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因傳銷被罰款千萬的雲集,竟然開始盈利了?

2021-02-12 派代網

摘要:

號稱「會員電商第一股」的雲集,似乎有點名不符實。

來源:公開參考(ID:gongkaicankao)

上市一個月之後,社交電商新貴雲集拿出了上市後的第一份成績單。

 

財報顯示,雲集今年1-3月營收33.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690萬,這是其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買家數從去年同期的790萬降至730萬,累計會員數從2018年底的740萬增長22.4%至900萬人。

 

財報發布後,雲集股價漲2%,收於11.22美元,較上市時14美元的發行價跌去20%。

 

雲集5月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

 

會員電商第一股?

2019年5月,成立4年的雲集在納斯達克上市。

 

創始人兼CEO肖尚略自稱做過15年生意。事實上,他就是前淘寶化妝品店鋪「小也香水」創始人。 

 

雲集上市時雖然號稱是「會員電商第一股」,但似乎有點名不符實。今年一季度,雲集的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0.8%至32.2億元,會費收入因免費入會活動同比下降21.7%至1.6億元。

 

也就是說,雲集的主要收入來自賣貨,更像是一個主要賣貨給付費會員的大型自營網店。

 

招股書也顯示,雲集的收入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商品銷售收入和會費收入。


2018年,單算會費收入就有15.5億,商品銷售收入則達到110多億,是會費收入的7倍以上。

 

 

嚴格來講,會員電商應該有相當一部分收入來自會員繳納的會費,並且有較高的續費率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以美國連鎖會員制賣場好市多(Costco)為例,這家零售巨頭在全球吸引了大約9400萬會員,2018財年會費收入就達到了31.4億美元(約217億人民幣),全球會員續費率高達88%。

 

好市多2018年整體收入達到1400億美金,會員費雖然佔較小的比例,但是還在持續增長。

 

會員續費給好市多帶來源源不斷的會費收入。反觀雲集,目前還不存在續費一說,所有的會費收入都來自新會員。想從老會員身上賺錢,途徑也非常單一——只能靠賣貨了。

 

曾陷「傳銷」危機,被罰千萬

雲集不是一個普通的電商平臺。

 

目前雲集App並不接受新用戶直接註冊,也沒有免費入會活動,只依靠熟人社交圈發展。

如果消費者直接下載雲集App後下單買東西,是不行的。要想買東西,需要找到身邊的雲集店主,獲取邀請碼,點擊邀請連結,繳納會費成為「店主」。

 

被邀請的用戶繳納398元會費購買會員禮包後,可以享受購物優惠價和培訓等。這個價格,比各大電商的會員價都高不少,也決定了大部分繳費的人是有動力想賺回會費的,而不是僅僅「購物享受批發價」。

  

要想賺回會費,需要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上推薦雲集的產品,有親友下單,就能獲得提成。而且,會員如果通過「拉人頭」拉來新的會員,也能得到平臺給的積分、優惠券等報酬。

 

用戶成為店主,需要付出的只有會費和時間,發貨、售後、存貨風險等由雲集承擔,門檻較低。店主自己購物也享受優惠價,在這樣的模式下,雲集的會員忠誠度較高,用戶的復購率達到了驚人的93.6%。

 

用戶以為自己是來當店主的,其實雲集把會員當顧客,賺了會費,再賺賣貨的錢。

 

雲集的模式借著社交平臺實現了裂變式快速發展。2018年雲集總營收為130億元,和拼多多打平,是同在美國上市的蘑菇街的13倍。但云集的商業模式始終沒有擺脫傳銷嫌疑。

 

2015年,雲集剛成立沒多久,監管部門就曾接觸雲集,談到可能的違法風險。

 

事實證明,雲集「入門費」「拉人頭」等行為確實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2017年5月,杭州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最終發布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雲集做出了罰款958萬元的處罰。

處罰決定書

 

雲集微店的公眾號和服務號隨即被封,隨後雲集換了一個公眾號繼續運營,但「傳銷」的名聲一直都在。

 

2018年10月,雲集CEO肖尚略曾向全體用戶發布內部信,強調「雲集正面臨從社交電商向會員電商轉型的時期。」之所以提出要轉型會員電商,應該也是出於規避政策風險的考量。

 

2018年12月,在正式上市之前,雲集和律師團隊和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得到了雲集商業模式不違法的口頭確認,這一點還專門在招股書中進行了披露。但是,口頭確認能起到什麼作用?

 

獲客成本188元,貴了還是便宜了?

