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聯電28納米產能將擴增20% 今年資本支出15億美元;蘋果加快生產多元化:iPhone 12、iPad將實現印度越南造

2021-02-14 集微網

1.【2020-2021專題.企業視角】銳成芯微:2021商機無限 須優先布局核心IP

2.臺積電內部啟動美新廠徵才 人才需求超過300人

3.聯電今年資本支出達15億美元 28納米產能將擴增20%

4.蘋果加快生產多元化:iPhone 12、iPad今年將實現印度、越南造

1.【2020-2021專題.企業視角】銳成芯微:2021商機無限 須優先布局核心IP

【編者按】魔幻的2020年終於走完,期待已久的2021年如期而至。回顧2020,疫情深刻地影響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更加劇了國際形勢的複雜變遷,自主可控、貿易保護主義、去全球化成為關注焦點;與此同時,政策和資本持續加持,線上辦公/教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應用落地開花。在2021年到來之際,《集微網》特推出【2020-2021年度專題】,圍繞熱點話題、熱門技術和應用、重大事件等多維度梳理,為上下遊企業提供參考鏡鑑。本期企業視角來自國內IP供應商成都銳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成芯微)。

集微網報導 伴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以及國際貿易形勢的不確定變化,我們走過了2020。讓人振奮的是,在複雜國際形勢驅動下,去年國內半導體行業投融資掀起一股小高潮,總融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預示著半導體集成電路未來發展的火熱前景。但要解決卡脖子、晶片主要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還需從長計議。新年伊始,國內IP供應商銳成芯微在接受集微網採訪時,回顧了過去一年產業狀況,對未來的技術、市場發展趨勢給出研判,銳成芯微認為,新的一年,IP市場商機無限,同時也提出,國家應優先布局核心IP,儘快制定行業標準。

IP市場 商機無限

在國際局勢和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下,半導體領域的國產化替代已成為行業共識。這無疑將加速中國本土IP企業成為產業鏈穩定的重要一環,也給銳成芯微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會。在新市場需求下,SoC產品形態靈活,工藝選擇多樣,加之Fab的多元化IP合作策略,接下來將有更多種類的IP在各工藝平臺布建。

從市場角度來看,2020年儘管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在5G、汽車電子、物聯網、健康醫療等幾個領域仍然出現了很多發展機會。以5G為例,2019年5G商用市場啟動,2020年便取得快速成長,到2020年11月份,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已達1.44億部。更重要的是,伴隨5G而來的智能化、物聯化浪潮,將有越來越多的設備被連網,需要大量低功耗IP,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但不容置疑,相比國外廠商,國內的IP行業還相對落後。作為集成電路產業五大板塊(設計軟體EDA、IP核技術、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測試與封裝)之一的IP核技術,目前高端市場基本被美國、英國壟斷。在五大板塊中,IP核產業的本土化率也是最低的。因此,加速發展國內IP核產業,滿足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需求迫在眉睫。

如何抓住機會,是對企業應對能力的一大考驗。銳成芯微認為,面對國際巨頭把持的現狀,差異化是中國IP企業的主要策略之一。根據市場的變化與需求,發揮貼近用戶的優勢,銳成芯微一直致力於低功耗IP的開發,搭建物聯網平臺,產品線涉及模擬、射頻、存儲以及接口類IP等不同領域。提前布局IP,加快完善國產集成電路IP產業平臺化生態,才能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抓住機遇。

物聯網需求增長10倍,汽車、醫療空間巨大

5G商用後的大規模部署,大大提高了傳輸能力,也觸發了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將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IHS預計,到2035年,5G在全球創造的潛在銷售額將達到12.3萬億美元,並將跨越多個產業部門。作為物聯網模擬IP的主力供應商,銳成芯微從所服務的企業狀況來看,今年物聯網需求量大概是去年的10倍,實現了飛速增長。

汽車是銳成芯微看好的另一個市場。目前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佔比中已經達到30%左右,未來汽車電子中的晶片成本佔比可能會達到60%以上,這為半導體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但汽車電子IP門檻較高,投入也比較大,對IP供應商的綜合實力是一個考驗。銳成芯微憑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配合汽車廠商的發展,已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建立起汽車電子IP平臺。

