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利解密】億智電子助力深度學習模型在ASIC上的部署;
2.華爾街日報:中國制定全球工業與專利標準的努力讓西方恐懼;
3.2020年發明授權專利TOP100 華為、OPPO、中芯國際、京東方等上榜;
4.最高檢:加強對涉及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犯罪打擊力度;
5.LG新專利曝光,捲軸+雙屏設計;
1.【專利解密】億智電子助力深度學習模型在ASIC上的部署;【嘉德點評】億智電子的深度學習模型部署專利,通過對量化參數以及格式轉換配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深度學習模型無法直接部署到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的問題。集微網消息,智能網絡攝像機(AI IPC)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2020年在新冠疫情、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下,IPC SoC晶片的產能缺口巨大。近日,億智電子將深度學習模型在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量化部署。隨著深度學習在近年來的逐步升溫,智能邊緣計算應用需求增大,ASIC人工智慧晶片應運而生。ASIC人工智慧晶片通過加速運算使深度學習可以加速運行,同時可以定製配置運行在低功耗計算資源較少的終端側,但因此能耗要求也較高,傳統的深度學習模型通常需要量化到精度較低的數據類型才可以達到落地的指標要求。由於深度學習ASIC人工智慧晶片通常計算資源較少,尤其位寬、中間值位寬與現在的通用晶片有較大區別,導致傳統的深度學習模型通常不能直接部署到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為此,億智電子於2020年7月9日申請了一項名為「模型部署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的發明專利(申請號: 202010656190.8),申請人為珠海億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圖1為模型部署方法的實現流程圖,主要包括四個步驟。首先對接收到的預訓練模型執行第一格式轉換操作(S101)。預訓練模型中通常包括深度學習模型的結構定義和參數,不同的深度學習框架產生的預訓練模型在硬碟中的存儲格式不同,且不能互相讀取,因此,在接收到預訓練模型時,需要對其進行第一格式轉換,以便後續的量化能夠在統一的數據存儲格式下進行。第一格式轉換操作將預訓練模型由第一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存儲格式轉換到預定存儲格式,從而通過存儲格式與開放神經網絡交換格式的轉換,實現對不同深度學習框架預訓練模型的處理,降低了為ASIC人工智慧晶片開發模型的不同團隊的部署壓力。其次根據接收到的量化位寬對執行第一格式轉換操作後的預訓練模型進行全整型量化,得到量化參數和量化後的模型參數(S102)。雖然ASIC人工智慧晶片功耗低、峰值計算性能較高,但通常內部具備較小的計算位寬,不同晶片的位寬略有不同,因此,量化位寬需要根據ASIC人工智慧晶片的位寬確定。然後對量化參數和量化後的模型參數執行第二格式轉換操作並輸出,得到量化後的模型(S103)。第二格式轉換操作將量化參數和量化後的模型參數由預定存儲格式轉換到第二深度學習框架下的存儲格式,由於不同的ASIC人工智慧晶片支持的深度學習模型可能不同,因此執行第二格式轉換操作並輸出,得到任一學習框架下的量化模型,從而提高了系統的泛化能力。最後將量化後的模型部署到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S104)。經第二格式轉換後輸出的模型可直接部署到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在這之前,可以通過預先準備好的測試數據集對輸出的模型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當該模型的精度損失低於預設的閾值時將該模型部署到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簡而言之,億智電子的模型部署專利,通過對量化參數以及格式轉換配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深度學習模型無法直接部署到ASIC人工智慧晶片上的問題。億智電子是以AI機器視覺算法和SoC晶片設計為核心的系統方案供應商,志在成為視像安防、汽車電子、智能硬體領域智能化(AI)賦能的行業領導者。「億」起贏未來,「智」能連萬物,億智將繼續引領未來科技生活。深圳市嘉德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智慧財產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智慧財產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標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2.華爾街日報:中國制定全球工業與專利標準的努力讓西方恐懼;集微網消息,從燈泡到沙發,從窗戶到WiFi路由器,美國家庭中幾乎所有的日用產品都符合全球系統模式下的標準和度量,以此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和各個地域內的應用無縫銜接。由美國及其盟友國家十多年來指定的一整套工業標準,形成了支撐全球市場的無形規則矩陣。這一套標準乍一看上去好像很平凡,但這種同質化體系對於國際貿易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確保螺栓、USB插頭和運輸容器在全球範圍內都可以無差別互換使用,這套標準也代表了長期以來一直由西方技術專家主導的國際專家組的共識。據《華爾街日報》2月8日報導,中國希望能在未來全球工業和專利標準制定中起帶頭作用。