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是ARM晶片的時代,中國芯或因此而崛起?

2021-03-06 搞機二師兄

↑↑↑擊上方"藍字"關注,每天推送最新科技新聞

說起來,ARM架構的晶片,其實已經走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在2020年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刻,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

因為蘋果M1晶片的推出,似乎改變了整個晶片市場的格局,讓PC市場也全面重視起ARM晶片來了,要知道以前在PC市場,大家認為ARM架構根本就不是X86架構的對手的。

而在蘋果的M1之後, 傳出微軟也要研發ARM晶片,用在Azure領域替代掉intel,還有amazon也表示要研發晶片,在AWS上替代X86晶片,還有谷歌也有這個打算,將ARM晶片用於google Cloud上。

這意味著至少在伺服器領域,ARM架構已開始替代X86架構了,再加上M1晶片,以及其它躍躍欲試的眾多ARM晶片廠商們,很明顯屬於ARM的時候真的來臨了。

特別是隨著5G到來,物聯網高速發展,而隨時連接,低功耗、高性能等更是ARM晶片的優勢所在,所以可以肯定的講,未來十年,還真的是ARM晶片的時代。

另外,在這個ARM晶片時代,中國芯或因此而崛起也說不定的。我們知道在X86晶片時代,由於X86架構授權的原因,國產晶片廠商基本上就拿不到授權,只能另找架構,比如龍芯用MIPS,申威用alpha,華為、飛騰等用ARM,導致沒有生態,這些晶片是在艱難發展著。

