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鬼才營銷,能否複製?深度探秘小米戰略營銷全景案例

2021-02-14 課師寶

「小米成長的第一支撐點,一定在營銷模式,基於戰略、策略與組織三個維度整合切換!」

 

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小米首次上榜,成最年輕世界500強,排名第468位。

 

此時,距離小米成立只有9年,小米的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與小米的成長速度同樣讓人稱奇的,還有其讓人記憶深刻的「小米式營銷」。說到這裡,很多人腦中會浮現當年火爆的「小米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確實是小米營銷策略的典型,但卻不是最初的手段。小米最初的營銷手段,應該是:社區營銷

 

2010年,黎萬強作為中國第一代UI設計師,被雷軍拉去做小米第一版手機系統MIUI,「阿黎,能不能不花錢把MIUI做到100萬?」

 

目瞪口呆的黎萬強可能是沒聽清楚問題,居然答應了。

 

不花錢,就只能做口碑,阿黎團隊拼命在論壇和微博上想辦法。

 

2010年8月第一版本的MIUI發布, 並建立社區,黎萬強和組裡的6個人天天蹲守在論壇,軟磨硬泡拉進來100個超級用戶。

 

這100個人也是MIUI作業系統的最初使用者,米粉文化的源頭。

 

僅靠口碑傳播, MIUI的用戶呈裂變式增長,第二周200人,第三周400人,第五周800人……

 

 

至2011年8月小米手機發布時,MIUI已經擁有了50萬的發燒友,這50萬的用戶為小米手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當小米1發布的時候,這50萬發燒友搶購手機,帶動更多的人知道了小米手機。

 

小米的成功可以說就是從社區營銷開始的,並且社區營銷一直伴隨著小米的成長。

 

第一版MIUI起家建立社區之後,小米迅速吸納了大量粉絲。成立前幾年,小米很少做網際網路之外的營銷,主要精力放在經營社會化媒體上。

 

微博當時剛剛興起,阿黎認為微博會是論壇一個很好的補充。

 

2011年左右,小米在微博與大批忠實的米粉一起構成龐大的微博營銷體系,小米在微博上的活動,常常登上微博熱門話題。

 

 

微博、社區以及線下的大批量粉絲參與到小米軟硬體的測試以及大量的線上線下活動中,在那個年代,這些狂熱粉絲的確構築了所謂的「粉絲經濟」。

 

今天許多品牌再說粉絲經濟時,只是一個概念,而小米是將粉絲經濟實現的最早網際網路品牌。

小米誕生之前,佔據手機主流市場的三星、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大多採取根據市場需求製造多款手機,多渠道銷售的策略。

 

但是小米,走了一條與蘋果相同的道路:做爆品。

 

 

黎萬強,這位設計師出身的營銷鬼才說:

 

「爆品是小米最簡單也是最根本的邏輯,如果我們不做爆的產品,是沒法讓用戶尖叫,讓用戶有參與感的。爆不僅僅是做精品,很多時候大家都想做精品,但精品有可能大家會想做十幾款,這都是錯的。能不能只做一款,能不能只做兩款?一兩款爆款就可以了。」

 

小米只發布一款手機,做到當時的極致性價比:性能高一倍,價格砍一半,死磕性價比。

 

為了砍價格,小米砍掉了一切渠道環節,直接面對用戶;砍掉營銷成本,通過網際網路方式賣產品,不靠線下渠道。

 

面對這樣的產品,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拒絕。

 

也正是因為產品做到了極致性價比,小米才敢去做「飢餓營銷」。

那個年代智能機大多在3000以上,而小米只賣1999,物超所值的產品,有需求的人誰會不搶?

