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頭條」日本大阪企業開發出發現早期認知症的APP;廣東推廣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國內首個健康養老學院將現深圳

2021-02-17 神怡養老


神說:

每天五分鐘,讀遍全球養老創新,大家好。歡迎閱讀今天的神怡新媒體資訊。

對於長期聽神怡新媒體「今日神說」的朋友而言,「讀遍全球養老創新」恐怕是最熟悉的一句話。作為中老年產業的第一商業媒體平臺,神怡新媒體與其他中老年產業媒體的核心區別就是我們「報導全球養老創新」,包括中外養老模式、養老技術、養老產品及養老服務等等方面的創新。小編近期也對過去神怡報導過的諸多創新做了梳理,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國內的養老創新更多的是偏向於模式與服務,而國外的創新更多的則是技術與產品。比如今天的資訊,國外的五條資訊全與技術和產品創新有關。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特點?小編私下與一些朋友進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認為,這與中國的特殊國情和養老產業的發展階段有關,也體現了中國與外國在養老領域發展程度的差距。由於中國的養老帶有國家福利的屬性,以前的養老簡潔明了,就是單位、國家的事兒。將養老作為一種產業發展還是最近幾年的政策,至今養老服務還未完全向社會資本開放。當一個高度管制的行業領域突然敞開一條細縫兒之後,創業投資者蜂擁而上,卻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比較尷尬的現實:國情不一樣,國外的經驗沒辦法完全照搬;國內又沒有成熟的可借鑑的經驗,所以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各不相同的功夫路數,先佔領跑道卡位,所以目前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模式上。相反,國外的市場化程度極高,其養老產業發展也極為成熟,這些國家養老領域企業的競爭早已過了搶跑道的階段,而是進入了比耐力的階段,所以這些企業更注重技術與產品層面的創新。這也給我們國內希望在養老領域深耕的企業提了一個醒兒,進場以後,就得比拼耐力了,還是需要通過技術與產品創新進行突破。您覺得呢?

無論是在快節奏的城市還是閒適的農村,老人們的用餐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午餐。昨天的神怡資訊報導了某省會城市一個社區的老人建了一個「奶奶廚房」,老人們AA制共同烹製享用午餐。坦率地講,老人們AA制這種思路挺好,但在實踐中是難以推廣的,因為涉及到食品安全衛生的問題,有隱患。而且這種午餐模式,政府不應該缺位。今天資訊裡廣東省推廣廣州市「大配餐」服務模式就彌補了政府缺位的短板。價格也低,安全衛生可控,老人也輕鬆。小編覺得這模式值得其他省區借鑑。

今天的資訊,有一個變化,我們刊載了一條黑龍江牡丹江市某養老社區招運營商的消息,我們希望搭建一個養老領域供需交流的平臺,為中老年產業領域的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支持。這也算是作為報導中老年產業創新的媒體平臺的一種創新。如果您有這方面的信息發布需求,也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好啦,今天的神說到此為止。歡迎與小編互動。

日前,日本大阪市的系統開發公司「Digital-Standard」和醫生共同開發出一款可以發現認知症早期症狀的APP,該APP可以通過測量步行時間和加速度判斷步行狀況是否有異常。

Digital-Standard開發的這款名為「iTUG」的APP通過手機內部的傳感器將用戶在行走時身體向前後、左右、上下移動過程中測量到的加速度分數化,並詳細判斷步行狀況是否有異常。100分為滿分,若分數不滿50分,則被判斷為可能會有輕度的步行障礙。可以治癒的認知症——INPH的步行障礙的早期症狀很容易被發現。此APP也會用於介護服務中測量康復效果的工具。音羽醫院的腦神經外科的副部長們對該款APP進行了臨床試用。音羽醫院的山田副部長表示,在認知症患者極速增長的過程中,這個APP可以做出合理的風險評估,因此可以認知症早期就進行治理。目前此APP只能在iphone 上使用,未來會開發其他智慧型手機可以使用的版本。

(來源:每日新聞)

