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不愛創業?

2022-01-02 東京生活指南

微信ID:tokyo-life

東京生活指南 - 在日生活好幫手

核心提示:日本的移動網際網路曾經一度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很多年。但是在這一輪以智慧型手機為核心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大潮到來的時候,我們驚奇地發現,中國在許多方面已經開始和日本處於同一起跑線,甚至要超過日本了。

我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拜訪了日本兩個知名的移動網際網路孵化器,一個是一家日本著名風險投資公司在東京的孵化器,一個是日本第二大運營商KDDI開辦的名為Labo的孵化器,前者類似於中國的創新工場,後者則像中國電信的創業孵化基地。

但在這些裝修一新的辦公室裡面,創業團隊的數量很少,顯得人氣冷清,這和中國創業氛圍火熱的3W咖啡或者車庫咖啡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蘋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Google Play讓全球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開始處於同一起跑線後,中國公司開發的App開始在美國、日本大肆攻城略地,相比之下,日本公司開發出來的App數量要少得多。

那麼,是什麼阻礙了日本網際網路的創業氛圍呢?

日本社會不寬容失敗

我和許多日本朋友交流時,他們都談到日本是一個不寬容失敗的社會。

在日本的社會中,一個人假如失敗,他會在社會中很難生存下去,不僅周圍的朋友看不起他,想找個工作非常困難,討不到老婆,也通不過銀行房貸的信用審核。這樣的社會現實決定了,年輕人在想去創業時必然畏手畏腳。

而在矽谷,許多VC都願意投資那些失敗過一兩次的企業,美國人認為有過失敗教訓的人下一次創業更容易成功。

此外,日本的年輕人不愛出風頭。我有個在日本讀書的朋友回憶道,日本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推行素質教育,走入了一個誤區,扼殺競爭,強調團體。

這樣的教育體制導致了日本的年輕人比較從眾,幼兒園、小學的賽跑都是手牽手集體通過終點的。大學4年,甚至都不知道哪個同學的成績好,哪個同學的成績差,因為所有人的成績都是不公開的。這樣的教育體制讓很多人都不願意出風頭。而創業是很需要出風頭的事情。

日本的本土VC行業並不發達,而且相對來說創業的項目也少很多。中國有許多Copy 2 China的創業項目,即看到什麼東西在美國比較火,很快就有一批創業公司開始抄到國內了,而在日本,人們普遍不屑於這種方式,這讓創業的門檻變得很高。

阻礙日本人創業另外一個原因是,NTT DoCoMo、豐田、索尼、夏普、富士通這樣的大企業壟斷了日本社會的太多資源。日本的大企業之間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財閥關係,許多日本大企業交叉持股,關係深厚,大企業及關聯公司壟斷了包括周邊業務在內的全部業務。

長期以來,日本的利率都徘徊在0利率甚至負利率。利率是一個國家的人是否願意冒險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日本人普遍願意把錢存入銀行,沒有人願意冒險創業,導致銀行利率非常之低。

池田信夫曾經在著名的《失去的20年》一書中提到,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不前,一個最大原因就是日本沒能及時趕上20世紀80年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日本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第2.5次產業」,也就是知識密集型的製造業的需求非常匹配,卻不太適應信息產業的需求。

時至今日,整個日本經濟仍然是以先進位造業為核心的,豐田、索尼、松下、富士通、夏普、新日鐵等製造企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製造業在日本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要遠遠高於美國。相比之下,金融和網際網路業已經逐步開始成為美國經濟的發動機,製造業所佔比重開始日益降低,雖然美國經濟也經歷衰退,但是新興的IT產業開始為美國經濟注入巨大的活力,包括蘋果、谷歌、微軟、amazon等企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有目共睹。

產業結構上的問題是日本人缺少創業氛圍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創業最活躍的領域仍然是在發展迅速的IT行業。