 

小米手機上市前,還會有一波用戶預約,預約成功的用戶會去微博曬一波。等正式開售,搶到產品,又會去微博分享自己購買成功。

 

買到的興奮,沒買的遺憾,又是一波營銷。

 

 

小米對於限量發售給出的解釋是,產品不足,用戶需求太高,不是刻意搞飢餓營銷。真真假假,反正小米手機一上市,馬上告罄。

 

小米作為網際網路營銷先驅,具有很強的研究和學習價值。市場環境雖然改變,小米的成功之路很難複製,但他的營銷之路可以。

 

就像國內著名的小米戰略營銷研究專家吳越舟老師說的:「中國企業,要建立網際網路營銷格局,應從研究小米靈活策略組合與管理的持續變革開始!「

 

如果你正在為戰略與營銷問題而苦惱,不妨來直播間聽一場充滿激情,言辭犀利的《小米戰略營銷的全景案例探秘》課程,深度學習小米的營銷戰略。

 

吳越舟老師將帶您進入一個全新的場景,通過30多個實戰案例的演繹,幫您建立全新的思維方式:

 

「戰略營銷的視野創造了機會,抓住了先機才能最早建立灘頭陣地「。

                                                                                                       

吳越舟老師擁有25年企業實戰經營經歷,2019年被《銷售與市場》雜誌評為「25年中國營銷25人」,現任多家上市公司、集團戰略與營銷顧問。

專著頗豐

《升級你的營銷組織》(作者程紹珊、吳越舟)(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資深營銷總監教你搞定工業品營銷》(北京時代光華2014)

《非常之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資深戰略專家教你搞定企業轉型》(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

《企業頂層設計:戰略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國工信出版社2018)

     

吳老師2018-2020年度最新發表的系列文章:

▲《破解華為戰略營銷的密碼》2018年(12期)

▲《商戰中的失敗案例為何彌足珍貴?》2018年(10期)

▲《小米的粉絲戰略解讀》2019年(3期)

▲《華為戰略的客戶關係營銷與管理》2019年(1期)

▲《深度解讀小米營銷策略組合》2019年(2期)

▲《華為服務營銷的三次戰略升級》2019年(2期)

▲《華為技術營銷:雙輪驅動下的平衡》2019年(3期)

▲《打性價比小米,也有品牌戰略?》2019年(4期)

▲《華為的戰略神器:群狼戰術之項目化營銷》2019年(4期)

▲《小米生態鏈的商業模式解讀》2019年(5期)

▲《華為手機的戰略營銷決擇》2019年(5期)

▲《小米生態鏈的管理模式解讀》2019年(6期)

▲《華為戰略營銷的哲學思考》2019年(6期)

▲《華為大戰略:生態營銷體系的構建者》2019年(6期)

▲《小米新零售商業模式的解析》2019年(7期)

▲《華為信息戰略:營銷大數據管理系統》2019年(8期)

▲《小米社交電商模式的探索》2019年(9期)

▲《華為營銷鐵軍的打造》2019年(10期)

▲《阿里創業商業模式研究》2020年(4期)

▲《阿里營銷鐵軍的打造》2020年(15期)

