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物女王(彭昭)
物聯網智庫 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 【導讀】 -
當「區塊鏈」和「物聯網」這兩種當今世界上最為熱門的技術趨勢結合,將會得到什麼意想不到的結果?就在剛剛過去的物鏈網「元年元月」,發生了一系列的裡程碑事件。
|物女心經專欄|寫的第060篇文章。
2018年的第一個月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隨著技術的進化速度越來越快,擅長製造噱頭、量產「元年」的科技圈每年都能開闢個新「元年」出來。
「元年」本意指某個事物或趨勢開始發生的時間。在科技圈,元年通常指某樣東西突然進入大眾視野的第一年,或者大家都以其為「風口」並創立公司的第一年…
比如智能硬體元年、O2O元年、虛擬實境元年、石墨烯元年、人工智慧元年…2018年「元年」的趨勢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各種技術之間彼此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邊緣設備與人工智慧的結合(邊緣智能),再比如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物鏈網)。今天來說說後者,關於「物鏈網」我的所見所聞。
或許你也好奇將「區塊鏈」和「物聯網」這兩種當今世界上最為熱門的技術趨勢結合,將會得到什麼意想不到的結果?就在剛剛過去的物鏈網「元年元月」,發生了一系列的裡程碑事件。
IOTA開發套件問世,極大拉低了物鏈網的準入門檻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經介紹過專為物聯網而生的IOTA,它既與物聯網百搭,又切中區塊鏈的痛點。簡單複習,IOTA的解決方案不按傳統區塊鏈的方式出牌,它設計了一個名為Tangle的帳本技術,實現了交易零費用。而且與傳統的區塊鏈遭遇巨大的性能瓶頸不同,IOTA宣稱規模越大,它的效率越高。
就在本周,博世BOSCH與IOT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之後,推出了支持IOTA的商業物聯網硬體XDK110。XDK110是一款無線傳感器設備,可以實現傳感器產品和應用的快速設計。XDK110提供了高級編程能力,可以實現更加豐富的功能,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發送傳感數據。同時,XDK110基於模塊化的硬體和軟體平臺構建,這意味著使用XDK創建的原型產品易於量產、擴展併兼備經濟性。而上述特點正是物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最緊要的「稀缺資源」。
在博世提供的智能建築案例中,用戶可以使用專屬貨幣IOTA購買由XDK110節點監控到的包含地理位置數據的關鍵信息,並且這種信息交換可以擴展到IOTA數據市場中,由各種買賣雙方實時、自動、自發的進行交易。
技術與應用的分離,看似不利於產業結合和項目驗證,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一項技術的成熟度。博世發布的這一物聯網開發套件,讓使用IOTA變得像「泡麵」一樣簡單,極大拉低了物鏈網的準入門檻,縮短開發周期,降低應用開發的風險。
幾乎同時,圍繞IOTA還發生了另一個裡程碑事件。1月31日,臺北市政府發布官方消息,與IOTA基金會開展正式合作,將IOTA用於智慧城市的場景之中。第一個與臺北市政府合作的項目由臺灣的一些科技公司推進,包括訊舟科技(Edimax)、瑞昱半導體(Realtek)、華碩(Asus)和臺灣中研院等,他們正在聯合開發一款可監測溫度、溼度、光線和汙染物的空氣傳感器,安裝於臺北市150所小學和市民家中,共享空氣品質數據並將其儲存於Tangle,通過IOTA實現激勵措施,鼓勵更多PM2.5監測站將數據導入Tangle。
其它的合作項目還包括內置Tangle ID的數字市民卡。通過臺北「智慧城市生活實驗室」的項目實施和驗證,IOTA將用於提升臺北市民ID卡的安全性,市民不用再擔心身份信息被盜用、醫療病歷信息被篡改,或者政府相關服務被冒用。在臺北市政府的推動下,IOTA還將在電子投票、城市間的數據交換等領域進行試點。
除此以外,IOTA還解鎖了物鏈網在LPWAN網絡中的運行能力。由於低功耗廣域網絡的傳輸能力非常有限,一般的區塊鏈算法的應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IOTA使用的有向無環圖DAG結構簡化了算法,即沒有區塊又沒有鏈,對功耗及網絡水平的要求大大降低,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將其在LPWAN網絡中部署。
區塊鏈晶片、現代鏈、IoTChain、CPChain、Waltonchain…推進物鏈網井噴?