日本的終身僱傭制阻礙創業

日本人不愛創業的另一個因素是,日本企業有著根深蒂固的「終身僱傭制」。

終身僱傭制是由被尊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提出,他表示松下不會開除任何一名員工,讓員工可以安心工作。松下幸之助的這種經營理念被許多日本公司所接受。一直到戰後的50年代,日本企業開始普遍形成了終身僱傭制的傳統,並為日本經濟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索尼、松下、任天堂、夏普、豐田、本田所處的工業時代,終身僱傭制的確大顯神威。因為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員工因頻繁跳槽所導致的社會資源浪費。二戰後,由於日本經濟發展很快,社會普遍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

當時日本企業為了穩定熟練工人隊伍,防止工人「跳槽」,普遍實行了「年功序列工資制」。所謂「年功序列工資制」,就是根據職工的學歷和工齡長短確定其工資水平的做法,工齡越長,工資也越高,職務晉升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日本,即使是表現不佳的員工通常也不會被開除,相反,他們會被禮貌地排除在核心之外,被調往鄉下的分支機構或動不動就調動崗位或給份閒差直到退休。

對於一個普通日本人來說,由於有了終身僱傭制的保證和定期加薪,他們將來的收入不斷增加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貸款買房、準備孩子的教育費用、生老病死也可以依靠國家的國民健康保險制度和企業的各種福利解決。這些使得日本人處在一個非常安心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希望考進一流大學,再進一流企業或者國家機關,從此一生生活無憂,這便是日本人的典型心態。

這讓許多大企業的員工不願意辭職出來創業——因為辭職意味著你過去積累的所有資歷都一筆勾銷,一旦失敗後果非常嚴重。

而網際網路的一大特徵就是需要冒險,如果你不願意冒險,怎麼會有創造力呢?

日本新一代網際網路企業家求變

二戰之後,日本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入。日本人對強大的美國普遍持一種很崇拜的心態。

美國的網際網路文化近年來對日本年輕人的影響也非常深入。一個很著名的例子就是,《社交網絡》這部美國電影在日本播出後,facebook在日本的註冊量開始猛增。

因此日本近年來也開始湧現出一批不那麼傳統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樂天的創始人三木谷浩史和GREE的創始人田中良和。

三木谷浩史的父親是耶魯大學教授,因此他受美國文化影響很深,幾年前他在樂天中強制推行英語辦公,要求所有員工必須在短期內學會流利的英語,否則就要解僱或者降職,這在日本社會中引起了極大震動。而日本著名社交網絡公司GREE的創始人田中良和也有著類似的特徵,他在日本的企業家當中顯得特立獨行,因而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不管怎樣,三木谷浩史和田中良和依靠網際網路創業,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日本富豪榜上排名很靠前的人物,還是對日本年輕人有很大的觸動,在東京的六本木等地,仍然聚集了相當數量的創業者,日本社會正在改變。

日本人不願意創業的現狀,也對中國有重要的啟發。中國表面繁榮的創業大潮下面,其實也隱藏著深深的浮躁。在美國,人們創業更多地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或者純粹是因為興趣。而在中國,整個社會向上爬升的通道有限,一大批「屌絲」出身的人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都拼命地去擠創業獨木橋,導致中國的創業競爭過於激烈,電商賺錢,馬上一批人投身電商,團購賺錢,馬上一批人去做團購,App賺錢,馬上一批人去做App。導致許多行業大家都賺不到錢。

和日本社會類似,中國社會也對失敗的寬容有限,導致許多創業者一旦失敗,就很難再爬起來。這也是我們需要時刻提防的。和日本類似,中國的網際網路大企業開始日益控制產業的資源,導致創業公司很難抬頭,這也會大大阻礙行業的創新能力。

來源:網絡

(完)

