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顆杜拜塔兩倍大的小行星飛掠地球!

2022-01-04 科普中國


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表示,一顆全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塔兩倍大小的小行星2001 FO32,將於北京時間3月22日00:03分左右飛掠地球

屆時,小行星距地球約為200萬公裡,與地球進行一次「最親密接觸」。

圖源:Daily Mail

2001 FO32也將是今年最大的一顆接近地球的「天外來客」。既然個頭這麼大,那麼我們可以觀測到它嗎?

理論上講,在地球上用一個孔徑20釐米以上的望遠鏡,就可以看到2001 FO32了。但是,根據EarthSky.org的報導,這顆小行星位置偏南,在北半球較難看到。所以,可以考慮去海南試試

由於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太近,它可能受某些因素撞向地球,因此被人們貼上「潛在威脅」的標籤。

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小行星就像子彈一樣在我們身邊穿梭。有的小行星和彗星在運行過程中與地球的距離會小於750萬公裡,這些小行星有可能會撞向地球,因此科學家在持續監測它們的動向,以保證地球的安全。目前已發現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有兩千多顆。

儘管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很小,但毀滅性卻是巨大的。

1994年就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彗木相撞」事件。當時「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相撞。在連續五天多的時間裡,20多塊彗星碎片撞向木星,這相當於5天時間裡,木星上空爆炸了20億顆原子彈,毀滅性可想而知。

所以,這些小行星不得不防!

從漠河到三亞也才不到4000公裡,小行星2001 FO32飛掠地球時距離有200萬公裡遠,為什麼就對地球有威脅了呢?

這是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能和地球在200萬公裡的距離相遇,實在是太大太大的緣分!

先從與地球最親近的月亮說起。

地球和月亮的半徑大約是6400和1700公裡。所以,地球可以捕獲和它相差不大的月亮作為天然衛星,真是難以置信。地球和月亮的距離大約是38萬公裡。這次2001 FO32和地球最近的時候大約有五倍多的地月距離

圖源:Science ABC

太陽系家族中有8顆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距離太陽最近的,是地球和它的三兄弟:水星、金星和火星。這幾顆固態行星被認為可能是地球的「前世」和「未來」,所以科學家一直在探索金星和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我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使命也在於此。

距離太陽比較遠的四兄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為個頭太大,被稱為「巨行星」

但是這些行星跟地球不同,地球和它的「三兄弟」是以巖石等固體成分構成的行星,而巨行星由氫、氦、氖等輕元素組成。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和太陽的距離有450400萬公裡,相當於兩千多個小行星和地球的距離。

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八大行星都圍繞它轉,而且地球生命的能量來源也是太陽。太陽的半徑大約是70萬公裡,八大行星站在太陽面前,就成芝麻大小了。

但太陽系僅僅是銀河系的一個家族,放眼銀河系,太陽系只是其中一個小點。

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十萬光年。什麼概念呢?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大約為30萬公裡每秒。光從太陽跑到地球只需要8分鐘,而在銀河系一頭跑到另一頭卻需要十萬年。

1990年,美國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外回頭一拍,給太陽系拍了一個全家福,正好看到了地球。在這張照片中,地球是一個非常暗淡的小點,它僅僅佔了整張全家福的0.12個像素

圖源:NASA / ESA

繼續往外走,銀河系也只能算是宇宙的一個小家族。哈勃望遠鏡所拍攝的一個照片中顯示了大約5500個遙遠星系,銀河系在宇宙中再普通不過了。

圖源:NASA / ESA

現在回想起那顆距離地球200萬公裡的小行星。沒有足夠的緣分,怎能在茫茫宇宙中與我們相遇?

