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又發布了一部「不正常」手機,它擁有可替換「下巴」

2021-12-30 極客之選

過去一兩年,隨著整個產業的愈發成熟,智慧型手機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各家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在軟體體驗上日益趨同,在外觀上的差別更是逐漸變得只剩下品牌 Logo。

不過在這個越來越「無聊」的智慧型手機市場,LG 卻一直在試圖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在去年底發布的 V10 上,LG 給它裝上了兩款屏幕、三顆攝像頭。而在今年 MWC 開幕前的第一場發布會上,LG 又帶了它的年度旗艦 G5——一部看起來不那麼「正常」的智慧型手機。

向塑料說再見

自從去年三星在 Galaxy S6 / S6 Edge 上全面放棄「大塑料」之後,LG G4 就幾乎成了主流廠商中唯一的「全塑料」旗艦機。

在今年的 G5 身上,LG 則一反常態,直接換上了一體化全金屬機身。為了避免出現全金屬手機上的常見「信號帶」,LG 還在 G5 上使用了一種叫做「micro-dizing」的技術,在不影響信號傳輸的情況下,儘可能地讓背面保持整潔。

除了更換機身材質,G5 在設計上也有不少變化。G5 的正面採用了「無邊框 ID+單下巴」的設計風格,和 LG G3 有些類似。從 G2 開始使用的背部音量鍵在 G5 上被移到了機身左側,背部只保留了一個兼具電源鍵功能的指紋識別按鍵(對,它是可以按壓的……)。

如果說 LG 此前的 G2、G3 和 G4 在設計和材質上保持了高度的傳承,G5 則是一次徹底的顛覆。

獨一無二的雙攝像頭

LG G5 背面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它的雙攝像頭。

在手機上使用雙攝像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不過不同廠商對雙攝像頭的使用會有所不同,HTC One M8 的雙攝像頭是為了實現「先拍照後對焦」的功能,華為榮耀 6Plus 和奇酷手機旗艦版的雙攝像頭則是為了提高夜間成像質量。

相比之下,G5 上的兩顆後置攝像頭在功能上更加獨立。這兩顆攝像頭的像素分辨為 1600 萬和 800 萬,其中這顆 1600 萬像素的攝像頭配備了 F/1.8 的大光圈,用於正常的照片拍攝;這顆 800 萬像素的攝像頭則擁有 135 度的超大廣角,在同樣的拍攝位置上,能夠容納更多的拍攝內容。

用戶可以根據具體的拍攝場景來選擇使用哪一顆鏡頭,也可以讓兩顆鏡頭同時拍攝兩張照片或者合併成一張。

「常亮」屏幕

LG G5 配備了一塊 5.3 寸、2560 x 1440 解析度的 IPS Quantum 屏幕,比上一代 LG G4 的 5.5 寸屏幕還要小一圈。LG 表示這塊屏幕的最高亮度可以達到誇張的 900 尼特(iPhone 6s 的最高亮度在 500—600 尼特之間)。

此外,在屏幕關閉的情況下,G5 的這塊屏幕可以像部分的 Lumia 手機那樣,以部分屏幕「常亮」(Always On)的方式顯示時間、通知等信息。

LG G5 的屏幕依然是 LCD 材質,無法像 OLED 屏幕那樣通過打開部分像素點來節省電量。為了控制功耗,G5 採用了特殊的局域背光技術,讓手機在「常亮」狀態時只開啟部分背光。LG 表示,G5 的「常亮」模式每小時只會消耗 0.8% 的電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神奇的「下巴」

作為一款 2016 年度的旗艦手機,G5 的硬體配置也是「應有盡有」,驍龍 820、4GB LPDDR4 運存、USB Type-C 接口、高通 QC3.0 快速充電、microSD 卡槽等一個都不少。

值得一體的是,雖然採用金屬一體化機身,但 G5 的電池依然是可以拆卸的。用戶只要按住 G5 左邊框下面的按鍵,然後就可以把 G5 的「下巴」連同電池一塊拔出來了。