投稿與合作,請加溫哥的微信:wenqiangjp

---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什麼不抵制LINE?太傻嗎?
    說到這裡,有些人會好奇了吧,社交網絡涉及到很多隱私信息,這樣的公司被韓國人持有,為什麼日本人不抵制呢?要知道LINE在日本是有本土競爭對手的,把LINE趕出日本,不許韓國人賺日本人的錢,扶持本土企業,豈不是更好?然而,日本人沒有這麼做,他們擁抱了LINE。經理哥想起了曾經和日本投資界同行們的交流,根據他們的回答,我總結了幾個原因。
  •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網購?
    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網購自軟銀集團出售阿里巴巴集團股權後「為什麼日本人不怎麼熱衷於網購」
  • 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網購
    文 | 新浪教育專欄作者 | 徐靜波編輯 | 馬尾為什麼日本人不喜歡網購
  •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網購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網購文:徐靜波孫正義領導的日本軟銀集團出售阿里巴巴股權,一時成了中國社會的一大 話題。有幾位網友向我提了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日本人不熱衷於網購?二是日本為什麼沒有阿里巴巴這樣的超級企業?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關注兩個數據:第一,阿里巴巴的年銷售額佔到了中國零售總額的16%,這麼高的比例,在任何國家裡面都不可能有。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一家企業,它不僅是中國網購的領頭企業,也是壟斷性企業。還有一個數據,是日本政府公布的。
  • 日本女優為什麼愛讀書
    蒼井優   這張拍得顯老了為什麼日本女優拍了個那麼多的全裸、半裸寫真,但寫真集無論是鄰家妹妹蒼井優,還是隔壁同學姐姐戶田惠梨香,還是拍過露點寫真很多冊的奧仲麻琴、岸明日香等等,都在寫真集內收錄了不止一副讀書的照片?
  • 為什麼日本人愛讀書?原來如此!
    這個國家的高閱讀率,和那些愛書做書之人在閱讀推廣上所做的極致努力無疑息息相關。
  • 日本人為什麼不使用「支付寶」?
    那麼,日本人為什麼如此抵制第三方支付,馬雲的「支付寶」在日本到底還有沒有市場呢?馬雲的支付寶和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已經登陸日本。說明日本人根本不用中國的這些支付寶,支付寶在日本的市場,還是依靠中國人自己撐場面,沒有真正意義上打入日本市場。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種情況呢?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是日本人沒有中國銀行的帳號和中國的手機號碼,無法在支付寶和微信上開設帳號。
  • 為什麼中國人討厭日本,卻愛去日本旅遊? 壹讀百科
    也正是在去年,日本實現了55年來第一次入境旅遊收入超過日本人出境旅遊。中國人功不可沒。△前往選定熱門海外旅遊目的地的內地旅客人數雖然很多年輕人嚷嚷著要讓日本嘗一嘗「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中國人愛去日本旅遊呢?
  • 為什麼日本人早上不愛喝粥?日本人的早餐都做些什麼?如何學著做?
    有人問,為什麼日本人早上不喝粥呢?原來在日本文化中粥通常是認為給病人喝的所以日本人沒有早餐喝粥的習慣早上不喝點東西很難下咽所以粥基本會用味增湯來代替>為什麼看起來簡簡單單的一份煎蛋或一碗米飯,能成為一家店的決勝料理?
  • 徐靜波:日本人為什麼不使用「支付寶」
    但是在日本,社會已經相當發達,但是日本國民依然信奉現金主義。日本難道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技術嗎?提這個問題,算是小看了日本,日本早在14年之前,就已經研發出了這一技術,而且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技術。但是,這麼多年來,在日本這一個社會土壤中,第三方支付依然受到了日本人的抵制和不信任,導致日本社會迄今為止,出門還必須帶上兩樣東西,要麼現金,要麼就是信用卡。
  • 日本京都人「幾大怪」,愛面子又矜持,牛逼哄哄愛諷刺人
