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機器智能」時代已經來臨(附演講全文)

2022-01-14 智能製造

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機器智能高峰對話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了《數據創造價值 創新驅動未來》的主題演講。

馬雲在機器智能高峰對話會上。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宇攝

馬雲在演講中提出,新製造是以「機器智能」為推動力,機器會越來越聰明,機器越來越會自我學習。它將重新定義原來流水線、標準化、規模化、貨櫃、低成本。「定製化將會越來越多。IoT、大數據,這個行業出來,大數據對傳統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電子商務對零售行業的衝擊。」

機器智能的來源正是數據。「以前的電器是插上了電以後就聽你話。未來電器不僅要通電,更要通數據。由於機器收到的數據,機器比人變得越來越聰明。」馬雲說,「這一切皆是創新,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了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上是空殼。」

阿里巴巴認為,「人工智慧」依舊是以「人」為中心定義的「智能」,而「機器智能」包括範圍更寬泛,它還包括機器本身具備的超越人類的智能。

馬雲說,「沒有人可以阻礙大數據時代,沒有人可以阻礙網際網路,就像沒有人在一百年前拔掉電一樣。」

的確,「機器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改變正在發生。你準備好了麼?

馬雲演講摘錄:

1、在未來十年以內,製造業會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因為新製造將重新定義原來所謂流水線、標準化、規模化、貨櫃、低成本。大數據對傳統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電子商務對零售行業的衝擊,請各製造業要高度重視。

2、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對未來的把握,走自己的路,發揮自己的優勢。

3、未來我們不是思考填補什麼技術空白,而是應該讓別人來填補我們的技術空白。

4、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了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上是空殼。

5、不要讓機器去學習人類,我們要想機器必須要有機器的方式方法,機器獨特的思考,讓機器有自己思考去彌補做人類做不到的東西。

6、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7、什麼是機會?機會一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好的機會,第二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災難,並且你把災難消滅掉,機會就來了,機會一定是在別人抱怨之中,一定是在別人恐慌中。

8、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

9、我們人類在進入重新定義很多事情的世界。絕大部分的人是生活在昨天,以昨天的思考來判斷明天或者至少在解決今天的問題,重新定義是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明天或者後天。如何能夠把生活在昨天和後天的人結合在一起,我們對很多問題將會重新定義。

10、由於大數據時代的出現,我們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將進行重新定義。 我指的計劃經濟不是那時候蘇聯的計劃經濟,也不是中國剛開始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最大的差異是,市場經濟有一隻無形的手,我想問大家,如果這隻無形的手你願意摸到,你願意做計劃嗎?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覺得剛才的對話還是很不錯,因為首先覺得這樣的討論應該是在矽谷,怎麼跑到貴州來討論,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覺得可能四五年以前大家在貴州討論最多的是我們該怎麼樣抓住機會,能夠更加的後工業化,怎麼樣能夠討論挖更多的煤,開更多的工廠。但是短短四年還不到的時間,我們看到整個貴州大數據產業迅猛發展,這確實讓人震撼。

剛才我自己坐在下面在想,其實我們以前對貴州了解最多就是茅臺酒,我對茅臺酒很熱愛,也很關心,一直在講憑什麼茅臺酒那麼好,很多人跟我講了很多道理,其中,最神秘我覺得最不靠譜的一種說法就是空中22平方公裡有一種神秘的菌在飛來飛去,我是不太相信的。其實茅臺酒就是地處偏遠山區產了很多糧食,但是由於東西運不出來,當地農民找到一種很好的釀酒方法,時間放得越長這個酒越好。但是在這樣的地方,這麼偏遠的農村,能夠談論大數據,能夠創造大數據,能夠對未來進行思考,我覺得這是貴州一種彎道超車的戰略思考。其實大家知道,貴州這個地方在我看來是先天不足,交通也不行,基礎設施也不行,說到人才,這個地方我聽說只要有點才華的人都跑出去了。但是現在不一樣,全世界的頂尖IT在DT時代最優秀人都跑到這裡,而現在把先天不足變成了先天優勢,對未來整個數據時代的把握是讓人覺得非常振奮,不是震驚。2016年,貴州在電商網購的增速是全國第一,網上銷售增速全國第二,2016年,貴州上雲的中小企業增長達到55%,增速也是全國第二。一個非常落後貧困的地區能夠把握住新的機會衝起來,我相信,十年以前你跟任何人講貴州有可能發展大數據,誰都不相信。但是今天,我覺得這裡就正在發生這樣的奇蹟。我在想,如果貴州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如果貴州這樣的人才資源都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