 

這兩年,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能夠迅速崛起,和低廉的獲客成本密不可分——它們憑藉社交拼團等模式,靠微信社交關係連的病毒式傳播能力,獲得了大量低成本流量。

 

現在,這個優勢已經不再明顯了。財新根據拼多多第一季度財報的數據測算,拼多多的獲客成本已經達到286元,而2018年同期,獲客成本還只有50元,一年時間獲客成本變成了之前的4倍。

 

和拼多多一樣,雲集的營銷費用也在飛速上漲。依靠熟人社交口口相傳的雲集,本來應該是省了營銷錢的,但一季度報顯示,雲集的營銷費用高達2.6億元,測算可知,獲客成本已經達到了188元。

 

社交電商的低成本拉新時代已經接近尾聲了。未來,無論雲集還是拼多多,都必須面對越來越高昂的投入。他們開啟了社交電商的新賽道,然而笑到最後的人,並不一定是他們。

 

根據獨立調研機構CIC的數據顯示,中國社交電商仍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2.4萬億元,2017-2022年複合增速高達62%。其中,會員模式的社交電商增速更快,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867億元,2017-2022年複合增速高達84.8%。

  

據悉,繼淘寶客之後,阿里於今年5月上線社交電商類平臺「淘小鋪」,顧客自購可以享受20%優惠,分享商品讓別人下單也可分傭。

京東也在躍躍欲試,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曾明確提出將利用微信的獨特資源,打造區別於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社交電商平臺。

 

巨頭們的入局,將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誰勝誰負,也許不久的將來,就能見分曉。

*本文轉載自 公開參考(ID:gongkaicankao),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