神怡點評:神怡之前也報導過一些可以預防和監測早期認知症狀的APP,這種APP通過相關數據測量,監測是否異常,來進行初步判斷,並且會有一個打分機制,按照分數的高低來判斷認知症程度的嚴重與否,從而幫助介護醫療人員進行合理的評估,做出正確的治療,所以也是一個兼具康復效果的應用。目前國內還沒有涉及到這一方面,但是從我國現狀來看,這款APP確實是有需求的。

@遠山不見山:哪裡有下載?我要自測一下。

近年來,廣州市推出了長者飯堂的「大配餐」服務,隨著廣州長者飯堂數量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每天步行幾分鐘到就餐點,就可以享受一頓熱氣騰騰的營養餐。不同地區和街道配餐內容也有不同,例如有些區域會提供點心和西關小吃,有些則會增加晚餐和周末供餐服務。廣州的「大配餐」服務受到了廣東省民政廳的肯定,並將在廣東全省推廣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的經驗和做法。該省民政廳6月5日稱,計劃至2020年,珠三角地區形成「中心城區10至15分鐘、外圍城區20至25分鐘」服務網絡,保障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務。此外,珠三角地區每個地級市至少培育1家及以上品牌化和規模化助餐企業,實現助餐配餐服務與醫養結合、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體娛樂等居家與社區養老服務疊加融合、協同發展。各地根據老年人口分布情況和服務需求半徑合理布局長者飯堂,每個街道(鄉鎮)至少建立一個長者飯堂,若干助餐、配送餐點,並統一「長者飯堂」助餐標識,規範運營管理。

(來源:中新網)

@我唔系特登嘅:希望能覆蓋到農村。

6月5日,據深圳市民政局的消息,深圳將打造國內首個健康養老學院。據悉,該養老學院是全國首家由民政部門與地方高校合作共建,具有獨立法人主體的新型事業單位,是深圳養老服務綜合改革、職業教育改革的全新探索。學院成立後將批量培養穩定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助力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有效實現,推動深圳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快速發展。根據協議,到2025年,養老學院將建成集人才培養、服務展示、產品研發、政策諮詢於一體的立足深圳、面向全國的「養老人才培養基地、養老服務展示中心、養老產品研發中心、養老產業諮詢中心」,形成養老服務「深圳模式」,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養老學院。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身正為範:培養養老人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留住養老人才不轉行。

6月5日,雲南省民政廳在昆明舉辦培訓會,對2018年度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投保工作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並組織養老機構開展現場集中投保。據介紹,各級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以及社會力量合法開辦並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證的機構,都可投保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和養老機構僱主責任保險。雲南省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投保標準為:養老機構責任險每床每年160元,養老機構僱主責任險每人每年160元。雲南省專門安排每年500萬元福彩公益金為投保進行補貼。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方面,政府兜底供養老人(特困供養老人、優撫老人)進行全額補貼,對社會老人由福利彩票公益金按80%給予補貼,機構自擔20%,投保床位數按照實際入住床位數計算。僱主責任保險方面,對公建公營的養老機構內工作人員,由福利彩票公益金全額補貼;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內工作人員,由福利彩票公益金按80%給予補貼,機構自擔20%,投保人數按照機構投保名單計算。

(來源:雲南網)

@基諾山寨:僱主責任險為啥只全額承擔公建公營的呢?公建民營的呢?

為規範東莞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水平,鼓勵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東莞市制定了《東莞市養老機構資助辦法》,對養老機構實施床位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級評定補貼。在床位建設補貼方面,辦法提出,對因新建或改擴建而產生的新床位,按每張床位補貼1.2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屬於醫養結合的機構,補貼標準上浮50%。床位建設補貼發放分三年支付,第一年支付40%,第二、三年各支付30%。在運營補貼方面,辦法規定,老年人一次性入住期限不低於15天的,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東莞除了對養老機構收住本市戶籍的老人給予運營補貼外,對在東莞領取養老金的非莞籍的入住老人也給予相同的補貼。運營補貼按每季度發放,由市民政局會同各鎮街審批後直接發給養老機構。此外,養老機構還可獲等級評定補貼。根據《廣東省養老機構質量評價技術規範》,東莞獲評五星級養老機構可獲15萬元一次性補貼,四星級養老機構可獲10萬元一次性補貼,三星級養老機構獲5萬元一次性補貼。對獲評國家級的養老機構追加10萬元補貼。

