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tore進化史

2021-02-14 虎嗅APP

作為蘋果大中華區的一名老員工,上早班的Teresa和往常一樣,9點前便到達了位於三裡屯Apple Store三層的辦公區,和同事挨個打過招呼後,她開始準備晨會。臨近9點50,Teresa帶領大多數員工分別來到Red Zone、Family Room等不同的零售店區域,迎接10點開店。對於為何選擇蘋果零售店作為人生規劃的其中一站?她的回答很直接:為了「信仰」。在很多蘋果員工,尤其是Apple Store的店員眼裡,「蘋果」這個名字似乎就意味著某種不同。早在2007年,《財富》雜誌就把Apple Store評為美國最賺錢的零售店。而根據eMarketer發布的最新報告,Apple Store每平方英尺店面實現的銷售額為5546美元,依舊稱霸全球。伴隨著iPhone的黃金十年,蘋果Apple Store連續10年成為最賺錢的實體店。除了無數信仰青年的奉獻,它背後其實也經歷了不斷的進化和革新。這些經驗,如今也深刻影響了微軟、谷歌、三星、小米們。2001年5月19日,第一家Apple Store在維吉尼亞的高端購物中心泰森角(Tyson’s Corner)開業。亮白色的櫃檯、淺色的木地板,店內還懸掛著一張印有「非同凡響」的巨幅海報,上面是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躺在床上。而在一年前,在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遊說下,曾在美國折扣零售巨頭Target供職15年之久的羅恩·詹森(Ron Johnson)來到蘋果,負責公司零售業務。在iPhone這一革命性產品發布前,蘋果在Apple Store中展示並售賣iPod、iMac等早期「爆品」,不過在零售店中,詹森才是那個最與眾不同的「明星」。
為了提高用戶體驗,詹森發明了「天才吧」(Genius Bar)。這是他和團隊用兩天外出靜思的時間想出來的。他曾讓每個人描述他們享受過的最好的服務。幾乎每個人都提到了在四季酒店和麗茲卡爾頓酒店的一些經歷。隨後詹森派出了第一批共5名零售店經理去參加麗茲卡爾頓酒店的培訓項目,然後他們學到了一點,就是建立一個融禮賓服務臺與吧檯特色於一體的服務設施。按照蘋果官方的說法,天才吧屬於Family Room的一部分,它是Apple Store的標杆服務,提供專業售後和技術支持。詹森上任後,Apple Store開始了似「大刀闊斧」般的改變。蘋果位於曼哈頓第五大道上的零售店在2006年開業,這家新開張的店面在當時把賈伯斯的很多創意集合到了一起:立方體、標誌性的樓梯、玻璃,並且把簡約主義發揮到了極致。詹森曾對外表示:「這是真正的』賈伯斯店』。」每天營業24小時,全年無休,開業第一年的客流量就達到每周5萬人。隨著蘋果產品線的豐富以及線下店給人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感受,Apple Store在詹森在任期間成為了世界上按每平方英尺計算最賺錢的零售店,沒有之一。與此同時,蘋果開始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國。趕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蘋果在三裡屯Village的中國首家Apple Store開業了。提前一個多月,蘋果開始對首批員工進行半封閉培訓。一名早期員工表示:「這是人生經歷中最值得一提的『洗腦』。」眾所周知,蘋果對產品細節極其苛刻,同樣作為蘋果產品的「Apple Store」更是如此。員工在培訓時會掌握如何將展臺上用戶體驗過的iPhone「恢復」到最佳狀態,MacBook Pro的傾斜角度調整到多少才能保證顧客的視覺審美,使用Easy Pay怎樣快速的幫商務客戶預定大額訂單等等。

