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歌,我的演繹

2021-02-09 廣州交響樂團

為了填補取消2月份現場音樂會的空白,廣交率先推出了連續播放27天的「線上音樂季」(2月3日至3月1日),每天在網絡上用音樂陪伴我們的朋友們。鑑於3月份的多場現場音樂會取消或延期,廣交及時推出第二期「線上音樂季」。又一輪27天,從3月2日至28日,繼續每天播放我們的精彩音樂會實況錄音。

第一期「線上音樂季」(點擊藍字閱讀)播放的都是由音樂總監餘隆指揮廣州交響樂團演出的經典作品,所有錄音均來自《廣州交響樂團60周年實況錄音集》(點擊藍字閱讀)。第二期「線上音樂季」播出的所有曲目,則全部由廣州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兼廣州青年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景煥,以及曾在廣交就職的兩位著名指揮家葉詠詩(1997-2001任首席指揮,2001-2003任音樂總監)和林大葉(2010-2015任常任指揮)執棒。大家除了能繼續聽到廣州交響樂團的聲音,廣州青年交響樂團(點擊藍字閱讀)也將在這期「線上音樂季」亮相。

本期「線上音樂季」曲目中,包含了由葉詠詩執棒廣交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音樂會實況(來自2001年廣交首次歐洲巡演第一場音樂會的珍貴錄音),2009年4月26日林大葉首次執棒廣交音樂會第一首曲目時的歷史留聲,以及景煥在2015年廣州青年交響樂團首次國際巡演中,執棒廣青交在廣交曾到訪過的柏林音樂廳演出的精彩瞬間,還有剛剛於今年1月舉行的「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點擊藍字閱讀)開幕式音樂會中新鮮熱辣的現場回放。

今天將播放葉詠詩執棒廣州交響樂團聯袂低男中音沈洋演繹埃爾羅·加納作曲、約翰尼·伯克作詞的《迷霧》,喬治·科裡作曲,道格拉斯·克洛斯作詞的《心系舊金山》,以及納西歐·赫伯·布朗作曲、阿瑟·弗裡德作詞的《雨中曲》(同名電影主題曲)。

作品名稱:

1.《迷霧》,作曲:埃爾羅·加納,作詞:約翰尼·伯克

2.《心系舊金山》,作曲:喬治·科裡,作詞:道格拉斯·克洛斯

3.《雨中曲》(同名電影主題曲),作曲:納西歐·赫伯·布朗,作詞:阿瑟·弗裡德

演出時間:2019年1月1日

演出地點:星海音樂廳交響樂演奏大廳

今天與大家分享低男中音(Bass-baritone)歌唱家沈洋演唱的三首美國歌曲,Misty《迷霧》、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心系舊金山》、Singin' in the Rain《雨中曲》。三首均選自2019年葉詠詩指揮廣州交響樂團的廣州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動筆前才發現,我只拿到歌名的中文翻譯。我立刻懵了,直到翻閱節目單、看見英文才知道今天分享的是什麼曲目。流行音樂有個好的傳統,除非是廣為人知的名歌,比如《我的太陽》(如果能把那不勒斯歌曲'O sole mio算所流行歌的話),否則不會給外語歌曲翻譯中文名。朋友,您聽過威猛樂隊的《無心快語》嗎?Misty,如果真要翻譯,我更傾向譯作《懵》。歌詞其中一句「I get misty whenever you're near.」直譯就是「當你在我身邊時,我會變懵。」相信熱戀中的人,都曾有過在情人面前智商變低的體會。所以「懵」比「迷霧」更準確。當然,我依然堅持不翻譯的做法——音樂會組織者理應把觀眾視作有教養的(Cultivated)。Misty,原作是一首爵士經典,作曲家是Erroll Garner。後來Johnny Burke為音樂填詞,並成為了Johnny Mathis的首本名曲。我個人,更喜歡女聲的演繹,比如Ella Fitzgerald、Sarah Vaughan、Carmen McRae。爵士樂,在我的音樂生活中,目前佔據了最大的比重。現在,我聽爵士樂的時間,肯定比聽古典音樂的要多。當然,爵士樂更多是以背景音樂的形式出現。這個比例的轉變,除了愛好本身以外,還有一個不得不分享的經歷:幾年前,我獨自駕車,沉浸在貝多芬《華德施坦奏鳴曲》的音樂中。當時,我覺得鋼琴家的踏板沒踩足,讓我很不過癮,於是,我幫了他一把——深踩了一腳油門。結果,追尾了。幸好不是嚴重事故,否則今天就不能與大家分享音樂了。謝天謝地。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由Douglass Cross(詞)和George C. Cory Jr.(曲)在1954年創作。當年,兩人還是無名小輩。直到1962年,Tony Bennett發現了歌曲的價值,把它唱成首本名曲。後來,歌曲更成為了舊金山市的「市歌」。所以,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Singin' in the Rain,是今天分享的三首歌曲中最朗朗上口的一首。這首Arthur Freed (詞)、Nacio Herb Brown(曲)創作於1929年的流行歌,衍生了1952年的同名電影,更在美國電影學會100年100首好曲榜單中排名第三(昨天提到的伯恩斯坦(點擊藍字閱讀),有四首入選榜單)。