(來源:廣州日報)

@大巴扎:為什麼不一年支付床位補貼呢。

浙江金華養老機構引進志願者服務項目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近年來,浙江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聯合金華醫路相伴志願服務中心推出了「愛的陪伴」服務項目。據介紹,「愛的陪伴」服務項目主要包含「攜手·幸福老人」「攜手·提升自我」「攜手·環境營造」三大板塊。「攜手·幸福老人」,主要是組織社工和志願者不定期到醫院或者福利院探訪生病的老人,通過聊天、才藝表演等方式,為老人帶去正能量和愛。迄今為止,「愛與陪伴」老人心靈呵護小組已走進市福利中心陪伴老人800餘人次。「攜手·提升自我」,主要是對護理員進行操作技能培訓。以實踐操作為主,理論培訓為輔,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護理員操作技能培訓計劃分25期開展,迄今已開展3期,3月開展的是褥瘡護理培訓,4月組織愛心輪椅培訓,5月是更換引流袋培訓。「攜手·環境營造」,主要是美化中心的生活環境,調節老人們與員工的心態與情緒。據介紹,該項目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市福利中心的入住老人,還包括工作人員,尤其是與老人們頻繁接觸的護理員。在具體項目實施中,服務機構針對這兩類主要服務對象,一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心靈呵護服務和住院老人探訪服務,另一方面為工作人員提供技能培訓、課程培訓、團建活動服務。

(來源:金華新聞網)

@雙龍慧:養老院和公益組織合作是一種很好的思路。

日前,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怡馨園養老社區服務中心開始運營招商。該養老服務中心佔地面積6.59公頃,養老住房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不含商服),其中地上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地下停車場面積1.8萬平方米,目前項目已建成。本次招商運營期限20年,運營商必須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財務狀況;同時運營商需在運營前投入裝飾裝修、設備採購資金自籌;在運營期前10年內每年上繳房屋租賃費1284.8萬元(0.4元/平方米·日)。項目聯繫:杜先生(0453-68835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鏡泊釣叟:一天的租金得四五萬,這門檻有點高。

近日,日本神戶新興企業開發的具有視頻通話功能的看護機器人CARE-JIRO試驗完成,並在附近的介護設施內開始試用。據介紹,CARE-JIRO由主要經營遠程通話設備的IPresence公司開發,該款機器人可以自動進行視頻通話,感知到人之後,工作人員的電腦就會接收到視頻信息。工作人員能隨時在電腦上查看機器人的動向,進行遠程操作,視頻電話。機器人來迴轉動的監控攝像頭也能毫無遺漏地巡視設施內的每一個角落。監測到設施內自由行走或者迷路的人之後,會通知工作人員。機器人像是工作人員的助手一樣,代替工作人員進行夜間巡邏,減輕他們的負擔。

IPresence公司在開發該款機器人的過程中,與神戶市圖像分析技術較強的企業進行了合作,同時接受了神戶市政府的輔助制度提供的資金支持,以此作為開發費用。開發過程中,IPresence公司經過政府的介紹,還參考了介護設施方面的建議,大阪市產學交流場所KNOWLEDGE CAPITAL為CARE-JIRO的開發提供了場所。CARE-JIRO的構想開始於一年前,設計僅用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試驗機器的製作。雖然還存在品質穩定和量產的問題,但IPresence公司的目標是在2019年中將此產品商品化。

(來源:神戶新聞NEXT)

@Kris:希望能夠為介護工作提供新的交流支援方式。

CarePredict推出由AI驅動的高級護理技術平臺

日前,總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CarePredict本月早些時候在聖地牙哥的Argentum高級生活行政大會上推出了其新的人工智慧驅動的老年護理技術平臺。

