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缸中的明星魚--寶蓮燈魚

2021-02-14 露飛水景店

寶蓮燈,學名阿氏霓虹脂鯉,也叫紅蓮燈、新日光燈魚、新紅蓮燈魚。是鯉形目、脂鯉亞目、脂鯉科,霓虹脂鯉屬的一種重要觀賞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寶蓮燈魚嬌小纖細,體長約在4~5釐米,是熱帶魚中的珍品。其體側扁,呈紡錘形,頭、尾柄較寬,吻端圓鈍。最明顯的特色是在,身體上半部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帶,下半部是一條紅色色帶,全身帶有金屬光澤,閃閃發光,遊動時特別美麗。寶蓮燈魚性情溫和,宜群養,泳姿歡快活撥,十分討人喜愛。

難得一見的原產地視頻,7天造景獨家發布

中文學名    阿氏霓虹脂鯉
拉丁學名    Paracheirodon axelrodi
別        稱    日光燈魚、新紅蓮燈魚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e
綱                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亞        綱    輻鰭魚亞綱 Actinopterygi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亞        目    脂鯉亞目 Characoidei
科                脂鯉科 Characidae
屬                霓虹脂鯉屬 Paracheirodon
種                阿氏霓虹脂鯉
分布區域    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境內的流速緩慢的河流裡

寶蓮燈魚成魚體長 4~5 釐米體呈紡錘形,體側扁,頭和尾柄較寬,吻圓鈍。其口、眼稍大,臀鰭延長,尾鰭叉形。寶蓮燈魚體色豔麗,背部呈黃綠色,腹部乳白色。最顯著的特色是在體側,從眼後緣到尾柄有一條較寬的明亮的藍色縱帶,縱帶下方後腹部有一片紅色斑塊,十分醒目。

在光照下,寶蓮燈魚全身閃爍著金屬的光澤,遊動時時而藍色,時而綠色,極為美麗。

寶蓮燈是自紅綠燈發現以後最為矚目的脂鯉科小型熱帶魚,為了便於與紅綠燈區別,寶蓮燈又被稱為新紅蓮燈(因港臺地區紅綠燈的俗稱為紅蓮燈)。如果將寶蓮燈和紅綠燈作比較,無論是體型、色彩、生活習性方面都非常相似,但體形略大於紅綠燈,而且貫穿魚體的藍色螢光水平帶較紅綠燈寬且色澤更為鮮豔,腹部的紅色也幾乎覆蓋了整個下半身


寶蓮燈魚

水質:軟水

pH值:5.5~7.0,弱酸性

食物:投餵水蚤、線蟲和幹飼料均可

性情:溫和、喜群居、愛在水的下層遊動

性情溫和,遊動敏捷,喜歡群居,可與溫和的熱帶魚混養。飼養的水族缸中宜多種植水草。

原產地是亞馬孫河中下遊,種群分布主要包括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境內的流速緩慢的河流裡。最適水溫22~24℃,喜偏酸性水質,要保持其豔亮體色,就要常投些動物性餌料。該魚性情溫和,宜群養,泳姿比較活潑歡快。

寶蓮燈魚飼養上比紅綠燈有一定的難度,對水溫要求較嚴,以攝氏24度最好。水質要求為弱酸性軟水,適宜溫度為攝氏24~26度,光照宜暗。寶蓮燈魚喜在水的下層活動,飼水不需每日更換,三至五日換一次即可,要注意水溫不可波動很大,飼養缸中宜栽種水草,這樣可起遮光作用。其餌料應選一些體形細小的活餌來餵養,這樣可使魚的體色更豔麗。怎樣鑑別寶蓮燈魚的雌雄。鑑別寶蓮燈魚的雌雄主要從外形上來區分,一般來說,寶蓮燈魚的雌魚體要較雄魚寬,腹部顯的膨大;雄魚雖較雌魚窄細,但其色彩要較雌魚亮麗多彩。