醫療市場同樣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預計到2023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在便攜醫療電子設備中,預計家庭診斷市場將佔50%左右,在剩下的50%中,影像產品佔25%,其他診斷或治療電子產品佔25%。

看好這三大領域的市場前景,銳成芯微在產品上也做好充足準備,例如,銳成芯微的全套超低功耗模擬IP設計方案,配合合作夥伴開發出低功耗7nA MCU晶片;銳成芯微與中國Top3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聯合開發了超低功耗、量產的NB-IoT晶片;2018年推出的基於國內Foundry153nm 、CMOS工藝,成功驗證了滿足汽車電子Grade0要求的LogicFlash,測試超過20萬次擦寫,耐高溫175℃,使用年限高達11年,該技術已連續多年被國際汽車電子商採用。憑藉著超低功耗物聯網模擬IP及高可靠性eNVM IP兩大產品線,銳成芯微的產品方案可覆蓋從22nm到350nm的CMOS、BiCMOS、BCD、SiGe、HV工藝製程。

優先布局核心IP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過去一年,國家推出了多個重磅政策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政策層面之下,銳成芯微認為還應細化一些具體措施。針對IP領域,銳成芯微認為要優先布局核心IP,同時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核心IP的重要性體現在其位於集成電路價值鏈最高端,支撐著整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更為重要的是,IP已經滲透到了集成電路整個產業鏈,無論是製造端還是封裝測試端,先進工藝的變化已經把IP的介入時間大大提前、介入程度大大加深。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核心IP自主創新的基礎,核心架構IP領域逐步深入,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市場創新IP產品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優先布局核心IP勢在必行。

為此,銳成芯微建議,一方面要儘快制定出IP行業標準。只有建立了我國自身的行業標準,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擁有IP智慧財產權自主能力,最大程度打破技術壁壘。可以說,一個國家所擁有的IP核體現了其搶佔集成電路戰略制高點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形成與工業設計EDA結合的機制,搭建學研部門的人才梯隊和外包模式,進一步通過開發部分市場,把創新企業的高端技術應用到國家關鍵核心領域,充分發揮它們作為生力軍的作用。

同時,銳成芯微呼籲,國家應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簡化目前IP侵權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的認定辦法,從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補償轉向相對嚴厲的IP侵權的懲罰性條款,並在司法解釋和實踐方面逐步趨於完善。

要實現集成電路產業對整個信息產業的支撐作用,扭轉目前晶片依賴進口被卡脖子的被動局面,既要有長遠布局,例如對高端工藝做長遠的安排,也要重視當前進口集成電路中80%是可以在國內現有工藝條件和設計能力下本土化實現的這個要素。因此,著力發展EDA和IP產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波浪潮中,作為中國最大、產品類別最完整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P供應商,銳成芯微已整裝待發,迎接新的飛躍。(校對/Sky)

2.臺積電內部啟動美新廠徵才 人才需求超過300人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傳針對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展開內部徵才說明會,據悉,若到美國廠工作,本薪將翻倍成長,但需籤約 4 年。對此,臺積電回應,內部確實有針對員工召開赴美工作說明會,人數需求超過 300 人。

臺積電今年啟動亞利桑那州建廠,董事長劉德音先前透露,初期將調派一支逾 300 人、擁有研發和製造 5納米晶片經驗的員工與主管團隊,赴美協助新廠順利展開營運。

而臺積電傳出近期對內部員工展開赴美工作說明會,祭出本薪加倍,及提供居住、交通補助與全額健康保險等福利,但需籤約 4 年。

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將採用 5納米製程技術,預計斥資約 120 億美元,規劃月產能 2 萬片,預計今年動工、2024 年量產,成為臺積電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鉅亨網

3.聯電今年資本支出達15億美元 28納米產能將擴增20%

晶圓代工廠聯電今(27)日召開線上法說,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5 億美元,較去年大增5 成,主要用於28 納米產能擴充,今年相關產能將成長20%。