這個可以拔下來的「下巴」也是 G5 最特別的地方,除了用於更換電池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下巴」,為 G5 來實現更加豐富的功能。發布會上,LG 展示了 LG Cam Plus 和 LG Hi-Fi Plus 兩個「下巴」模塊。

LG Cam Plus 就像是給 G5 加上了一個相機上的手柄,再配合 Cam Plus 上的快門按鍵、指示燈和波輪,可以讓用戶在使用 G5 拍照時帶來類似使用數位相機的感覺。此外,Cam Plus 模塊裡還內置了一塊 1200 毫安時的電池,可以讓 LG G5 擁有更長的續航,代價是換上 Cam Plus 模塊後,G5 的背面會凸出一塊。

LG Hi-Fi Plus 則內置了一塊獨立 DAC(數模轉換器)晶片和聲音放大器,理論上可以讓 LG G5 擁有更加出色的音質,LG Hi-Fi Plus 模塊由 LG 和 Bang & Olufsen 合作開發。

虛擬實境,球形機器人

在發布會上,LG 還推出了自己的 VR(虛擬實境)產品:支持 360 度拍攝的 LG 360 Cam 和 LG 360 VR 頭盔。

和三星 Gear VR 等產品不同,LG 360 VR 並不是把手機直接「塞」頭盔裡然後使用手機屏幕作為顯示屏,而是額外內置了兩塊 1.88 英寸、960 x 720 解析度的顯示屏。LG 360 VR 通過數據線和 G5 連接,VR 內容的處理則依然在 G5 手機上完成。也正是由於這種設計,LG 360 VR 的重量僅有 115g,體積看上去也要比三星 Gear VR 小不少。

此外,LG 還發布了一款叫做 Rolling Bot 的球形機器人,它的外形酷似 BB-8 的「下半身」,內置了攝像頭、揚聲器、麥克風、雷射筆等眾多部件,用戶可以使用 LG G5 進行遙控。LG 表示,Rolling Bot 可以當做家庭的安防攝像頭來使用,用戶還可以通過控制 Rolling Bot 內置的雷射筆,來幫助家裡的寵物「鍛鍊身體」。

LG 的一次「大躍進」

如果說去年的 G4 是一款傳承性的產品,今年的 G5 就是 LG 的一次「大躍進」。

全金屬機身、獨特的雙攝像頭、「常亮」屏幕、模塊式「下巴」……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擠牙膏」式升級的時代,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特性都足以成為一款手機的主要賣點,LG G5 卻不可思議的把它們全都放在了同一款手機上。

LG G5 擁有金、銀、粉、黑四種配色,將於四月初開始上市,具體售價尚未公布。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 The Verge,CNET。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關注「極客之選」微信帳號,回復「免費得」試試看