相關焦點

  • 小米營銷攜手雲銳集團引領營銷新風向
    小米營銷和雲銳集團兩個團隊共同為現場來自教育和電商領域的四百餘位廣告主分享了小米營銷的特點、資源與戰略構思。 雲銳集團副總經理肖嘯先生在開場致辭中說,感謝小米營銷對本次分享會的大力支持,並飽含深情地回憶了雲銳和小米歷時數年的風雨合作路程,回望兩家公司的在創業徵程上結下的江湖情緣。
  • 全景科技戰略合作風向標智庫,助力品牌營銷技術深度升級!【風向標智庫】
    通過本次戰略合作的正式達成,風向標智庫將在後續的合作過程中,為全景科技提供系統的品牌營銷戰略支持,而全景科技將進一步完善風向標智庫的數字營銷技術系統,助力風向標智庫品牌營銷服務能夠得到更加精準、高效的戰術落地。
  • 《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精華
    參與感,一個因為小米而火熱的詞,在網際網路產品體系中,其實並不新鮮,例如騰訊的QQ秀、QQ空間等產品設計與運營,都滲透著「參與感」的因素,但這本書《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確實是第一次在實踐基礎上把參與感進行系統總結。
  • 小米營銷如何助力交友、直播行業聚勢增長?
    小米十周年之際,宣布下個十年的核心戰略將從「手機+AIoT」升級為「手機xAIoT」。趙子雙認為,戰略升級背後的營銷變遷,由原先的「+」轉變為現在「x」,將從產品側、數據側、商業側三個方面進行賦能。打造完整商業體系,讓營銷深入場景,助力持續增長。
  • 小米營銷x艾菲國際論壇 | 點燃智能營銷時代的新引擎
    小米營銷以「手機 x AIoT,智能營銷新引擎」為主題與行業共同探討,在智能時代的營銷新賽道與新思考。2020年,小米在各方面業務完成逆市增長,不僅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重返前三;隨著小米軟、硬體新技術、新服務的不斷迭代,小米智能生態也在逐漸完善與升級中刷新用戶體驗。
  • min to MAX——小米營銷與KIWI互動去探索最佳ROI
    經過4年時間的合作經驗積累,KIWI立足於小米營銷平臺摸索出獨有的MAX營銷模式。所謂「MAX」,就是基於小米MIUI手機作業系統、內置的12個非標資源APP以及KIWI的互動創意三者的有機串聯,從而達到幾何級別的營銷效果。
  • 原 創|:小米手機營銷分析
    同時對於產品的軟體系統的優化以及建立小米之家,小米社區等方式都是模仿蘋果,將其推廣與銷售點積極的一面很好的借鑑過來。 ▼飢餓營銷與F碼配合使用,擁有後者即可優先購機,而F碼的發放也是在小米社區或官網方面隨即派發。這樣的模式在國內還是屬於首次。飢餓營銷的精華之處就在於「飢餓感」要拿捏到恰到好處。
  • 頭條 互聯時代,唯有小米社區模式可以複製!
    其實,理論叫什麼或誰提出的,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本源層面上解釋現象,能否解釋從歷史到現實、再到未來的變化機理:這個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究竟如何改變了人的生活?為什麼原來的一些營銷行為失效,而另一些仍然有益?營銷實踐需要做出哪些改變,而哪些需要堅守?為什麼必須改變或堅守?
  • 《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的十大秘訣
    比如「韓都衣舍」憑藉快速跟進時尚的設計和選品,在各類購物社區中都是女性用戶推薦分享的重點品牌;護膚面膜品類中的「御泥坊」,以產地的特殊天然原材料礦物泥漿為賣點,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戶的追捧,成為淘寶系面膜類的領軍品牌;又比如堅果品類的淘品牌「三隻松鼠」,在口碑傳播之下越賣越火,我和我的不少朋友都親身體驗了 .傳統的商業營銷邏輯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傳播就是砸廣告做公關,總之凡事就是比嗓門大。
  • 《夢幻花園》X小米遊戲X小米之家,聯手打造跨界營銷新模式
    於是各家廠商在市場大環境下各展所能,《夢幻花園》與小米遊戲深度合作,以「智造夢幻生活」為主題,攜手打造聖誕專屬小米夢幻之家。線上小米渠道獨享定製皮膚,線下遍及全國20個門店的主題快閃店,都讓雙方玩家擁有了獨特而美好的聖誕回憶。
  • 小米中國區首席營銷官楊柘辭任,僅入職不到半年丨最前線