聯電今年資本支出為 15 億美元,較去年的 10 億美元大增 5 成。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將用於滿足先進位程強勁需求,其中 15% 用於 8 英寸產能、85% 用於 12 英寸,主要用於 28 納米產能擴充。

王石指出,今年整體產能將成長3%,其中,8 英寸產能因無塵室空間不足,僅能透過去瓶頸、產能優化等方式,提高整體產能,因此產能僅將增加1%;12 英寸產能則將成長5%。

王石表示,今年 28 納米產能將成長 20%,去年底產能約 4.53 萬片,目標今年底將達到 5.93 萬片,其中部分來自 40 納米製程轉換,部分為新增產能。

在 28 納米產能大幅提升下,聯電預估今年營收佔比將由去年的 14%,進一步攀升至 25%,可望成為聯電營收貢獻最高的製程。

對於 8 英寸產能購併,王石則說,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強勁,追求非有機成長 (inorganic growth) 是必然的,只要能提升客戶與股東權益,對於任何機會均抱持開放態度。鉅亨網

4.蘋果加快生產多元化:iPhone 12、iPad今年將實現印度、越南造

《日經亞洲》報導,蘋果公司正加大在中國以外地區的iPhone、iPad、Mac以及其他產品的生產,繼續加快其生產多元化的步伐。消息人士稱,蘋果最快將從今年年中開始在越南生產iPad,首次在中國以外地區大批量生產其平板電腦。

蘋果還正在加強在印度的iPhone生產,該國是蘋果手機的第二大生產基地。蘋果計劃最快從本季度開始生產其最新iPhone 12系列手機。

作為多元化的一部分,蘋果還在東南亞提升智能音箱、耳機以及電腦的產能。在越南,蘋果正動員供應商擴大最新HomePod mini的產能。自去年推出以來,HomePod mini一直在越南生產。蘋果已經增加了音頻相關產品的本地產能,包括多款AirPods產品。

知情人士稱,蘋果已經把部分Mac mini的生產遷移到了馬來西亞,並準備在今年把部分MacBook生產轉移到越南。蘋果的大部分電腦依舊在中國生產。

蘋果供應商們一直在努力滿足客戶提出的建立多元化生產基地的要求。去年年底,富士康投資2.7億美元在越南建立子公司,以擴大越南產能。立訊精密已經成為了蘋果iPhone的新組裝商,也是AirPods的重要代工商,該公司正在越南北部擴大HomePod mini產能,以解決供應限制。

蘋果尚未置評。鳳凰網科技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 閱讀

1.螞蟻集團計劃出售生物識別安全公司 EyeVerify

2.波音公司下一次「星際飛船」測試將不會早於3月25日進行

3.特斯拉迎來新裡程碑 有望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4.高通發布第4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變革數字座艙

