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2015年的三大困局:真的已滑落到危險邊緣?

2022-01-20 C114通信網

本文來自財經 作者:謝麗蓉

一張盼望已久的FDD LTE牌照,把中國電信推向更加尷尬的境地。

今年2月,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發放了FDD LTE 4G牌照。這與TDD LTE 4G牌照的發放間隔了一年有餘。此前,人們普遍預測時間相差最多半年。

此間一年,電信聯通在4G戰略上遲遲沒有規模起步,但中國移動4G用戶已超1億,月均發展用戶近千萬,今年,中國移動計劃發展4億4G用戶。

由於坐等FDD牌照,中國電信用戶2014上半年陷入負增長,直到第三季度才實現止跌回升。去年前三季度,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數為1.82億,累計淨減401萬戶。

在整個移動市場上,中國電信的劣勢更加明顯。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4年1-10月,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市場份額為12.8%,這一數據遠低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63.9%和23.3%,亦低於電信內部劃定的15%的安全底線。

中國電信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

去年7月,中國電信在16個城市推出4G手機服務,並於9月初進一步擴展至另外24個城市。儘管只是小範圍的試商用,但這迅速令中國電信用戶發展止跌回升,2014年三季度用戶增長133萬。

這印證了中國電信對4G市場的判斷是正確的。用戶只會跟著最新的網絡技術走,不上4G,中國電信的移動網之路將在競爭對手的打壓下走入死胡同。因此,在最短時間內建成一張4G網絡,成為中國電信不得不做的事情。

中國電信曾寄望於通過鐵塔公司迅速獲得4G共享站址。此前,中國電信高層在內部預測,最晚在今年春節後,中國電信就可立刻共享中國移動豐富的站址資源,快速鋪設網絡。但鐵塔公司整合進度緩慢,能共享的站點其實很少,難解中國電信燃眉之急。這一願望目前看來已經落空。

由於沒錢,中國電信很難規模建設室內分布系統。「室內分布太耗錢了。」一位中國電信的網絡工程師坦言。

前方戰線拓展困難,後院又開始起火。中國電信的強勢領域是固定寬帶市場,但隨著中國移動2013年獲得固網寬帶牌照,加之近年來電信在寬帶市場投入不足,移動在寬帶市場上正在迎頭趕超電信。有廣東移動人士稱,廣東電信的光纖寬帶資源其實已經遠遠落後於廣東移動,而廣東電信收入佔據了集團收入的1/4。

有人評價,中國電信不計成本投入移動業務,這是導致寬帶業務增長停滯的核心原因。但寬帶對中國電信太重要了,中國電信優質的政企資源均以寬帶為基礎。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電信曾一度佔據運營商政企市場超過70%的市佔率。主要商業模式是將專線資源賣給政府和企業。

對於電信來說,更危險的是,過去兩年間,以亞馬遜、阿里巴巴、微軟為代表的網際網路IT公司正在快速侵入企業雲服務市場。這意味著中國電信的競爭對手從原來的兩家變成了好多家,不僅市場份額不保,商業模式也在快速被淘汰。

中國電信另一大困局是它的運營體系在運營商中最為分散。

春節前夕,支付寶曾有意與三大運營商合作春節流量紅包業務,但這個合作最終沒有成行。支付寶的一位項目經理向《財經》記者透露,導致項目流產的原因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網絡均無法支撐流量紅包的全國業務。

運營商從歷史上一直是按省、市、縣層層劃分的「城邦」體制,大大降低了基礎網絡設施的集約性和統一性。還造成了網絡分段管理,業務開通和響應周期長,缺乏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質量保障和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

不過,在3G運營初期,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就通過IT集中化改造和內部組織架構的改造,基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中國電信落在競爭對手之後。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電信用戶向工信部投訴率在三大運營商中排名第一,問題聚焦在營銷和套餐設計上。

這種分省運營的分散體系不僅不適用於網際網路流量經營,也給中國電信的經營效率形成了強大障礙。此時集約化改造運營體系,中國電信錢緊、時間緊,阻力也大。

外界看得比較清楚的是,以中國移動為主、電信聯通為輔的4G格局已經基本形成,3G時代三大運營商3G用戶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不可能再現。

