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道雲協作的發布,讓此前就已備受關注的有道雲筆記再次被放到聚光燈下。有業內人士甚至斷言,有道雲協作是最有望秒殺微信的團隊協作工具。
中國企業家微信ID:iceo-com-cn
作為國內少有、甚或絕無僅有的真正意義上的雲端團隊協作產品,有道雲協作開始邀請內測期間就已經建立了17000個群,國內團隊協作產品的市場前景由此可見一斑。
栽花·插柳
有道雲協作的發布,無異於讓此前就已備受關注的有道雲筆記再次被放到聚光燈下。此前有業內人士甚至斷言,有道雲協作是最有望秒殺微信的團隊協作工具。
縱觀七年來有道的業務發展歷程,似乎頗為經典地印證了一句古語——「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丁磊曾有道寄予厚望,放言有道終將超越百度,「成為中國第一搜尋引擎」。但讓丁磊和有道都始料未及的是,一度被整合至包括門戶入口、郵箱、微博等網易各主流產品線、備受網易呵護的這朵搜索之花卻始終沒有盛放,倒是最初無心插柳的有道詞典、有道雲筆記不經意間已是綠樹成蔭,悄然結果。
截至去年末,有道詞典用戶總數已接近四億。去年三季度,憑藉展示與原生廣告,有道詞典實現了期待已久的首次盈利。 同時,有道詞典「一託二」戰略帶動的專業翻譯與在線教育也已初見成效,有望成為另外兩座富金礦。
與有道詞典相比,有道雲協作顯然承載了網易更多的期許。
發布會上,丁磊明確表示,「有道雲協作和網易郵箱、有道雲筆記一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將一道形成網易在企業級應用領域的產品矩陣,未來,成為中小企業和團隊的協同辦公必備應用。」
小眾·大眾
與Dropbox、Evernote等雲存儲產品一樣,有道雲筆記開局之初,其實也只是一款小眾產品。儘管憑藉免費策略,有道雲筆記實現了用戶群體的迅猛增長,但仍無法洗脫其小眾、以及與其它雲存儲產品的同質化嫌疑。
隨著國內雲筆記市場大局初定,僅著眼於雲存儲的模式已然沒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在此情形之下,雲筆記產品唯有在形態與增值服務上做文章。如Evernote就試圖藉助系列附屬產品,打造圍繞雲筆記的生態圈。有道雲筆記則更加跳脫,先是通過公眾帳號等網際網路運作模式進行平臺化探索,接著又引入了雲端團隊協作,全力擺脫其小眾化、純工具定位,力求發展功能增值以外的大眾化商業模式。
有道雲協作產品界面
如果說,從簡單雲存儲到共享信息管理是有道雲筆記走出小眾的第一步。那麼,從定位於「智享一站式信息管理」雲筆記到定位於「最敏捷的團隊大腦」的雲協作,則是其徹底洗脫同質化、打造移動互聯時代全新企業級應用的一次戰略大遷徙。
有道雲協作可看作是Office、雲存儲、雲共享、微博、IM、微信等多種工具的集大成者,是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協作平臺,由團隊資料管理和團隊即時通訊兩個主要功能構成,覆蓋了桌面端和移動端,可以與個人筆記無縫連接;其切入點是團隊知識沉澱與資料共享,團隊成員可對同篇文檔共同編輯,讓多人協作辦公、沉澱團體智慧真正成為現實。
而當下風頭正勁的微信,充其量只能算作一款團隊即時溝通工具,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協作辦公。單就這個方面而言,說有道雲協作秒殺微信似乎也並非危言聳聽。
網易技術總監、有道雲筆記負責人蔣煒航曾表示,有道雲筆記團隊的使命是將有道雲筆記打造成面向個人和團隊的效率工具,而有道雲協作則是其從個人效率邁向團隊效率的一步。換言之,從有道雲筆記到有道雲協作透露出的是其從小眾轉向大眾、從個人轉向企業的發展方向。雖然在這個方向上,有道雲協作還只是剛剛起步,但其力圖突破純工具應用定位、瞄準企業應用的意圖已經顯露無遺。
Freemium·Premium
饒有意味的是,不知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或許是意圖將個人與企業用戶兼收並蓄、一網打盡,或許是由於時機未到、需要刻意要保持低調——總之,有道之前似乎一直諱言云筆記的商業化。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去年有道雲筆記兩周年大會之際,業界曾盛傳有道雲筆記將推出企業版,但蔣煒航卻明白無誤地予以斷然否認。
直至去年末,蔣煒航才首次提及,基於有道雲筆記廣泛的用戶規模,只要有1%的用戶付費,有道雲筆記就可以實現盈利。今年6月,此前一直否認有道雲筆記是企業應用的有道也終於改口,蔣煒航巧借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峰會上的一番話,暗示有道雲協作是「提升企業內部效率的企業級軟體」。
而在本次的發布會上,丁磊更是明白無誤地指稱,「有道雲協作會成為員工真正喜歡的企業級應用」,為有道雲協作的企業級應用定位一錘定音,這也意味著,有道雲協作已正式吹響了進軍企業應用的號角。
不過,正如蔣煒航此前所稱,傳統企業級軟體需要重金採購,並需要依靠IT部門大力推進,這在中國市場並不適合。考慮到這點,有道雲協作商業化運作的最終方向可能是Freemium模式,而非通常的Premium或Subscription模式。
放棄了搜索業務之後的有道,戰略思路變得更為清晰——有道詞典主攻在線教育,有道雲協作瞄準企業市場,這應該是今後一段時間內這家網易內部自負盈虧的子公司的主攻方向。
在有道詞典業已開始盈利、「一託二」戰略初見成效的情況下,強攻企業市場、促進有道整體盈利水平的大幅提高無疑是有道雲協作未來肩負的重要使命。
當然,從雲端夢想落地為現實收益,有道雲協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文/李瀛寰)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