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長的第一支撐點,一定在營銷模式,基於戰略、策略與組織三個維度整合切換!」
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小米首次上榜,成最年輕世界500強,排名第468位。
此時,距離小米成立只有9年,小米的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與小米的成長速度同樣讓人稱奇的,還有其讓人記憶深刻的「小米式營銷」。說到這裡,很多人腦中會浮現當年火爆的「小米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確實是小米營銷策略的典型,但卻不是最初的手段。小米最初的營銷手段,應該是:社區營銷。
2010年,黎萬強作為中國第一代UI設計師,被雷軍拉去做小米第一版手機系統MIUI,「阿黎,能不能不花錢把MIUI做到100萬?」
目瞪口呆的黎萬強可能是沒聽清楚問題,居然答應了。
不花錢,就只能做口碑,阿黎團隊拼命在論壇和微博上想辦法。
2010年8月第一版本的MIUI發布, 並建立社區,黎萬強和組裡的6個人天天蹲守在論壇,軟磨硬泡拉進來100個超級用戶。
這100個人也是MIUI作業系統的最初使用者,米粉文化的源頭。
僅靠口碑傳播, MIUI的用戶呈裂變式增長,第二周200人,第三周400人,第五周800人……
至2011年8月小米手機發布時,MIUI已經擁有了50萬的發燒友,這50萬的用戶為小米手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當小米1發布的時候,這50萬發燒友搶購手機,帶動更多的人知道了小米手機。
小米的成功可以說就是從社區營銷開始的,並且社區營銷一直伴隨著小米的成長。
第一版MIUI起家建立社區之後,小米迅速吸納了大量粉絲。成立前幾年,小米很少做網際網路之外的營銷,主要精力放在經營社會化媒體上。
微博當時剛剛興起,阿黎認為微博會是論壇一個很好的補充。
2011年左右,小米在微博與大批忠實的米粉一起構成龐大的微博營銷體系,小米在微博上的活動,常常登上微博熱門話題。
微博、社區以及線下的大批量粉絲參與到小米軟硬體的測試以及大量的線上線下活動中,在那個年代,這些狂熱粉絲的確構築了所謂的「粉絲經濟」。
今天許多品牌再說粉絲經濟時,只是一個概念,而小米是將粉絲經濟實現的最早網際網路品牌。
小米誕生之前,佔據手機主流市場的三星、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大多採取根據市場需求製造多款手機,多渠道銷售的策略。
但是小米,走了一條與蘋果相同的道路:做爆品。
黎萬強,這位設計師出身的營銷鬼才說:
「爆品是小米最簡單也是最根本的邏輯,如果我們不做爆的產品,是沒法讓用戶尖叫,讓用戶有參與感的。爆不僅僅是做精品,很多時候大家都想做精品,但精品有可能大家會想做十幾款,這都是錯的。能不能只做一款,能不能只做兩款?一兩款爆款就可以了。」
小米只發布一款手機,做到當時的極致性價比:性能高一倍,價格砍一半,死磕性價比。
為了砍價格,小米砍掉了一切渠道環節,直接面對用戶;砍掉營銷成本,通過網際網路方式賣產品,不靠線下渠道。
面對這樣的產品,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拒絕。
也正是因為產品做到了極致性價比,小米才敢去做「飢餓營銷」。
那個年代智能機大多在3000以上,而小米只賣1999,物超所值的產品,有需求的人誰會不搶?
小米手機上市前,還會有一波用戶預約,預約成功的用戶會去微博曬一波。等正式開售,搶到產品,又會去微博分享自己購買成功。
買到的興奮,沒買的遺憾,又是一波營銷。
小米對於限量發售給出的解釋是,產品不足,用戶需求太高,不是刻意搞飢餓營銷。真真假假,反正小米手機一上市,馬上告罄。
小米作為網際網路營銷先驅,具有很強的研究和學習價值。市場環境雖然改變,小米的成功之路很難複製,但他的營銷之路可以。
就像國內著名的小米戰略營銷研究專家吳越舟老師說的:「中國企業,要建立網際網路營銷格局,應從研究小米靈活策略組合與管理的持續變革開始!「
如果你正在為戰略與營銷問題而苦惱,不妨來直播間聽一場充滿激情,言辭犀利的《小米戰略營銷的全景案例探秘》課程,深度學習小米的營銷戰略。
吳越舟老師將帶您進入一個全新的場景,通過30多個實戰案例的演繹,幫您建立全新的思維方式:
「戰略營銷的視野創造了機會,抓住了先機才能最早建立灘頭陣地「。
吳越舟老師擁有25年企業實戰經營經歷,2019年被《銷售與市場》雜誌評為「25年中國營銷25人」,現任多家上市公司、集團戰略與營銷顧問。
專著頗豐
《升級你的營銷組織》(作者程紹珊、吳越舟)(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資深營銷總監教你搞定工業品營銷》(北京時代光華2014)
《非常之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資深戰略專家教你搞定企業轉型》(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
《企業頂層設計:戰略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國工信出版社2018)
吳老師2018-2020年度最新發表的系列文章:
▲《破解華為戰略營銷的密碼》2018年(12期)
▲《商戰中的失敗案例為何彌足珍貴?》2018年(10期)
▲《小米的粉絲戰略解讀》2019年(3期)
▲《華為戰略的客戶關係營銷與管理》2019年(1期)
▲《深度解讀小米營銷策略組合》2019年(2期)
▲《華為服務營銷的三次戰略升級》2019年(2期)
▲《華為技術營銷:雙輪驅動下的平衡》2019年(3期)
▲《打性價比小米,也有品牌戰略?》2019年(4期)
▲《華為的戰略神器:群狼戰術之項目化營銷》2019年(4期)
▲《小米生態鏈的商業模式解讀》2019年(5期)
▲《華為手機的戰略營銷決擇》2019年(5期)
▲《小米生態鏈的管理模式解讀》2019年(6期)
▲《華為戰略營銷的哲學思考》2019年(6期)
▲《華為大戰略:生態營銷體系的構建者》2019年(6期)
▲《小米新零售商業模式的解析》2019年(7期)
▲《華為信息戰略:營銷大數據管理系統》2019年(8期)
▲《小米社交電商模式的探索》2019年(9期)
▲《華為營銷鐵軍的打造》2019年(10期)
▲《阿里創業商業模式研究》2020年(4期)
▲《阿里營銷鐵軍的打造》2020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