為了快速止血,中國電信預計在3月底完成全國範圍的4G 網絡鋪設。中國電信內部人士透露,在大部分省份和重點城市,中國電信前期做了大量的4G建網準備,目前只等設備就位,3月底就可完成全國覆蓋。

今年,中國電信的資本開支很有可能在2014年800億元的基礎上增加20%,其中絕大部分用於4G網絡的建設。中國電信將只在100-120個城市做厚覆蓋,其他城市做薄覆蓋。這100個城市的3G網絡流量佔到整個中國電信3G流量的75%以上。如此一來,可以用最少、最快的投資,覆蓋中國電信超過75%的集中用戶。

中國電信的這步棋雖然無法在4G業務上反超移動,但至少能與中國聯通形成抗衡之勢。

在固網寬帶方面,中國電信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兩條腿走路:一是電信集團總部加大投資,二是從外界獲取資本。此前,中國電信已經在北京、廣東等地試水駐地網與外部資本合資,但力度並不大,決策層認為,如果這一模式被普遍推廣,可以解決寬帶接入資金問題。

整合方向明確,但難度很大。半年時間過去,中國電信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還沒有看到更具體的整合措施。另有南方某省電信公司人士稱,由於業績的下滑,省公司的KPI壓力更大,對於業務的主導權欲望更加強烈了。

中國電信的另一個整合方向,是放開新興業務領域,實現商業價值的放大,這主要被應用在移動網際網路業務領域上。

三大運營商對網際網路業務的態度並不一致。中國移動選擇了以自己的力量反攻移動網際網路廠商的跨界競爭,中國聯通選擇完全管道化,不做網際網路業務;中國電信則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契機,希望引入外部資本,栽培一批有可能成功的子公司。

翼支付CEO高宏亮曾向《財經》記者舉例,翼支付可以讓金融行業資本入股,既可以做線下近場支付,還可以利用中國電信的政企資源做中小企業小額貸款。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用戶話費中的沉澱資金做小額理財業務。

中國電信的這種聚焦合資公司的網際網路業務整合價值有多大,目前仍需要觀察,理論上中國電信和外部資本分別向合資公司注入優勢資源,可以打通雙方優勢,但2014年中國電信和網易聯合推出的「易信」的失敗則表明這兩家公司基因不同,很難打通。其他業務能夠出現成功的案例,翼支付已經開始成型,但最終能走到哪一步,取決於諸多因素。

如果中國電信的移動網際網路業務中不能出現一兩個細分領域中的老大或前三,顯然無法證明這樣的改革是成功的。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電信馬上就要完蛋了。事實上,由於電信市場的融合開放趨勢,中國電信的外部生存環境日漸好轉。

在終端市場,全制式全頻段的全網通手機的流行大大降低了中國電信在3G時代面對的終端壁壘。統計數據預測,2015年4G終端整體的市場規模是2.9億部,其中全網通手機將佔到37%。

中國電信得到的3G牌照是CDMA2000制式牌照。相對於中國聯通手握的WCDMA牌照,CDMA2000在全球僅佔不到20%的市場份額,且逐漸被更多運營商所拋棄。一方面,沒有足夠大和開放的市場容量;此外,生產或集成CDMA2000手機又需要繳納比WCDMA(聯通3G制式)和TDS(移動制式)更多的專利費,這直接導致3G時代的中國電信在終端產業鏈的培育上十分吃力。

4G時代的終端產業競爭走向了融合。以蘋果iPhone6公開版為標杆,在激烈競爭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全網通手機成為手機廠商提升競爭力的道路之一。中國電信終端公司的一位內部人士評價,這無異於在終端市場上把中國電信往前狠狠推了一把。

在近期召開的中國電信終端產業年會上,中國電信總經理楊傑感慨,中國電信的2014年是艱難的和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但「春天已經來了」。

終端由分制式運營回歸統一後,客戶之爭成為關鍵,渠道、產品、服務支撐、跨界整合等綜合能力成為三運營商競爭的核心,一進一退之間,中國電信獲得的機會比挑戰更多。

這樣一來,中國電信多少可以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站在同一個踏板上迎接即將到來的價格戰了!

