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入股夏普金額出爐 總額3,888.12億日元
鴻海收購夏普總金額確定出爐。根據鴻海發出的重大訊息公告表示,鴻海與其子公司Foxconn(Far East)Limited將總共對夏普出資約為3888.12億日元,較2月底時傳出的4,980億日元價格大砍近1,000億日元,每股認購價格則由118日元下修至88日元。
根據鴻海發出的資料,夏普增資發行的普通股將由鴻海、鴻海開曼子公司Foxconn(Far East)Limited、鴻準新加坡子公司Foxconn TehnologyPte. Ltd與SIO三方購得,其中鴻海取得13.00億股,持股比率為26.14%,總價1,144億日元;Foxconn(Far East)Limited取得約9.16億股,持股比率為18.41%,總金額805.68億日元;Foxconn Technology Pte.取得6.46億股,持股比率13.00%,總價568.83億日元;郭臺銘個人投資的SIO則取得4.20億股,持股比率8.45%,總金額369.60億日元。每股取得成本為88日元。
夏普公司增資發行普通股
注1:FFE為鴻海開曼子公司Foxconn(FarEast)Limited。
注2:FTP為鴻準的新加坡子公司Foxconn TechnologyPte.Ltd.
注3:SIO為Sakai InternationalHoldings Limited。為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個人投資。
夏普增資發行的特別股則由鴻海取得,共發行1,136.36萬股,總價近1,000億日元。這些特別股可於2017年7月1日以1:100比例轉換為普通股,每股轉換價格為88日元。
夏普公司增資發行特別股
鴻海在聲明中表示,鴻海科技集團與夏普株式會社自2012年開始攜手合作,過去3年合作愉快,對雙方戰略結盟的未來充滿信心。
郭臺銘在聲明中表示,對雙方的戰略聯盟感到非常激動,很期待與夏普所有人合作。雙方有很多共同努力奮鬥的目標亟待實現。他深信,雙方將共同開發出夏普深藏的潛力,一起面對挑戰與突破。
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則在聲明中表示,對於雙方今天做成的決定感到高興,透過組成新的戰略聯盟,結合夏普與鴻海雙方優勢,以2家公司的創造力及創業精神加速創新。
DIGITIMES中文網
「鴻夏戀」修成正果一財網 王珍 李娜
糾纏多年的「鴻夏戀」,終於結成正果。
3月30日下午,富士康科技集團(下稱「富士康」)與夏普株式會社(下稱「夏普」)共同宣布,開展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結盟。富士康及其關聯公司將向夏普增資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獲得夏普66%的普通股股權和1136.36萬股特別股。
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鴻海收購夏普後,將加快「眼球計劃」的落地,從而改寫全球面板業的競爭版圖。「隨著夏普技術支持,鴻海投資計劃落地,到2018年鴻海加上夏普將位居全球面板業產能的第一位。」
從恢復盈利起步
根據夏普具體的投資方案,富士康及其關聯公司將以約2888億日元認購夏普增發的普通股,以每股88日元的價格認購32.82億股,完成後將持有夏普66%的股權。
與此同時,富士康將以約1000億日元認購夏普增發的特別股1136.36萬股,這些股票可於2017年7月1日以1∶100的比例轉換為夏普的普通股。這意味著,夏普可以從富士康獲得約3888億日元的增資。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按32.82億股普通股對應夏普66%股權推算,明年下半年當這些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後,富士康在夏普中的持股比例或將進一步提升至80%。
富士康和夏普認為,雙方的企業文化核心,都以勤奮、創意、創新出發;在共同的理念下,新團隊將攜手努力,從恢復盈利與強化營運開始,讓夏普再次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領導者,恢復世界級企業的榮光。