我們把星系畫在一個圖中會發現,星系並不是毫無規律的隨機排布的。他們像是被某種力量所控制,相互聯繫在一起。箇中緣由就是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暗物質。

看過無窮無盡的宇宙,再回過來看看人類。下圖:(左)人類的腦細胞、(右)宇宙的圖片。 

圖源:Wikipedia

不得不感慨,人類的腦細胞竟和宇宙如此之像。

本文有科普中國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支持我們請分享 評論 點讚 在看☟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2020 DM4:又一顆小行星奔向地球
    2020年2月26日晚,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國際站號:D29)正在獅子座方向搜尋,計算機自動捕捉程序發現一顆亮度為20.3等的暗弱移動天體,視運動速度為0.103度/天,與典型的主帶小行星明顯不同。科研人員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特殊目標,隨即將該小行星的信息上報國際小行星中心(MPC),實現信息國際共享。
  • NASA:一顆小行星在萬聖節期間近距離掠過地球
    ,萬聖節時一顆小行星抵達地球附近,天文學家發現這顆小行星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大小,距離地球50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3倍。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15 TB145,屬於今年才發現的小行星,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消息,由於這顆小行星直徑較大,距離較近,目前仍然處於跟蹤狀態。足球場大小的小行星直徑達到數百米,目前觀測還沒確定具體的數值,但可能在290米至650米之間。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射電望遠鏡對小行星進行觀測,西維吉尼亞州綠岸望遠鏡、波多黎各巨大的阿雷西博天文臺也會對其進行研究。
  • 小行星2019OK與地球擦肩而過 抵達地球前幾小時才被發現
    60~130米的未知小行星有驚無險的從地球外側飛掠而過,最近時距離地球僅僅7.2萬公裡,相當於到月球距離的五分之一左右。「2019 OK」飛掠地球天文學家後怕的是,直到7月24日這顆小行星飛掠地球前幾個小時,才由巴西索納爾天文臺和美國天文學家們分別獨立發現,並賦予了臨時代號2019 OK。
  • 地球又跟一顆小行星擦肩而過,下次我們還會這麼幸運嗎?
    3月27日傍晚18點18分,一顆被認定「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飛掠地球、差點就和我們不期而遇,而它距離地球最近時也僅有
  • 它離地球越來越近,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科學家給出這樣的解釋!
    它離地球越來越近,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科學家給出這樣的解釋!美國宇航局預測,在今年4月29號,可以觀看到一個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正加速向地球飛來。這顆太空隕石直徑大約4100米,將在4月底飛掠地球,美國宇航局把這顆小行星命名為52768號(1998 OR2)。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這顆小行星飛掠時的高度只有238英裡,離50-70英裡這個範圍不遠,在這個高度這類來自太空的巖石通常會碎裂形成流星。當它到達50-70英裡的小行星解體高度時,2020VT4的大部分會因為大氣摩擦而蒸發,剩餘的碎片部分有可能形成隕石抵達地球表面,並有相當大的概率落入海中。觀測表明3030VT4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大約每1.5年繞太陽公轉一次。
  • 小行星擦地球!科學家憶「車里雅賓斯克事件」:毀掉7320房屋
    近地小行星撞地球示意圖。2018 DH1小行星27日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距離僅0.014天文單位(約210萬公裡),把科研人員嚇出一身冷汗,腦海也不禁浮現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事件」。大陸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研人員於2月22日,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PHA)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於是將資訊上報給國際小行星中心,同時持續追蹤觀測,並以「2018 DH1」的國際臨時編號命名。2018 DH1的軌道半長徑為2.10天文單位(約3.15億公裡),偏心率為0.60,軌道周期是3.04年,絕對星等為21.1等,從距離地球最近位置飛掠時,其視星等達到15.8等。
