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錯過與嘉賓的交流,記得關注書評君的「新京報書評周刊FM」服務號,點擊「訂閱」,訂閱「我有嘉賓」專欄,我們會在上線後第一時間提醒你。請注意,服務號訂閱和專欄訂閱缺一不可。若錯過直播,也可以點擊專欄連結回顧往期內容。
要想對明治維新與現代日本獲得更深入的認識,不得不提及一個樞紐人物——明治天皇。明治天皇在位的45年中,歐美百年風潮迅速湧入,這是近代日本改革最為顯著的時期,現代日本的命運已初見分曉。因此,日本人稱明治天皇統治時期為「明治中興」,明治天皇也成為維新時代的偉大象徵。
義大利畫師愛德華多·吉歐索尼所繪明治天皇像
明治天皇的一甲子,剛好與日本近代化從胎動、發生到坐大的全過程重合。但作為維新運動的命名人物,明治天皇卻隱身於各大事件背後,面容與蹤跡模糊難辨。他是無能的傀儡,還是偉大的君主?在時代巨潮的動蕩中,他又是如何應對周遭的一切的?在唐納德·基恩的《明治天皇:1852-1912》中,我們或可一窺端倪。
《明治天皇:1852-1912》
作者:唐納德·基恩
版本: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18年7月
1867年1月30日,孝明天皇駕崩。2月13日,幼主睦仁登基,成為新天皇,即明治天皇。「明治」的元號,取自中國《易經》,所謂「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基恩認為,這頗合睦仁的治世性格。
明治天皇體恤民眾,也是召集御前會議最多的天皇,而且他有強烈的克己心,不會像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那樣,過度自我宣傳。明治天皇直到駕崩,也未建過自己的銅像。
此外,明治憲法雖然是一部天皇主權的「欽定憲法」,有天然的缺陷和程序錯誤,但的確是亞洲國家中最先進的憲法,標誌著日本成為立憲國。
如果從公私兩面來透視明治天皇的話,我們可以說:作為「公人」的天皇克己奉公、高度自律,是極富卡裡斯瑪的政治領袖,近乎「道德完人」,而作為「私人」的睦仁,則是一個性情中人,多少有些怪癖,以一般日人的標準來看,甚至有相當「怪咖」的一面……
明治天皇在公私兩面到底有著怎樣的面目,本期「我有嘉賓」,我們請來作家、知日派學者劉檸老師,來和大家作分享。本周五11月9日晚20:30-21:30,歡迎你的參加。
主題 明治天皇:無能的虛君,還是偉大的帝王
時間 本周五11月9日晚20:30-21:30
嘉賓 劉檸 作家、知日派學者
參會 掃描文末海報二維碼
提醒 關注「新報書評周刊FM」,訂閱「我有嘉賓」,可第一時間收到提醒
11月9日,本周五晚 20:30-21:30
掃描下圖二維碼
訂閱「我有嘉賓」
即可進入本期讀書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