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蛋白桑興農」微信公眾號,再點擊「關注」 ,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頂尖好文,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轉發分享。
摘要 飼料用桑作為動物的非常規飼料原料,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和利用價值。本文對飼料用桑的營養特性、加工調製以及在畜禽水產日糧中的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綜述。桑葉(嫩枝)營養成分豐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功能性活性成分,可通過鮮餵、青貯、加工成桑(枝)葉粉和顆粒在動物日糧中進行應用,對動物生產性能、肉品質、抗病力的提高能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 飼料用桑;營養特性;加工調製;動物日糧
近年來,人們利用桑樹的獨特優勢,已在生態治理、畜禽養殖、食品醫藥等領域進行了初步探索,為桑樹資源的科學利用和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桑樹枝葉開發製作動物飼料十分關注,我國也於2012年將桑白皮、桑椹、桑葉、桑枝列入飼料原料目錄中,2013年頒布實施《飼料用桑葉粉》,旨在積極開發桑樹資源,拓展其利用途徑。
1 營養特性
生長期桑葉中水分佔75%以上,桑葉(嫩枝)混合物水分佔70%以上,營養成分豐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葉綠素黃體、新胡蘿蔔素等色素及黃酮類、多羥基生物鹼類、苯並呋喃類、三萜類、香豆素類、有機酸、Cu-Zn SOD、植物雌激素等功能性活性成分。其化學成分隨桑樹品種、採收季節、產地、桑樹營養狀況、加工方式的不同有所差異。經檢測,桑葉含粗蛋白(26.2%~36.4%)、粗脂肪(3.2%~3.5%)、粗纖維(9.3%~10.7%)、灰分(7.2%~8.1%)、可溶無氮物(43.0%~54.4%)、碳水化合物(12.2%~20.4%)[3]。此外,桑葉蛋白含有17種以上的胺基酸,類似於油菜花粉,其中動物必需或者重要的胺基酸佔1/2以上。 關注蛋白桑興農微信公眾號(ID:niuzhendbs)了解更多相關信息。
2 加工調製
2.1 鮮餵
新鮮桑葉營養豐富,鮮嫩多汁,適口性較好,可以直接飼餵動物。這是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法,但新鮮桑葉不宜儲存。
2.2 青貯
青貯佔地面積小,是保證桑葉常年青綠多汁、降低桑枝條木質化程度的有效措施,可使桑葉貯存期延長至3~5年,甚至更長。青貯桑葉可以作為冬季舍飼牛、羊等反芻動物青飼料的首選,也是畜禽四季的優良飼料。與青貯玉米相比,青貯桑葉的粗蛋白含量高很多,可以將其完全取代。青貯桑葉具有顏色黃綠、柔軟多汁、氣味酸香適口性好等特點,利用價值高。
2.3 加工成桑(枝)葉粉
新鮮桑葉(嫩枝)含水率高,儲存較難,利用方式單一,而將桑葉(嫩枝)加工成桑(枝)葉粉,可拓寬桑的應用領域。目前桑(枝)葉粉加工方式有3種。
2.3.1 直接乾燥粉碎。飼料用桑葉粉主要採用該方法獲得。其主要以桑樹的葉、芽及部分嫩枝條為原料,將收割長度為45~60 cm的桑葉、嫩枝直接放置於乾燥通風處,陰乾至含水量30%左右,再攤放在陽光下迅速曬乾或進入乾燥室烘乾,使水分降至8%~12%,然後利用飼料或秸稈粉碎機進行粉碎即成。乾燥粉碎後不宜即刻裝袋,避免堆積發酵變質。儲存時,可適當添加抗氧化劑、防黴劑、抗結塊劑等。
2.3.2 殺青後烘乾粉碎。用該工藝生產的桑葉粉可保持原有營養成分,顏色淺綠,且青臭氣得以去除。將採摘的桑葉清洗乾淨,按約2 cm的規格切成條,然後進入滾筒進行殺青(可選擇微波或者蒸汽2種方式)。於100~110 ℃條件下經過1 min的殺青處理後,再於60~120 ℃進行烘乾處理(一般選擇電熱鼓風乾燥箱)。乾燥程度以手捏成粉即可,攤晾後用機器粉碎成不同細度,根據不同用途而定。
2.3.3 浸提後乾燥。新鮮桑葉經過切碎、高壓蒸汽殺菌、粗碎成漿等處理後,用膠體磨研磨。漿液中添加浸提液(5%NaOH溶液),液料比為15∶1,溫度35 ℃,浸提45 min,過濾得提取液,再經低溫真空乾燥製成固體粉末。
2.4 加工成顆粒
該方法是一種有效提高利用率的利用方式。可根據不同畜禽營養需求,將桑葉粉配比其他飼料原料,繼續加工成顆粒全價料並直接飼餵動物,其損失率小,有利於提高畜禽採食量,並且可達到完全消化。
3 飼料用桑在動物日糧中的開發利用
3.1 家禽
