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地圖上,搜索關鍵詞「便利店」,在深圳能搜索出25888個結果,平均每平方公裡13個;廣州是41832個,平均每平方公裡5.6個;北京是19462個,平均每平方公裡1.2個;上海是18285個,平均每平方公裡2.9個。
眾多便利店品牌中,7-11和全家由於經營有包括麵包、豆漿等早餐、關東煮和米飯套餐在內的各種熟食,在現代白領群體中,是最受追捧的便利店品牌。
百度地圖搜索顯示,截止目前深圳7-11便利店的數量有301家,全家便利店的數量有321家。
總量看上去,全家完勝7-11,可實際上呢?
別看全家這幾年在深圳擴張很猛,可在深圳主流六大商圈中,全家的開店數量還是不如7-11。
根據珊瑚數據的統計,深圳六大商圈中,7-11便利店的總數量有51家,全家便利店的總數量僅有40家。
在車公廟商圈、國貿商圈、寶安中心區,特別是科技園核心商圈中,7-11的開店數量均比全家高。
在華強商圈中,全家開店數量倒是能與7-11持平。僅有CBD商圈中,全家的開店數量才比7-11要高。
7-11和全家數量均較多的商圈,是CBD商圈和科技園核心商圈。CBD商圈兩家品牌便利店的總數有22家,科技園核心商圈兩家品牌便利店的總數有27家。
這也有這兩個商圈職場從業人士的收入水平和從事行業有關,CBD商圈有更多的金融、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科技園核心商圈則有更多的網際網路、高新技術從業人員。這兩個行業由於工作量大,無法按時就餐,對於能提供熟食服務的品牌便利店的需求度也非常高。
光看上述兩個商圈7-11和全家的開店數量對比,似乎科技園的白領們更喜歡7-11便利店,而CBD的白領們更喜歡全家?
7-11及全家之所以受白領歡迎,就是因為其便利性。這其中,除了有方便食用的熟食等商品外,與辦公場所的距離遠近,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六大主流商圈中,7-11和全家選址開店的位置,幾乎都集中在了商業樓宇、產業辦公樓宇的底層、裙樓或周邊商鋪。
首先是福田CBD商圈。深圳證券交易所、卓越世紀中心、會展中心、榮超中心、鳳凰大廈、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卓越時代廣場、星河中心、新華保險大廈、卓越大廈、能源大廈等寫字樓密集分布有兩家便利店品牌。
其餘不在寫字樓開店的7-11或是全家,如7-11coco park店、全家福田高鐵站店,與周邊寫字樓的距離均不足200米。
然後是科技園核心商圈,這裡密集分布了27 家7-11和全家便利店。由於網際網路及信息技術行業工作的高強度性,7-11及全家通常能快速解決這一行業從業人員的就餐問題,因此這一區域的便利店,較其他商圈有更強的吸客能力。
大衝商務中心、康佳大廈、國信大廈、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儲能大廈、中科大廈、科興科學園、金地威新軟體園、微軟科通大廈、萬利達科技大廈等眾多商辦、產辦樓宇,均有7-11及全家便利店布點。
具體來看,科技路至科技南路沿線,分布了較多的7-11便利店,而全家的分布較為分散。除了商業樓宇,個別沿街商鋪也有分布,但均與周邊寫字樓的距離不到200米。
車公廟商圈的7-11和全家便利店開店位置略有不同,東海繽紛天地、豐盛町這樣的商場、商業街也有分布,但這些門店與周邊寫字樓的直線距離,也均不到100米。
另外,車公廟商圈北部有部分全家便利店,選址在住宅小區開店,主要的消費群體是周邊小區居民,這部分便利店的吸客能力,明顯不如深南大道南部泰然板塊的便利店。
華強商圈7-11及全家便利店的分布較為分散,但主要集中在深南路北側的華強北板塊。由於這裡科技園、工業區數量多,還有中航中心、賽格廣場、華強廣場等寫字樓,辦公人口眾多,這些便利店有較強的吸客能力。
國貿商圈的7-11及全家便利店,主要集中在人民南路以東。分布在世界金融中心、嘉裡中心、遠東大廈等寫字樓及一些沿街商鋪、住宅小區,特別是深南大道和春風路沿線。由於周邊娛樂產業發達,夜生活豐富,便利店在這裡也有很大的市場。
最後看看正在崛起的寶安中心區商圈,由於是近年新開發的板塊,寶安中心區7-11及全家便利店的數量明顯不如其他五大商圈。主要分布在前海卓越時代廣場、壹方中心、海納百川總部大廈、龍光世紀大廈等寫字樓內。
事實上,不管是商業開發已經非常成熟的老商圈,還是正在起步快速發展的新商圈,由於消費群體的特殊性,商辦樓宇永遠是便利店最熱衷開店的場所。
在不同的商圈,7-11和全家這種類型的便利店,鋪租水平有多少區別?
根據珊瑚數據給出的評估數據,科技園商圈的便利店鋪租水平最低,而老商圈華強商圈的便利店鋪租水平最高。
由於便利店大多開在商業辦公樓宇內,鋪租基本跟著這些樓宇的辦公租金走,按照科技園寫字樓目前每平米幾十塊/月的租金水平,科技園核心區的便利店鋪租確實沒有多大競爭力。
當然,這也與各自商圈便利店的消費量有關。華強商圈的消費群體大多能全天消費,而科技園商圈的消費群體,由於工作的高強度,一天之內僅有30-60分鐘左右的時間可在便利店內消費。
這就造成了科技園商圈便利店的單日消費量,可能不如華強商圈。再加上周邊便利店數量多,競爭大,鋪租成本再上去,僅靠即時客流量增大,也無法支撐科技園商圈便利店的生存。
此外,還有存量商辦面積多,市場有競爭,加上便利店所需空間容量較小,造就了科技園便利店鋪租較低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