5.營業廳能看到詳細上網數據?專家:功能必需 可提升安全認證等級

6.微軟高管解讀2021財年Q2財報:雲業務為公司市場領先地位創造條件

7.樂視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再收限制消費令

8.深圳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註銷

9.影馳GeForce RTX 3090名人堂顯卡PCB曝光:採用3組8-pin外接供電

10.外媒分析英特爾雙Tile設計的Xe HPC GPU性能規格

相關焦點

  • 行業新聞 | ​3nm加速,臺積電明年資本支出直逼190億美元
    據臺媒工商時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引爆遠距商機,美中貿易戰帶動轉單效應,8吋及12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情況將延燒到明年全年。其中,龍頭大廠臺積電7/6納米及5納米等先進位程明年產能已被客戶預訂一空,並加速3納米建廠及極紫外光(EUV)生產線建置,設備業者推算臺積電明年資本支出將上看180~190億美元之間,再度創下臺灣科技業最高資本支出新紀錄。
  • 【產能】晶片荒成賣方市場 四大晶圓代工廠"超急件"拼擴產;挖礦需求加入搶產能大戰;Tower將追加投資1.5億美元提高產能
    臺積電、聯電資本支出年增皆逾45%臺積電雖沒有說明擴產幅度,不過在上季法說會上已提到今年資本支出將達250至280億美元,年增超過45%,創歷史新高。業界認為,臺積電資本支出大舉拉高,反映先進位程供不應求的擴大擴產。機構分析師估計,臺積電今年先進位程擴產幅度超過二成,主要集中在5納米與7納米。
  • iPhone、iPad將越來越多印度越南造!
    早在2016年,蘋果就開始計劃將部分iPhone組裝轉移到印度,但當時印度方面拒絕了蘋果大多數要求,最終只有iPhone SE 生產轉移到了印度本土。目前,蘋果已經將更多iPhone 機型轉移至印度組裝。去年,印度政府曾頒發了一項67億美元的激勵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手機的產量,促進手機出口。
  • 臺積電聯電今年大幅提高資本支出;臺積電實力出乎意料,美國也感到不安
    臺積電聯電今年大幅提高資本支出隨著晶圓代工需求持續暢旺,產能供不應求,為因應客戶需求成長,臺積電、聯電與世界先進,同步上調今年資本支出,臺積電與聯電更分別大增45-62%、50%,要站穩半導體產業需求爆發的風口浪尖。
  • 傳聯電28納米製程擴產,將有6家IC設計商參與投資
    4月28日消息,聯電法說會將於今日盤後召開,而在法說會前,傳出消息稱,預計參與聯電擴產投資的客戶數將由3家增加至6家。
  • 聯電是否會在未來升級中國晶圓廠製程技術?
    (TSMC)稱霸的28納米製程節點市場版圖有所擴張;此外聯電重申今年度資本支出金額將達到約13億美元。聯電錶示,28納米製程產品在該公司2014年第三季營收中佔據3%,較上一季增加了1%;預期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28納米佔據之營收比例將會進一步增加。「28納米製程營收在第四季將會比第三季增加一倍以上;」聯電CEO顏博文在第三季財報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現在有20家以上的28納米客戶,其中超過15家已投片,5家已量產。」
  • TPK-KY宸鴻近期將籌集近2億美元 今年資本支出增加6成
    TPK-KY宸鴻(3673)董事會通過,將申請銀行聯貸,籌資規模約1.2億~2億美元(新臺幣36~60億元),市場估計將是用於投資擴產
  • TPK-KY宸鴻將籌集近2億美元擴產 今年資本支出增加6成
    TPK-KY宸鴻(3673)董事會通過,將申請銀行聯貸,籌資規模約1.2億~2億美元(新臺幣36~60億元),市場估計將是用於投資擴產
  • 3納米瘋狂建廠!2021年臺積電資本支出上看200億美元
    2021年雖然仍有新冠疫情蔓延及貿易戰等外在環境變數,但晶圓代工訂單強勁,第二季前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設備從業者看好臺積電2021年3納米產能建置及2納米技術研發加速進行,全年資本支出將上看200億美元再創新高。臺積電2020年資本支出估達170億美元,創下新高無虞。但7納米及5納米等先進位程、16納米以上成熟製程等產能仍供不應求。
  • 臺積電每人分紅約32萬元;英特爾上季雲端伺服器晶片大減29%,今年資本支出升至200億美元
    今年3月,英特爾公布IDM 2.0計劃,宣布將開放代工業務。除計劃供應面臨半導體短缺的汽車及零部件供應商外,該公司也開始與雲計算企業進行業務洽談。現有工廠將於2021年啟動代工生產,而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200億美元建造的兩座新工廠將於2024年起全面運營。自去年年末以來,全球產業面臨晶片短缺,晶圓廠產能維持滿載。另外美國政府致力於加強本土晶片生產,進一步推動晶圓廠投資擴產計劃。
  • 【布局】有價無市的8英寸設備會重啟生產嗎;上海華力:兩岸應共同協作發展IC產業;聯電斥資61億元擴充8、12英寸晶圓廠產能