此前,我曾提出過不要對流行音樂存有偏見的建議(點擊藍字閱讀),聽完Singin' in the Rain的朋友,一定能體會我的觀點。這首歌,雖然朗朗上口,但我認為它並非「口水歌」(點擊藍字閱讀)。關於「口水歌」,以後可以專門討論,這是一個涉及藝術與民主的有趣話題。三首歌,我都不厭其煩地提及詞曲作者。這是因為,相比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有個不好的傳統,就是作品名一般以「原唱+歌名」的格式呈現給大眾。比如:王菲《紅豆》,而不是柳重言、林夕《紅豆》。雖然也有原唱就是原創的不少例子,但大部分歌曲,被原唱「據為己有」,詞曲作者被大眾遺忘,後來者永遠被視作翻唱。古典音樂,就不存在「翻演」一說。林夕出道不久,便深諳其中的弊端,因此才有了與Raidas合作創作的經典粵語流行歌《別人的歌》。其中的歌詞「其實掌聲屬於那,人盡皆知的歌。演唱的歌手卻,如永沒名字。」道出了他的心聲,也是我的心聲。

今天,我聽這三首英文歌曲時,並沒有把沈洋、葉詠詩、廣州交響樂團合作的演繹視為其中一個「翻唱」。沈洋,既能駕馭歌劇、德奧藝術歌曲,又能演唱爵士樂。葉詠詩,既能指揮交響樂,又曾與張學友合作《愛與交響曲》。廣州交響樂團,既是中國內地樂團音樂季數量的紀錄保持者,又成立了GSO爵士大樂團(點擊藍字閱讀)。這個份量十足的鐵三角組合所演繹的經典歌曲,能夠與其他名版相提並論。