我今天主要講一個觀點,我們人類在進入重新定義很多事情的世界。貴州現在做的事情,我覺得每個城市都可以做,貴州人現在在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機會在做。大數據時代,人人有機會。但是我們對做的事情的定義要進行重新定義。什麼是重新定義?我覺得,我們絕大部分的人是生活在昨天,以昨天的思考來判斷明天或者至少在解決今天的問題,重新定義是很少一部分人生活在明天或者後天,而且絕大部分生活在明天和後天的人有很多人是空想主義。如何能夠把生活在昨天和後天的人結合在一起,我們對很多問題將會重新定義。

未來的三十年會把很多今天看來很可能的事情變成了不可能,會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我想先講一些比較哲學方面的問題,也跟大家思考。去年我提了一個觀點,我說由於大數據時代的出現,我們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將進行重新定義,我們在過去的五六十年,大家認為市場經濟要比計劃經濟好很多。但我個人覺得,未來三十年,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將會被重新定義。我這個觀點在國內得到了很多的經濟學家一致批判,大家覺得我是胡說八道。這裡我自己先告訴大家,我指的計劃經濟不是那時候蘇聯的計劃經濟,也不是中國剛開始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最大的差異是,市場經濟有一隻無形的手,我想問大家,如果這隻無形的手你願意摸到,你願意做計劃嗎?在大數據時代,特別是萬物互聯的時代,人類獲得數據的能力遠遠超過大家想像,人類取得對數據進行重新處理以及處理的速度的能力也遠遠超過大家,不管是AI也好,MI也好,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我想說明的一個問題,由於大數據讓市場變得更加聰明。由於大數據,讓計劃和預判成為了可能。兩個簡單的例子,以前的漁民出去下海撈魚,由於對氣象不把握,只能靠老船長的經驗來做,所以有沒有暴風雨純粹憑經驗,所以經驗主義成為了第一步。但是氣象臺出來,氣象就是數據。我們能夠準確的預判下午2點45分有暴風雨,這些出來以後,使得捕魚的計劃性就有可能出現。當然,反饋氣象臺第一波人就是那些老船長。第二步,我們今天在講以前沒有X光、沒有CT機的時候,我們只能號脈,但是有X、CT就去照,其實X光、CT都是數據。加入這個世界萬物互聯,所有數據都會有的時候,我們對很多昨天困境的認識要進行重新定義。

我去年講了一句話,我講五個新,未來三十年,這五個新將會深刻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政治方方面面,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這五個新很多人批判,其實這五個新是重新定義這五個事。新零售就是必須重新定義零售。大家都知道,零售以前是當做銷售的渠道,未來零售我看成是一種服務,以前零售是賣貨,未來零售是做服務,未來零售是計算要做的,所有物流也好,產品流也好,經營流也好,服務流,必須合在一起。20世紀如果是工業製造的能力,那麼21世紀是服務的能力。所以,新零售是我們必須對零售重新定義,原來賣貨,未來賣服務。新製造更是重新定義。我在很多地方講了很多遍,15年以前我說電子商務會衝擊零售行業,大家並沒有想回事,這兩年大家都罵電子商務衝擊了傳統零售,其實我覺得不是電子商務衝擊了傳統零售,而是你的保守,思想活在昨天希望留住昨天的思想衝擊了今天的模式。下一波巨大的衝擊在未來十年以內,製造業會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因為新製造將重新定義原來所謂流水線、標準化、規模化、貨櫃、低成本,將會徹底會被改變,所以定製化將會越來越多,IOT、大數據,這個行業出來,大數據對傳統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電子商務對零售行業的衝擊,請各製造業要高度重視。我說,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機器會越來越聰明,機器會越來越自我學習,這對傳統製造業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早做準備。好消息是,還有十年時間。壞消息是,大家都一樣。新金融,不是錢等待錢,所有金融機構最擔心是錢不能到需要的人手上。過去金融是二八理論,只要服務20%大客戶就能夠得到80%的利潤,未來是八二理論,必須扶持80%的中小企業、年輕人和需要錢的人,獲得20%的利潤。金融機構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其實,金融本身是做個信用體系,在沒有信用體系下,中國很多金融體系機構我今天看來跟一兩百年前的當鋪沒有什麼差異的。兩百多年前要東西把東西當給他,拿一筆錢去進行經營,今天我們基本上很多企業到銀行去貸款是要把資產抵押,我覺得這兩百年來,跟當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把名字改為銀行或者規模做得大一點而已。但是未來新金融必須建立信用體系,必須建立各種各樣以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所以這方面希望大家高度重視。第四個是新技術,昨天我們認為是強大的技術很有可能今天並不重要。在座很多人覺得很鬱悶,很多人都還沒有搞清楚IT是什麼,現在我們進入了DT時代。我也告訴大家,昨天IT越強的企業,今天越痛苦。你去想一下,過去所謂八大IT公司,哪一家公司今天不在折騰,不在痛苦之中?因為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道理。我們必須去思考,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必須在另外一道上競爭。彎道超車概率贏的機率很低。原來是PC為主,現在是在移動端為主。