CarePredict是首批利用人工智慧(AI)觀察,學習和觸發適時老年人高質量護理的公司之一。 CarePredict解決方案將Tempo可穿戴式傳感器與智能定位技術和機器學習算法相結合,以測量居民的活動和行為模式,使老年住房護理人員能夠在發生突發事件之前進行幹預。

目前,CarePredict的產品正在被老年住房社區用來預測居民有尿路感染(UTI),跌倒或抑鬱的風險。 CarePredict將其產品部署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輔助生活和記憶護理社區,預計日後將在中國,日本,阿根廷和巴西推出。

(來源:Senior Housing News)

@騎著駱駝看大海:預測居民跌倒容易實現,但預測是否抑鬱這難度恐怕有些大了。

美國K4Connect的老年生活解決方案已覆蓋200萬個家庭

據海外媒體6月4日報導,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科技公司K4Connect提供的K4Community老年生活解決方案已管理超過兩百萬個獨特的家庭自動化/物聯網(IoT)交互。

K4Connec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喬納森古爾德表示,他們不斷看到K4Community的普及率以及全國各地高級社區對IoT技術的接受程度。與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互動越來越多,真實證明了老年人在真正享受技術,也利用K4Connet為他們設計的技術幫助他們過上更獨立的生活。雖然家庭自動化設備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新奇的,但對於公司所服務的老年人來說,這些功能具有真正的價值。

K4Community將智能家庭自動化、健康和健康設備以及社交參與功能集成到一個適用於老年人的單一系統中。該解決方案有效地使老年居民能夠管理他們生活的幾個方面,同時為社區工作人員和提供者提供管理、溝通和分析工具。

(來源:Senior Housing News)

@少裝多努力:比較抽象。

Prepared Health與Homewatch CareGivers和enTouch合作,改善家庭護理的協調性

日前,Prepared Health宣布與Homewatch CareGivers和enTouch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可簡化從醫院到患者護理的數字網絡。

Homewatch CareGivers是面向所有年齡段人群的首屈一指的家庭護理提供商,目前在七個國家和33個州擁有190多個分支機構。Homewatch的CEO Julie Smtih表示,他們為推動行業發展和變革而感到自豪,隨著醫療行業更加重視家庭護理,他們樂於提供創新工具並增強患者護理,與護理合作夥伴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連續體。Homewatch CareGivers為個人護理和家庭養老提供支持,也為老年痴呆護理、康復護理、發育障礙者特殊護理、運輸服務和後備兒童護理等提供廣泛的服務。

enTouch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社區,可以連接患者後期急救護理(PAC)中的每個人,以極快的速度實現符合HIPAA標準的實時通信。有了這項技術,急性後護理提供者能夠明顯感受到轉診接受度的提高,轉換時間的縮短以及再入院率的降低。

(來源:PR Newswire)

@野百合沒有冬天: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甘肅平涼2020年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溫州將建成200個老年宜居社區


鷹潭消防聯合民政局針對養老院開展安全檢查


今年河南建50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新增養老床位2萬張


馬鞍山公辦養老機構首家改制


山東高唐首次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確定養老機構營運方


太原市確定今年醫養結合工作 半數養老機構要提供醫療服務


服務送上門 江蘇海安啟用居家養老服務呼叫中心


吳克昌:政府應先行建立完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本文內容由神怡新媒體獨家採編,如需轉載請申請授權;

