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的多。
——勒溫《場論》
作為一線的社工師會經常用到社會工作中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小組工作,而在小組工作中如何去引導小組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社工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矛盾、小心謹慎、相互試探、沉默、被動、依賴、衝突、信任.一個新的小組,在組成初期、中期轉折、後期成熟會出現不同的狀況,小組動力的形成對於小組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為社會工作者的我們都知道,小組工作的特點包括小組組員問題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強調小組組員的民主參與,運用小組治療性因素,以及注重團體的動力等。
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為小組動力的形成做好引導與鋪墊。
首先,關注並培養小組中骨幹。以協助保持小組的內外關係,促進小組成員間的互動,最終達成小組的目標。就像我們在小組實務中經常做的那樣,通常在一個小組中都會設置班委、班長的職位,培養他們成為小組團體的領導者或者說具有影響力的人,協助整個小組活動的開展。
其次,根據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為小組設置合理的目標。任何團體的形成都有其存在或者發展的目標,放在小組活動中也是一樣,明確的目標能夠有效地為小組所有成員引導發展方向,使組內的成員共同投入精神及時間。相反,如果小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容易造成組員的參與度不高而最終脫離小組。所以我們日常開展小組活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過程,出現問題就需要及時修改,才能讓小組的凝聚力重新強化。
然後,鼓勵小組成員的個性化發展。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加入小組之前可能有不同的背景、生活習慣、人格特點,只有小組成員的個性化發展才能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互動,最終讓整個小組產生不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如果一味的採用壓制及同質化那麼小組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最終解散。
之後,小組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環境選擇。在小組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論是物理環境、社會環境還是心理環境都會對小組產生影響。比如說心理環境,我們需要營造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的心理環境,這樣才能讓小組成員產生安全感,當有這樣安全、信任的小組氛圍之後才能更好地開展小組活動。
最後,促進組員間建立良性互動關係並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與反饋。在這裡,社會工作者不能將自己當成「全才」,避免讓組員只是依賴社會工作者,不能發揮組員潛力,使組員忽視與其他的組員建立互動和互助。並且社會工作者應盡力創造出機會,讓接收到的每一個組員的信息,也能夠被其他組員接收到,並作出積極建設性的反饋。比如我們開展活動時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小組成員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聲音很小或者不好意思導致很多其他組員都沒聽到,這時候需要你去重複介紹,針對這樣的組員就需要去引導幫助他融入小組。
在小組工作中培養並形成小組的團體動力是小組成功的一大要素,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與引導,讓小組產生內在的小組動力,才能讓一個小組真正地開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