此時,中國電信的危險和機遇其實已經合二為一,交融並存。下一步是在矛盾的融匯中向上還是向下,關鍵仍在電信內部。

今年,中國電信將重點提供四類差異化的產品,比如提供端、管、雲聯動的安全系列產品,例如安全手機;提升效率、生活品質類的移動網際網路業務,如翼支付等。中國電信做這些業務沒有任何問題,也有物理網絡上的優勢,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有效整合資源,真正凸顯差異化?

中國電信的一位資深產品經理向《財經》記者感慨,近幾年電信開發過很多產品,特別是行業應用,如天翼稅通、手機看店、全球眼、金視通、雲辦公等,「只是運營和營銷手法太局限了,最後自己把產品做爛了。」

中國電信從1998年成立到2008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固話固網運營商,到2009年之後首次運營行動網路,再到目前與移動聯通共同面臨的綜合平臺服務商轉型。短短五年之內,中國電信面臨了多重變革挑戰。

因此,中國電信的危機,只是集中尖銳體現了中國電信運營商在這一輪移動網際網路產業轉型中運營商的困惑和選擇。

一個好的消息是,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中國電信在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的經營上學會了有梯度的放權,這本身就是經營思路的一個質變。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達網友精彩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電信危機:移動用戶市場份額低於安全底線
    在整個移動市場上,中國電信的劣勢更加明顯。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4年1月-10月,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市場份額為12.8%,這一數據遠低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63.9%和23.3%,亦低於電信內部劃定的15%的安全底線。  中國電信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
  • 中國電信加速布局智慧家庭邊緣計算 2022年邊緣計算將滲透90%工業企業
    據媒體報導,近日,中國電信智慧家庭公司已完成智能家居邊緣計算能力研發,基於對用戶家裡的天翼網關設備軟體升級,將智慧家庭平臺智能設備自動化
  • 【評價】2015年中國最值得關注的三大科技事件
    三家大佬能否依舊在2015年任性馳騁,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能否在全球範圍內稱霸,創新浪潮的走向又是如何,請看看本期《華爾街日報》的關注點。剛剛過去的2014年對中國科技產業來說可謂不平凡的一年。縱覽幾大網際網路公司和電商在過去一年中的起起落落,幾家歡喜幾家憂愁。
  • 中國電信——2015年單點突破4K?
  • 邊緣計算:電信運營商5G時代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
    因此,國內三大運營商一致將邊緣計算視為5G時代戰略轉型的關鍵。策略上,中國移動發布5G+雲雙引擎戰略,啟動雲邊協同工程;中國電信側重利用現有固網資源優勢,實現固定和行動網路的邊緣融合;中國聯通提出MEC邊緣雲演進路標,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雲化部署。
  • 「寬帶中國」2015年專項行動,三大運營商都幹啥?
    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實施「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深入推進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六是積極配合接入網開放試點,穩步有序推進寬帶轉售合作,全面開展寬帶接入網引入民間資本。七是繼續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三同步」要求,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和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5G邊緣雲端到端!中國電信、諾基亞、英特爾聯合展示
    「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諾基亞攜手中國電信、英特爾對虛擬實境遊戲進行聯合演示,旨在向人們展示雲化、智能的5G網絡如何向客戶提供智能、高帶寬及低時延的服務。5G將幫助對每一種服務都有著複雜需求的運營商推出海量新服務。憑藉邊緣雲、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等技術,5G網絡將能夠預測需求和潛在問題,並對用於交付高質量服務的資源進行分配。
  • 盤點:三大運營商2020年各種「大數據」,中國電信成最大贏家!!
    下面,我們盤點一下三大運營商2020年各種「大數據」  通過相比,12月份,三大運營商當中唯一出現用戶增長的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是負增長,尤其是中國移動僅12月就流失用戶近180萬。  中國移動用戶總數達到9.41918億戶,移動用戶累計淨減835.9萬人  中國聯通移動用戶累計達3.0581億戶,移動用戶累計淨減1266.4萬人  三大運營商2020年約557.3萬用戶消失,可能是雙卡或多卡用戶取消部分帳戶,清除電信詐騙帳戶等。