我經常開玩笑說,晚上醒過來摸的不是老婆,摸的是手機。因為人已經取代了人很多功能,實際上手機是AI、MI的最早的應用。所以,手機通電話的功能已經由原來100%變成了20%,還有80%是跟通電話沒有關係。設想,如果我們的汽車裝上了作業系統,加上數據,世界會變成什麼樣?設想,電燈泡、電視機、電冰箱全部裝上作業系統,全部進行數據集成以後,世界會變成怎麼樣?以前的電器是插上了電以後就聽你話,未來電器不僅要通電,更要通數據,由於機器收到的數據,機器比人變得越來越聰明。按照昨天聰明的標準來講,機器一定會聰明。所以我們對「聰明」二字也要重新進行定義。然後就是新能源。第一次工業革命能源是煤,誕生商業模式是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主要能源是石油,誕生的行為是公司。這一切皆是創新,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了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都基本上是空殼。如果沒有數據,如果不對未來進行準備,我覺得災難會是非常之大的。一開始我在想,貴州這樣的地區,一個人要有理想,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必須要有理想,有理想以後,堅持才有可能。所以,對未來把控我覺得大家要去思考這些問題。

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變革時代。我覺得我們對未來三十年看法過程中要避免幾個誤區。

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對未來的把握,走自己的路,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我想,這是我們今天要去看。我們做事情要避免一種,中國人常常講我要爭一口氣,爭氣幹嘛?我們認為這樣做不是因為爭口氣,是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才有未來,我們永遠希望超越對手,很多人超越對手之後又是一片迷茫,我們要超越的把握的未來,超越的是解決未來的問題,那你永遠會有機會贏。如果你超越對手,因為對手是超不光的,今天超了,明天還是會來。所以MI、AI的討論,我覺得我們今天討論很有意思,我們的定義沒有定義清楚很正常,定義清楚了才不正常。一百年以後我們一定會為今天的大膽、今天的幼稚、今天的天真而感到有意思,那時候一百多年前還這麼討論。一百年前討論電的時候認為電就是電燈泡,哪會想到有電冰箱、電視機、電飯煲,哪會想到電會無處所在。所以,我們今天不要把人類看得太大。尤其在前段時間,我跟一些美國的專家學習之後,我是大吃一驚,我們現在很多外科醫生進入人腦,讓機器刻意模仿人,我們人對自己人腦的了解還不到5%。我覺得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機器必須要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這兩天比較熱鬧的柯潔下圍棋,我覺得人類是最有意思的動物,好象Alpha Go和人類下圍棋之前,人絕大部分認為機器肯定會被人搞死掉,打輸了之後,所有人認為,機器一定會把人搞死掉。我並不以為然,尤其中國很多公司,別再去搞Alpha Go這樣的東西了,沒有多大意義,你們可以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按下圍棋本來是多有樂趣的事情,下圍棋本來是就在等對方下一步錯棋我贏一把,結果對方這機器從來不會下錯其,算得又理性又客觀,算得比你快,你想三步,它三百步都想好了,還永遠不錯棋,這有什麼意思,把我們最快樂的東西剝奪掉,還侮辱我們一把。我們誕生石油之後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一定跑不過火車、飛機,從人類第一次發明計算機之後,我們就會預感,原來定義這些東西將會重新定義。我們一定搞不過機器傳統計算、儲存、理性、持久度上勝過它。所以我在想,這就是人類一定要去思考,我覺得不要讓機器去學習人類,我們要想機器必須要有機器方式方法,機器獨特的思考,能夠整合人類,能夠整合動物,甚至整合各種各樣的,讓機器有自己思考去彌補做人類做不到的東西。汽車如果按照人類去走是兩條腿走路,那永遠跑不快。所以,人類要呈現自己局限性,呈現局限也是一種智慧。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跟機器再叫板誰更聰明,我們一直希望人是最聰明,未來機器人一定不是像今天的機器人,就像外星人長得跟我一定不一樣的道理是一樣的。外星是外星生物,不是外星人,如果把自己鎖定在這兒,那麻煩越來越多。

