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國:將紫光打造為全球第3大晶片製造商

2021-02-15 中國半導體論壇

中國紫光董事長趙偉國接受路透專訪表示,計畫在未來5年投資3000億元人民幣(470億美元,臺幣1.55兆元),將紫光打造為全球第3大晶片製造商。

中國紫光董事長趙偉國表示,計畫在未來5年投資3000億元人民幣(470億美元),將紫光打造為全球第3大晶片製造商。(路透)


趙偉國也說,目前正與美國一家晶片業者洽談投資事宜,最快本月底就能定案。他拒絕透露細節,但強調由於美國政府對此案非常「敏感」,因此不可能收購多數股權。


趙偉國表示,若不能成為全球前3大,就很難在晶片業有所發揮,未來5年是關鍵,晶片業有巨大的商機。目前全球前第三大京判製造商為英特爾、三星電子和高通,英特爾的市值達1515億美元。


紫光計畫投資的金額幾乎與去年英特爾的營收500億美元相當,也可能攪亂全球NAND市場。在歷經多年景氣榮枯,並導致小型製造商退出市場後,目前全球前5大NAND製造商市佔率超過9成。
過去兩年紫光已砸下94億美元,在中國國內和海外市場展開積極併購行動,包括收購美國資料儲存公司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15%股權,以及臺灣力成科技25%股權,希望提振中國正在起飛的半導體業。


趙偉國表示,紫光也正與一家世界級的記憶晶片巨擘洽談合作,以在中國興建新的晶片廠,這有助該公司取得製造記憶晶片所需的智財權。這座造價900億元人民幣的新廠,將能滿足NAND記憶晶片需求的快速成長。


北京當局為了建立現代化、數位化的武力,以與其他先進國家抗衡,將發展半導體業列為戰略優先,希望結束中國對外國半導體製造商的依賴。


此外,北京當局也認為,在網路間諜事件層出不窮下,發展國內半導體、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產業,具有戰略的重要性。


今年8月紫光對美國DRAM大廠美光科技提出230億美元非正式收購邀約,但因可能引發美國國安隱憂,立即遭到美光拒絕。


趙偉國先前放話要併購臺灣IC製造商聯發科和進行其他投資,引發臺灣各界的疑慮。對此,趙偉國表示:「法規不允許,所以(與臺灣業者)洽談有何意義呢?紫光將專注於在美國的投資。」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將暫時擱置對臺灣科技公司的投資計畫。紫光目前重點是五年內投資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臺幣1.5兆元),打造成為全球第三大晶圓製造廠,且目前正與美國一家晶片公司談判中。

  稍早趙偉國提出願將旗下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併,共同對抗美國晶片大廠高通,並布建「從芯到雲」相關產業重要零組件,先前趙偉國來臺,還曾密會NAND控制IC大廠群聯董事長潘建成。

  市場先前解讀,趙偉國頻頻對臺灣IC設計業釋出友善態度,若日後陸資投資我IC設計業規範鬆綁,紫光結盟聯發科、群聯等臺灣IC設計業者可能性不小。

  隨著趙偉國透露「紫光暫時擱置臺灣科技公司投資計畫」,意味短期內,市場對紫光投資聯發科與群聯的期待恐落空。

  趙偉國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礙於臺灣有監管障礙,因此紫光暫時擱置臺灣科技公司投資計畫。他並透露,紫光正與一家美國晶片產業相關公司談判,該項交易最早或許可望在本月底敲定。

  趙偉國拒絕透露紫光與美國晶片公司談判的細節,並表示紫光「不太可能收購多數股權」,因這對美國政府來說過於「敏感」,相關人士推測,紫光洽商收購股權對象,應該是美光。

  據了解,紫光對DRAM大廠美光提出收購邀約遭拒之後,採取迂迴策略,以38億美元入股硬碟大廠威騰(WD)15%股權,並透過威騰買下快閃記憶體廠晟碟(SanDisk),率先進入快閃記憶體領域,逐一建構從芯到雲的相關技術和生產。

  紫光並宣布,擬透過旗下晶片廠同方國芯對外資募人民幣800億元,投入半導體業務,其中人民幣37.9億元將用於收購臺灣記憶體封測廠力成25%股權、並將斥資人民幣600億元用於興建記憶體晶片廠房、其餘人民幣162億元用於收購半導體相關領域廠商。

  消息人士透露,紫光投入建廠資金將以合資方式進行,目前洽尋合資對象除了已宣布在大連建廠的英特爾外,還包括擁有技術的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及東芝。