    京都人看似優雅,其實骨子裡跟大阪人一樣,是急性子的關西魂,「那家店排了好多人,一定很受歡迎」這種說詞,是絕對打動不了京都人的,他們只會淡然走過,說些「哎呀,這些遊客遠道而來,還真是辛苦啊」之類的風涼話。除了沒耐心排隊,京都人也打從心裡,鄙視觀光客愛去的山寨京都風(他們認為的)名店,他們的自尊心,絕對不容許自己跟外地來的土包子一起排隊。
  • 為什麼很多日本人的牙齒不好看?
    在日本住的時間長了,會發現,日本人的牙齒真的是普遍不好看,很多日本人嘴閉著的時候挺好看,但是牙齒一露出來,要麼牙齒的排列很難看,要麼就是門牙特別大,讓人不忍直視
  • 日本人不喜歡網購的真實原因
    上一篇博客中談到了日本軟銀集團出售阿里巴巴股權的問題。有幾位網友向我提了2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日本人不怎麼熱衷於網購?二是日本為什麼沒有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  那麼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日本,日本人為何不熱衷於網購?他們買東西都去哪裡?  我們首先來看一個現象,當北京的百貨公司苦苦掙扎時,東京的百貨公司的日子很好過,每月的營業額都在增加,而且靠得還不是店鋪出租。當你走進百貨公司,會發現店裡是人山人海。  日本百貨店精細化和人性化的購物環境,是誘導日本人愛逛百貨公司的一大原因。
  • 日本人佐野彬光:美食社交領域的創業鼻祖,他19年前就開始幹了
    在感慨這些網站和軟體強大應景的同時,你也許不知,早在19年前的日本,已經有人發明了類似的食譜分享網站,堪稱美食社交領域的創業鼻祖。1/3的日本主婦在用Cookpad需求締造商機。1997年,日本人佐野彬光(AkimitsuSano)敏銳地抓住主婦不知「今晚要吃什麼」的頭疼心理,創建了美食網站Cookpad。
  • 二次元創業的「愛」,不外乎盜版和性?
    拜讀完這篇噴二次元的愛不值錢的文章後,總覺得哪裡不對,但是似乎說的很有道理的感覺。 不知道大家看完是什麼感覺,由於出了這事我又回頭去看了一遍,總結出來一句話:一宅刻意迎合三次元閱讀取向的偽分析文章,典型的新媒體風格。全篇圍繞二次元創業,共分為3個大標題,前兩個是宅評二次元,最後一個是針對二次元創業的。↓第一個大標題「二次元是充滿愛的淨土」。
  • 日本人最愛的泡麵TOP10
    日本人發明泡麵也愛吃泡麵,這是公認的事實。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扒扒,日本人最愛的泡麵TOP10。但不得不說,這些喜歡的泡麵味道也太奇葩了吧!【日清碗面 天婦羅蕎麥麵】蕎麥麵的泡麵,相信也只有日本有啦。只是,說到天婦羅,個人還是喜歡炸蝦天婦羅。
  • 日本人愛妖怪愛了多久?4000年!
    不過小朵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Pokémon Go這個遊戲風靡全球,已經成功的把一億人變成了漫無目的遊走街頭、不時雙眼放光高舉手機迅速滑動手指的刷手機妖怪,一億人!↓Pokémon Go遊戲的特點就是與實際景無縫結合↓此遊戲在美澳英法德日紐西蘭新加坡等國掀起狂潮,Pokémon Go在中國開服的一天估計也不遠了,聽說中國伺服器已經進入了調試狀態。
  • 明知故問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
    然而,一向關心國際形象,重視國際公關和公共外交行動的日本,唯獨在捕鯨這一在世界範圍內引發聲討的問題上,頑固堅持,絲毫不在乎國家形象的損失和國際反對,堅持捕鯨。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本期「前瞻經濟學人|明知故問」欄目,將從文化、歷史、商業、人文等多個角度,考證「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
  • 為什麼臺灣網際網路創業做不起來?
    談到臺灣的創業環境,雪豹科技董事長吳德威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他們把北京中關村創業街當作「聖地」,就像教徒要去麥加朝聖,可見我們(臺灣移動網際網路)的問題有多大!小編只想問問大家,還記得臺灣一個叫獸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嘛?
  • 累到自殺的日本人都不加班了,為什麼中國人還在拿命換錢?
    之前我在日本上班時,規定下班時間7點,實際上8點前沒有一個人離開辦公室。 管理層更是雷打不動9點以後才回家。即便當晚應酬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仍能早於上班時間1小時頂著血紅的眼睛來打卡,讓人又敬又怕。加班時間誰更長? 日本人愛加班、或者說不得不加班的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近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