第一個誤區,美國人這麼幹,所以我們也必須這麼幹。我們最早是蘇聯這麼幹,我們就這麼幹。後來是美國這麼幹我們就這麼幹。美國雜誌上有這樣的資訊,所以我們必須要這樣幹。我們永遠在重複著一種永遠在追趕從未被超越的裝,我們不斷的追趕,不斷的說必須,我們好不容易做了一件事情,我們填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空白,為什麼不讓別人填補我們的空白?所以,以前我們講中國有市場,但中國沒有技術,中國沒有資金。今天中國有技術,有資金,我們今天也有市場,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用自己的思考重新定義一下未來,超越任何一個國家、超越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多大意義,超越未來、追趕未來,為別人、為世界、為未來創造獨特的價值才是真正的意義。所以今天很多中國企業講我要為國爭光去拿諾貝爾獎,把諾貝爾獎當成榮譽,諾貝爾獎是一種擔當,是你對世界創造獨特價值影響和改變世界。所以我希望大家去思考,我們到今天這個時代,人人有機會。假設貴州不是走自己大數據對未來的把控,假設今天的貴州也跟著廣州後面,跟著上海後面,跟在浙江上面,我難以想像貴州在五十年以內能夠趕得上。

在人類知識急劇爆發情況下,人類過去兩千年來,知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眼睛看到月亮,人爭取走到火星上,但是人類對於智慧我認為兩千年來幾乎沒有進步過。無論孔子、道子,儒家、佛家這些思想,今天看來比我們還是聰明。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是智慧是一種體驗。所以,我們人類和機器競爭是體驗的競爭,這對我們今天最大調整是教育體制改革,如果我們繼續以前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學會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過去一百年是知識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未來一百年是體驗的時代、是服務的時代,機器將會取代過去兩百年來很多知識和技術。所以未來要求各國各地區各個家庭高度關注未來孩子的教育。所以,機器一定會有自己的思考,機器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所以這方面希望大家記住,人類不應該害怕機器,但是人類應該由機器來解決人類的問題,我們要讓機器去做哪些我們人類做不到的事情。 另外一個,人類歷史上變化永遠超過我們想像。我是22年以前做網際網路,1994年年底,我從美國西雅圖看見網際網路以後,我覺得這玩意兒不錯,可能將來會搞大,但沒想到會搞得那麼大,這是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就像阿里巴巴一樣,1999年做阿里巴巴的時候,我們永遠沒有想過阿里巴巴今天會變成這樣一個東西。所以我想,今天我們對未來得暢想應該更加務實去思考,有更加開放的心態。當有電的時候,唯一的就是電燈泡,今天電已經變成了這樣。所以我想,如果把下圍棋當做是微量的機器智能,我覺得真是錯了,下圍棋遠遠不如當時的電燈泡,電燈泡當時影響力比今天圍棋不知道大多少。我自己覺得,人類任何一次革命是五十年,過去二十年我們稱之為網際網路技術二十年,未來的三十年稱之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三十年。任何一次技術的應用,都會帶來巨大的社會進步,但是任何一次技術的應用都會帶來社會巨大的衝擊。包括商人也一樣,未來的商人全部是在網際網路上,80%企業都會在網際網路上進行,80%產品都在網上賣。所以,未來三十年既是一個好時代,也是一個壞時代。好時代是,我們人類永遠總生活在一個平穩的時代。但另一方面,我們希望一個變革的時代,今天人類在進入一個變革的時代,不是危言聳聽。技術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大家都已經享受很多,但是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帶一帶來的衝擊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思考過。第一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衝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帶來衝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第三次技術革命,如果人類不能找到一個共同團結起來的對付,貧困、就業、環境保額我個人認為這是第三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衝擊,我覺得中國全面的脫貧,小康社會就是必須用大數據、網際網路技術能夠讓貧窮消滅,我覺得這個世界是很難消滅窮人的,我們是可以消滅貧困的。