這一系列的操作標準不僅讓詹森的零售體系進入中國,同時也擴大了Apple Store在全球的影響力。

有數據顯示,就在第一批蘋果零售店開業10年之後的2011年,全世界已經有317家Apple Store。當時最大的店在倫敦的科芬園,最高的店在東京的銀座。每家店每周的平均客流量是17600人,每家店的平均收入是3400萬美元。其中僅2011年第一季度,Apple Store的營收就高達98億美元,佔蘋果總營收的13%。但遺憾的是,2011年6月詹森宣布將離開蘋果,百貨連鎖JC Penney成了他的下一站。同年10月5日,在蘋果發布iPhone 4s後的第二天,賈伯斯病逝。回憶當天的場景,店員Ives至今仍歷歷在目。「三樓的辦公室顯得有些壓抑,休息室裡的辦公電腦都打開了蘋果官網首頁。而在三裡屯蘋果店外,前來現場哀悼的人數至少超過了200人。」雖然店內的工作照常進行,但蘋果中國員工常用的社交軟體Instagram上卻幾乎都是賈伯斯的「身影」。而對這家正在中國市場逐漸崛起的巨頭來說,他們不僅需要一個接班人,同樣還需要一名零售天才。2012年初,歐洲電子零售商Dixons集團執行長約翰·布羅維特(John Browett)被蘋果任命為負責零售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在當時,這是蒂姆·庫克(Tim Cook)出任CEO之後進行的最重要的任命之一。誰也沒想到,這「最重要的任命之一」僅在九個月後卻成了2012年外媒評價庫克上任後的「十大錯誤之一」。有人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布羅維特並沒有「接住」詹森的班,實則不然。翻閱蘋果歷年財報,可以總結出蘋果的銷售規律。其中,每年第一、二、三季度的銷量均比較平緩,到了第四季度將迎來銷量爆發,成為銷售業績最好的一個季度。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Asymco的圖表來看,2012年的第一、二、三季度的銷售業績要比往年(2007至2011年)同時期都高。同樣有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在2012年第三季度,Apple Store的訪客數量增加至9400萬,只比2011年第四季度低,同比增長了21%,至於收益則同比增長17%。2012年第二季度的利潤同比增長了5%,第三季度的利潤增長25%。
從以上數據來看,Apple Store在2012年的表現並沒比過去差多少,一些指標甚至比過去還高。既然業績不錯,那布羅維特的離開就另有緣故。眾所周知,2012年對蘋果來說是一個「歷史性」拐點。在庫克接替賈伯斯擔任CEO的第一年,蘋果內部經歷了多次換血,除了布羅維特在九個月內的「一進一出」,主管iOS的核心人物斯科特·福斯特爾(Scott Forstall)因蘋果地圖及Siri不及市場預期而被迫離職。布羅維特離職後,庫克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零售部門的重要性。他的首個舉措就是親自負責Apple Store。自2012年10月開始,庫克一直擔任零售副總裁一職。伴隨布羅維特的離開,庫克同樣藉助內部郵件的方式表示,他為零售員工的努力工作而驕傲。不過,另有大中華區Apple Store員工向界面新聞表示:「2012年公司進行NPP(員工滿意度調查)的次數並不多,唯獨的一次得出的結論並不太好。在當時我周圍有些人的工作開始變得懶散,並沒有向之前那樣有衝勁了。」無獨有偶,2013年初《紐約時報》曾在一篇報導中提到:即便蘋果嚴格限制員工使用社交媒體,部分蘋果零售店員工還是在Twitter和Google+等社交媒體組建了一個地下組織「蘋果匿名」社區。活躍在社交媒體中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匿名狀態,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蘋果公司徹查他們的身份。畢竟蘋果嚴格禁止員工在線討論工作環境(特別是帶有負面情緒)和內部管理事務,不服從的員工會被解約。當然,不配合的員工也並非帶有惡意,有的人只是想娛樂幽默一把。例如有的帳戶與《南方公園》的動漫粉絲互動,惡搞蘋果及其政策;有的帳戶取笑前蘋果零售高級副總裁布羅維特;還有的帳戶引用客戶的投訴或者分享在蘋果商店工作的感受。總的來說,這些帳戶都是用來發洩在蘋果工作的鬱悶情緒,並且與全球的零售員工互動。除了發洩對用戶的不滿,很多帳戶還會談論前銷售主管布羅維特以及他制定的政策。布羅維特的新政策直接導致裁員和降薪。很多銷售員工因此都不喜歡他。而這位蘋果前高管甚至也曾承認他與蘋果的企業文化不符。隨著布羅維特的離開,匿名社區裡的很多成員認為,他們為布羅維特的離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就在布羅維特頒布上述裁員降薪的政策後,匿名社區以主題標籤「解僱布羅維特」作為回應進行了「另類的反擊」。和美國Apple Store員工在網絡上的抱怨不同,此時中國區員工正遭受著「隔壁」微軟的強勢挖角。2013年,微軟COO曾宣布將在中國開設官方的Microsoft Store,與此同時,中國區Apple Store意外的發生了一起員工郵箱洩漏事件。