推薦閱讀


想看什麼主題,請留言。

點讚最高,即刻安排。

點「在看」,讓大家都富起來▽

相關焦點

  • 友成基金會牽手雲集微店惹質疑,雲集曾涉傳銷被重罰
    」合作,並提出了激烈的批評: 「無論99公益日募集的善款到底怎麼花,無論大量展示雲集微店支持公益的文章是誰在炮製……只要雲集微店的「傳銷」性質屬實,友成就難脫洗地之嫌。」 此事件的關鍵問題有二:1、雲集微店究竟是不是傳銷組織?2、友成基金會與雲集微店是什麼關係?
  • 雲集微店開展網絡傳銷,被罰958.4萬
    ,日前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958.4萬元。浙江省工商局網站昨天公布2017浙江「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對「雲集微店」APP和「超雲合——平臺」微商涉嫌網絡傳銷、淘寶網上售假名牌及美團網不正當競爭的處罰結果。
  • 花生日記之死(上),電商傳銷裡的指刀為劍
    花生日記因傳銷被罰款,雲集品被定性傳銷,兩個新聞都在一個時間段出現,於是社交電商涉嫌傳銷的問題被媒體放在了桌面來回討論。
  • 雲集捕手,顏良文丑
    2015年5月,肖尚略的雲集微店正式上線。2015年5月,李瀟的第二個創業項目格格家APP完成由經緯中國領投的1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後續格格家又在17個月內完了2輪融資。2016年4月,李瀟的第三個創業項目:基於微信生態圈的零食電商平臺,由格格家孵化而出的環球捕手宣布完成由經緯中國、真格基金、順為資本、平安創新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
  • 雲集危機
    基於此,社交電商開始悄然興起,拼多多的成功更是讓人們看到了社交電商廣闊的前景,眾多選手開始競逐這一賽道。成立於2015年5月的雲集,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為會員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店。在2019年5月3日,雲集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由於彼時招股書中稱自己為「會員電商」,雲集也就成為了名義上的「會員電商第一股」。
  • 全城戒備:電商也傳銷!涉案2000萬人、罰款7456萬,剛剛國家出手了
    作者:風清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 道路千萬條,守法第一條;傳銷一時爽,親人兩行淚。>1、被處罰款的數目,7456萬,這一數字是目前社交電商領域最大的一筆罰款。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樣一家公司竟然即將上市。
  • 傳銷疑雲下的完美獨角獸,100萬會員的驚天大夢
    品牌—平臺—店主,最中間的那個好像就是平臺啊.但我沒有繼續質問依姐了,我不敢問啊。 依姐還說,現在外面很多詆毀、誹謗、造謠平臺的文章,千萬不要信。在依姐們的眼中,有馬雲這樣大佬的合影,有資本加持就能夠證明平臺不是傳銷。當然,上市也有同樣的效果。然而,今年5月在納斯達克成功敲鐘的雲集微店至今還未能擺脫傳銷的陰影。雲集微店算是最早一批的付費社交電商開創者。2015年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就通過多級分銷、拉人頭的方式得到了30萬付費用戶,以及上億的會費。但在2017年,雲集微店被杭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定性為傳銷,並下發了一張近千萬的罰單。
  • 浙江驫漢纖行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傳銷被強制執行罰款100萬元
    據《行政裁定書》顯示,申請執行人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請求,依法強制執行義市監管罰字〔2019〕05267號行政處罰決定的內容:  一、罰款500000元(伍拾萬元整);  二、因逾期未繳納上述罰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第(一)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加處罰款500000元(伍拾萬元整),合計人民幣1000000元(壹佰萬元整),上繳國庫。
  • 觀察:微商大咖慘遭封號 分銷模式觸及傳銷紅線
    「直事兒」(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在這一連串的整治中,部分知名微商大咖慘因涉及多層分銷而遭到封號。近日由大學生李文星之死引發了聲勢浩大的傳銷整治運動,這場運動也波及到了微商行業內,觸發了微商治理行動。「直事兒」(微信ID:cndsn-zxbdw)注意到,在這一連串的整治中,部分知名微商大咖慘因涉及多層分銷而遭到封號處理。
  • 「微商聚集地」雲集上市了,它做對了什麼?
    — 1 —近千萬罰單,「成就」雲集提到雲集,就不得不提 2017 年 7 月,杭州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出的處罰原因是——雲集微店存在組織策劃傳銷的違法行為。 雲集也做了相應的整改,最大的調整,就是取消了原來的「多級分銷」體系。
  • 【揭秘】因傳銷被罰50萬,「薇薇國際」的董事長陳琳目前正在服刑!
    從「薇薇國際」目前的模式來看,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其已經涉嫌傳銷。令人驚訝的是,方法財經(www.cnff.net.cn)查到「薇薇國際」在傳銷這一問題上已經栽過跟頭。濱州市工商局曾發出過處罰決定書,對「薇薇國際」的傳銷行為進行罰款。根據這份2018年1月9日的處罰文件可以看到,山東瞻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三三複製發展人員的方式從事經營活動。
  • 貴州「俊達盛世昊天雲集」網絡傳銷圈錢跑路 湖南衡陽已立案偵查
    雖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擊傳銷力度,但傳銷經濟邪教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遭受嚴重衝擊的情況下,異地拉人頭傳銷猖獗,傳統傳銷轉戰網際網路
  • 傳銷?「環球捕手」火遍長沙人朋友圈 有人...
    然而,小蕾用了兩片這樣的面膜後竟然出現皮膚過敏的症狀,於是懷疑她買的兩盒面膜是高仿的假貨。  最讓小蕾生氣的是該平臺的售後服務。因面膜使用效果不佳,小蕾想給店家「差評」,但她發現根本不能進行評價,便提出了退貨的要求。開始,平臺客服人員沒有答應,要小蕾去做鑑定證明面膜是假貨才能退貨。「100多元的東西,誰願意花精力去做鑑定呢?」
  • 廣州香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個人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8100多萬元
    因涉嫌傳銷被凍結81881870元  據該《行政裁定書》顯示,申請人區監管局在查處被申請人廣州香爵公司、湖北香爵公司、湖北鑄明公司、河南九福來公司、徐國賢、何雲華、史華、陳建娥、許鵬、陳生禎、焦傑、嚴淑花、孔令怡、遲晶、曹馨文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行政處罰一案中,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於2020年9月18日向本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對上列被申請人在金融機構帳戶上的存款予以凍結人民幣
  • 雲集的必然與偏見:主婦們在小區裡做微商
    成立不到四年時間雲集飽受爭議,一方面雲集交出了GMV227億、年收入130.15億元的亮眼成績單,躋身電商第一梯隊無可指摘,另一方面雲集深陷政府監管旋渦,傳銷騙局、微商鄙視鏈,雲集模式被人詬病。2015年5月肖尚略的雲集微店正式上線,同月李瀟的格格家app完成由經緯中國領投的1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2016年4月李瀟的格格家孵化出的環球捕手宣布獲得由經緯中國、真格基金、順為資本、平安創新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融資,2016年12月雲集獲得凱興資本、鐘鼎創投領投的2.28億人民幣A輪融資。
  • 「努力3個月,日賺3000元」,這到底是不是傳銷?
    這種多級分銷模式曾讓「環球捕手」會員迅速增加,也招來了人們對其涉嫌傳銷的質疑。這樣的營銷模式是不是傳銷?長沙市工商局打擊傳銷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沒有接到市民的投訴,不了解「環球捕手」的詳細內容,如果市民投訴,他們會進行調查。律師稱,傳銷存在一種典型模式:分銷的級別、拉人頭,並以此產生盈利。
  • 2017年你與雲集微店擦肩而過,但願2018年你會看懂雲集最新實力不再遺憾!
    ,宣布成為代言人,擔綱雲集微店首席"掌柜",將與千萬店主共築開店夢想。這張罰單是針對雲集微店兩年前的App銷售模式。2015年下半年,雲集微店採用的地推模式引起了一些外界爭議,監管部門認為部分推廣形式與《禁止傳銷條例》衝突。因存有爭議,這份針對2015年的處罰直到最近才正式下發,金額為958萬元。
  • 警惕:電視臺曝光沃爾克外匯傳銷事實!
    沃爾克開戶竟然還收100美金開戶費!(荒唐至極),估計業內僅此一家!  既然說的那麼厲害,為什麼連個行業內普遍使用的MT4平臺都沒有???????    第五,證據5  傳銷的面目漏出來了。各種提成和獎勵竟然可以到20層!比國內洗化品的一些傳銷的12層都多!
  • 【案件】麻花直播、互聯寶寶運營主體大連萬能寶網絡科技公司因傳銷被查
    反傳銷網10月23日發布:業家財經(www.yejia.net.cn)10月19日報導,因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