富士康與夏普自2012年開始合作。對雙方的戰略聯盟,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與總裁郭臺銘表示:「我們將共同開發出夏普深藏的潛力,一起面對挑戰與突破。」
夏普公司社長高橋興三表示:「我對今天雙方的決定感到很高興,通過組成一個新的戰略聯盟,結合夏普與鴻海(註:富士康的母公司)雙方優勢,以兩家公司的創造力及創業精神加速創新。」
苦追三年
一個月前,夏普在2月25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決定接受鴻海的出資方案。鴻海及關聯公司將以4890億日元認購夏普定向增發的股票,認購完成後將持有夏普66%的股權。鴻海將先向夏普支付1000億日元保證金。鴻海還計劃購買主要往來銀行持有的夏普優先股。該方案的總支持金額達7000億日元。沒想到,鴻海當天宣布,因2月24日收到一份夏普或有負債的清單,總金額約3500億日元,需要釐清夏普的債務內容,所以「暫緩籤約」。
據日本媒體報導,鴻海很重視夏普的或有負債清單,預計夏普2015財年的業績有可能會惡化,要求減少1000億日元的出資額。
3月30日,鴻海和夏普都分別召開董事會會議,討論新的收購方案。從目前的最終結果看,夏普接受了鴻海減少1000億日元認購夏普股權的新方案。
「鴻夏戀」一波三折。2012年,鴻海以660億日元收購夏普十代線37.6%的股權,獲得夏普十代線50%產能。當時鴻海就想成為夏普的大股東,並籤下認購夏普股權的意向。隨後夏普股價大跌,鴻海想壓低認購夏普股權的價格,未被夏普接受。後來夏普業績改善,還引入三星參股,欲避免被鴻海收購。
2015財年再臨巨額虧損壓力的夏普,再次尋找外部支持。夏普原本接受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的重建方案。今年1月底,郭臺銘提高向夏普援助方案的報價,鴻海7000億日元的計劃援助金額,是日本產業革新機構3000億日元出資金額的兩倍多,令形勢逆轉,夏普開始傾向鴻海方案。
李亞琴認為,夏普最終選擇了鴻海,是因為鴻海滿足了夏普的基本訴求。如果INCJ收購了夏普,可能會把夏普的中小液晶面板業務與旗下JDI(日本顯示公司)進行整合,那麼百年夏普將面臨被分拆。「夏普不想整體振動太大,分拆對架構、人員影響很大,而郭臺銘承諾保證夏普的人員基本穩定。」
改寫面板業版圖
夏普是「液晶之父」,在液晶面板上有深厚的技術優勢。而鴻海現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企業,蘋果手機代工佔鴻海銷售額的一大半。但全球手機市場增長放緩,擺脫對蘋果的依賴、實現多元化發展,是鴻海當務之急。鴻海收購夏普後,將對雙方和業界產生什麼影響呢?
李亞琴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鴻海將加快「眼球計劃」的落地。鴻海雖然有群創,但手中主要是傳統的A-si(非晶矽)液晶面板技術,缺乏LTPS(低溫多晶矽)等新興技術和人才。所以,雖然鴻海宣布了要在貴州省和鄭州市建設6代LTPS液晶面板生產線,但進展緩慢。有了夏普的技術團隊支持,鴻海的擴產計劃將可順利實施。
LTPS是目前高端智慧型手機面板的主流技術,Oxide(氧化物)則是大尺寸面板的未來技術方向。夏普的氧化物技術也實力雄厚,並在日本有八代線。鴻海在大尺寸面板上也有擴張計劃,所以夏普的專利、團隊也能帶來幫助。
夏普是全球液晶專利最多的面板廠,將夏普收入囊中,鴻海今後推出新產品,將可以解除許多專利壁壘。所以,以群創為基礎,加上夏普,會產生疊加效應,促進鴻海在全球面板業的版圖擴張。
其次,夏普的經營將得到改善。夏普雖然有好的技術、好的品牌,但缺乏靈活性、步伐慢、成本高,這些經營上積累的問題,過去幾年始終沒有找到根本解決的辦法。今後,引入鴻海靈活的經營機制,利用鴻海龐大代工訂單來釋放面板產能,夏普的業績將會改善。
中、日、韓「三國四地」主導著全球顯示產業。十年前,中國臺灣與韓國的面板產能相當。不過,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臺灣面板業很少新增投資,而韓國的三星、LGD則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上不斷發力。加上中國大陸面板業迅速崛起,日本、中國臺灣的面板業日漸處於弱勢,如今鴻海收購夏普,中國臺灣與日本的面板龍頭企業結合,全球面板業的競爭版圖將被改寫。
