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2021-02-18 有趣探索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在樣品返回艙交付結束後,隼鳥2號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擺脫引力影響後向金星飛去,現在又飛了1,600萬公裡,在2021年1月,日本JAXA專家發推特稱,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意味著隼鳥2號飛船在加速接近金星中。

隼鳥2號一共安裝了四臺太陽能離子引擎,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只使用三臺離子引擎,另一臺作為備用。除此之外,隼鳥2號還安裝了12臺化學引擎,以化學物質肼和MON-3作為燃料,化學引擎的主要作用是快速姿態控制和變軌機動。

太陽能離子引擎被視為是一種高效率的太空飛行器引擎系統,主要用來增加飛船速度,不過跟化學引擎相比,離子引擎的推力小得令人失望,三臺離子引擎加在一起只產生28毫牛推力,要知道舉起一枚雞蛋也需要500毫牛推力。

離子引擎除了推力小外,另外一個缺點是需要電力支持,化學引擎是通過尾部噴出高速氣體來獲得推力,不過離子推進器尾部不是噴出氣體,而是噴出高速離子流來獲得推力,這也是為什麼離子推進器推力微弱的原因。

離子引擎需要先用微波來將氙氣打碎成等離子體,然後等離子體在太陽能電池板中加壓加速,最後從裡面彈射而出,製造推力。之所以說離子引擎高效,是因為離子引擎比衝大,耗能少,可以長時間推進,能將太空飛行器加速到很高速度。

為了節省燃料和改變軌跡,隼鳥2號計劃在2024年近距離飛越金星,這是一舉三得的創舉,行星彈弓效應增加隼鳥2號飛行速度,改變飛行軌跡,還與小行星2001 AV 43遭遇,據了解,2001 AV 43直徑約30米,是一顆曾經穿越地球的小行星。

隼鳥2號計劃2026年7月飛掠2001 CC 21,2031年7月飛掠1998 KY 26,也就是說隼鳥2號的探索任務持續到2031年,先後訪問四顆小行星,龍宮小行星,2001 AV 43,2001 CC 21和1998 KY 26,因此,隼鳥2號飛船將創造一個航天奇蹟。