撰文:igor

相關焦點

  • 請全馬尾歌潮娛樂迪樂星免費唱K喝酒!歌潮這波玩得有點大!
    我只能說這次【歌潮娛樂迪樂星】玩得有點大居然要請全馬尾人免費唱歌🎤🎤這還不算還免費請你喝酒🍺🍺也就這樣,整個編輯部的人都被活生生養成了——不懂去哪解壓,歌潮娛樂! 1.  我在深情演繹時,旁邊總有一群憨批在搖骰子不認真聽! 2.  總有那麼一個沒有感情的鼓掌機器,不管別人唱得好不好,反正就是鼓掌!
  • 蝦米掛了,我和滿聽得最多的歌,要記下來
    就好像我偶爾也會擔心,這個小小的公號會不會也某一天突然就消失呢?(就是想想哈。但的確網絡關係都蠻脆弱的,所以大家能加小號加小號,能加微信的加微信!!!)圈子已經無限細分了。自己特別熱愛的東西,別人完全不了解或者不以為然,很正常,不用大驚小怪,自己繼續熱愛就好。
  • 遊戲出身,乙女番知名:「我永遠喜歡他」之《歌之王子殿下》
    成功的角色塑造、人氣的聲優演繹、悅耳的音樂、風靡的線下live、多項企劃齊頭並進,「歌王」這個有些「年紀」的IP,是不少粉絲的第一部真愛乙女作品,此次它帶著二次元男團偶像的標籤,來到了移動端。| 聲優的獨特演繹 作為聲優大國的日本,在「歌王」光鮮的外表下,不可或缺的自然是聲優創造的附加價值。谷山紀章、鳥海浩輔、森久保祥太郎、前野智昭……多名頂尖人氣聲優的名字,讓角色大放異彩。聲優粉的駐足,使得受眾用戶在社交圈,以聲優為口碑傳播擴散,成為風靡的開始。
  • 【軟體】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歌了,如何找出你想要的歌?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用網絡來找出以前聽過、喜歡,但是不知道的歌名的曲子。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做到,錯過即逝,而且我們也都有在網絡上用聽到的關鍵字找到天荒地老,只為了找出歌名的經驗;特別是當你在電臺、路邊,或是其他地方,聽到一首記憶中你小時候聽過的歌,但是從來不知道它的名字…現在都有辦法找到了,就算你對這首歌全然不了解!當然,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方法,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google查詢,用一些歌詞中你聽到,卻不完全正確的單字去搜尋。
  • 【以歌相許】Leon Zhu: Ring of Fire
    開辦【以歌相許】以來,請的嘉賓很多是我認識了幾年的歌友。這個節目的一個好處就是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
  • 和蝦米音樂的9年 | 我的蝦米9首歌
    下面,我想用九首歌來寫一寫我和蝦米的9年,這也是我從青年成長為中青年的9年時間,一不小心就從一個大學生變成了30歲的大叔。所選歌曲非常私人,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同款,請在後臺跟我high five。蝦米上能聽到的歌裡面,我最愛的有兩首,《Make you feel my love》以及《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前者被Adele翻唱後已經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後者我第一次聽是在藝倉美術館的「Retrospectrum Bob Dylan」展上,裡面有一段Bob Dylan手持單詞牌(下圖)演唱這首歌的MV,歡快又不失內涵,一下子就把我抓的死死的
  • 播放量過億的 12首華語歌,你聽過幾首?
    周杰倫 X 張惠妹,臺灣樂壇地位超然的一王一後,強強聯手,將一段不被看好卻難以割捨的愛,演繹得盪氣迴腸。「不在意的樣子是我最後的表演,是因為愛你我才選擇表演這種成全。」在感情裡,很多人都曾經委曲求全、拋棄自我,成為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演員」,最後依然沒有等來一個幸福結局。
  • 播放量過億的 17 首華語歌,你聽過幾首?
    這首《是什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將浩瀚宇宙中,兩顆微小靈魂的相遇和撞擊,歌頌得浪漫而大氣。編曲也很巧妙,綻放的煙火、星星點點的鋼琴,伴著不時飛出的合成器音色,乾淨而空曠,似乎兩個人相遇之後,天地萬物,都悄然消失了蹤影,只剩下一對心有靈犀的璧人,互相投射在彼此的眼底、心上。多好的歌啊。
  • 抖音最火的40首歌,一聽就上癮
    01《處處吻》你小心一吻便顛倒眾生一吻便救一個人給你拯救的體溫總會再捐給某人一吻便偷一個心一吻便殺一個人一寸吻感一寸金一秒崎嶇的旅行讓半夜情人延續吻別人讓你舊情人又惠顧他人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意境相符,美景,美人,刻在心膛。