目前,桑葉飼料在家禽的規模養殖中運用較多,特別是在地方優質雞種中的利用前景較好。大量研究表明,添加低水平桑葉粉對家禽養殖生產性能影響差異不顯著,可改善雞肉和產蛋雞雞蛋的品質。O Margareta等在肉雞日糧中添加2%和5%的桑葉粉,結果表明桑葉粉添加對肉雞生產性能無顯著影響,但雞肉中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顯著降低,這與MR Islam等研究一致。H.Tateno研究表明,產蛋雞日糧中加入6%桑葉粉,可以增加產蛋量和蛋重,蛋黃顏色也得到改善;加入9%桑葉粉,蛋黃顏色顯著改善,但是蛋重和產蛋量無明顯變化。吳 萍等用桑葉粉分別代替基礎日糧的2%、4%、6%和8%,可極顯著提高蛋黃色澤;桑葉粉添加量達8%時,總蛋白、球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顯著下降,產蛋量和採食量極顯著下降;添加桑葉粉對蛋黃重量、膽固醇、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蛋殼厚度及蛋殼強度等無顯著影響。P Pajia在蛋雞日糧中添加0.5%、1.0%、1.5%和2.0%的桑葉粉,對蛋雞生產性能沒有顯著影,但血清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雞蛋膽固醇顯著降低。桑葉粉的添加還有利於改善肉雞的風味和胺基酸沉積。吳 東等在淮南麻黃雞日糧中添加3%~7%桑葉粉,結果表明,在不影響生產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改善胺基酸沉積和肉色。桑葉還可降低雞糞中NH3的含量,從而減少空氣汙染。
3.2 生豬
Carlos等研究表明,在生豬日糧中桑葉添加量可以達到20%,且對生豬生產性能無顯著影響。桑葉粉可以改善生豬生長性能和豬肉品質,主要通過調控小腸和肝臟部分關鍵作用酶的活性而產生作用,如激活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抑制血清脂肪酶、蔗糖酶。李有貴等研究表明,在育肥豬飼料中添加桑葉量為10%時,對生長速度無顯著影響,豬胴體率、肌肉肌苷酸和脂肪含量提高,肌肉pH值下降速度減緩,豬板油率和背膘厚度顯著降低。郭建軍等指出,在日糧中添加鮮桑葉,能顯著降低育肥豬盲腸中大腸桿菌數量,增加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數量,從而提高飼料報酬和日增重;同時,顯著提高豬背最長肌中的總胺基酸含量,單一胺基酸(天門冬氨酸、賴氨酸、絲氨酸、丙氨酸、蘇氨酸、穀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含量顯著提高,肌肉中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含量的提高,尤其是賴氨酸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豬肉品質和風味。另外,有研究發現,桑葉粉還有提高母豬生產性能的功效。郭建軍等通過在繁殖母豬飼料中加入3%和5%的桑葉粉,能有效促進繁殖豬產後發情,促進卵泡發育,提高產仔數,並能改善繁殖母豬的身體狀況,提高豬奶的營養水平,從而提高仔豬的初生重、斷乳重和成活率,其中以添加3%桑葉粉最好。
3.3 草食動物
桑葉具有良好的適口性,作為草食動物的進食草料,可以促進動物生長,改善反芻動物瘤胃內的生態環境,促進瘤胃內纖維分解菌的繁殖,提高飼料消化率,增加反芻動物的採食量。郭建軍等在育肥牛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飼料桑,能促進牛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報酬,增加生長速度,特別是精料中添加桑葉粉10%時,育肥牛生長速度顯著提高。有研究表明,桑葉粉替代苜蓿草粉後同樣可使犛牛採食量上升。李偉玲在肉羊基礎日糧中添加5%、10%、15%的桑葉粉,可提高肉羊日增重,提高羊肉蛋白質、總胺基酸含量和必需胺基酸含量,增強肉羊血清中的總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活力及總抗氧化能力,並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肉羊的免疫力。梅寧安等[29]用桑飼料育肥肉用雜交公羔,能提高雜交公羊的產肉性能,增加大理石花紋值和熟肉率,改善羊肉品質。此外,有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15%~20%的桑葉粉,可提高紐西蘭白兔的屠宰性能,改善兔肉肉品的物理性狀,有降低肉品中粗脂肪含量和提高蛋白質含量的趨勢。Martinez等綜合評定紫花苜蓿與桑葉飼養兔效果試驗,用桑葉飼餵兔,其肉的營養價值高於苜蓿飼餵兔。
3.4 水產