  此外,紫光集團也改變與美光合作策略,不排除循入股威騰模式,入股美光。

---

中國半導體論壇官方微信號: csf211ic

中國最大最專業的半導體相關的微信公眾平臺,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免費關注。

關注後回複數字0-19:歷史閱讀量排行榜,更多經典不容錯過

為了實現大家能一起交流學習,分享經驗,特建立以了一些社交群組。

微信群組

半導體設計微信群

半導體製造微信群

半導體封測微信群

半導體設備配件微信群

臺積電大陸12寸廠微信群

其中前3個群組不可發一些半導體供求類信息,設備配件群組內容不限。

由於微信群超過100人後不能直接二維碼掃描進群

請加我微信號:icgroup 拉你入群

需註明你是【設計?製造?封測?設備配件?12寸廠】

相關焦點

  • 晶片狂人趙偉國:6年打造千億紫光帝國!
    紫光集團成為清華控股的下級單位,和同方股份、啟迪控股、誠志股份(000990)一起成為清華控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紫光集團重新又成為清華名下最優秀的產業,力助清華控股成為全球第一大校辦企業。2018年,清華控股收入高達1411億,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37位。
  • 清華紫光趙偉國把臺灣都買怕了,你知道他的背景有多強嗎?
    這個最近半年來到處「買買買」的土豪,最近把臺灣都買「怕」了:在10月份巨資入股全球硬碟製造巨頭威騰電子以及快閃記憶體製造商SanDisk後,趙偉國又在全球IC重要區域——臺灣地區展開了「搜刮行動」,先是買人——挖走了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再是買公司——砸下6億美元收購臺灣力成25%的股權,成為這家全球最大內存封測廠的最大股東。
  • 新聞大爆炸 紫光趙偉國再放話 想並聯發科
    1、紫光趙偉國再放話 想並聯發科大陸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本月1日表示,兩岸半導體業合作,可創造雙贏,可惜臺灣官方限制多,「若臺灣法令願意開放,我願意馬上和聯發科董座蔡明介見面,促成紫光旗下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併,攜手超越高通。」
  • 趙偉國再度辭職:南京紫光存儲換帥
    「企查查」顯示,南京紫光存儲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為南京紫光存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後者股東為南京紫光存儲科技基金(有限合夥)、西藏紫光新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趙偉國為近年來晶片產業的風雲人物,現任紫光集團董事長。據介紹,1996年,趙偉國碩士畢業後加入紫光集團,擔任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的副總經理。1997年趙偉國出任清華大學旗下另一家公司同方電子的總經理。
  • 紫光集團靈魂人物趙偉國到底是誰?
    先射箭再畫靶的發展模式,讓紫光這個半導體界的後進者,成為全球半導體界的潛在對手。沒有趙偉國,肯定不會有讓臺灣半導體界如芒刺在背、讓全球都繃緊神經的紫光集團。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原無線電電子學)研究所畢業後,九六年,趙偉國就到紫光擔任工程師,隨後又轉到同為清華控股旗下的同方控股;2000年時,還創立整個清華控股旗下唯一的半導體上市公司──清華同方微電子。但趙偉國卻認為,「在國有企業裡工作,並不有趣。」離開了清華體系後,趙偉國創辦了健坤集團。
  • 紫光獵食臺灣科技業
    旗下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主要業務就是將清華中藥研發成果,製成產品銷售。連大陸半導體專家都看不懂趙偉國主管的紫光集團。2013年,紫光集團購併聯發科的對手展訊時,上海的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他如此評論紫光,「紫光收購展訊之前,沒有人會將其與晶片結合在一起」文章中評論,紫光集團主攻生物醫藥、地產開發等產業,「跟晶片產業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過去二年,這家公司卻改頭換面,不但二年掏出三千多億在全球購併高科技公司,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沒帶小米董事長雷軍,卻帶著趙偉國隨行。
  • 對話—紫光趙偉國,長江存儲價值10億美元晶片首次爆光
    一般從純粹的財務角度來看,大家都知道收購是花錢的生意,而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一系列「買買買」的收購,卻做成了賺錢的生意。他是不是在玩資本?這背後的秘訣是什麼?《對話》欄目——企業家精神是怎樣煉成的:打造中國「芯」(視頻)目前,行業最頂尖的存儲技術是採用96層與每單元4bit的晶片。
  • 【60秒半導體新聞】趙偉國:紫光模式的落腳點在於「自主創新」/高通評估博通1300億美元要約的背後,全球半導體產業熱議
    所以,如果真要總結出一個「紫光模式」的話,那就不應當僅僅停留於「併購」這個層面,至少應當包含兩大要點,即「自主創新加國際合作」以及「企業戰略與國家戰略相結合」。其中,自主創新才是根本。趙偉國認為,無論資本的運作還是國際併購都只是手段。「集成電路產業是非常花錢的,分析集成電路的行業特性,可以用『資本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和全球競爭』加以概括。
  • 聖邦微電子IPO首發獲通過;趙偉國:10年內存儲器前五,四年追上高通聯發科;全屏幕手機今年出貨上看1億支
    ,要在2020年時,大幅縮小與全球兩大手機晶片商美國高通、臺灣聯發科的距離。另一方面,在十年內,紫光要躍身成為全球前五大存儲器製造商。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4月25日報導,現在中國還完全沒有存儲器晶片產出,若以NAND Flash內存產能來說,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日本東芝、美國的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及美光、英特爾掌握了全球市場。而紫光旗下移動晶片商展訊通信,在4G行動業務及客戶拓展也還大幅落後。
  • 趙偉國有望取代清華成為紫光實際控制人;任正非:不上市才能稱霸世界;OPPO全球第二家超級旗艦店開業:將啟動對20萬網點改造