除了IOTA之外,多家公司和機構也紛紛參與到物鏈網的滾滾大潮中,尤其是各種物鏈網白皮書猶如前後浪般你爭我趕,大有不輸在「物鏈網」起跑線上之勢。
針對IoT安全提出的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思路,由HDAC現代數字資產公司提出。HDAC是由韓國現代公司所支持的數字資產管理公司,這家公司現在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使用私有區塊鏈技術來解決IoT的安全問題。現代鏈是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底層系統,用來連接家家戶戶的各種物聯網設備,特點是融合了公有鏈和私有鏈,從而提高了傳輸速度,降低總體成本(與比特幣、以太坊相比),對標項目就是IOTA。
HDAC與其它區塊鏈技術對比
特性
比特幣區塊鏈
HDAC區塊鏈
以太坊區塊鏈
基本特性
金融交易
用於物聯網的區塊鏈
公有鏈/私有鏈
智能合約
共識算法
PoW
ePoW
現在:PoW
未來:CASPER,PoS
交易速度
7 tx/sec
~160 tx/sec公有鏈
~ 500tx/sec私有鏈
1000 tx/sec目標值
25 tx/sec
區塊時間
10分鐘
3分鐘
12秒
區塊大小
1MB
動態(最大8 MB)
動態
附加信息
80 Byte (OP_RETURN)
動態(最大4 Kb)
動態(5 gas / byte)
拓撲結構
公有鏈
公有鏈/私有鏈
帶權限的區塊鏈
公有鏈
不帶權限的區塊鏈
1月18日,知名區塊鏈初創公司Filament宣布推出一款新型晶片,能將工業設備、物流貨櫃或其它類似資產進行互聯,並且在區塊鏈上進行信息交易。這款新的區塊鏈晶片使得設備之間能夠相互轉帳,並按照運營者的規定創建智能合約,由此開啟了區塊鏈擺脫「雲的束縛」,向邊緣側擴張新領地的嘗試。
IoTChain(ITC萬物鏈)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安全物聯網輕作業系統。ITC旨在解決目前物聯網嚴重的安全問題,但萬物鏈選擇智能照明作為第一個切入場景,雖然照明領域很少遭遇黑客攻擊。參照ITC團隊表述,選擇從照明切入因為該場景門檻低且應用廣,能低成本快速擴充IoT Chain節點數,儘量快速實現其分布式網絡的廣泛覆蓋性。
CPChain(物信鏈)從降低交通數據互聯成本、保護數據隱私和提升數據價值這3個方面切入,解決行業發展的痛點問題。物信鏈將智能交通系統(ITS)作為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場景,降低交通擁堵和汙染排放,實現安全、綠色、高效出行。根據團隊表述,物信鏈已經與多個區塊鏈社區達成深度合作,形成協同區塊鏈技術發展生態。
Waltonchain(沃爾頓鏈)將RFID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並於2017年6月19日正式成立了沃爾頓鏈基金會,致力於沃爾頓項目的開發以及RFID應用推廣的落地工作。根據沃爾頓鏈基金會表述,通過ICO募集的資金將投放到RFID標籤晶片、讀寫器晶片、系統方案的研發、測試和生產;應用項目鏈平臺開發;系統應用方案推廣等領域。
跟風投入,還是冷眼旁觀?用物鏈網創造價值是關鍵
至於是否要擁抱物鏈網,首先要想清楚你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區塊鏈的重點是創造了一種自由,讓我們可以創建新的機制、定義新的規則、並且快速的推出實現。對於物聯網來說,區塊鏈技術可以改善合規性和安全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物聯網應用的功能和成本效益。
具體來說,物鏈網可以支持物體的身份認證,促進微型交易,並在聯網設備之間建立支付證明。目前企業藉助物鏈網實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4種: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發現,本文與我以往的風格不同,擺事實居多,講道理偏少。在物鏈網這個一開始就充斥著噪聲和炒作的領域,理性早已被邊緣化,任何講道理的舉動都是對那啥彈琴,徒勞的很。
當下的物鏈網就像當年電子商務發展的早期階段,很多傳統企業都在自己的門戶網站上添加了電商購物的功能,即享受了電子商務的技術優勢,又維護了既得利益,還贏得了技術弄潮兒的美譽,可謂完美。但是現在他們情況如何?物鏈網對於人性的「撩撥」比電子商務更甚。
作為巨頭,BAT早已紛紛拉開陣仗在區塊鏈展開布局。阿里與普華永道達成合作,應用區塊鏈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騰訊發布區塊鏈方案白皮書,旨在打造區塊鏈生態,騰訊的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也於官方網站正式發布。與巨頭並進的還有初創團隊,然而其中的大多數並不是真正關心物鏈網,而是關心怎麼從中掙快錢。
虎嗅網的一篇文章分析得十分到位。作者曹政說,人是會變的,沒有制約,沒有責任,人會滑落到人性中壞的那一面。就算發行ICO的曾經是一個好人,這錢來得太容易,需要承擔的責任不存在。除非極少數意志堅定的存在,絕大部分人會給自己的貪婪和欲望一個合理的藉口,從而順理成章的把本應發展項目的錢揣到自己腰包。
總之,在喧鬧繁華中,隨時準備著給過度沸騰的物鏈網「熔爐」潑盆冷水確有必要。我們既反對盲目投入,也反對被過於冷靜的觀望束縛手腳。物鏈網只是個尚處於「牙牙學語」階段的技術工具,它需要專注在某一垂直領域,找到切實的應用場景,逐步迭代並經歷漫長的發展成熟期。科技總是螺旋形上升,在起起伏伏中不斷壯大,只有一點可以確定,位於漲潮大勢中的物鏈網,沒有裸泳的只是極少數。
最後,仍以我的新書結尾,作為市場上第一本系統化分析「物鏈網」這一趨勢的圖書:《智聯網—未來的未來》,即將在2018年春季出版,感興趣的朋友請隨時關注我發布的最新進展。
如果喜歡該欄目,掃碼請女王姐姐喝咖啡,小編會把咖啡款如數轉給作者!
往期熱文(點擊文章標題即可直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