自16世紀以來,我國就有種桑、養蠶和養魚相結合的「桑基魚塘」模式傳統,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相比魚粉,桑葉為植物蛋白源,由於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抗營養因子和胺基酸不平衡等特點,在水產飼料中隨著添加量的增加,會對水產動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楊 陽等研究添加不同產地的桑葉粉,不影響羅非魚的生長性能。因此,添加適宜範圍內的植物蛋白源,不會對水產養殖的生長造成負面影響。但是,馬恆甲等研究發現,草魚飼料中添加5%的桑葉粉不影響草魚的生長性能,對降低草魚髒體比、肝體比、內臟脂肪率及肌肉脂肪含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也降低了草魚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但當添加量達到10%,草魚的生長性能明顯下降。由此可見,水產動物飼料中直接添加桑葉粉是可行的,但添加量不宜太高。但通過發酵處理桑葉後,可提高在水產飼料中的添加比例,甚至對有些魚類可以添加到40%以上。
4 結語
眾多研究表明,桑葉的營養價值豐富、適口性好,作為一種優質的非常規飼料開發前景廣闊,對動物生產性能、肉品質、抗病力的提高能起到積極作用,但其作為飼料利用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其配套栽培、規模化生產加工、桑葉配合全價飼料、桑葉蛋白和功效成分提取技術是今後飼料用桑開發利用研究和推廣的重點。
桑葉茶的五大保健功效桑葉延年益壽的藥理學研究
現代研究表明,桑葉能提高小鼠對高溫刺激的耐受能力和防止由於應激刺激引起的大鼠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低下,而當腎上腺功能低下時,桑葉可使之恢復正常。用地塞米松使小鼠產生"耗竭",桑葉則可減輕此現象的發生。桑葉能延長小鼠遊泳及轉棒時間,具有增強肌體耐力作用。桑葉能延長果蠅的壽命,能提高老年大鼠紅細胞內SOD含量,從而能有效地清除生物氧化產生的超氧陰離子,並能降低老年大鼠大腦、脊髓組織脂褐質含量,表明具有延緩衰老作用。另有研究表明桑葉無中樞神經系統安定作用,對免疫功能無影響,無促進生長及性激素作用。桑葉茶藥理及臨床研究有較好的抗衰保健作用,以清補為其特色,尤宜於中老年人服用,該研究為中老年保健用藥和利用蠶桑藥源開拓了一條新路。
一、桑葉茶降血糖
日本神奈川縣衛生研究所和養蠶研究所等從1990年起,啟動了"開發未利用食品材料"研究項目。研究人員對桑葉進行化驗、分析後確認,它含有一種脫氧黴素。可阻止糖分解酶發揮作用。桑葉原物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成份是桑葉中的"生物鹼",這是一種特殊的功能成份,它是其它動、植物所沒有的。日本稱這種特殊組成為"DNJ"物質。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麥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澱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分解速度;根據研究,桑葉的有效成份,其中鈣、鐵、鈉的含量分別是茶的5倍、5倍、2、8倍。由此可見桑葉茶的功效之廣。此外研究還發現,桑葉內的桑素(Mulberin)具有抗癌活性,並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桑葉茶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本草綱目》記載,秋霜葉為"神仙草",認為有止咳、預防高血壓等功效。日本古書《吃茶養生記》記載,桑葉有改善"飲水病"(即糖尿病)的作用。現在,在中醫治療中,桑葉作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種疑難雜症的藥物而使用。
二、糖尿病的剋星--桑葉茶
基於糖尿病緣於氣陰兩虛及兼挾瘀血、痰濁的認識,我國著名糖尿病專家何紹奇治糖尿病,常用自擬"四桑湯"為基本方(桑葉、桑椹、桑白皮、桑寄生)加減治療。方中桑葉甘寒微苦,古方如桑杏湯、清燥救肺湯都用它來治療燥熱傷肺。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桑葉的主要功能成分為生物鹼--DNJ,能將葡萄糖從血液中轉移到末稍組織中促進糖的利用與轉化,使血液胰島素增加,血糖含量下降。桑葉所含脫皮固酮能促進葡萄糖轉化為糖元,可降血糖。桑椹甘寒,滋肝腎,補陰血,潤腸道,《本草經疏》云:"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陰之藥",唐以前即用它治療消渴。