相關焦點

  • 悉數 LG 推出過的「奇葩」手機
    在 MWC 2016 上,LG 發布了新一代的旗艦手機 G5。LG 為 G5 設計了一個特殊的模塊化「下巴」,用戶可以通過更換「下巴」,給手機增加 Hi-Fi 音質和實體拍照鍵等功能。此外,雖然 G5 依然使用了 LCD 屏幕,不過 LG 卻通過獨特的局域背光技術,在基本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讓手機屏幕的部分區域保持「常亮」。
  • iPhone 7 發布前一天,LG 也要發布它們的「年度旗艦」
    LG 可能是目前主流手機廠商中最喜歡「不走尋常路」的,無論是去年下半年 V10 上特例獨行的「兩塊屏幕 + 兩顆前置攝像頭」,還是今年上半年 G5 上頗有開創性的模塊化「下巴」,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堅果 Pro 評測:「妥協」的手感,「不妥協」的用戶體驗
    第一看上去,堅果 Pro 就像是一部材質上略有調整、多了個金屬「下巴」的 iPhone 5。錘子的這種做法,讓堅果 Pro 的工業設計在擁有獨特的美感和超高辨識度的同時,也導致了堅果 Pro 的握持手感著實是不怎麼樣。
  • 模塊化設計似乎並沒有什麼「卵用」 LG G5 外媒評測
    如果 LG G5 是一部普普通通的 Android 手機的話,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這篇評測的結尾:「出門右拐買三星 Galaxy S7 edge」但 G5 並非一部手機那麼簡單,通過更換手機底部的可拆卸模塊,用戶可以為
  • X23 是一部流著「vivo 血液」的手機
    有趣的是,我對於 vivo 的影響也隨著這幾款手機發生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雖然 X20 Plus UD 帶來了屏幕指紋識別的新體驗,但卻用在了舊的 X20 Plus 模具上,所以在當時的體驗文章中我也表達了自己看法:在我看來,vivo X20 Plus UD 有點「為了發布而發布」的意味,它的原型早在去年九月就推出了,但是 vivo 又急著需要在一部旗艦機型上試水屏幕指紋識別,這麼一來二往,vivo X20 Plus UD 就誕生了
  • 「脫胎換骨」的 HTC 10 為什麼距離最好的安卓手機還差一步?
    不過在隨後推出的 M8 和 M9 中,HTC 卻顯得有些不思進取,尤其是 M9,在智慧型手機這個飛速發展的市場,HTC 似乎在原地打轉。北京時間 4 月 13 日,HTC 發布了新一代的「旗艦」手機 HTC 10。雖然從外觀上看,HTC 10 依然保留著很多「老」HTC 手機的影子,但無論是揚聲器、軟體還是攝像頭,HTC 10 都經過了全新的設計。
  • 為什麼「脫胎換骨」的 HTC 10 距離最好的安卓手機還差一步?
    不過在隨後推出的 M8 和 M9 中,HTC 卻顯得有些不思進取,尤其是 M9,在智慧型手機這個飛速發展的市場,HTC 似乎在原地打轉。北京時間 4 月 13 日,HTC 發布了新一代的「旗艦」手機 HTC 10。雖然從外觀上看,HTC 10 依然保留著很多「老」HTC 手機的影子,但無論是揚聲器、軟體還是攝像頭,HTC 10 都經過了全新的設計。
  • vivo APEX 概念機上手:來自未來的「真·Almost 全面屏」手機
    不過如果嚴格按照全面屏是「正面全是屏幕」的定義來看,目前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可以做到真正的全面屏,現在用戶和手機廠商口中的「全面屏手機」通常指的是採用 18:9 屏幕比例並且屏佔比較高的手機。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一款真正的正面全是屏幕的全面屏手機,現在來看依然是個未知數。不過在 vivo 剛剛展示的 APEX 概念機上,我們看到了一些未來「真·全面屏」手機的端倪。
  • 拆解 LG G5 模塊化手機和它的「朋友們」
    LG 不是第一個做模塊化手機的廠家,但可能是第一個把旗艦手機模塊化後還賣了「大價錢」的人。
  • 一個「無邊框」,一個雙曲面屏,小米的兩部新手機有些「炸裂」
    MIX 不像是一款「來自當下」的智慧型手機。陶瓷後蓋很美,沾滿指紋可就不那麼好看了。對於那些正在考慮花 2000—3000 元買一部國產手機的用戶來說,小米 Note2 在擁有基本不輸任何競品配置的同時,多出來了雙曲面屏這個目前來看還獨一無二的賣點。