如有內容侵犯到您的權利,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養老微報回饋新老客戶——探尋日本養老產業模式暨日本介護甲子園大賽觀摩遊學年終季
    ,在研究日本先進養老模式基礎之上,結合國內養老行業發展實情,將日本成功的養老產業模式介紹給國內相關業者,我們的研修學員在養老微報的帶領之下,走出國內,與國外權威專家直面溝通,親臨項目實地考察,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經驗,落地國內。
  • 2018首場大型養老論壇「重兵」布局養老
    「80養老」各地團隊代表亮相(左起:英國合碩健康醫養總監黃燕女士、深圳萬虹大健康總經理趙雲午先生、黑龍江眾益養老CEO 甘田霖先生、新疆銀齡大家庭董事長孔令媛女士)  要進行養老房地產的開發運營,必須要:(1)轉變傳統房地產的開發思想;(2)認清養老運營方的微利本質,認清養老開發方的金融屬性,才可以為養老房地產業的發展探尋出可持續發展之路;(3)專業的養老項目策劃商和服務運營在早期介入對養老市場需求的研究和判斷,對養老房地產或養老機構項目的定位和策劃,並儘早介入運營體系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化運營。
  • 日本高品質養老護理 「松下養老」正式亮相中國養老市場
    深耕日本市場的松下,早在1998年就開始了對養老事業的關注與布局。 1998年,松下設立了名為「松下Age free服務」的養老產業子公司,並於2016年4月將此公司正式更名為「松下Age free株式會社(Panasonic Age free株式會社)」。
  • 「養老頭條」日本Robocure開始提供語言康復服務;湘潭荊鵬養老探索「鄰裡驛站」養老模式;揚州設立社區「虛擬養老院」
    前不久,媒體就報導了西部某省會城市某平臺的共享護士服務,上門為老人注射收取的手續費高達168元,遠遠超過在醫院注射甚至私人診所護士上門服務的價格。而通過平臺訂製的家政等服務的收費也高於市場價格。顯然,如果沒有政府的採購補貼,這種模式至少在價格上是沒有競爭力的,最終可能就被淘汰出局。就像一些出行軟體一樣,如果價格比普通的計程車價格還貴出好大一塊,即使再方便,用它的人也會越來越少。
  • 【養老政策】三部門聯合公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的通告
    居家健康養老序號單位名稱服務名稱服務推廣聯繫人聯繫方式電子郵箱>北京美鑫科技有限公司金牌護士居家護理服務丁少磊13810107414dingshaolei@goldnurse.com北京市朝陽區朝新嘉園東裡六區1號樓13吉林省家人幫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家人幫居家健康養老郭建偉13341444919573476082
  • 十個典型的中國養老地產項目開發模式案例
    由於養老產品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即使是同一個企業,也不一定只選擇一種模式,而是多方面試水,試圖尋找出最合適的盈利模式。本文分享十個最值得借鑑的中國養老地產項目開發模式。一、社區式的商業養老模式——中國·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是銀髮安居的典範。
  • 關於公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的通告
    工信部聯電子函〔2018〕269號   為貫徹落實《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促進智慧健康養老優秀產品和服務推廣應用,為相關部門、機構和企業採購選型提供參考,經各地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確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以下簡稱《目錄》),現予以公布。
  • 中國養老項目10個最成功的案例(附開發模式)
    大家知道今天中國房地產的規模是在12萬億左右,養老將替代地產毋庸置疑的成為中國的第一大產業,養老地產將成為朝陽產業。今天小編來整理一下中國養老地產10個成功的案例,其中有整理其開發模式供大家參考,如有問題可以諮詢我們。01、中國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社區式的商業養老模式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是銀髮安居的典範。
  • 「養老頭條」華中最大養老機構PPP項目試運營;石家莊某公益養老服務示範項目,積分可換養老服務;Papa為老年人匹配最合適的大學生
    近日,由中央財政支持的社工介入公益養老服務示範項目暨西苑街道廣源路社區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啟動。在石家莊市西苑街道廣源路社區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裡,老人們可以用參加活動、互幫互助等方式換取積分,這些積分可以用來兌換養老服務,例如,可以在養老中心兌換生活用品,也可以參加旅遊時當現金使用,此外還可以在養老中心抵頂午餐費。
  • 麥麥養老發力社區養老,智慧照護新品「小麥養老」10月上線