隨著夏普技術支持、鴻海投資計劃落地,到2017、2018年,「鴻海+夏普」的面板產能將在全球排第一位。群智諮詢的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鴻海+夏普」在全球面板業的市場份額佔比達到18.6%,高於三星的17.8%、LGD的18.2%及京東方的16.2%。
郭臺銘曾表示,鴻海收購夏普之後,會投資OLED面板生產線。因為OLED面板目前已在高端手機上應用,許多手機廠都感興趣,三星佔了95%的市場份額。
此前,夏普參股了南京中電熊貓的8.5代線項目。那麼,鴻海今後將間接參股南京8.5代線項目。目前,群創與南京中電熊貓也有合作,由後者代工40英寸液晶面板。有了新的資本關係,今後鴻海與中國電子的合作可能會加深。
不過,李亞琴提醒說,這樁「婚姻」也有挑戰,難點在於文化上的磨合。日本技術實力強,員工會相對高傲,是否接受鴻海的管理方式,還有待觀察。
紛擾多年的鴻海投資夏普一案,歷經峰迴路轉,總算是在30日經過雙方董事會的同意之後,將於2日正式籤約定案。雖然對於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而言,成功投資夏普算是了卻一樁長年的心願,也算是為臺灣企業朝國際化發展邁開了一大步。不過,有鑑於先前臺灣業者的大型國際購併案經驗,在成功的一償夙願之後,怎樣將其效益發揮至極致,才是鴻海與郭臺銘要面對的最大挑戰。
首先必須要解決的,是夏普目前嚴重虧損的問題。根據報導,夏普在2015會計年度(截至2016年3月底)合併的最終損益預計將虧損1,700億日元,再加上主力的液晶面板業務部分的收益出現惡化,以及生產設備的資產減損處理成本膨脹,甚至原本已經散入通路端的產品庫存提列等,均可能讓夏普最新一季的財報出現令人驚訝的數字。
身為投資者的鴻海,除了中長期要如何協助夏普進行重整,恢復企業榮光之外,短期即將面對的是今後要怎樣認列夏普的營收、獲利及減損,以及合併夏普後,將對鴻海的財務報表造成怎樣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鴻海勢必要對所有投資人進行解釋。此外,雖然鴻海表示,投資夏普不需要進行合併營收編列,但是怎麼列?為什麼?還是需要對外界解釋清楚。
再者,重整夏普相信絕非1、2年內就可完成的工作。針對目前夏普的各個事業部門,有些怎樣的策略規劃,像是人事、人員如何重新調整安排,是否進行人力精簡;各事業部門的發展重心是否做出調整,以及與鴻海之間協做的可能項目,甚至是對於今後雙邊合作將可能產生的願景,也都必須說明。就算不公布細項,至少也要公開說明大方向的決策結果,方能安定人心。
而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雖然鴻海長期堅守絕不經營品牌的底線,但是從太多的實例中發現,鴻海發展的最終目標裡,品牌絕對扮演著重要的關鍵地位。取得夏普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品牌之後,鴻海要怎樣面對不進行品牌經營的承諾與堅持,更重要的是,要如何自圓其說,讓其他品牌客戶相信,今後在市場上,夏普絕對不會成為與自己在相似產品市場中的競爭者。
例如在液晶電視市場上,面對既有的Sony,以及將入門的夏普,鴻海要怎樣一方面拓展夏普的業務,而又不至於引發Sony的反彈?堅持不走自有品牌這樣的說法,或已不足以令客戶與市場接受。
姑且不論鴻海投資夏普之後,可能將面臨企業文化與風俗民情間的差異所帶來的摩擦,單就立即可見的影響與問題,鴻海及夏普也應該在2號的記者會中對外說明。缺乏實際可落實執行的規劃與藍圖,單純口號式的要恢復榮光,或許不會是所有鴻海投資人想要見到的內容。
日本憂心夏普技術外流 鴻海戴正吳:韓國的面板技術是誰教的?
鴻海副總裁戴正吳。符世旻攝
鴻海精密30日下午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將以總金額3,888億日元投資日本夏普(Sharp),並且將於與4月2日與夏普在日本大阪舉行聯合記者會。等同宣告喧騰多時的夏普投資案終於將進入最後階段。然此樁投資案中,除了投資金額、投資方式、日後認列方式,及如何協助夏普重返榮光的方式等,深受各界矚目外,對於鴻海正式成為夏普最大股東之後,有關夏普技術的使用權,也同樣被外界所關注。
對於先前外界質疑鴻海投資之後,可能導致夏普關鍵技術外流一事,30日鴻海副總裁戴正吳霸氣反問,鴻海與夏普在堺工廠合作4年時間內,有傳出所謂的技術外流嗎?同時也問日本,今天韓國擁有先進面板技術,從設備到基礎技術的導入,究竟是誰提供的?