而X86與windows形成了穩定的wintel聯盟,完全就不是MIPS架構、ARM等架構能比的。

但在ARM時代,安卓生態已經有了,同時windows也開始適配ARM晶片了,這意味著國產廠商們利用ARM的架構授權,就可以開發出頂級的晶片來,再配合安卓、windows生態,相較於世界頂尖水平,完全都不會遜色。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在ARM來臨的這個時代,中國芯一定會崛起,因為設計難度並不高,而又有臺積電這樣的代工企業可以幫助生產,還有安卓、windows生態支持,國產芯想不崛起都難。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ARM架構是別人的,無法獨立自主,但在全球半導體一體化的情況下,這樣的擔憂可以有,但也不必覺得這個是天大的隱患,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探路未來·共謀「芯」事——暨《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新書發布會
    2020年11月9日晚19:30,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半導體行業觀察聯合舉辦的「探路未來·共謀「芯」事——暨《光刻巨人:ASML崛起之路》新書發布會」以在線直播的形式,從產業界、學界等角度,就當前環境下,晶片製造如何破局,如何迎接嶄新未來等話題展開討論,探尋未來的晶片製造發展之路。
  • 在我們都關注疫情的時候,中國的晶片行業悄悄崛起了
    就在全世界把目光集中在世界疫情狀況的時候,中國的晶片行業竟然悄悄崛起就在最近有人提醒了米爾我一下,如果把今年發生過的所有關於晶片的文章串在一起,就會發現中國的晶片行業正在逐漸拋棄「弱者」的形象,正式發力了。今天米爾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年中國晶片行業發生過的那些大事情。首先第一個事情,就是華為手機還在繼續出。
  • 二十餘載造芯路,看中國企業崛起的海信曲線
    歐洲杯頂級贊助商三分之一為中企,被認為是中國品牌崛起的一大信號。這四家尤其引人注目,其中最特別的一個就是海信,這是唯一一家家電品牌。事實上2016年,海信就成為了歐洲杯第一個中國贊助商,並在2018年FIFA世界盃繼續官方贊助,這是世界盃設立近百年以來的首個中國消費電子品牌贊助商。
  • 致力於安全晶片領域,紫光同芯引領中國芯前行
    由芯師爺主辦、深福保集團冠名的「2020硬核中國芯」活動,現已同步上線「雲展覽」,每天為廣大電子工程師推薦參評的優秀中國芯企業。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同芯」)是業界領先的安全晶片及解決方案供應商。
  • 或出售ARM公司:中國晶片崛起機會來了
    【7月1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ARM公司所研發的ARM架構的晶片,一直都壟斷著全球手機晶片市場,無論你是蘋果,還是三星、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所使用的晶片都離不開ARM晶片架構,雖然ARM公司原本是屬於英國的一家晶片公司,但在2016年,被日本首富孫正義直接收購,但日本軟銀公司也為此付出了320億美元的代價,但也是讓ARM公司徹底的成為了一家日本公司。
  • Nvidia、ARM兩大晶片巨頭欲合併,對中國科技界的影響超乎想像
    這裡有個小故事,在Arm最初期產品開發時有一天他們的工程師發現他們的晶片(那時產品叫arm1),在沒有接上電源的情況下,居然一直在正常的運行!研究人員很快發現那個晶片是靠那個計算機鐵框架上漏電的那點電流在驅動著,使得它能夠保持正常的運營!日本軟銀於2016年以320億美金的估值收購了Arm。
  • 「芯痛」不如行動,且看「中國芯」如何崛起!
    美國宣布對中興通訊的禁售令,既讓中興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可能進入休克狀態」,也令國內通信行業真切地感受到「芯痛」,給整個中國製造業帶來諸多影響。「缺芯少魂」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一時間,除了國家、企業看到了這個「軟肋」,也引發了社會關注,人們以各個角度談論著晶片,期待中國「芯」崛起,以打破中國芯入不敷出,嚴重依賴進口的困局。面對美國的一記重拳,中興通訊也正在展開自救。上周,一張照片刷屏了:已經76歲的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臨危受命,再次出徵,拉著行李箱走在機場,後面跟著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和總裁趙先明,趕赴遠方救火。
  • 【慘重】MACOM停止對華為供貨損失慘重;arm總裁:重視與華為和海思的關係;聯發科5G晶片獲最佳移動晶片獎
    他總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的三大變化:市場格局演變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行業併購持續進行,以及半導體多種工藝同時存在。陳志寬博士強調,驅動半導體發展的動力也在不斷變化,汽車電子、安全和AI已成為三大驅動力。隨著車聯網、自動駕駛和電動車等新型汽車技術的到來,汽車電子改變了半導體產業鏈的格局。「你不會有一部用了十年的手機,但你可能有一臺開了十年的車。」陳志寬博士這樣說道。
  • 聽風者:"中國芯"崛起(附股)
    【趨勢觀察·聽風者(42)】「中國芯」崛起(附股)——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的產業鏈投資分析長江證券零售客戶總部 傅靜今年1月,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發表了一份報告稱,中國的晶片業已經對美國的相關企業和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並建議美國總統下令對中國的晶片產業進行更加嚴密的審查。這並非美國首次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布類似言論,側面說明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正在逐漸崛起,確實引起了美國的注意及恐慌。