  • 覺得自己不夠「搖滾」? 你可能需要一部 Marshall 的手機
    [核心提示] 在相繼推出了頭戴式耳機、入耳式耳機後, 著名吉他音箱品牌 Marshall 終於發布了首款智慧型手機:Marshall London。前言什麼樣的手機可以稱之為「搖滾範兒」十足?Marshall London 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兩個前置揚聲器,號稱是「地球上聲音最大的手機」。它還配有雙麥克風,在加強收音效果的同時,主動減噪功能也可以保證通話清晰。雙耳機插孔在 MP3 時代還很常見,智慧型手機就幾乎沒有,但對於喜歡分享音樂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 紅米 Pro 體驗:很「紅米」,不「Pro」
    從產品上看,紅米 Pro 承載了紅米、甚至小米手機的多個「第一」:它是第一款有三位明星代言人的小米手機,第一款使用 OLED 屏幕的小米手機,第一款擁有雙攝像頭的小米手機,此外,紅米 Pro 還是第一款把價格上探到 1999 元的紅米手機,是第一款試圖在線下鋪開的紅米手機。這款背負了眾多「第一」的紅米 Pro 的表現如何?
  • 小米 MIX 2 評測:彌補所有遺憾,終成「全面」旗艦
    是一部更加均衡和全面的國產旗艦手機。去年 10 月,小米在事先沒有任何預熱的情況下,出人意料地發布了小米 MIX。在平靜的手機市場,這款擁有三面超窄邊框和全陶瓷機身的「概念機」立刻引發了巨大的關注,熱度堪比新 iPhone 發布,以至於讓和小米 MIX 同期發布的小米 Note 2 變得幾乎無人問津。
  • HTC 的新旗艦總算不「醜」了,可為何依然遭遇差評無數?
    此外,U Ultra 的機身厚度也達到了 8 毫米,在目前主流品牌的旗艦機中,很難找到比它更厚的手機了。當然了,如果 HTC 能在 U Ultra 可觀的體積中多「塞」點東西,機身厚也就罷了,只可惜 HTC 沒有。
  • 三星 Note9 發布:「黃的一筆」亮了!
    發布會上三星隨手甩出了個「Wireless Charger Duo」無線充電枕,只為了和蘋果「AirPower」正面Battle~簡單說來,「Wireless Charger Duo」可以支持兩部兼容 Qi 協議的手機或者一部手機+Galaxy Watch 手錶無線充電,二者共享 25W
  • 「立冬紀念推薦召喚(每日替換)」舉辦!
    年11月7日(周四)維護後~11月22日(周五)13:59為止為了紀念立冬的到來,限時卡池「立冬紀念推薦召喚(每日替換)」開啟!其中,「★5(SSR)酒吞童子」、「★5(SSR)源賴光(Berserker)」將以每日替換的形式參與推薦召喚,「★4(SR)柳生但馬守宗矩」、「★3(R)岡田以藏」將一直被推薦召喚!
  • 酷派改變者 S1 體驗:一部少了耳機插孔的「典型」國產旗艦
    放在目前的國產手機中,這個定價並不算高,不過對於酷派來說,改變者 S1 已經是目前最高端的產品了,下面我們就看一下這款產品有何特別之處。一體式全金屬機身和市面上大多數 2000 檔手機一樣,酷派 S1 的後蓋採用了一體式全金屬設計。不過和「同門」的樂 Pro 3 不同的是,酷派 S1 的金屬表面並沒有採用拉絲拋光處理,採用了更為常見的噴砂工藝。
  • 小米 MIX 2 深度評測:驚豔的同時更均衡,終成「全面」旗艦
    (題外話:今晚是一年一度的蘋果新品發布會,我們會在極客公園鬥魚直播間全程關注這次的新iPhone,如果你感興趣,不妨來鬥魚房間
  • 盤點 2018最值得期待的手機「下篇」
    小米發光發熱發布了澎湃處理器的小米5C,OV銷量依舊迷一樣的霸道,樂視手機「跑了」,魅族旗艦
  • 華為 Mate 9 Pro 評測:「務實」的雙曲面屏,不妥協的「內心」
    雖然次像素依舊是 Pentile 排列,但在超高的 ppi 下,Mate 9 Pro 的這塊屏幕已經看不出什麼顆粒感了。另外,Mate 9 Pro 默認的屏幕色彩也比較「正常」,沒有像部分採用 AMOLED 屏幕的產品那樣太過追求第一眼的驚豔而導致色彩明顯失真,值得肯定。或許是因為屏幕本身就不那麼「曲」,Mate 9 Pro 沒有為雙曲面屏做任何功能上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