  • 一顆叫OK的小行星差點讓地球不OK,如果真撞上,事情就大了...
    這顆小行星直徑約57米至130米,當天以25公裡/秒的速度直直朝地球衝過來,玩笑歸玩笑,小行星撞地球可真不是鬧著玩的,而且它並不是每次都會碰巧掠過地球…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就被一顆小行星撞了個措手不及。
  • 小行星碎片引發4.46億年前地球生命大爆炸
    4.46億年前,一顆小行星可能改變了地球的生命圖景。6600萬年前,堪稱「地球殺手」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不僅在地球上留下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同時還讓恐龍家族走向覆滅。與終結恐龍時代的小行星不同,這顆小行星並未撞擊地球。不過,它在小行星帶的一次對撞讓整個太陽系淹沒在塵埃之中。根據一項新研究,正是這些塵埃促成了地球生命大爆炸。
  • 小行星1998 OR2將於幾周後與地球親密邂逅,是否有碰撞危險?
    業餘天文愛好者可以通過小型望遠鏡在4月29日小行星1998 OR2經過地球的時候觀測到它。             巨大的「潛在危險」小行星1998 OR2距離它與地球的近距離邂逅僅有幾周時間,屆時您可以在網上或使用小型望遠鏡,看到這顆巨大太空巖石的靠近。
  • 幾天前,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天文學家直呼後怕
    而值得一提的是,與那些長期被記錄在案和時刻受到「監視」的小行星不同,這顆名為「2019OK」的天體,是在飛臨地球的前一天才被人們發現的,這著實令天文學家們捏了一把汗。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麥可·布朗評論道:「它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為2011ES4號小行星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為2011ES4號小行星 2020-09-02 11:06:38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任德馨 | 字號:A+ | A-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將飛過地球】據科普中國官微消息
  • 小行星「阿波菲斯」已加速,極小機率在48年內撞地球,威力相當於8.8億噸TNT!
    外太空一直是一個沒有交通法規,各種彗星、小行星胡亂飛來飛去的地方。
  • NASA新視野號飛掠「終極遠境」,65億公裡外的新年祝福!
    「新視野號」於北京時間1日下午飛掠古柏帶的小行星「終極遠境」(又稱天涯海角),因為距離遠達65億公裡,首批照片預計最快要晚上10點才能傳到地球。
  • 又發現一顆圍繞地球運行的天然「迷你月球」,這是第二次了!
    2020 CD3的真彩色合成圖像在歷史上,天文學家第二次發現了一顆圍繞地球運行的天然「迷你月球」。2020年2月15日,小行星與彗星獵人卡斯珀·維茲喬斯和天文學家西奧多·普魯因利用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的數據首次發現了這顆地球的臨時衛星,後來命名為「2020 CD3」(簡稱CD3)。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NASA正追蹤一顆巨大小行星,預計將於一周後穿過地球軌道
    據《太陽報》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追蹤一顆幾乎是胡夫金字塔兩倍大的小行星,它正以每小時31400英裡(約為50533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衝向地球。這顆被稱為465824 (2010 FR)的小行星寬達270米,將於9月6日與地球軌道相撞。
  • 小行星「1998 OR2」將於4月29日與地球「擦肩而過」
    觀測者可通過望遠鏡觀測到其像一顆緩慢移動的星星一樣。以下圖表、技巧和網站會告訴你如何進行觀測。小行星1998 OR2 的軌道示意圖。它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3年8個月。它離太陽的距離跟木星差不多,約是日地距離的5倍。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有一顆很大很大的小行星將於4月與地球擦肩而過,這一傳言你是否有所耳聞?這是真的!當然,它並不會撞擊地球。
  • 52768:今晚和地球有個約
    大的:1998 OR2(52768),直徑約2.5千米發現:1998年07月24日,美國,NEAT望遠鏡飛掠時間:2020年4月29日17:56(北京時間
  • 3年後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威力相當於15顆原子彈?趕緊看看…
    新聞裡說,2022年5月6日將有一顆名為JF1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小行星。圖片來源網絡那麼,這顆小行星真的會在3年後和地球相撞嗎?還有那麼大的威力?我們今天就來逐一解釋下。太陽系中大約有50萬顆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