    上海華力為兩岸合作夥伴提供優質服務經過20多年的發展,華虹集團已經完成了8+12英寸集成電路製造業及產業鏈布局。2017年,華虹集團整個集成電路製造業收入超14億美元。在8英寸方面,產能合計16.8萬片/月;在12英寸方面,目前產能合計3.5萬片/月,而規劃在建的將繼續增加8萬片/月的產能。
  • 臺積電、三星、聯電等海外七大企業擴能動態
    另外,三星8月發布新機,其ISP影像處理器從9月開始追加聯電12吋晶圓投片量,估計總量將達1萬片,而且,三星28nm製程的OLED驅動晶片需求增加,訂單也交給了聯電12吋產線。同時,聯電80nm、90nm製程受惠TDDI晶片訂單量增加,在三星、聯發科、瑞昱等大客戶訂單帶動下,使得聯電12吋產能利用率同步滿載。
  • 8寸產能供不應求,多家晶圓廠已提高代工報價!
    繼聯電錶示8英寸產能短缺以後,另一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也發出了相同的預警。昨日,8寸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公告第二季財報,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在市場預期新冠肺炎疫情會在明年獲得有效控制情況下,明年全球GDP會有強勁成長,客戶對8寸晶圓代工需求強勁,因此決定擴增新加坡廠每月1萬片產能,全年資本支出將調升至35億元。
  • 產能供不應求!聯電砸10億美元擴廠
    據臺媒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昨(2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受惠於無線網絡、面板驅動IC等28/22納米晶圓代工訂單大增,第二季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8%的滿載水平,28納米營收佔比明顯提升。聯電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和平均美元價格均與上季持平,28/22納米晶片設計定案數量大幅增加,產能持續滿載。
  • 英特爾向越南追加投資4.75億美元
    阮英詩說,胡志明市高科技園區將繼續鞏固人力資源質量,集中發展供應鏈和輔助工業,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為各家企業有效活動創造一切便利條件。英特爾越南工廠於2006年動工興建,並於2021年投入運營。迄今,英特爾越南工廠已經生產和出口了超過20億個微處理器和半導體設備產品。截至2020年,英特爾越南工廠累計出口總額達500億美元,為7000名勞動者創造就業機會。
  • 應對人工成本上漲 和碩4億美元購買iPhone生產設備;臺積電本月開始生產蘋果 A11 處理器
    老前輩富士康(Foxconn)早已啟用自動化工廠項目,蘋果第二大代工廠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也加快腳步,增加一倍多投資購買iphone生產設備,應對大陸過快上漲的人工成本,最直接影響會是大幅減少新員工的招募數量。
  • 富士康搬到美國、越南、印度的工廠,怎樣?
    對此,美國媒體Common Dreams撰文稱,富士康(Foxconn)其實是個"騙局"(con):富士康承諾的工作崗位根本不會來,他們當初承諾將在當地僱傭大量藍領工人,現在卻改口"將有四分之三的只為用於研發和設計";而且,富士康至今只僱傭到178人,美國政府卻要為其提供超過40億美元的補貼,創造一個就業崗位竟然要花2200萬美元。7月15日,郭臺銘在國民黨2020初選中落敗。
  • 今年大陸封測企業表現優於全球;聯電期待明年22/28nm HKMG;今年大陸LED晶片廠全球產能佔比達54%;美光讓晶圓廠更聰明
    拓墣預估日月光今年營收可年增6.4%達52.07億美元,市佔率維持在接近2成的19.2%;艾克爾今年營收可望年增4.3%達40.63億美元,市佔率達15.0%;至於長電科技今年營收將大幅成長12.5%達32.33億美元,市佔率達11.9%。拓墣也預估排名第4的矽品今年營收仍可年增2.2%達26.84億美元,市佔率達9.9%。
  • 【遷移】東京電子將斷供被美國拉黑的中國企業;因關稅問題,緯創評估赴美設廠、筆電產線遷往菲律賓;SEMI下調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預測
    SEMI下調今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預估集微網消息,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更新2019年第二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下調了今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預估,今年預估由原先下滑14%,進一步擴大為下滑 19%至484億美元,明年成長率則由原先 27%下調至20%,達到584億美元,雖有反彈,但仍較2018 年的投資金額減少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