但未來的就業挑戰也會超越大家的想像,社會價值觀導向,每一次技術革命對未來的應用三十年都是社會動蕩的三十年,如果把握不當,將會造成巨大的傷害。講到就業,我個人這麼決定,大家都擔心,就業未來二三十年衝擊之大超過大家想像,昨天我們認為最好的白領工作將會沒有,昨天我們機器設備投入的大量的流水線作業將會被個性化所取代,所以絕大部分的人會生活在恐慌和對未來沒有把握之中。但是要記住,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工業革命蒸汽機起來的時候,所有農民最討厭就是蒸汽機,但是蒸汽機最後帶來了巨大的就業。第二次工業革命,火車、汽車這些出來之後,多少馬車夫恨之入骨,結果帶來了鐵路工人的崗位。原來碼頭工人最討厭的火車進來,但是火車進來後在中國就創造了200萬鐵路就業。所以我自己覺得,越來越多就業會誕生出來。但是可怕的是,未來三十年是去就業的速度和增長新就業速度來比的話,失去速度會更快,增加的速度要到三十年以後才會形成,而且這個三十年以後也必須得今天的教育體系、教育課程、教育設置進行重新定義和思考。所以,今天所謂的一技之長可能明天變成無計可施,今天大家數據分析師特別搶手,我告訴你,十年以後根本沒有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全是機器做。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要想清楚。大家說,這樣下去,我們工作怎麼辦?二三十年內,你肯定能看到一天工作不會超過4個小時,一個禮拜最多工作3天到4天。大家說不可能。你爺爺的爺爺一天工作16小時,在地裡面覺得很忙,你現在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禮拜還有2天休息,你覺得很忙。我告訴你,你一天工作4小時,你覺得比8小時還要忙。

所以以後的世界很大的變化就是原來我們這些人一輩子最多只能去30個地方,但是未來十年以後一輩子可能去300個地方,你可能就在汽車裡、火車上、飛機上,那時候汽車、火車和飛機就像今天的手機,是重新定義了,今天的行動電話根本不是電話,未來 的汽車不是汽車,未來得火車不是汽車,因為這些機器全部離不開數據,有了數據之後,人類社會就真的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我希望大家所有人記住,在展望未來好時代的時候要做好不好的準備,並且誰能夠解決這些不好的問題,誰就能夠成為巨大成功的企業或者個人。

什麼是機會?機會一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好的機會,第二種是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災難,並且你把災難消滅掉,機會就來了,機會一定是在別人抱怨之中,一定是在別人恐慌,如果能把它解決掉。未來三十年,這是一個好時代,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但是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是,未來這個時代是每個人都可以像貴州一樣可以跨越,正能量的說是我改變自己,我不能改變自己,我改變我的孩子。因為沒有人可以阻礙大數據時代,沒有人可以阻礙網際網路,就像沒有人在一百年前可以拔掉電一樣。今天有人在講要反全球化,沒有人可以反全球化,年輕人就是全球化的,因為世界是移動的。當然,我們要堅決杜絕各種各樣的我比較擔心的所謂紅旗法案。大家記住,在一八六幾年的時候,英國最早發明了汽車,這個汽車出來的時候,首先上門砸汽車的是馬車夫,馬車夫認為,汽車出現消滅了我們的就業,我們一定要抗爭到底,最後強迫政府出了機動車法令,後來稱之為紅旗法案,每一輛裡面必須有個人,有一個人必須在前面五十米拿紅旗招展,汽車的要求永遠不能超過馬車,如果汽車速度超過馬車,汽車將吊銷運營牌子,以此來限制汽車,保護整個非機動車也就是馬車工人利益。結果三十年以內德國超上了,法國超長了,美國把握這個技術,迅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車輪上的國家。由於汽車,又變成石油能源的起來。但是我們今天想出紅旗法案的人還是很多,或者是不自覺出紅旗法案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在於出任何法案的時候要想明白,遏制人類本性中惡的東西,倡導開放面對未來,這是我覺得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巨大的機會。

在貴州我們看到了跨越,看到了換道超車的機會,在貴陽這樣一個我認為不說二流三流,我們可能是四流到五流的一個省份今天能夠站在未來探討問題。我覺得,如果貴州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如果貴陽今天可以感大數據,可以進行思考,我覺得這是我們共同的未來,活在未來,沒辦法活在昨天,更沒有辦法把昨天留住,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謝謝大家。

聲明: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谷尼輿情機器人、走向智能論壇等,由《慧造智能研究院》推薦閱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mfg2025@qq.com)刪除!