一名離職員工曾回憶到:「中午剛吃完飯,幾乎身邊所有同事都同時接到了微軟發來的面試邀請。」雖然一些員工對此並不抱興趣,但兩個月後,還是有幾名三裡屯Apple Store的高級經理被微軟挖走了。

一名在當時接受微軟面試的前Apple Store員工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對方(微軟)很誠懇,不管你什麼職位,過去年薪直接翻倍。」在上任之初,布羅維特曾被庫克寄予厚望,後者希望他能成為「救火隊長」,不僅能繼續提高Apple Store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擴大業績,同時也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傳遞蘋果和詹森的零售店哲學。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很低調,幾乎讓人忘了加入蘋果前她曾是Burberry的CEO。入職前,媒體曾質疑其是一個出色的時尚行業CEO,但在科技行業卻「混」不開。也有人嘲笑這名讓Burberry起死回生,收入扭虧為贏的女CEO,依靠的手段無非只是推出設計更年輕活力的產品、發布新的香水和挑選當紅代言人這麼簡單。殊不知,阿倫茨早在加入蘋果前便在Burberry內部實踐了諸多數字營銷策略,例如她將科技與銷售結合到了一起,不僅讓Burberry成為了第一個通過網絡直播的時裝秀品牌,還可以通過iPhone在線下單。與此同時,阿倫茨還加強了通過Saleforce進行內部協作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她還「鼓勵」每名員工每天抽出30%的工作時間去使用Facebook和Twitter。
她在公司內部就是個大「IP」,至少在Burberry時期就是如此。2013年,蘋果的零售業務(利潤、影響力)已是全球零售品牌的翹楚。據零售行業分析公司RetailSails的分析統計顯示,Apple Store單位面積銷售額在美國排名第一,是第二名Tiffany的一倍多,超出平均值17倍。手握這「一副好牌」,阿倫茨開始了她對Apple Store的革新。在其上任的第一年,阿倫茨通過每周和零售店員的線上交流、搭建一套切實可行的升職體系和將在線購物體驗整合到零售店中等幾項頗受員工歡迎的舉措收到了包括媒體在內的一致好評。面對中國市場,阿倫茨顯得並不激進,除了每年在中國各地開設儘可能多的Apple Store,阿倫茨更像是在制定她對Apple Store願景的規劃。果不其然,Apple Store進入了2.0時代。在蘋果總部,有一個特殊的團隊,他們是Apple Store的」大腦「,全球各地每一家店中的靈感、設計都源自於此,甚至是零售店裡的味道。阿倫茨希望將Apple Store打造成升級版的星巴克,雖然這裡永遠不會讓你點上一杯Grande的拿鐵,但它更像是商業街的地標、朋友聚會見面的集合地。而提到Apple Store以往給人帶來的維修、技術支持、銷售等印象,阿倫茨正在通過」效率「淡化這些概念。在北京目前的五家Apple Store中,Genius Bar已不再是那個讓詹森成名的「吧檯」,蘋果工作人員不會像之前那樣站在你對面,用枯燥且專業的技術名詞告訴你問題出在哪了。

你們可以一起坐在桌邊,探討並演示各種操作。蘋果員工為桌上的動作感應插板起了個綽號——Pop-Up,這個隱藏在Genius Bar桌上的設備只需手臂輕掃,便可自動打開,提供諸如電源等一系列接口。