令許多西方國家感到恐懼的是,中國正在加強頂層設計,力圖拓展涵蓋電信、電力傳輸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各種尖端技術定義規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去年12月份表示:「中國正在雄心勃勃地制定一套信息和通信技術及其他新興領域的技術標準。」《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的驅動力來自超越西方的願景以及市場利潤。基於專利技術的標準通常要求用戶支付巨額許可費用。如諾基亞、高通公司每年都從競爭對手製造的手機系統中賺取數十億美元的專利費。中國相關方面也希望能效仿這一做法,通過設定與自身公司開發的技術相匹配的標準來賺錢,隨著對依靠5G網絡的新一代技術(包括無人駕駛車輛、智能城市和物聯網)的延伸,標準的制定已經提上了日程。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說,中國正在加強制定國際工業與專利標準的能力,以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中國相關部門認為,作為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需要擁有一個匹配其全球商業地位的規則制定能力。「中國標準2035」對此勾畫了一個相當有雄心壯志的宏偉藍圖。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員戴紅在2018年揭曉該項目時說:「全球技術標準仍在制定中,這為中國在制定行業技術標準領域提供了超越世界的機會。」長期關注中國工業發展的研究人員和分析師指出,近年來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更加關注符合國家利益的新技術研究及其標準的制定。中國目前至少領導了四個全球標準組織,包括國際電信聯盟,國際電工委員會以及電氣和電子技術小組。從2015年到2017年,中國也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核心成員,業務內容涵蓋各類製造業細分領域,包括鞋類、精油和玩具等等。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裡·布列頓(Thierry Breton)在去年6月份表示,歐洲的競爭對手「正在關鍵市場上積極制定國際標準,以保護並提高其競爭優勢,如果再不採取響應措施,將會威脅我們的經濟競爭力和技術領先地位。」德國和其他西方的發達經濟體在1990年代把中國帶入了全球技術標準的軌道上。中國企業高管有句名言:「三線公司生產產品,二線公司製造技術,頂級公司設定標準。」官方文件顯示,中國每年為ISO和其他制定國際標準的機構提供最高100萬元人民幣(約15.5萬美元)的補貼,相比之下,西方國家為標準制定提供的資金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到位。德國標準化研究所(DIN)執行長克裡斯託夫·溫特豪特(Christoph Winterhalter)表示:「如果不做任何改變,最終我們會將遵守中國人制定的規則,對此不要感到太過驚訝。」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不同,DIN是一個私有組織,主要通過兜售商品標準和企業會員費來獲得資金,政府資助佔總贊助金額的不到10%。去年4月,在全球各國都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時候,日內瓦ISO的中國代表提議,可否建立一個能夠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作用的高科技智慧城市計劃,該計劃涉及到搜集城市交通流量和突發衛生事件之類的市政數據,而且在許多涉及到下一代技術革新的高科技領域中,中國制定相關標準的提案業已處於領先地位。比如,歐盟官員最近啟動了一個製造高級鋰電池的項目,他們驚訝地得知中國已經在建立一個ISO鋰電池委員會。從印度尼西亞到奈及利亞,中國還利用其「一帶一路」倡議在鐵路和電力傳輸等成熟行業中推廣中國標準。行內分析師認為,中國向這些國家提供補貼,增加就業人口,然後再用中國制定的行業標準替代原有的舊國際標準。《華爾街日報》還指出,中國在標準化方面的崛起與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力度完全吻合,在國際標準化組織各種團體中,中國在秘書處的代表人員的數量大約是十年前的兩倍,他們會對各種貿易提案、辯論和優先事項施加影響力,而美國、德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的相關人數基本上還和以前一樣。(校對/Serena)3.2020年發明授權專利TOP100 華為、OPPO、中芯國際、京東方等上榜;集微網消息,近日,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企業發明授權專利排行榜(TOP100)。該榜單數據提取的參考數據是2020年中國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不含港澳臺)。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 閱讀
1.光谷「華科系」傳感器企業,四方光電科創板上市;
2.工信部就汽車晶片供應短缺問題與相關企業座談交流;
3.無錫高新區:2020年集成電路產值989億元,增速15%;
4.商務部:美國對集成電路及其產品發起337調查;
5.環旭電子1月合併營收38.26億元,同比增長64.41%;
6.深科技: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39%至8.42億元;
7.Rust基金會正式成立,華為、谷歌等將投入百萬美元支持項目開發;
8.納思達:擬作價66億元收購奔圖電子100%股權;
9.化合物半導體迎窗口期 潤華全芯乘勢而上;
10.小米AIoT路由器AX3600固件更新:升級Mesh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