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公務員內參——無內涵,不參閱!
►如果真有來生,我一定不會選擇做個這麼苦逼的公務員。如果可以再來,我一定不會做個兩不像太苦逼的公務員。
看了「高山流水」來稿最前面的這兩句話,公務員內參(微信號:igongwuyuan)創始人樂天內心很不是滋味,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位機關幹部發出這樣的哀嘆?!
仔細看了他的這篇文章《我的坎坷公務員之路》後,我基本明白了他的酸楚和痛點。
「高山流水」是一名農家子弟,1972年出生(今年44歲),1994年中專畢業後分配(那個時候國家還包分配工作)到鄉鎮工作,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主觀、客觀的原因,他錯過了幾次公務員登記的機會,人雖然是在機關工作,甚至也當了縣直機關領導,但是編制始終是非公務員編制。
可以說,2016年鄉鎮換屆時,他錯過了也許是他最後一次轉為公務員編制的機會:縣裡面向事業單位幹部公選鄉鎮副科級領導幹部,由於他在行政單位,未被獲準參加這次考試。
說實話,從他文章寫的經歷和文筆透露出的才氣看,「高山流水」無疑也是優秀的,但是很遺憾,他未能順利轉為公務員編制,自然也失去了更多的事業發展的機會。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但是,此時此刻,公務員內參(微信號:igongwuyuan)創始人樂天很想用力地抱一抱這位沒有見過面的兄弟:
男人不哭,世界上很多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很多事實也無法改變,既然老天爺已經這樣安排了,你也努力過了,不如接受這樣的現實。(PS:熱烈歡迎大夥在文末評論鼓勵他,更歡迎打賞鼓舞他哦!)也許,這個過程很殘酷,很痛楚,但是,只要你真的從內心接受了現實,把這個「包袱」放下,你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明天。畢竟,不是公務員編制,你也許失去了很多本該屬於你的機會,但是,只要你願意,你一樣可以擁有真正屬於你的美好生活,你一樣可以獲得在工作中的認可和尊重。
當然,從理論上說,通過調任,「高山流水」也可以轉為公務員編制,雖然這樣的機會實際上少之又少。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與此同時,公務員內參(微信號:igongwuyuan)創始人樂天也想向其他公務員兄弟姐妹說一句:知足常樂,我們擁有的習以為常的,也許就是很多人一生夢寐以求的。做好自己,無愧歲月,其他的就交給時代和命運的選擇吧!灑脫一點,豪邁一些,樂觀向前!
題記:
如果真有來生,我一定不會選擇做個這麼苦逼的公務員。
如果可以再來,我一定不會做個兩不像太苦逼的公務員。
前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江南山區的貧困縣,單調,簡單卻也不是沒有煩惱。我的從業之路,有說不出的糾結,也有那說不清的辛酸,走不完的坎坷。作為農家子弟,十年寒窗後人生的四大波折一直伴隨我的從業之路。基層工作20多年中,我曾先後到鄉政府、縣城建局、縣城管大隊、縣供銷社、縣政府辦、金融局工作,歷任過城建局辦公室主任、大隊教導員、大隊長、縣社工會主席、縣政府辦副科秘書、縣政府應急辦常務副主任、縣金融辦主任(局長)等職務。也跨過城建、經濟、綜合等多個領域。外人說能力很強,經歷豐富,實際上內心滄桑,人生坎坷。
作為一名農村出身的孩子,我一直勤勞厚道務實,以自己的努力獲得組織和領導的肯定。有這樣的成就自身也相當知足了。我參加工作後獲得過省市縣不少先進。工作之中也寫了不少的東西在各種刊物發表。我為黨、為國家、為政府工作了20多年,一直任勞任怨,敬業奉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犯過什麼錯誤,沒有什麼過失但卻將公務員身份都弄丟了,心裡一直難於接受。委屈了幾十年的事,今天才將它記錄下來。不是為了平反,也不要對號入座,而是讓更多的人去理性思考走公務員之路的痛與苦。如果沒有這個曲折,我還願意目無旁顧地走在這個奮鬥的路上,畢竟這裡付出我的全部青春年華。但是有了這樣的曲折,作為一名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我也還不離不棄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因為我已沒了選擇。