寶蓮燈魚6~8月齡進入性成熟期,屬卵生魚類,春秋季節是人工繁殖的時期。繁殖用水要求pH5.6~6.8,呈偏酸性,水溫攝氏25~26度。繁殖缸應置於無強光直射處,缸內置放棕絲等產卵附著物,再放入種魚。受精卵經二十四小時便孵出仔魚。繁殖較困難、繁殖選用600×200×200 毫米的魚缸。水質宜酸性(pH為5.6~8)。繁殖箱中植水草或放尼龍絲,置於光線較暗處,在黃昏時將親魚按1:1的雌雄比放入箱中。通常早晨產卵,卵小而透明。每對親魚可產卵120粒左右,產卵後應立即將親自撈出另養。受精卵約經36小時孵化,3天後可遊泳攝食;幼魚生長極迅速,約5個月便可達性成熟,一年可繁殖多次。寶蓮燈性情溫和,喜歡群居遊動,可以與其他性情溫和的小型熱帶魚混養。它比較適應弱酸性的老水,吃動物性飼料,對食物沒有過高要求。寶蓮燈6~8月齡性腺成熟。成熟雌魚體幅較雄魚寬,腹部膨大;雄魚的體幅窄瘦,但色彩較雌魚豔麗閃爍。繁殖時,選擇體長5釐米左右的做親魚。受精卵需要附著在魚巢上孵化,所以,繁殖缸內要放入金絲草或棕絲,也可鋪設在箱底。水質要求偏酸性,水溫25~26度,魚缸置於無強光直射處。受精卵也需要在昏暗的環境下孵化,經24~36小時後孵出仔魚,再經24~48小時,匍匐在魚巢上的仔魚體內的卵黃囊消失,開始遊動覓食。 寶蓮燈魚是一種小型熱帶魚。身長4釐米左右,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深蘭色條紋,眼睛有一塊金色斑,可以發出金屬光。背鰭、腹鰭、胸鰭均透明,但能發出蘭色螢光,尤其在黃昏時,如星光流動。但如果長期在黑暗中,螢光會暗下來。不適合與大型魚類混養。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上遊樹蔭下比較平靜的水域。寶蓮燈魚對水溫水質要求不太嚴格,在水溫為21~30℃均可生長,對餌料要求也不嚴格,喜好成群活動。寶蓮燈魚繁殖期間需要遮光,孵化卵和魚苗都需要在陰暗的環境中生長。

寶蓮燈魚對水溫要求較嚴,以 24 ℃ 為最好,適宜範圍為 24~26 ℃ ,光照宜暗。它是一種底層魚類,喜歡在水的下層活動,3~5 天更換一次水即可,不宜換的太勤,水溫絕不能時高時低,波動太大,要有調溫設備。飼養寶蓮燈魚的魚缸應多種闊葉水草,以遮擋強光,為其創造較暗淡安靜環境。寶蓮燈魚膽小怕事,所以千萬不要人來人往,有大的聲響驚擾。應選一些體形細小的活餌來餵養寶蓮燈魚,那樣它的體色會更加金光燦燦。寶蓮燈魚屬於草上產卵魚類, 6~8 個月齡性腺發育成熟,春秋季產卵。雄魚窄細,體色鮮豔,雌魚寬肥,腹部膨大,體色略暗。繁殖水溫為 26 ℃ ,水質為弱酸性,繁殖缸底應鋪一層金絲草,將缸置於光線較暗的地方,或用報紙等將光線擋住,只留微光,再往水裡加少許食鹽,加入1/3的蒸餾水,以刺激親魚發情。將經過挑選的親魚按雌:雄 1:1 的比例,在晚上放進產卵缸中。第二天早晨,親魚就開始發情,經過一番追逐後,雌魚將卵產在金絲草上,雄魚同時在卵上射精,使卵受精。產卵要經過數小時,每尾雌魚可產卵 250 粒左右。產卵結束,應將親魚撈出,以免它們吞食魚卵。受精卵經過 36 小時左右即可孵出幼苗,幼苗再經過 36 小時開始遊動覓食,這時應餵「洄水」,同時再添加少量食鹽進行消毒,並可逐漸讓幼魚見光,15天後改餵小型魚蟲,以後逐步進入正常管理。寶蓮燈魚一年可產卵多次。



我們買的熱帶魚都是從那裡來?熱帶魚產地捕撈過程

寶蓮燈是露飛最喜歡的熱帶魚,也是最漂亮的燈科魚。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就被這種亮晶晶的魚吸引,一直喜歡至今。小學的時候只有紅綠燈,而現在已經有更漂亮的寶蓮燈,紅綠燈和寶蓮燈是不同的兩種燈魚,寶蓮燈比紅綠燈更加豔麗。