  • 科大訊飛出歌了!為啥這麼多廣告都用唱的?
    最近我又發現一個叫科大訊飛的科技企業,竟然也玩起了這種廣告梗,聽了一下,竟不自覺地抖起了腿。看完之後是不是大家也有點情不自禁和上頭,如果replay,很多人甚至都可以直接開唱了。「送你訊飛生產力,新的一年更給力,升職加薪更努力,有愛才是原動力。」(旋律是不是在腦海裡浮現了?)
  • 學一首讓你一聽耳朵就懷孕的歌-Dream It Possible
    每天在後臺留言要學習這首歌的小夥伴們太多啦,今天我們再次學習Dream It Possible吧!《Dream It Possible》由國際著名音樂人Andy Love作曲,來自洛杉磯的歌手Delacey (有小Adele之稱)演唱。
  • 播放量過億的 10 首華語歌,你聽過幾首?
    這個世界上,因為「不勇敢」而錯過的人,已經很多了,我們無謂再為自己的怯懦,錯過一段感情——如果你真的喜歡上一個人,卻不敢說出口,不如把這首歌分享給他,也許,一切盡在不言中。「不在意的樣子是我最後的表演,是因為愛你我才選擇表演這種成全。」在感情裡,很多人都曾經委曲求全、拋棄自我,成為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演員」,最後依然沒有等來一個幸福結局。
  • 還找不到耳熟能詳的歌?酷狗熱評100W+歌曲集結奉上
    這次公布的9首熱評100W+的歌曲包括:新樂塵符《123我愛你》、Olly Murs《That-Girl》、於文文《體面》、麥小兜《9420》、雙笙《心做し》、G.G(張思源)《給陌生的你》、胡66《空空如也》、鞠文嫻-BINGBIAN
  • 演繹和歸納
    研究的方法有兩個:演繹和歸納。所謂演繹就是根據一種理論對當前的現象進行推導,比如根據季節推導春夏秋冬、根據周期預測繁榮蕭條。
  • 這5首歌讓你聆聽 HiFi 帶來的天籟之音
    別急,小編們早就為你準備好,聽完這5首歌,保證你再也離不開小米Note頂配版!(建議使用無損音樂格式)佳鍋推薦這首歌,我可以循環一整天 / 有人說,這首歌滿足了她對男人的全部想像推薦理由:初聽主唱的聲音感覺是個男神,仔細聽來主唱用享譽全球的Fender電吉他的華美演繹,才知道這是個大師。
  • 胡耘豪《貼身校花》傾情演繹「黑道太子」身手酷炫情感曲折
    由搜狐視頻、絲芭影視、天湧影視聯合出品,改編自帶玉小說《我的貼身校花》的網劇《貼身校花》今日在北京舉行上線發布會,定檔6月
  • 這首清新又快樂的歌,我先聽為敬!
    而我,依然選擇在一段段動人的旋律裡,感受春天特有的明媚和溫柔。在春夏交接之際,阿球想跟大家分享一首輕快而美好的歌,但願它能為我們,留住屬於春天的一絲美好氣息:這首《吹著新風的我就像遇見了春天》,是內地知名樂隊安子與九妹和美的新風無風感空調合作推出的一首原創作品。音樂本身,展現了安九對多元曲風的駕馭能力。
  • 沒有我猜不到的歌!因為我有Python腳本!
    你沒有聽錯,返回的數據直接包括了猜歌的答案,請求如下:PS:如有需要Python學習資料的小夥伴可以加點擊下方連結自行獲取python免費學習資料以及群交流解答點擊即可加入四、猜猜猜有了get_answer()和guess()函數,我們便可愉快地開始自動化猜歌答題了,定義如下函數:def do_guess(self,num): ''' 進行猜歌(通過num指定次數) ''' N = 0 while True: sid,answer = self.get_answer
  • 2021年1月聽的歌
    蝦米上有的歌兒都聽了,這種屬於對我來說很好聽但是吃不明白的東西,印象深刻但是還不能有太多想法的東西。順便說,也太小眾了,豆瓣上只有一張有信息。而且這個功能只要蝦米UID,也就是說可以把別人的曲庫扒下來。這張專輯來自別人的曲庫,水準還行的芬蘭民謠黑,旋律大氣,我可能也許久不聽這個風格,耳目一新。但是這風格來來去去好像就這麼些玩意,應該不會聽第二次。 Grief-Dismal
  • 【專欄】一言堂——我為歌狂 偶像學院計劃
    水樹奈奈原本以演歌歌手為目標學習唱歌,後來在事務所的建議下成為聲優。事實上我們國內也出現過以音樂為題材的動漫作品,生於80年代的讀者或許對《我為歌狂》這部作品會有些印象,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優秀國產原創系列動畫片,該劇以音樂為主線,通過兩個學生樂隊的成長道路表現了當代高中生的生活狀態和青春情懷。人物形象設計新穎時尚、現代感強,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與青春偶像的路線非常契合。國內的青春偶像題材作為音樂題材的動畫,音樂無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