而Audio Bay更像是Apple Store的代名詞,在這面提供8副耳機的體驗牆上,任意取下其中一款,便可單獨欣賞音樂,當你摘下選擇邊上的款式進行對比時,它可以自動開啟音樂。作為創新,以上這些體驗細節均被負責零售店的團隊申請註冊了專利。如果將Apple Store零售店本身視作一款產品的話,它在提供體驗以及提高效率上所作出的貢獻可能並不亞於FaceTime或者3D Touch。在中國市場,阿倫茨也曾多次嘗試她較為擅長的數字營銷。就在iPhone 7 Plus發布後,蘋果曾「破例」的在微信朋友圈投放了一波廣告。針對Apple Store,蘋果同樣選擇在朋友圈投放了「Today at Apple」的短視頻,希望能加強中國消費者對零售店的印象。2015年,阿倫茨著手打造Apple Store全球品牌店的概念。繼比利時布魯塞爾和阿聯杜拜後,北京朝陽大悅城成了榜上唯一一家開設在中國的零售店。這些「二次更新」的Apple Store在店內添置了榕樹、更換了可移動的方形座椅、加入了超清顯示的大屏幕等。這一系列舉措讓阿倫茨帶領的零售業務看起來更親近了,而在她上任後的幾次NPP(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大多數員工對公司的零售業務表示滿意。從詹森為蘋果帶來的Apple Store 1.0到布羅維特的「黯然失色」,再到阿倫茨接手後誓在「復興」2.0,從蘋果物色零售負責人這件事上完全能夠看出,蘋果想成為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就在不久前,根據eMarketer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Apple Store依舊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實體零售店,每平方英尺店面實現的銷售額為5546美元。相比之下,珠寶商Tiffany每平方英尺店面實現銷售額只有2951美元。雖然蘋果零售店每年的淨利潤只佔公司的15%左右,不過蘋果依舊還在加大對它的「投資」。作為至今已「面世」16年的Apple Store來說,它是溝通與服務的紐帶,同樣也是一些人的信仰。我曾追問Teresa:「你在Apple工作的信仰到底是什麼?」她看著二樓正在忙碌中的同事說道:「我也說不清,就是大家都會自願多幹一些活,多幫用戶解決一些問題。有種使命感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隨身得帶一根充電線和一個充電寶,要不然會死