    成都麥傑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由成都天府軟體園成功孵化的一家網際網路+養老創業企業,旗下麥麥養老專注於智慧照護服務,其軟硬體產品及核心算法獲得國家30多項技術專利,並通過歐盟CE、RoHS、ISO9001、IEC60950認證。在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公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中,麥麥養老產品和服務雙雙入選,硬實力不容小覷。
  • 萬字長文,全面介紹一家日本標杆連鎖養老服務企業:陽光未來的模式、專業、特色
    作者:王青中日長者事業諮詢事務所 創始人&法人代表和以往單獨介紹一家日本養老機構不同,文章系統地展示了一家日本標杆養老企業方方面面的完整信息。從本文和這家企業,可以一窺日本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對還處在發展初期的廣大中國養老服務企業而言,有重要的參考、借鑑意義。
  • 喜訊 | 巨矽科技入選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
    智慧健康養老是國家在養老領域的布局,是依託科技與信息化的手段,結合國家獨特的養生觀念,將養老體系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調配和傳遞,從而提升原有養老體系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形成政府指導、企業開發、社區組織、家庭配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實現服務資源的集約化、規範化和精準化管理,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使得老年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 不得不說:我們廣東是真的很適合養老!
    以下內容來自藍莓評測公眾號:《藍莓評測 | 2020-2021最佳高端養老機構(廣州、深圳)》。繼北京、上海養老機構評測後,第三站,瑞秋繼續南下來到了廣東。不得不說:我們南方是真的很適合養老!即使不想長期在南方生活,每年冬天來候鳥幾個月,也是很舒適的。氣候溫潤,景色宜人。
  • 【關於我們】貼心居家服務,智慧健康養老!
    我們擁有多年的居家養老服務專業背景。     我們是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我們的團隊擁有10多年的養老服務經驗。     我們是一支專注的團隊。我們堅信,只有專注,才能做好居家養老。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因為一個共同的夢想:做一家真正優秀的養老服務企業,為老年人提供最貼心的居家養老服務。
  • 這11家巨頭「跨界」養老,他們都做了這些產品……
    平臺註冊老人20萬以上,累計服務100萬人次以上,活躍老人超過6.1萬人;網際網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已累計導入120個社區;養老機構服務管理系統在五家養老機構應用,服務床位400張以上。旺旺集團與日本EARTH SUPPORT株式會社合作創建了愛志旺(上海)健康管理公司,在國內開展了六大服務模式:日間照料、認知障礙早期幹預、居家養老服務、到宅沐浴、養老機構代運營、輔具/適老化改造。
  • 浙商日本九州養老產業考察之旅
    二戰以後,該地區也是日本高齡化嚴重的地區,65歲以上老人人口佔當地全部人口的25%以上。在此背景下,產生了像麻生介護服務公司等一批在日本養老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的優秀養老運營企業。——麻生集團旗下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企業,擁有100家以上的居家服務站。
  • 養老機構的「高端」如何名實相符?臺灣資深養老從業者的思考
    我們不難發現,如上提到的基礎配套包括六個:一是養老公寓體系;二是醫療保健體系;三是養生服務體系;四是健康增進體系;五是生活服務體系;六是社區支持體系。但若要養老項目做得好,還是需要看服務的人員比例和專業護理人員的比例。
  • 養老產業發展趨勢:未來10年該怎麼走?
    02營利性/非營利性早期,很多大的地產、保險公司對於非營利性的養老項目很排斥,但隨著政策的拉平、對非營利性認識的加深,也包括一些地方對公建民營養老項目的招標要求,我們發現大企業已經開始主動爭取,並更願意做這種政府的非營利項目,這是行業認知的重大變化。
  • 智慧養老,智能照護
    「核心觀點」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智慧養老的穩步前進;養老照護供需矛盾+老人支付能力和意願受限,是智慧養老快速成長的沃土;智慧養老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提升效率,最終落腳點還是服務,得服務者得天下;平臺+設備+服務的商業模式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 【文字轉錄】王大寧:居家養老機器人的相關問題淺析
    本次高峰論壇採用線上直播形式開展,以「把握後疫情時代健康養老新形勢·構建智慧健康養老發展新未來」為主題,共分為十個分論壇。10月26日上午,在智慧健康養老行業發展趨勢分論壇上,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王大寧分享了「居家養老機器人的相關問題淺析」的報告。下面是根據現場視頻整理的文字材料,不準確之處,為轉錄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