喜歡寶蓮燈的朋友,可以加露飛微信 18628173232 購買

相關焦點

  • 炫麗燈魚——亞馬遜的精靈
    燈科魚的範圍在學理的分類上跨越了相當大的範圍,這個集合名詞已經代替了很多魚的學名。一般而言包括脂鯉目中的幾科,與鯉形目鯉科中的部分品種。
  • 【水族活體知識】美輪美奐的水草精靈——燈科魚
    ,在黑暗中會發出迷人的藍光,故俗稱為女王藍眼燈,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嬌小的體型和燈科魚相似,所以我們常把它歸為燈魚,其實分類上它屬於鱂魚科,和青鱂等魚的親緣關係更近。性情溫和,群遊性十分強,是草缸中常用的造景魚類,也是市場上廣受人們喜愛且普及的非洲小型燈魚。食性雜,可餵食人工飼料。 寶蓮燈魚
  • 擬鯉科之燈魚(又稱脂鯉或加拉辛)
    活動水層:上層 食性:雜食,可接受人工飼料 附錄:藍眼燈魚的眼睛呈鮮藍色,在黑暗中會發出迷人的藍光,故俗稱為女王藍眼燈,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嬌小的體型和燈科魚相似,所以我們常把它歸為燈魚,其實分類上它屬於鱂魚科,和青鱂等魚的親緣關係更近。
  • 哪些魚可以和燈魚混養
    燈魚不僅可以單獨飼養,其實加入其它種的魚類,有時會讓燈魚的環境更加完善。可以和燈魚混養的魚有很多,這裡列舉一些例子給大家參考。1、胎生鱂魚例如孔雀、紅箭、瑪麗燈。但是混養孔雀時一定要注意到燈魚的一個癖好,喜歡追咬孔雀尾部,最後導致孔雀尾部的殘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 如此美麗的群遊小型魚~~關鍵還好養
    全身籠罩著青綠色光彩,從頭部到尾部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帶,體後半部藍綠色帶下方還有一條紅色帶,腹部藍白色,紅色帶和藍色帶貫穿全身,光彩奪目。在不同的光線下或不同的環境中,其色帶的顏色時深時淺。性情溫和,易飼料,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層成群不停地遊動,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飼養水溫22~24攝氏度,水質微酸性軟水,水色要求清澈透明。餌料以小型活食為主。其喜在光線暗淡的水族箱中生活,禁止在強光下照射。
  • 每日一魚|黑蓮燈:亞馬遜的「小強」
    黑蓮燈魚色彩豔麗、晶瑩剔透、小巧玲瓏,與其它燈魚同箱飼養,該魚顯得格調高雅,出類拔萃,受人鍾愛。該魚適應性很強,生命力很頑強,20~30℃的水溫都能活動自如。性情溫和,有領地意識,不過不強烈,和其他溫順魚種或蝦可以一起飼養,雜食,不過得不時換換口味,不然會挑食。
  • 小型燈科魚全方位簡介(附已知171種燈魚圖鑑)
    當然,脂鯉目下也有不少科,目前共有十四科,但並不表示這十四科全都是大家印象中所認定的燈魚。常見的紅蓮燈(Paracheirodon axelrodi)屬於脂鯉科(Characidae),同時此科也是燈魚的主幹,所以我們也會聽到有人稱燈魚為〝加拉辛〞。
  • 燈魚全面介紹(附已知171種燈魚圖鑑!)
    當然,脂鯉目下也有不少科,目前共有十四科,但並不表示這十四科全都是大家印象中所認定的燈魚。常見的紅蓮燈(Paracheirodon axelrodi)屬於脂鯉科(Characidae),同時此科也是燈魚的主幹,所以我們也會聽到有人稱燈魚為〝加拉辛〞。
  • 燈魚雜談 | 世界最小的魚-露比精靈燈
    progenetica),細小微鯉(Paedocypris micromegethes),紅寶石微鯉(Paedocypris carbunculus )這三種魚中,最小的就是微鯉了,微鯉的成年雌性體長僅有7.9毫米,已知最大個體也不過10.3毫米,真的比紅蟲還要小。
  • 【燈魚版】燈魚飼養的全攻略
    根本我的經驗只要在燈魚剛進你家時把它的水適應調過來,以後基本是沒什麼問題的.要根據你的情況定換水的次數。過分的老水也會讓燈魚生病,或死亡。所以新買來魚給它「倒水」。 魚產於亞馬孫河流域。它們在亞馬孫河的魚類中屬於體形最小者,但其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卻令人吃驚。水族,觀賞魚,它們多棲息在小河川、小湖泊,沼澤,潮溼草地帶。
