥大多棲息在視野較為開放的地區,且通常會停在突出的高處,像是樹梢、電線桿等。它們會主動出擊來獵捕地面或空中的獵物,而它們主要的獵物是大型昆蟲,有時也會捕捉小型的鳥類、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大多數種類的伯勞鳥除了繁殖季之外的時間多為獨自生活。而像灰伯勞、紅背伯勞這類分布在溫帶的種類則是候鳥,會在冬天時飛到南方的繁殖地區。今天所介紹的伯勞,為伯勞屬鳥類,它們為雀形目伯勞科中的一屬,其中現有29種。
  • 雀形「猛禽」 ,鳥中「屠夫」-伯勞
    伯勞鳥大多棲息在視野較為開放的地區,且通常會停在突出的高處,像是樹梢、電線桿等。它們會主動出擊來獵捕地面或空中的獵物,而它們主要的獵物是大型昆蟲,有時也會捕捉小型的鳥類、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大多數種類的伯勞鳥除了繁殖季之外的時間多為獨自生活。而像灰伯勞、紅背伯勞這類分布在溫帶的種類則是候鳥,會在冬天時飛到南方的繁殖地區。今天所介紹的伯勞,為伯勞屬鳥類,它們為雀形目伯勞科中的一屬,其中現有29種。
  • 這個鳥的名字像個智者
    它有個絕活,會模仿一些鳥的鳴叫,當那些鳥以為碰到了同類時,就落入了它的圈套,那些鳥可能被這傢伙捕獲了。它的名字叫伯勞,它是個有勇有謀的鳥。這一點的智慧,像佐羅。看看它的眼罩,就更像佐羅了。伯勞長得像佐羅。一道黑眼罩,酷酷的。
  • 識鳥!愛鳥人士梳理溫州春季常見的十種鳥
    溫州野鳥會的秘書長王小寧說:「為了確定是哪十種鳥(按常見程度排名,取前10位),成員們爭論了有十來天,最終才有結果。」王小寧說,2018年春,她牽頭組織愛鳥人士選出溫州十大常見鳥,但由於鳥類會跟著季節變化而遷徙,所以當時的結果更準確的表述應是「溫州春季十大常見鳥類」。比如,家燕在溫州全年可見,春夏多一點,所以它就打敗了只有冬季才會出現的北紅尾鴝,躋身常見鳥十強。
  • 百科喜鵲麻雀等鳥屬保護動物 稍不留心就要坐牢
    這些鳥類看上去很常見,有些喜歡鳥的市民可能會買回家去飼養,但這樣是很有風險的,隨意購買野生的鳥類,很有可能就觸犯了法律。雖然麻雀、喜鵲、斑鳩等鳥類十分常見,但它們都是國家保護動物。野生動物保護法做了嚴格規定,除國家一二級的野生動物有非常嚴格的法律保護依據外,還有「三有動物」,像麻雀、畫眉、斑鳩,也是有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的。
  • 史前10大最危險的鳥類,可捕食大象!
    阿根廷鳥阿根廷鳥是有史以來第二大飛鳥,也是史上最危險的鳥類之一。這隻鳥的翼展為5米至6米。該物種的化石是從阿根廷中部和西北部發現的。這隻鳥是一個清道夫,它的狩獵技術非常高超。這也是一隻不會飛的鳥,腿長且結實。頭骨很大。這隻鳥可以長到2.5米,體重可達130公斤。也就是260斤左右,這隻鳥是肉食性的,大多生活在美洲的叢林中。通常會用喙來殺死獵物。就是用它的嘴巴,它吃細小的哺乳動物及腐屍。第六位:駭鳥
  • 捉石雞蛇鳥犯法這事你知道吧?所有野生保護動物都別碰!
    隱紋花松鼠、橙腹長吻松鼠、泊氏長吻松鼠、紅頰長吻松鼠、紅腿長吻松鼠、橙喉長吻松鼠、條紋松鼠、巖松鼠、側紋巖松鼠、花鼠、掃尾豪豬、豪豬、雲南豪豬、花白竹鼠、大竹鼠、中華竹鼠、小竹鼠、社鼠鳥綱紅喉潛鳥、黑喉潛鳥、小鸊鷉、黑頸鸊鷉、鳳頭鸊鷉、黑腳信天翁、白額鸌、灰鸌、短尾鸌、純褐鸌、白腰叉尾海燕、黑叉尾海燕、白尾鸏、普通鸕鷀、暗綠背鸕鷀、紅臉鸕鷀、小軍艦鳥、
  • 泰坦鳥,譜寫「鳥吃馬」的時代
    泰坦鳥與人類對比圖根據目前古生物學家發掘出的化石來看,泰坦鳥成年後的身高保守估計在2.5米左右。儘管身高比鴕鳥高不了多少,但是,以泰坦鳥粗大的骨骼來看,成年後的體重能達到800斤左右,是今天鴕鳥的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