    三公司由紫光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控制,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股權,為上市公司實控人。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紫光集團股份構成,趙偉國很可能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早有跡象,趙偉國有望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集微網查詢發現,目前「紫光集團」僅有兩大股東,分別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佔比為51%,其最終控制人清華大學;「北京鍵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佔比為49%,為第二大股東。
  • 紫光:走三星的路,讓三星無路可走!以十年時間成為世界第一...
    除獲得大陸官方基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外,紫光也在多方位籌措資金,包括設立各種基金,並計劃發起成立「中國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趙偉國接受最新一期英才雜誌專訪時透露,紫光集團將循「三星模式」重塑全球存儲晶片產業格局,存儲晶片最先由美國IBM、英特爾、德州儀器研發生產,美光後來居上。
  • 清華紫光董事長趙偉國解密收購美光科技的背後
    近來一則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的新聞讓這家公司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由中國國有企業「清華控股」持股 51% 的清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光科技之間仍處於談判階段,這筆交易引發了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的深度擔憂。
  • 衝上雲端——記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最初對於紫光的認知,是從很多年前記者使用的第一個存儲量為28K的小U盤開始的。沒想到,十多年過去了,在2018年9月19日於南京舉辦的中國晶片發展大會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又向上千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從業者展示了一個紫光U盤。儘管都是個小小的U盤,但重點和含金量已大不相同。
  • 央視「對話」趙偉國
    趙偉國藉助資本在兩年之內連續「買買買」?他閃電般完成三大併購——展訊、銳迪科,新華三?他到底是做產業的企業家還是「玩資本」的企業家?資本逐利,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這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長葉甜春卻說:趙偉國不是一個商人!這是為什麼?敬請關注11月19日中央電視臺2套21:50播出的《對話》欄目——企業家精神是怎樣煉成的:打造中國「芯」。
  • 紫光的半導體夢有多大
    對於中國半導體業而言,紫光被認為是一位「新加入者」,但是它的許多行動己引起全球半導體業界的高度關注。觀察紫光的行動,儘管外界有些人認為它可能是政府的「白手套」,然而紫光的CEO趙偉國予以否認,它說自己僅是「資本家」而己。
  • 紫光挖角中芯國際CO-CEO趙海軍,趙偉國出手震撼業界
    CO-CEO 趙海軍,傳出趙海軍已經向中芯國際提出辭呈,雖然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極力挽留,但他投奔紫光之心已決,預計近日將到紫光集團報到,讓向來求才若渴的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一手擘畫的半導體疆域,再度增添一名驍勇善戰大將。
  • 紫光集團:探索國產晶片的崛起之路
    該工廠以「打造品質化、生態化、人性化、高科技的智慧園區」為核心理念,將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5G、AI、AR/VR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智能研發、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和智能運營,構建從產品研發到生產製造再到物流運輸的全流程智能化體系,並力爭成為業界領先的工業4.0 標杆工廠,並形成可複製的數位化工廠解決方案對外推廣,為推動中國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貢獻領先經驗。
  • 日本DRAM代表人物坂本幸雄加盟紫光!
    紫光集團董事長兼CEO趙偉國表示:「對於以創新驅動快速發展的紫光集團來說,人才建設尤為重要。坂本幸雄這樣世界級人才的加入無疑將增強紫光集團的創新實力。希望有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參與到紫光集團的發展大業中來。」
  • 紫光集團往事
    紫光集團成為清華控股的下級單位,和同方股份、啟迪控股、誠志股份(000990)一起成為清華控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紫光集團重新又成為清華名下最優秀的產業,力助清華控股成為全球第一大校辦企業。2018年,清華控股收入高達1411億,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37位。
  • 傳紫光將收購全球第四大矽片廠Siltronic AG
    臺媒稱,傳大陸紫光集團已決定斥巨資收購德國晶片廠世創(Siltronic AG),世創是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矽晶圓廠。原本可能入股環球晶的想像空間破滅,加之大陸半導體矽晶圓廠實力拉升,臺灣廠商環球晶地位受到衝擊,環球晶、中美晶等股價重挫,中時電子報稱,臺灣廠商正挫咧等(惶恐地等待)。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日報導,金融機構和持股人8月1日同步賣超環球晶及中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