根據JAXA公開實時數據顯示,現在隼鳥2號飛行速度為每秒32.361公裡,比公轉速度每秒約29.78公裡地球要快得多,隼鳥2號飛行總裡程達53.79846億公裡,一個無比用尺子來標量的距離,但這不是終點,它還在每分每秒地刷新距離數據。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好消息從2.55億公裡外傳回!隼鳥2號通過測試,即將啟動離子引擎
    日本隼鳥2號飛船離子引擎順利通過測試,無任何異常問題,並預定12月3日啟動,這意味隼鳥2號即將正式踏上返回地球的巡航之旅。據日本JAXA官方網站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近5年時間裡,隼鳥2號總飛行距離達44.43億公裡,即使是在今天,它仍在以29.70 公裡/秒相對太陽速度在飛。
  • 不死鳥傳奇——「隼鳥」家族的小行星之旅(上)
    這隻成就了不死鳥傳奇的,是日本JAXA的「隼鳥」號(Hayabusa)小行星探測器。在「隼鳥」號功成名就之後,「隼鳥」家族再添一名得力幹將——「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這顆探測器也正在追隨著前輩們的腳步,再次前往一個新的未知之地。目前,隼鳥2號即將抵達目標小行星「龍宮」(詳見:速報||隼鳥2號探測器即將揭開的小行星「龍宮」的真面目)。
  • 隼鳥2號幕後開拓者的故事
    NEC的碓井美由紀進入公司的第3年開始負責對隼鳥2號起到支撐作用的發動機的開發工作(前面為離子發動機模型)      「一直到最後都是個『好孩子』」,9月,在視作親生孩子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即將結束漫長的太空之旅之際,NEC宇宙系統事業部的女主任碓井美由紀(36歲)的臉上露出了放心的表情
  • 太陽系新知 14 | 日本太空探索史上的奇蹟——九死一生的隼鳥號
    這就是著名的隼鳥號和隼鳥 2 號探測器,我將用兩期節目,給大家講講隼鳥號的精彩故事。隼鳥號宇宙探測器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專為近距離探測小行星設計製造的,它在宇宙中旅行了七年,飛行了大約六十億公裡。
  • 結束52億公裡太空徵程 隼鳥號返回地球 日本邁向宇宙大航海時代
    據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介紹,密封艙在距離地球約22萬公裡的高度分離後,進入地球大氣層,計劃在12月6日凌晨當地時間凌晨4點17-27分,落在澳大利亞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該密封艙為圓盤狀,直徑40釐米、高20釐米、重16公斤。與「隼鳥-2」號分離的密封艙將以每秒約12公裡的速度重返大氣層,自動完成全部動作,直至著陸。
  • 進擊的隼鳥2號
    來源:JAXA[7]自此,人們已經開始期待隼鳥2號下次接近「龍宮」時再次拍到自己的影子了!12日晚些時候,隼鳥2號回到距離「龍宮」20公裡的停留高度,等待下一次行動。9月21日13:06(日本時間),隼鳥2號從20公裡高的停留高度降落到距離龍宮表面50-55米近的高度後釋放兩臺巡視器,不久後隼鳥2號開始上升,直至回到20公裡處[9] 。13年前的場景正在重現!
  • 隼鳥2號返回艙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隼鳥2號將其珍貴的小行星塵埃樣本裝入倉內的膠囊後,正在返回地球。太空飛船將飛經地球上空,其太空艙將於2020年12月6日通過降落傘著陸。JAXA在2020年8月19日的公告中表示,現正式獲悉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JAXA說:
  • 「隼鳥2號」是日本產業技術的結晶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2月22日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該探測器獲得了很多日本企業的合作。
  • 小小的一隻「隼鳥」也想「大鬧」龍宮?| 邁向太空
    2018年11月23-12月29日,隼鳥2號進入合日階段。在這一個多月裡,由於隼鳥2號幾乎完全被太陽擋住(更嚴格地說是地球-探測器-太陽之間的夾角過小),信號會被來自太陽的等離子體嚴重幹擾,所以JAXA停止了隼鳥2號的主要探測工作。
  • 小行星探索熱已興起:隼鳥2號一口氣攜帶了4個著陸器
    2003年,日本發射了隼鳥1號小行星探測器,對小行星25143進行了深入考察。由於技術和運氣上的原因,隼鳥1號任務並不太盡如人意。大約3年前,日本再次發射隼鳥2號探測器,對一顆大小接近900米、名為Ryugu的小行星進行了深入探測。隼鳥2號耗資大約1.5億美元,與隼鳥1號的任務非常相似,目標都是阿波羅型小行星,且都將釋放著陸器進行小行星表面勘察。
  • 從隼鳥2號創造7項全球首次看日本航天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的密封艙已安全返回地球。隼鳥2號通過在小行星上形成了人造撞擊坑等,創造7項全球首次顯示出了存在感。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未來從地球飛到火星不必再花幾年時間,只需要39天。到火星旅行,將不再是夢想或電影情節。
  • 《科學》雜誌 | 隼鳥2號的撞擊小行星實驗全記錄
    熟悉前情的老讀者們應該知道,日本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對近地小行星龍宮共成功展開過兩次著陸採樣(詳見:隼鳥2號第一次龍宮採樣全記錄 和 隼鳥2號第二次龍宮採樣全記錄)。隼鳥2號投下撞擊器&採樣示意。來源:JAXA [2]爆破大作戰的成功,最直接的作用是讓隼鳥2號之後的第二次採樣得以順利展開。
  • 日本隼鳥2號發回最新消息:「龍宮」缺水!
    隼鳥2號於2018年6月27日抵達龍宮附近。從那時起,隼鳥2號就開始對龍宮的表面進行調查,並放出多臺探測機器人登陸小行星表面。2019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完成了一次複雜的著陸操作,以採集龍宮表面的土壤樣品,這些樣品將在2020年晚些時候由返回艙帶回地球。
  • 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
    中國的探月工程接近尾聲,火星探索之旅已經開啟,火星的危險中國能否打破,創造屬於中國的記錄,衝破他國對中國的封鎖認知呢?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對宇宙的探索也未止步,如今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sǔn]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近期日本宣稱,已經成功登陸「龍宮」小行星的「隼鳥號」探測器已經準備返航,將在澳洲南部安全著陸。
  • 日本「隼鳥2號」的成功,令美俄都不敢吱聲!
    10月上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推特上宣布,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已成功地將樣品室放入了探測器的返回艙中!日本此次太空探測大獲成功,使得美俄都不得不低頭。隼鳥2號將於2019年底開始返回地球,計劃在2020年12月抵達地球附近,將一個重16公斤的樣品返回艙送回地球大氣層。而隼鳥2號飛船,則會前往另一顆小行星2001 WR1,依靠剩餘的氙氣推進劑,計劃在2023年6月27日左右飛越這顆小行星。
  • 美版隼鳥號 「奧西裡斯—雷克斯」 探測器成功著陸小行星
    與日本的 「隼鳥號」 和 「隼鳥2號」 一樣,「奧西裡斯—雷克斯」 探測器計劃採集樣本帶回地球,順利的話,美國將成為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個成功收集小行星樣本的國家。NASA將於本月月底在貝努上空確認是否成功採集到樣本。奧西裡斯-雷克斯的相機捕捉到的著陸情形。
  • 從隼鳥2號登陸看日本太空開發底力
    2月22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無人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順利完成了降落、發射彈丸撞擊「龍宮」地表、收集樣本、再度升空等一系列既定任務。在經歷了1542天的漫長太空之旅後,2014年底發射的隼鳥2號終於登陸距離地球約3.4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完成了預定任務。「龍宮」表面大部分地區布滿碎石,遠沒有想像中平坦開闊。
  • 飛在彗尾中,人類首艘採礦飛船先後遭遇三個天體,發現7粒塵埃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裡,日本隼鳥2號飛船帶著珍貴小行星樣品成功返回了地球,完成了一次難度較大的太空採礦任務,消息傳遍全世界,人們很好奇,有人問會不會帶回病毒?有人說日本技術太牛了,還有人說我們即將迎來太空採礦時代。
  • 冥王大戰不死鳥:NASA OSIRIS-REx完成首次小行星貝努採樣!
    貝努近照 | NASAJAXA隼鳥2號選擇的近距離探測方案是伴飛探測,也就是總體保持在距小行星龍宮約20公裡的距離上,和龍宮一起繞日飛行,但彼此又相互獨立。大部分時間隼鳥2號都一直停留在20公裡高度處 | JAXA而冥王號選擇的方案是繞飛,也就是直接環繞著小行星飛行並完成各種探測。2018年12月3日,冥王號探測器抵達小行星貝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