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不變老開頭,無聊進群齊搞基
經過前幾期的囉嗦之後,相信你對於相位條件與嘯叫之間的認識應該是比較清晰的了。但是因為我們之前做的所有試驗都是在電路當中去完成的,並沒有使用音箱與麥克風,所以你可能有所懷疑。那在這一期的視頻中,就讓我冒著燒音箱的風險與你一探究竟吧!
在電路中流動的是電信號,而在麥克風與音箱之間,則是聲能與電能之間的轉換。想要讓嘯叫消失嗎?那就得在聲能信號被轉換成電信號之前,在電路形成自激振蕩之前,將所有反饋條件統統扼殺掉。
怎麼扼殺嘯叫並不是本期視頻的主題,小迪這次的任務是把之前的電路試驗移植到麥克風與音箱的組合上進行驗證,不要著急不要著急,該來的一定會來的!
首先,我把一隻有源音箱與麥克風連接起來,量測好他們之間的距離,首先是是32釐米。為了讓嘯叫的頻點能夠準確的產生,我在音箱的輸出通道上使用了一個PEQ,以1000HZ為中心頻點,刻意提升了大概15個dB的增益。很明顯,你將要聽到的大部分嘯叫都會在1000hz附近發生,因為這個頻點將會最先滿足嘯叫所需要的增益條件。
接下來推起推子,在嘯叫剛好產生的地方停下來,然後給1000HZ加載一個全通濾波器,你會發現嘯叫消失了。
保持當前的全通濾波器設置不變,繼續加大推子量,你會發現嘯叫再次發生了,但是嘯叫的頻點發生了移動。這是因為在1000hz頻段使用全通濾波器之後發生了相位抵消,導致1000HZ附近產生了一定量的增益衰減,從而破壞了該頻段形成嘯叫所需要的增益條件。當我們繼續提升推子之後,其他頻段產生嘯叫所需要的增益與相位條件得到了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嘯叫頻點會移動的原因。
接著我把麥克風與音箱的距離從32CM改變成80CM。相信大家都很清楚,音箱離麥克風越遠,就可以在不嘯叫之前開越大聲,那麼在這裡也是一樣的。當它們的距離為32CM的時候,輸入推子大概移動到0刻度的時候就已經發生嘯叫了,可是現在呢,我甚至可以把推子多推10個dB都不嘯叫。因為拉開音箱與麥克風的距離之後,他們之間的增益條件被改變了,整個系統之間輸入與輸出的比值遠小於1,自然就不會嘯叫了。
不要高興得太早喲,我們試著改變一下相位條件看看。依舊是在1000HZ的地方加入一個全通濾波器,你會發現,推子移動到到+7刻度的時候,嘯叫再次產生。
這是什麼鬼?為什麼不加全通不嘯叫,加了卻嘯叫了?可是在之前的電路試驗當中,明明是加了全通濾波器之後嘯叫就消失了呀。
請回想一下前幾期的內容,可還記得相位的改變,除了會抵消之外,還有可能會疊加嗎?再者,80cm的位置移動,除了改變麥克風與音箱之間增益條件之外,它們之間的相位條件也跟著發生了變化,原來可以產生相位抵消的全通濾波器設置,在當前的情況下,恰巧讓它們之間的相位產生了疊加。而相位疊加之後,對應頻段的增益將會上升,那麼產生嘯叫也並不奇怪了。
從此可見,通過改變相位來解決嘯叫,存在著不可預知的可能性,隨著距離的改變,會導致一系列增益與相位條件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我們很難去精準掌握的。
你還記得在前幾期的電路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加延時的方式來緩解嘯叫嗎?現在我們用麥克風與音箱再試一次。同樣的,在沒有加入延時之前,我可以把推子推到+10的位置都不會嘯叫,接著我開始加入一系列的延時,你會看到嘯叫產生了。與全通濾波器一樣,因為延時的加入,使得某些頻點的相位產生了疊加,相位疊加的結果就是對應頻段的增益量會提升,只要增益提升的量能夠滿足系統振蕩所需,那麼嘯叫就會產生。
請你一定要記住,無論使用任何方法改變相位,除非經過精確計算,否則的話,它除了會產生抵消,也有可能會產生疊加。而產生疊加的後果,非但不能夠防止嘯叫,甚至還會加劇嘯叫的產生。
最後我們再來試一下反極性,與加延時一樣,開啟反極性之後嘯叫反倒更嚴重了。這個結果與我們之前在電子電路當中進行的試驗完全相反。至於為什麼,你這麼聰明,應該不需要我再囉嗦一次了吧。
通過這幾期從電子電路到音箱與麥克風之間的理論與實操驗證,對於改變相位到底能不能解決嘯叫這個事情,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那麼在實際的工作中,這些方法到底能不能用呢?
用是肯定能用的,但是會否有效,那就真的說不準了。因為牽扯到各種複雜的因素,比如物理距離的改變,系統自身的延時量,音箱與麥克風的原始相位條件等等,甚至溫度溼度的改變也會導致不可預知的變化。如果你真的要用,試著按一下,擰一下,拼一下人品是可以的,但是想作為常規手段進行實施的話,那就真得看你的命有多好了!
如果你喜歡小迪的視頻,歡迎猛戳最下方的「喜歡作者」贊助拍攝電費喲!有你的支持,公眾號永遠不會倒閉哈!
騰訊視頻高清無碼地址
https://v.qq.com/x/page/r30528xwi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