鴻海鍾情於夏普,苦等5年也要獲得投資機會,外界一般都認為是看上了夏普在面板方面的領先技術,除了可以透過面板的供應,讓鴻海與主要客戶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之外,對鴻海本身在未來拓展屏網雲市場上,也將會帶來相當的幫助。所以,掌握夏普成了鴻海近年投資上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市場一般認為,夏普的IGZO(Indium Gallium ZincOxide;氧化銦鎵鋅)產品,不僅在技術上領先,而且是可以量產的商品化產品。由於具有高精度、高觸控及耗電量低的優勢,雖然目前蘋果僅有iPad Pro採用IGZO產品,不過,外傳在鴻海完成對夏普的投資之後,蘋果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對IGZO產品的採用比重與產品項目。另外,也傳出蘋果有意將智能型手機產品的面板,轉移至AMOLED,而要能生產AMOLED面板,就需要開發高超的LTPS技術,夏普除了在IGZO產品上有優勢外,同時也具備了LTPS的技術,對於發展AMOLED具有基礎優勢,而這也是鴻海積極想要投資夏普的另一項原因。
不過,由於鴻海本身旗下擁有群創等面板相關的投資事業,再加上在鴻海在大陸也有多項與面板相關的投資,因此,一度傳出有業界人士擔心,在雙方合作後,將導致夏普面板關鍵技術外流風險提升。也因此,在2月25號夏普所公布的文件中特別也提到了技術不外流、不裁員、延用夏普品牌,及維持夏普獨立等多項承諾。
然而,面對技術外流的質疑,30日戴正吳則強調,自從2011年與夏普共同營運堺工廠迄今,並沒有傳出所謂技術外流的事情。另外,戴正吳還指出,韓國從原本不具備面板生產技術能力,發展到今天身居面板產業界重要地位,過程中,是誰提供了相關的技術?像是tokki、Ulvac這些主要設備又是哪些業者所提供的?對於外界質疑鴻海投資後,將導致夏普技術外流的說法,表示相當不以為然。
DIGITIMES中文網
鴻夏戀在3月30日終於修成正果。根據鴻海發表的新聞稿顯示,鴻海與其子公司Foxconn(Far East)Limited合計對夏普(Sharp)出資約3888.12億日元,較2月底4,980億日元的價格減少1,000億日元,每股認購價格由118日元減至88日元。而夏普也在鴻海宣布後,隨即於官方網站發表3則聲明。
一、夏普發表2015會計年度(2015/4~2016/3)財測營業虧損約1,700億日元,較2014年度480億日元虧損幅度擴大。
因2015年度第四季度起,夏普在大陸液晶電視、白色家電、數字事務複合機、住宅用、產業用太陽能電池市場銷售狀況明顯不佳,其中液晶面板事業獲利惡化,產線稼動率低迷,加上庫存積累,生產設備等資產減損處理等為虧損主因。整體營業額預估較2014年度減少12個百分點,約2.45兆日元。
二、原本夏普向瑞穗銀行、東京三菱日聯銀行借貸5,100億日元的貸款將於2016年3月31日到期,在銀行團與夏普協議後,還款日期展延至4月30日。
三、由於鴻海收購金額較2月底減少約1,000億日元,雖基本投資計劃不變,但在金額上,除了OLED研發投資金額為2,000億日元維持原案外,如液晶面板研發、消費性電子、能源解決方案、電子零組件、B2B解決方案、基礎研究與品牌價值提升等相關投資金額皆下修,相關金額的支付預定時間也較原本的時程縮短6個月。此外,原本在資金調度用途文件中提到的「公司債償資金」300億日元項目也取消。
鴻海與夏普將於4月2日於大阪堺市召開記者會說明該收購案細節。
DIGITIMES中文網
數據圖解:
2014~2015年SDP+夏普+群創合計營收與韓國兩大廠商面板事業比較
2016~2025年全球OLED TV市場規模變化及預測
夏普及群創大尺寸LCD面板廠4Q』15至4Q』18產能變化預測
2021~2025年鴻夏中大尺寸OLED暨手機用OLED面板營收合計預測
2021~2025年鴻夏中大尺寸OLED面板出貨量暨ASP預測
鴻夏合併後於中大尺寸及TV用OLED面板營收貢獻預測
2016~2025年全球智能型手機用AMOLED面板出貨量預測
三星電子於MWC 2016提出的智能型手機AMOLED面板規格
夏普及鴻海既有投資的面板廠至2019年中小尺寸面板產能預測
2016~2025年全球及鴻夏OLED TV面板產值暨ASP變化預測
2016~2025年鴻夏vs.全球OLED TV面板出貨量變化及預測
京東方積極發展超大尺寸高解析度LCD 鴻夏戀成局增加10代以上面板線競爭
夏普的IGZO TFT技術具備反應速度快及高畫質特色
2016~2025年夏普及鴻海智能型手機用AMOLED面板出貨量暨比重預測
鴻夏戀若成,對顯示產業格局有哪些影響?
2016中國半導體顯示高峰論壇即將登場,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