  • 告別了美國的中芯國際和中國晶片現代化之路
    那個時候,張江還是一片農田,中國的房地產,也還處在未來十幾年大牛市啟動前的冷場期。就在完全不受關注的情況下,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晶片工廠——中芯國際,拔地而起。張汝京也全不負其建廠狂人的盛名。雖然在中國這個晶片荒漠建廠,有著大量在臺灣,美國想像不到的困難,例如各種各樣的技術禁運,技術壁壘。但是張汝京憑藉其在業內浸淫二十多年的人脈,將所有困難係數擺平。
  • 中國芯的「新機遇」:國內晶片企業紛入局RISC-V架構,對弈ARM直攻AI、物聯網半壁江山
    正當國內「晶片熱」達到鼎盛,RISC-V 象徵自主、可控、創新的形象儼然成為中國芯的「新機遇」,
  • 臺積電3納米晶片獲得新突破,「國產芯」距離崛起只差3步!
    除了營收不斷增長,臺積電還是晶片製造工藝的風向標。以往被視為半導體「鼻祖」的英特爾至今停留在14納米工藝上。而臺積電最近又傳來好消息,晶片製造工藝實現新突破,晶片行業有望提前進入3納米時代。全球科技行業有望提前進入3納米晶片時代,首批受益的企業或許就是高通,因為高通發布旗艦手機晶片的時間節點就是在年底,時間上剛好趕上3納米工藝。
  • 「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一手創辦中芯國際,為祖國打下晶片江山
    目前,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這場「晶片戰爭」日漸膠著。大家都知道,未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其實並不是基礎生產力的競爭,而是尖端科技領域的競爭。那麼美國為什麼會在這場戰爭中變得「歇斯底裡」,甚至是撕去了「客氣」的偽裝呢,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已經被動搖了,往前追溯二三十年,自從網際網路技術在美國誕生以來,美國一直憑藉著相關的高端技術穩坐世界第一把交椅,而中國由於起步晚、底子薄,在這一領域一直是被動的狀態,美國也沒把中國當過對手,隨著近年來中國企業的迅速崛起,美國漸漸察覺苗頭不對
  • 中國廠商崛起 指紋晶片被「白菜化」
    瑞典FPC在近年來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手機廠商的龐大訂單。在2014年,華為為了在Mate7上實現指紋識別功能,選擇了FPC為供應商,供應指紋識別晶片,在華為Mate7一炮走紅之後,國內諸多手機廠商紛紛跟進,不僅在外觀上模仿Mate7,也搭載了FPC的指紋識別晶片,這使得FPC在中國的業務隨即暴漲。
  • 全球晶片市場大變革!蘋果華為齊助力:國產芯可借ARM晶片崛起
    【1月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華為鯤鵬920晶片、蘋果自研M1晶片誕生,似乎也讓ARM晶片架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最輝煌時刻,甚至可以說是全球晶片市場一次變革,因為直接打破了以往ARM晶片架構無法匹敵X86晶片架構的認知,尤其是ARM晶片架構具備低功耗、低發熱量優勢,也讓很多晶片巨頭全面重視ARM晶片市場啊,其中AMD晶片巨頭,更是重啟了「X86+ARM」雙晶片架構的研發計劃,為了就是集合
  • 中國芯能否登頂?從晶片產業發展史找答案
    雖然英特爾也後知後覺地推出了自家的手機晶片,卻沒有激起什麼水花。當年它在PC領域讓別人流的淚,現在手機市場裡自己都偷偷流幹了。後來,英特爾試圖在通信基帶上尋求突破,但在5G時代來臨時卻碰了壁,只得將相關資產出清退場,留給人們一個昔日霸主的背影,這次它是真的寂寞了。新興市場不僅是新的產品領域,更是新的地域。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成了世界移動網際網路最大的市場。
  • 家用電腦的變革,ARM處理器的新時代!
    在正於杭州舉辦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平頭哥發布自研CPU晶片倚天710。阿里表示,這是業界性能最強的ARM伺服器晶片,性能超過業界標杆20%,能效比提升50%以上,未來將主要用於阿里雲數據中心部署應用。
  • 又一「中國芯」崛起,國產勢力躋身全球內存接口晶片前三
    疫情使在線辦公和遠程教育需求爆發,雲計算需求快速提升,拉動伺服器需求的增長;據中國通信院《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為1883億美元,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美元,CAGR達18%。據IDC預測,2020年全球伺服器市場出貨量將恢復增長;2020年到2025年,中國X86伺服器市場規模有望以年複合增長率9.08%的速度穩步增長。
  • Arm伺服器晶片編年史
    (對,那時還是3G時代。) TSMC 的主流工藝是40nm,年收入$10B。 我還在一家叫EZchip的公司做NP3,此處NP不是Neural Processor而是Network Processor。那是一個網絡處理器大繁榮的時代,我能說出一長串名字,可惜現在都湮滅了。
  • 華為晶片恐遭斷供背後,中國芯的心酸往事與前途去路
    80年代開始,中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被拉大,這其中既有內因,也與全球晶片產業開始裂變分工形成各類壁壘密不可分。晶片半導體在全球化浪潮下逐漸成為一個分工精細的全球生意,越是網際網路後浪下出生的企業,越具有開放性和對未來的想像空間。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