第一次波折:我的公務員編制莫名其妙地「掉」了
我於1972年出生在一個鄉鎮,1994年9月從中專學校畢業參加工作20多個年頭。工作第一站就是剛從學校畢業就分配到一個鄉政府,那時以為很幸運,分到一個相當於郊區的鄉政府。事實上,後面的經歷才知道第一站是多麼的重要。等於再次選擇了一次出生。
剛參加工作時,月工資是205元。那是一個很窮的鄉鎮,窮到我調走時,除去各種學習的費用和人情支出,還得從家裡拿錢還債。那時只有《公務員管理條例》,我們以為國家統一招生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都以為是公務員。實際上,也是最後一屆。
這一切維持到1996年6月。那是市縣推出機構改革,對每個鄉鎮核定了公務員編制,我們的鄉鎮出於特殊原因定了許多的原先在村一級工作的幹部後面搞了省市招聘的人員,這些都是本地人和當時的領導有些說不出的瓜葛。後來他們居然能通過了黨委會原則性的定了都是這些人過渡為公務員,而我們這些從1988年起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長期壓重擔和群眾們鬥智鬥勇的一線拼命的十幾個幹部卻一個都沒有。政策的原則性給了我第一次教訓。
後來這十幾個畢業生當時一起到找縣委的主要領導反映,卻也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讓當時的黨委主要領導惱羞成怒,不但都沒有過渡到公務員,還讓這些年青幹部穿了小鞋,工作中不斷打壓。還好,此時,我通過全縣公開招考政務秘書,從1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我考了第二名。和我這次一起考試的,後來出了幾個處級幹部了。但老天不開眼,我卻在體檢時搞了肝功能檢查呈陽性(現在都不允許搞兩對半檢查),一個領導說,按政策這不能進辦公室了。人生第一次發現,天好暗,心好冷。
還好,人生中遇到一個好人,他感覺我有點水平,提出將我借調到縣城建局搞辦公室工作。但縱使這樣,那個鄉黨委書記仍然在後面找領導提出還要我回鄉鎮工作,不管我當時工作那麼努力,對他那麼尊重,在嚴寒的冬天都為他家在縣城建新房當沒有工錢的搬磚民工。
第二次波折:得罪縣政府主要領導被調入冷門單位
1997年起我在縣城建局工作後,通過不斷地努力,我還擔任辦公室主任。這個主任不好當,下屬單位15個,幹部職工1000多,又是在搞舊城改造,手下只有個把通訊員和打字員,事情多,累得半死。
辛苦沒有白費,獲得了組織的肯定,2003年起在城管大隊任教導員,後2005年任大隊長。我在1998年時在縣城建局時就通過縣人事勞動局登記為公務員,且當時取得了省人事廳頒發的國家公務員過渡培訓證書。因個性耿直,後在2006年8月在城管大隊因工作還是莫須有得罪了原來的一個縣政府主要領導,將我調整到個冷門的單位。
此領導後面到市裡工作時因經濟問題進了監獄,好象說十幾年吧。聽消息靈通人士說,是因為我站在一個這麼大的好部門卻沒有向他進貢,他生氣了。我不想標榜自己怎麼清廉,但卻自信對得起良心,經得起檢查。他極力將我從縣城管大隊大隊長調到縣供銷社任工會主席,據說當時有幾個領導都不太同意。然而,政策的原則性這一次又強勢的體現了。就是這個關鍵時期,全縣開展了《公務員法》的實施,相關人員進行了過渡登記,我的公務員身份就成了一個謎。
第三次波折:由於政策原因一再失去公務員登記的機會
2007年4月,組織上考慮到我的工作表現情況,給了我一個做事的虛職,將我調到縣政府辦任副科秘書。我從實職轉為了虛職。我從過去自己當領導轉換角色服務領導了。我也沒有怨天怨地,很珍惜這個機會。先是服務一個工交口的縣領導,後面農業口什麼的都幹過。
2007年10月,市裡組織統一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明身份的人進行考試過渡為公務員,我也主動去報考(有報考登記表為證),可當時的縣公務員辦工作人員說我是副科級不要參加考試,並且在縣政府辦工作可自然登記過渡就沒讓我去考。可是,等到他們辦手續時,我找縣組織部和縣人事局兩家要求辦理過渡登記,人事局一家說是副科級管不了要由組織部辦,組織部一家說政府辦是政府組成部門要由人事部門辦理,但雙方推到最後均沒有給我辦理。