希望它們都儘量小巧簡約,要不然會煩

最好還要辦公、玩樂、出差、出國所有場景都通用

ok的,請將充電器與充電寶完美二合一的Anker超極充

揣進兜裡

它是什麼來頭?我覺得來頭很大

相關焦點

  • 國內的apple store,只能呵呵了
    (這是
  • Icon 進化史
    但它仍有缺陷:字體需要加載資源有時候可能會出現鋸齒只能被渲染成單色或者css3的漸變色所以我們要繼續進化。「直立人」之 svg symbol使用 svg ,這裡所謂的進化並不是 svg 本身的進化,因為 svg 並不晚於 Iconfont。只是環境(兼容性)的原因導致它無用武之地。
  • 加入Apple Store零售店團隊,開展富有意義的工作.
    你的大部分時間用來講授預定的培訓課程,但你仍然能輕鬆自如地在課程間隙與apple store零售店的顧客進行互動。通過講授課程,你以 creative 私人培訓師獨有的方式豐富顧客和團隊成員的生活,並為此感到自豪。我們希望作為一名apple store零售店私人培訓師具有以下特質:· 對培訓充滿熱情,能夠指導用戶在實踐中學習。
  • Apple Removes Apps From China Store
    Software made by foreign companies to help users skirt the country’s system of internet filters has vanished from Apple’s app store on the mainland.
  • 一個人的「手機進化史」
    12月初,一款名為「手機進化史」的小程序引起了不小的化學反應,除了朋友圈之外,諸多社交網絡均看到了人們對「舊物」手機的懷念。懷念方式也很簡單,小程序幫你梳理曾用過哪些手機,並生成精美長圖。量子程序請到了「手機進化史」背後的獨立開發者ruff,和他聊了聊產品設計和對「舊物」的懷念之情。
  • NS遊戲推薦:可以玩的RPG遊戲進化史--《進化之地》
    《進化之地1》可以說是致敬了塞爾達、重裝機兵、最終幻想以及其他開創了新時代RPG遊戲:就塞爾達而言,比如,拾取物品並舉高高,然後聽到愉快的提示音;男主名叫克林科,提著劍四處砍草;飛來飛去的蝙蝠、能在陸地上遊走的八爪魚以及只能從側面攻擊的裝甲兵和骷髏,等等。
  • 《龍珠》遊戲進化史
    最近國外的著名視頻博主「進化の軌跡チャンネル」上傳了一段《龍珠》歷代遊戲進化史,裡面從前往後,詳細梳理了各代龍珠的實際遊戲畫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一番,感受一下龍珠遊戲的變遷。
  • 人類進化史不完整,有很多缺失環節?
    ‍        「人類的演化缺失一個過渡態」其實很狡猾,因為這個謠言很容易讓人誤解成進化是直線現象,而完全無視演化分支。進化是樹狀的。擁有很多的枝條。神創論者經常叫喧著缺失環節,實際上就是想讓你把人類進化史當成這樣一個模式:        比如神創論者最喜歡造謠南猿和直立人缺少一個過渡態,其實他們完全無視能人,甚至很少提及(大家別忘了神創論科學的精髓,對聖經不利的證據,就仿佛章魚怪物一樣,趕快躲避無視掉)……而能人是個很關鍵的轉折點。        這種直線進化完全是錯誤的。
  • 如何註冊美國Apple Store ID
    註冊並創建Apple ID,請開始你的表演1.用Apple safari瀏覽器打開網址 appleid.apple.com。如果在電腦端這裡碰到了」502 bad gateway錯誤」且死活解決不了,不妨在手機端申請。
  • 一部遊戲追憶RPG這20年:《Evoland》進化之地,一部遊戲進化史
    而《Evoland》進化之地這款遊戲,就完美的致敬了過去20年中優秀的RPG作品,將他們融合在進化之地中,把《進化之地》做成了RPG遊戲發展史。左邊進化之地,右邊塞爾達系列左邊進化之地,右邊《勇者鬥惡龍》系列
  • 蘋果美區 Apple store ID 帳號註冊教程,低調收藏!
    這一次給大家出一期美區apple store ID註冊,懂的人自然懂,後面我會陸續給大家出幾期美區裡的好用的神器
  • 摩託羅拉Logo進化史
    下面我們一起來追溯這個已經年近九旬的老品牌logo的進化史:
  • 這款 RPG 又是一部遊戲進化史
    持著「遊戲進化史」這柄大師之劍,進化之地在剛推出時便憑藉著它新鮮的玩法收割了無數粉絲。前幾年帶著更加豐富的機制在 PC 上推出了續作進化之地 2,而現在總算是等來了它的移動端版本。▎隨劇情迭代升級的畫面一代的劇情過於簡單,導致我更多時候是為了進化遊戲而繼續探索。而進化之地 2 準備了一個更加完整的劇情,主角為了拯救大陸,要進行時空穿梭尋找時間之石。
  • HTML 30 年進化史
    本文作者用近兩萬字為你詳解 HTML 的進化史,涉及前身SGML、到瀏覽器大戰,HTML 模塊的詳解、HTML5的進化……隨著近年來,前端框架戰爭的白熱化,戰鬥溢出到後端、移動端、小程序端等層面……大家似乎不像以前那麼關注底層,HTML、JavaScript、CSS 被一些更高級的語言所轉譯,成為了前端的彙編語言。
  • Chinajoy·Showgirl進化史
    一起來看看Showgirl的12年進化史。從2004年1月開辦,至今已經辦了十二屆。在前面幾屆Chinajoy上,Showgirl關注度不高,主要是以遊戲展為主。
  • 4分鐘看完《馬裡奧賽車》系列進化史
    4月28日,任天堂NS上的另一個超大作《馬裡奧賽車8豪華版》就要發售了,我們今天搬運了一部Youtube的UP主「進化の軌跡チャンネル」之前製作過一部4分鐘的視頻,該視頻用遊戲畫面直觀地展示了系列9部作品25年來的進化歷程。
  • 奇舞周刊第 261 期:JavaScript 中的 Linter 進化史
    JS Linter 進化史本文主要介紹下 JS Linter 進化史中的三個裡程碑式的工具:JSLint、JSHint 和 ESLint。網際網路企業數據安全體系建設全球的趨勢是越來越重視隱私,在安全領域中,數據安全這個子領域也重新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本文作者要講的正是數據安全建設。
  • 一部Latitude 編年史,就是半部商用筆記本的進化史
    歷史,充滿著偶然性,但生物和社會進化,卻存在著必然性。儘管筆記本電腦誕生於1985年,但其在商用領域的普及步伐,還是在90年代中期才開始。商用筆記本誕生的標誌性事件,包含了屏幕的TFT彩色化、重量體積上的便攜化,以及鋰電池的採用讓續航時間實用化。
  • 人類進化史
    約6500萬年前,一顆寬度約16千米的大型隕石撞擊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原始哺乳類動物逃過劫難經過漫長歲月存活下來,之後進化,進行了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
  • 註冊香港apple id及充值教程
    蘋果手機的應用不像安卓,想裝就裝,它需要經過蘋果商店來下載App,而且因為大陸政策的關係,有些應用,國內註冊的蘋果ID是無法下載的,因為這些應用你在apple store甚至都搜不到,所以,得到一個香港或者國外的蘋果ID就顯得尤為有必要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