    文 | 邱曉芬36氪獲悉,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楊柘已辭去籤署管理職務,轉任中國區營銷顧問,為品牌營銷工作繼續提供有價值的幫助,離職是因為「個人健康原因」。不過,據晚點報導,楊柘離開是因為「工作未獲雷軍的認可」。
  • 解析小米的智能營銷體系:硬體+軟體+原生APP
    《智能創造,跨屏整合》主題演講,洞察行業趨勢,分享小米在原生、場景以及智能跨屏領域的營銷創新及探索。 下一步,小米會把這些智能硬體互聯互通,深度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最終實現美國大片裡的智能生活場景。同時,營銷也會隨著智能硬體的普及、信息的智能分發,變的越來越智能。
  • 晚點獨家 | 小米市場營銷體系生變:中國區首席營銷官楊拓入職不到半年將辭任
    加入小米不足 6 個月的前魅族高管楊柘將卸任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轉為中國區營銷顧問。 據了解,小米還沒有安排人手接替楊柘空缺出來的職位。楊柘的這次調整非常突然。10 月 11 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博上透露小米高管陣容時,楊柘還在其列。配圖中,楊柘還緊挨著雷軍站在左側。
  • 小米天貓搞了件大事,聯合營銷玩了一手降維打擊,庫克遭得住嗎?
    如果說上一屆的手機創新由賈伯斯改寫,那麼留給庫克的或許就是營銷了。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庫克真正厲害的不是在於手機做的有多好,而是一手營銷玩得夠6,以各種營銷手段不斷地提高了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庫克也被業內人士稱為營銷鬼才,憑藉著這個天賦技能,從賈伯斯手上接過去之後,庫克愣是把蘋果市值做到了美股首家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 小米前途爭論:下坡路來臨?
    在頂峰時刻,小米的營銷手段備受推崇,而之後小米黎萬強的《參與感》更是成為一本年度熱書,被無數業內營銷專家奉為圭臬,將小米的口碑營銷做到了極致。而小米神話的出現,使得無數公司想要複製小米模式獲得成功,導致了小米模式泛濫。但目前為止,並沒有第二個成功的案例。
  • 小米的飢餓營銷玩過頭,快要餓死自己了?
    小米公司發布年度旗艦手機小米5,一款姍姍來遲的對於小米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產品。
  • 爆品營銷專家,小米電視副總裁高雄勇為你揭秘
    前不久時代華商終於高調了一回揭秘了第121屆企業家成功論壇第一位嘉賓彭劍鋒教授(戳文字一鍵探秘大咖)繼第一個論壇主角驚喜登場後第二個也同樣陸續到來他是小米集團參謀部高級參謀將小米電視做成舉足輕重的熱門爆品他是中關村第一批IT
  • 徐偉:一個「HIGHER」品牌的營銷鬼才是怎樣煉成的?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朋友問我,作為國內為數不多從銷售一線成長起來的資深實戰營銷策劃人,徐偉這廝和他的黑格諮詢公司究竟有什麼不同之處,得到這麼多不同領域人士的認可?我呵呵一笑,因為筆者是個並不值得注意的人,我只能告訴朋友們,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我認可這個喜歡「撩」品牌的營銷鬼才——徐偉。
  • [乾貨]被誤解的小米飢餓營銷
    主要講述飢餓營銷不是刻意為之,去降低客戶體驗的。還講述了飢餓營銷對建渠道的一個巨大的作用,那就是防止竄貨。小米成功之後,大家都在談飢餓營銷,卻不去問個為什麼,不去想想商業的本質。我看到,在大學裡面,市場營銷的專業課老師喜歡給學生講,小米是靠飢餓營銷起來的,這完全就只是人云亦云,會害人害己。小米為什麼要飢餓營銷?因為庫存壓力!
  • 那些認為小米靠飢餓營銷成功的人都錯了
    其實我所談的營銷更多是關於4P的內容,有時還會涉及到營銷戰略和企業戰略,這和很多人理解的營銷不太一樣。我一直認為,4P是最重要的營銷邏輯之一,利用4P方法幾乎可以用來分析任何公司的營銷問題,4P模式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營銷邏輯。讓我們可以從一個完整的視角審視公司的營銷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