2008年8月起我任縣政府應急辦(和縣政府辦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常務副主任,當時的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找我談話時明確要求給我辦理好公務員登記手續,可由於個別人的失職拖延還是其它原因一直到現在沒有給我辦理。不知這裡面有什麼不好說的原因,不得而知。儘管如此,我還是照常努力工作,事情一擱就是多年了。2011年縣裡換屆後,我還是盡力做工作。同時一個人要對應辦公室後勤事務、對口服務一位縣領導、負責應急辦日常工作、後面組織上還提拔我負責縣金融辦工作等,都盡心盡力,這些都不好自誇。
2013年我通過多次向領導匯報後,好不容易等到縣委組織部和縣人社局終於將過渡登記表蓋章後自己送到市人社局,可市人社局又說有規定不能辦理,要辦理的話要市委組織部同意。可市委組織部說,這個目前辦不了。政策的原則性又讓我受了嚴重深刻的教育,這事使我特別糾結。
第四次波折:2016年失去了估計是最後的一次機會
這是最近的事了,2016年3月市縣為鄉鎮換屆選調班子成員,縣裡從事業編制中搞了8名出來公開考試。本來不想去考了,年紀都40多了,但我想這是我最後一次為公務員身份而努力了吧。如能實現就準備相當於告老返鄉吧,搞個人大主席的虛職,在家種點地,多和家裡的親人在一起,也算是對家庭的一點補償吧。我就委屈自己算是事業單位的領導吧,搞好報名表上交,也沒有人說什麼,心想這次總能解決這個懸在心裡多年的死結了,開始努力複習了。
可過幾天報名時間截止後接到電話,說我不能考試,理由是我的編制在政府辦是行政編制。你們當時怎麼不說,我的編制在2007年起就在辦公室了,如能考試當時我就可轉為事業編制去報考啊。你們是從天上的來的幹部嗎?你們提醒一下會死嗎?後面經了解,很多縣都給了這些類人一些方便,更有的地方,人家在事業單位沒法發工資都可先讓人家報考。另外,找遍招考條件上也沒有這一條啊。但是政策總是在我面前又體現了原則上的一面,我的最後一扇門連一扇窗都關起來了。
我的迷茫
根據我了解的相關公務員登記規定,其中三個要件我都符合。一是我多年來所領的工資一直是財政撥款的公務員的行政工資,這同比每月要少一、二百元,這麼多年也是不少的損失,我怕到時有什麼政策解釋變更,從沒拿過事業工資;二是我多年從事的工作都是行政管理工作;三是我多年來一直參加的考評也是公務員年度考核。
最主要的是我個人曾經一直是國家公務員身份,現在也在行政管理的崗位,辛辛苦苦這麼多年還連個身份都沒保住,我那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婆都說,很多人都有本事可以混進公務員隊伍,可你卻有本事混出這個隊伍,相當的委屈,相當的心酸。
更為氣憤和難以理解的不是我自己不爭氣,而是因為別人的失誤和不作為造成的,我不能用別人的過錯讓我承受不幸和壓力。可能會有人說,對此事不要太在意,只要有工資發,沒有什麼差別。可現在已經影響到了我,如果我是公務員,那我就有可能安排是到其它單位,更有選擇性。特別是今後相關競爭選拔考試,我也會因條件不符不能參加。今後,還有什麼工資社保等差別誰能說得定。果然,現在公車改革就說要放後一步了。下一步,職級並行也會有影響了。
另外,從政策規定上來講,相關單位不能以2006年公務員過渡登記政策界定這一年的時間點在崗就過渡登記,其前或其後尤其是其前在公務員崗位並過渡登記了的都不行,明顯沒有政策的連續性,應該實事求是客觀的對原先是公務員或後面是公務員予以動態保留或恢復。我那時職務是縣應急辦常務副主任兼金融辦主任應該可以恢復原身份。當時組織部門又說如提拔了為正科級可以搞調任或轉任,但當我當到正科後又一直沒有下文。我了解了一些其它的周邊縣市,人家每年都有這種幹部調任的情況。
希望作為幹部之家的組織人事部門能夠實事求是解決我的問題。我一直希望通過正當渠道解決這個歷史問題,不願多生枝節 。今天寫出這些事情,主要是總結自己人生工作路上的很多失敗之處,供今後還在從政路上艱辛奔波的人們警惕並吸取教訓。
結語
我還是願意走回到自己最樸素的想法,做一個祖宗三代都還做的老師還是其它專業技術人員,沒有這麼多的曲折,沒有這麼多的心酸。不要級別,不要權力。甚至回到自己老家,種點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本文系公務員內參原創,作者:高山流水。)
好消息,好消息,公務員內參(微信號:igongwuyuan)向大夥有償徵稿了!如果你有啥心裡話想說,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如果你也有火辣評論想爆,請發至小參投稿郵箱:3319306189@qq.com,來稿一經採用,即付稿費哦!小編在這裡期待你的傑作!!!
長按右側二維碼,即可關注「公務員內參」。
公務員內參:為公務員提供專享資訊服務,做公務員的知心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