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唏兮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許,承載著中國航天夢想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開啟了前往月球的行程,此次探測月球的最終任務就是帶回2公斤的月壤,以便於中國科研人員對其進行研究分析。說的簡單通俗一點,就是去月球挖土,說到挖土,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錐子和鑿子,那麼嫦娥五號到底需要帶這兩樣東西嗎?如果不需要,那五姑娘又帶了哪些神器呢?
據相關介紹表示,嫦娥五號上面裝載的最關鍵的神器就是「有效載荷」,其中包括了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光譜分析儀、全景相機,降落相機以及載荷數據處理器。降落相機的主要用途是獲得解析度更高的圖像,月球光譜分析儀則是分析出可能存在的水的賦存形式。月壤結構探測器顧名思義就是對月球表面的樣本進行探測,與之前嫦娥四號裝載的「測月雷達」功能比較相似。
月壤結構探測器除可以對月壤的厚度以及具體結構進行探測之外,還可以提前分析判斷出鑽取區下面石塊的屬性,為之後鑽取月壤的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載荷數據處理器的作用就像是人類的心臟,將血液運輸到人身體的各個部分,而載荷數據處理器就是為整個系統提供電力支持以及數據傳輸,並且發送指令。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採取月壤的工作全部要由嫦娥五號完成,地麵團隊對於整個過程的幫助並不大,所以載荷數據處理器對於整個過程來說非常關鍵。
縱觀歷史,人類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登月「挖土」還是在1976年的時候。當時執行此任務的還是蘇聯的月球24號,最終帶回了100克的樣品。時隔44年之後,中國「嫦娥五號」再次對該任務發起挑戰,完成中國航天發展三小步中的最後一步,實現中國第一次月面自動採樣帶回。這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最複雜也是最困難的任務之一。
在五姑娘出發之前,前面的姐妹們已經走完了「繞、落」,為今天的「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為中國航天的發展帶回了非常重要的資料,這次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但是這個任務卻並不是說起來的那麼簡單,在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挖土可不同於在地球隨隨便便就能用錐子敲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