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及騰訊(Tencent)三劍客,人稱BAT組合。三家大佬能否依舊在2015年任性馳騁,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能否在全球範圍內稱霸,創新浪潮的走向又是如何,請看看本期《華爾街日報》的關注點。
剛剛過去的2014年對中國科技產業來說可謂不平凡的一年。縱覽幾大網際網路公司和電商在過去一年中的起起落落,幾家歡喜幾家憂愁。
少數國內科技巨擘獨佔鰲頭,憑藉出色的股票發行業績搶佔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還有的完成了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收購,股價一路狂飆漲勢強勁,而其他跨國公司似乎在市場擴張的激流中沒能那麼一帆風順。
在2014年林林總總的各大科技新聞中,關注度最高的當屬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紐約破紀錄的首次公開募股,集資250億美元,成功一躍挺進國際市場。
與此同時,憑藉著出色的收購能力,國內首家個人筆記本電腦廠商聯想同樣賺足了目光和關注,過去的一年中聯想先後以23億美元收購了伺服器廠商IBM,並以29.1億美元從谷歌手裡買下了摩託羅拉移動公司。
2014年同樣見證了誕生僅僅四年的小米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創業公司,小米憑藉46億美元的資產擊敗了Uber公司,榮膺此殊榮。
2014年對其他海外跨國公司來說,卻是充滿了危機和挑戰的一年,軟體巨頭微軟公司和晶片廠商高通都在這一年中陷入了反壟斷調查的僵局。
以下是2015年中國最值得期待和關注的三大科技事件:
① 有錢就是任性「BAT」圈地併購大比拼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社交媒體和遊戲公司騰訊以及搜索提供商百度在2014年中保持了瘋狂收購的態勢,通過大量地購買股權和建立聯盟。
BAT(Baidu、Alibaba、Tencent)三家科技大佬在持續擴大的領域中彼此競相追逐。經營著國內最大購物網站的阿里巴巴,在2014年投資了諸多領域,涵蓋電視和電影製造產業、視頻通話應用以及線上地圖。
騰訊也戰果頗豐,購買了中國第二大電商京東的股票、收購了一家韓國手機遊戲公司以及一家地產服務提供商,還完成了與音樂和影視公司的專有信息交易。
同樣不甘示弱的百度在去年投資了打車軟體Uber以及一家以色列攝像機創業公司,包括另外一家主要面向室內地圖平臺的芬蘭公司。在三大廠商狂撒鈔票的同時,他們大手筆的投資似乎也推動了科技創業公司的市值,在2014年創下了歷史新高。
但問題是上揚的價格標籤是否會削減交易的魅力,以及三大廠商是否考慮到對運營的關注和聚焦。
② 國產智慧型手機能否稱霸全球?
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小米現在已榮登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創業公司,於此同時它也被投資者賦予了更多的期望,他們希望小米線上銷售營銷模式能成功複製到其他設備甚至擴大到海外市場。
但是小米全球擴張的雄偉目標卻遭遇了主要是來自專利的障礙,這也是中國手機廠商在擴大外海市場中避不開的挑戰。
在國內市場,它們也面臨著越來越殘酷的競爭,以及對中國手機市場漲速不看好的評論。以小米為例,其他公司已經抓住了它的線上發售和利用媒體造勢的營銷模式。中國政府的一項針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也可能使小米陷入窘境。
③ 中國未來創新發展將何去何從?
中國當前正經歷著新一輪的創新浪潮,在經歷了之前數十年自上而下的創新模式後,當前的發展基於自由市場的增長和發展。
隨著國內科技企業在電信行業、行動裝置產業以及網絡服務等多個領域引領的潮流,市場領導者正面臨著來自國內科技企業的挑戰。目前國內的科技公司已經適應了當下的科技和商業模式,並掌握了掌控市場的方法。
常見的成功例子包括打造了主流手機通訊App「微信」的騰訊,以及創立了一個安全的支付和收益系統的阿里巴巴。但以上的成功歸根結底都脫離不開本土化和國內地方性的因素。
除此之外,2014年還有一家製造無人駕駛飛機的國內廠商衝向了國際市場。接下來的一年或將是見證中國創新發展達到新高度的一年。
來源:中國青年網
免費訂閱公眾號,請點擊屏幕右上角,選擇查看公眾號添加關注;您也可以通過搜索官方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ZGKJ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