我們專注「軟體革命」和「硬體進化」所驅動的工業創新,希望與各位共同見證新智能時代!

相關焦點

  • 馬雲達沃斯演講旋風席捲全球(視頻附英文稿全文)
  • 馬雲董事長的最後一夜:淚灑當場,江湖再見!(演講全文)
    馬雲稱,我希望換個江湖,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附:馬雲演講全文剛才觀看的時候無比的感慨!真沒想到等了十年的這一天,來得那麼快,來得那麼美好。感謝所有幫助、支持過、信任過阿里巴巴的人;感謝所有的阿里員工,阿里的朋友;感謝這偉大的時代,感謝這個國家,感謝這個了不起的城市。
  • 馬雲最新演講:物聯改變未來 | 完整視頻+全文
    未來的製造業已經不是靠規模化,已經不是靠流水線,已經不是靠我們昨天想像的這種貨櫃式的模式,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製化,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未來的計算算法專家一定不是在網際網路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裡面寫代碼,所以這一切整個的變化,我想剛才很多專家已經講到了這一切。總而言之一點,我們要讓機器變成智能。
  • 觀點|馬雲:人類千萬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AI應該翻譯成為機器智能
    馬雲發表演講稱,AI應該翻譯為機器智能,翻譯成人工智慧是人類把自己看得過大過高,很多事情對人類來講很難,但對機器來說是非常容易。(楊雪梅)  以下為馬雲講話全文:  馬雲:尊敬的李強書記、龔正市長,尊敬的領導、嘉賓、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現在在雲南,很榮幸能夠加入大家的討論,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大會,可能也是歷史性的。第一屆人工智慧大會,我們在上海聚在一起的時候,誰都不會想到今年我們是以這樣的方式繼續去年的研討會。
  • 馬雲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必將是任正非的時代
    馬雲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必將是任正非的時代任正非前段時間,任正非的二女兒姚安娜從娛樂圈出道,大家更是因為她華為「二公主」的身份,對她愛屋及烏,青睞有加。任正非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強烈的對比和反差呢?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 馬雲含淚卸任演講:江湖再見,後會有期(附視頻)
    年會現場,馬雲跟著唱《追夢赤子之心》時,熱淚盈眶。晚上7時50左右,馬雲登臺發言,正式宣布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沒想到等了10年的這一天來得這麼快,來得這麼美好。」 演講中,馬雲一再哽咽。他說,「世界上有這麼多有意思的事,我想去折騰折騰。
  • 馬雲最新演講:中國14億人口內需遠遠沒有被發掘
    來源/湖畔大學作者/馬雲9月15日上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第三屆重慶智博會上發表視頻演講。
  • 馬雲對話馬斯克(全文):人最好一周工作三天,每天工作四小時
    在一組主旨演講之後,今天的重頭戲——「雙馬對話」終於開始。馬雲:人工智慧將大大影響人類和社會,讓人類更好地了解自己。馬斯克:機器人應該會看到人特別無聊,我想機器會比人聰明得多,(人工智慧看我們)可能就像我們看大猩猩,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隊吧。我們已經和手機、電腦連在一塊了,其實人已經和機器連在一起了。
  • 馬雲:DT時代是生態競爭而非工具競爭
    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展會和峰會———2015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暨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峰會(以下簡稱「數博會」)在貴陽正式拉開帷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作為壓軸企業家代表發表主旨演講。他系統闡述了「DT時代「的特點,並強調」DT時代「競爭的是平臺型型組織,是整個生態,而不是工具和技術——「DT時代是生態競爭而非工具競爭」。
  • 馬雲全英文演講:開頭非常適用於複試的自我介紹
    時間撥回到2015年3月15日,德國漢諾瓦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開幕,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作為受邀的企業家代表在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
  • 馬雲又一次震撼演講,讓銀行、教育、人工智慧反思!
    作者:奔跑吧,琪哥掌聲不斷,無一虛席,這是中國企業家站在世界數據之巔的輝煌演講。近日,2017數博會在中國貴州召開,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郭臺銘、孫丕恕紛紛前往。而馬雲的演講,將全場帶入高潮!馬雲當場呼籲:中國企業,別去搞AlphaGo這樣的東西,沒有意義,我們可以做的事實在太多。要讓機器做人類做不到的事。