  • 三大運營商2019年員工人均薪酬對比:中國電信比中國移動高?
    運營商財經網 八卦叨/文三大運營商哪家待遇更好,從財報來看,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幾乎一樣,比中國聯通高,但從員工的實際反饋來看
  • 中國電信閃亮2015高交會
    國內領先的通信運營商中國電信是網際網路+的先行關鍵和「創新創業」的孵化搖籃,中國電信的展示內容成為全球專業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次展會由中國電信廣東公司承辦。第十七屆高交會以「創新創業 跨界融合」為主題,中國電信順應網際網路+的潮流,圍繞網際網路+四大領域,全面提升基礎設施能力、關鍵業務能力、服務保障能力等三大關鍵能力,構成與往屆不同的新特色新亮點,引發參會各方關注。
  • 中國電信2015:160億補貼拉動終端
    「卓越100」計劃:2015年將投入160億元巨資,通過市場化的「賽馬」機制,為消費者打造100款精品4G手機,引領4G時代的手機產業創新發展,拉動全年銷售手機突破1億臺。據了解,2014年,在中國電信與產業鏈共同努力下,移動業務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全年手機銷量達到8000萬臺。根據「卓越100」計劃,中國電信明年將投入160億元補貼推動天翼終端產業發展,補貼政策如下:124億元用於快速結算終端補貼,其中24億元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與全國連鎖、電商直接對接,100億元由各省級分公司與域內代理商合作對接。
  • 【雙4G+U900 難道就是2015年中國聯通的救贖】
    2014年是4G爆發的元年,更是中移動舉起屠刀砍向對手中電信和中聯通的殘酷一年,3G增長乏力,4G終端充斥渠道市場。從趨勢推測:未來3年國內4G市場將呈現爆發式快速增長,而非3G漸進式增長。國內4G市場與運營商格局形勢逆轉:首先4G市場突起,中國移動表現出一家獨大局面:截止9月底中國移動4G用戶規模已達4095萬,特別是8、9兩月連續單月新增4G用戶超過1000萬,表明國內4G市場已開始全面啟動。按照工信部最新發布的信息,截止9月底我國4G用戶規模為4305.7萬。
  • 2016年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在4G+時代覆蓋差異將消失
    一直以來,客戶認為聯通電信的覆蓋沒有中國移動好,而在2016年,這種覆蓋差異將在2016年4G的覆蓋上徹底消失。 一是國家成立了鐵塔公司,為建設基站共享共建打下了基礎 二是發力網絡建設都是三家之重,都是各家的頭等大事,雖然聯通電信獲得FDD的4G牌照晚了一年,但是經過2015年的追趕,基本已經追趕上來了。
  •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發展歷程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發展歷程由於自己當前工作和電信行業相關,因此,專門花時間研究了一下中國電信行業的發展歷程
  • 「中國電信詐騙團」被端了!中國電信……
    只見上面明晃晃地寫著「中國電信詐騙團在國外被一鍋端」。一是統稱為「電信詐騙」不能充分準確涵蓋利用信息技術實施詐騙一類的犯罪行為;二是統稱為「電信詐騙」不利於人們防範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進行的詐騙案件;三是統稱為「電信詐騙」嚴重影響電信行業形象和中國電信聲譽。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從2014年至2015年,各地公安機關相繼出臺「電信詐騙」更名的正式文件。舉個慄子
  • 【重磅】中國電信明年三大板斧:4G+、全網通與物聯網
    臨近年底,中國電信2016年的布局逐漸明晰:4G+全國覆蓋、全網通手機主力推進、翻倍補貼物聯網成為新一年中發展的三大主線。戰略布局,網絡是基礎。在中國電信2016的規劃中,將「4G+」和「光寬帶」升級為首要關鍵詞。
  • 中國臺灣三大電信公司進軍光伏,擬投入數百億
    精彩回顧:高瓴資本158億入股,隆基市值破3000億;中美齊發聲,光伏將迎爆發機會;隆基牽手通威,持股49%布局高純晶矽日前,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
  • 大家喜歡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如何選擇?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紐交所轉變態度,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摘牌風險暫緩
    5天後,紐交所表示不再對中國三大運營商摘牌了。 此前,紐交所在2020年12月31日發布聲明,稱為了遵守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行政令,已決定啟動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退市流程,將在2021年1月11日之前,終止該三家公司在紐交所的股票交易。
  • 報告丨中國電信發布2015年上半年服務質量公告
    中國電信全面落實2015年電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任務,提出提速降費服務保障措施並在全集團推廣,認真推進4G「五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