桑白皮性寒涼,有清瀉肺火之功,《別錄》說它能療"熱渴",宋人方書中常用以之治療消渴。桑寄生苦而甘平,除了可祛風溼、補肝腎、降血壓、抗病毒外,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消瘡祛斑桑葉茶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桑葉還有良好的皮膚美容作用,特別是對臉部的痤瘡、褐色斑有比較好的療效。痤瘡,俗稱粉刺,是常見於青年人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中醫認為,過食油膩辛辣食物,脾胃積熱生溼,外邪侵犯皮膚則生痤瘡。由於桑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有人試用桑葉煎劑治療痤瘡258例,其收效達到89%以上。具體辦法是,每日取桑葉15克,泡茶分三次喝,一般15天見效。取泡茶用桑葉適量,搗爛,敷痤瘡處每日30分鐘,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用桑葉來治療面部褐色斑,具體方法是:用桑葉茶500克,每日15克,沸水浸泡後作茶飲用,連服30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服用30天後即有明顯療效,斑塊消退或色素變淺。治療期間應多吃些豆製品,如豆腐、豆芽等,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專家們認為,服用桑葉所以對皮膚褐色斑有良好療效,與其對機體分泌功能的改善有關。同時,根據藥理研究證明,桑葉富含黃酮化合物、酚類、胺基酸、有機酸、胡蘿蔔素、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這對改善和調節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抑制色素沉著的發生和發展均有積極作用。另外,堅持常飲還有減少皮膚或內臟中脂褐質(即老年斑)的積滯。
四、桑葉茶減肥的奧秘
桑葉茶可以減肥,就是與桑葉"消腫"、"清血"的作用有關。桑葉茶之所以能夠消腫,是因為桑葉有利水的作用。利水作用與利尿作用不同,不光可以促進排尿,還可以使積在細胞中的多餘水分排走。所以桑葉茶能夠改善所謂的水腫現象。清血是指將血液中過剩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膽固醇增加過多就是高脂血症。所以胖人多為高脂血症患者。桑葉有改善這種高血脂的作用。
另外,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細血管中的流動特別不暢通。毛細血管只有我們頭髮的1/100那麼粗,所以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腦溢血都是毛細血管堵塞的結果。桑葉中含有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黃酮類成分,所以在減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時,又有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溢血的作用。
五、止汗妙品---桑葉茶
桑葉治汗出,由來已久。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桑葉除寒熱、出汗"。被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朱震亨(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書中記載:"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盜汗:入睡後不自覺的出汗,醒後即停止。)明末清初的名醫傅青主,很擅長用桑葉止汗,他擬定有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等幾個藥方,都選用桑葉為主藥,並稱讚桑葉為"收汗之妙品"。其他醫學文獻如《本草撮藥》也有:"以之代茶。取經霜者,常服治盜汗。"
當代上海著名中醫顏德馨教授,根據《醫學入門》中"思慮過度,以致……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葉,帶霜採陰乾,或焙為末,米飲調服"的記載,治療一盜汗兩年餘的60歲老婦,別無所苦,飲食如常,惟覺精神疲憊,用霜桑葉研末,米飲調服9克,早晚各服1次,結果半月愈,終未復發。
以文會友!轉發分享是最好的鼓勵和支持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