  • 燈魚全面介紹(附已知171種燈魚圖鑑)【高清美圖】
    因為可能在你買的時候就買到了賣主新上的魚,它們還沒適應環境就又被帶到新環境(你家裡)這樣的魚很容易「傷「然後死掉。燈魚原產地的土壤呈酸性,下雨時,雨水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帶進河流,加上枯枝落葉及各種有機物溶解於水,形成了富含有機質的弱酸性軟水。燈魚在這種獨特的環境中形成了特殊的體色。自來水大多是中性的,飼養燈魚時可把水的ph值調到6左右,同時在水族箱中放入落葉等有機物質,過一段時間,水質變成透明的淡咖啡色,接近原產地的水質(要注意,有些落葉會造成水質腐敗),並種上水草,這種環境對燈魚生長有利。
  • 帶你走進觀賞魚——它們'點亮了'亞馬遜【燈魚篇】
    當然,除了亞馬遜流域外,非洲尼羅河、剛果河流域,東南亞、澳大利亞等也是有燈科魚的,只是數量和種類,都不能和亞馬遜流域的相比了。原生環境下群遊的燈魚TOP 5榜單在推出榜單前,小編要囉嗦一句,這個只是小編按自己的養殖經驗和欣賞能力推出的TOP10,但每個人肯定會有自己心目中的榜單,也歡迎大家放出自己的榜單哦
  • 草缸資料終極匯總,供魚友參考!!! |【水族圈低調分享】
    9、根據飼養魚只數量和餵食量施肥:因水草肥料中基本不含氮和磷這兩種水草需求量較大的巨量元素,如果水草量大而魚只數量極少和餵食量極少,就要額外補充氮肥,因水草對磷的需求比氮少而又是藻類生長的限制因子,所以不建議草缸中使用磷肥。
  • 燈魚
    燈魚是一類群氣性魚類,群遊於水草之間,體色絢麗多彩,尤其身上的紅光、藍光或綠光, 可以反射出閃爍的光芒,被譽為「會遊泳的寶石」。下面請欣賞一些常見的燈魚:紫斑馬:磚石紅綠燈魚:紅綠燈魚:黑旗魚:大帆紅綠燈魚:
  • 看美圖漲姿勢,那些草缸裡常見的魚
    很可愛的一種魚,蝦虎魚科(怪不得看上去和蝦虎很像),可以不用呆在水裡,只需要讓身體保持深潤即可。所以,它們覺得身體有點乾燥了,就在泥上翻一翻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了,非常呆萌。BBC的《生命》中介紹彈塗魚讓我很感慨,彈塗魚在淺灘處挖洞,它們將淤泥一口一口地從洞中轉移到地面上,洞外的圓柱形淤泥就是它們的勞動成果。
  • 三角燈魚的繁殖方法
    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 大神級觀賞魚混養:試過神仙魚混養燈魚嗎?極致反差美與兇險並存
    我問為什麼,他說神仙魚會攻擊燈魚,或者吃掉燈魚。其實我那時候嘴上雖然說好,可是心裡卻不是很相信,因為在我的印象裡,神仙魚是慈鯛啊,很溫柔的一種觀賞魚來的,怎麼會攻擊燈魚呢?可後來我慢慢改變了這種想法了,因為大魚吃小魚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尤其是今天,我一位朋友跟我說,買了10條紅綠燈,然後放在家裡的魚缸和稍大一些的神仙魚養一起,結果隔天起來一看,紅綠燈剩下3條。
  • 草缸中常見有害生物大合集
    很多魚友在遇到入侵生物問題後,總是會比較關注如何處理,但是不同的東西處理方法也各有不同,所以你是否已經了解了你家草缸中爆發的是哪種生物呢?1,渦蟲屬性簡述:扁形動物,兩側對稱,體長1.0-2.5CM。大部分寄生生活,對草缸常養的魚蝦螺來說,多半是有害的。在沒有活體可以寄生的情況下,也會吃在底床上的腐敗物質。大部分無性分裂生殖,大概一周一次。
  • 七彩神仙魚可以和什麼魚混養?這幾種魚是首選
    七彩神仙魚真的是觀賞魚中的絕品。看起來很漂亮,顏色很絢麗。
  • 霓虹燈魚:一隻改變世界的魚(內含繁殖的關鍵數據) 德國特供稿件
    尼爾給它們取名「霓虹燈魚」(Neon Tetra)。1935年,這些魚以6500美元的總價賣給了漢堡的兩個德國人Hugo Schnell 和Walter Griem。1936年7月,這13條魚中的其中5條通過飛艇興登堡號被派送到美國芝加哥Shedd水族館。這在當時非常不易,因為飛艇禁止運輸活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