  • 馬雲:未來50%的工作都將被人工智慧取代,這兩行已經開始了
    大多數實體店主對馬雲是抱著極度複雜的心情的,馬雲算是創業人的一代楷模,他開創了網際網路購物的先河,為很多網際網路從業者提供了機會。但是也間接地讓一些線下店失去了一些機會,很多線下店都轉而投入到線上店鋪的建造中來了。除了網購之外,網際網路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線上遊戲、線上社交、線上娛樂等,我們每天都要在網際網路上耗費自己的大量時間。
  • 馬雲:電子商務很快就被淘汰,世界的變化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附完整視頻)
    來源/綜合中國企業家、虎嗅網等作者/馬雲10月13日,2016年阿里雲棲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如期召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演講中表示
  • 【教師節】馬雲退休,看看英文新聞是怎麼說的?(附演講)
    9月10日(教師節),馬雲發出主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並宣布,將於2019年9月10日,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馬雲宣布2020年之前,還會留在董事會。而9月10日除了是教師節,也是馬雲的生日,也是阿里巴巴的生日。After graduating from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Ma always saw himself as a teacher. "Starting a business was only incidental.
  • 馬雲德國漢諾瓦演講:改變世界的不是科技,是夢想!
    時間撥回到2015年3月15日,德國漢諾瓦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開幕,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作為受邀的企業家代表在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在現場,馬雲還試驗了「刷臉支付」這項最新的支付認證技術。馬雲的這次演講全程很流利自不必多說,普特君之所以推薦這篇演講是想讓大家感受感受演講所需要的像馬雲一樣的那種氣場,那股自信和那份淡定從容。
  • 馬雲:未來世界大部分人會很倒黴(完整視頻+全文)
    我覺得做CEO主要是兩件事,一是看未來的機會,二是看未來的災難。其實很多人在罵我們,部分企業說我們把他們的超市、商場搞掉了,但是我自己覺得15年以前我在世界各地講過兩三百次這樣的演講,提醒大家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對各行各業的衝擊。今天既然已經有這樣的資源,還是要告訴大家,未來二三十年這個世界的變化超過所有人的想像力,而且絕大部分人是很倒黴的。
  • 馬雲的6個演講技巧
    擅長演講,也許無法排在人們技能清單的前三名,但它往往決定了你是否能從商務談判中脫穎而出,或者能否拿下潛在的投資。對於創業者來說,在演講大會上慷慨激昂,或是在研討會中直抒己見,不僅能豐富自己,還能為公司吸引來更多的媒體報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無疑是大佬中最擅長演講的。
  • 馬雲對話創業者:我不喜歡人工智慧,機器應做人類做不到的事
    博爾特要馬雲和他來張自拍。 圖片來源:博爾特Twitter曾是英語教師的馬雲很擅長給年輕人忠告,馬雲自稱「不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青年時代他最熟悉的就是失敗。30分鐘演講、40分鐘對話,馬雲從一個杭州青年的挫敗講起,講到阿里巴巴所歷經的選擇與思考,再到對未來DT時代的判斷,分享了他所經歷的失敗和堅信的理想。附:馬雲環球轉型論壇壓軸演講全文大家下午好。可否再把燈光調亮一些?我想看到大家的臉。我會害怕對著黑乎乎的一片說話。這次的行程有很多很棒的對話,我感觸很深,讓我想起了很多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
  • V神:以太坊在2.0前死了很多次(附演講全文)
    Optimistics rollup已經上線了測試網。Plasma也可以使用了。以太坊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系統,一個自我維繫的生態系統,出現問題,我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自我協作。以下為演講全文:Vitalik Buterin: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見到大家,再次見到大家真的非常高興。
  • 柳傳志千字點讚馬雲底特律全英文演講(附中字視頻)
    此次在美國中小企業論壇上,馬雲鼓勵中小企業主們勇敢融入全球化開展全球貿易,告訴他們,中小企業在中美貿易中大放異彩的時機和條件都已經成熟。過去20年,只有大公司有能力全球化發展,但今天的網際網路能讓每個小企業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