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企業家 | 雷軍:下一個10年,輕裝上陣

2021-02-15 時尚先生

2020時尚先生年度企業家 | 雷軍

2020年,對小米和雷軍而言,都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年份。這一年,小米創業十周年。也是這一年,一場新冠疫情重構了整個世界。小米未來的路怎麼走? 現實的不確定性如何應對? 雷軍產生了深深的焦慮。作為一個企業家,他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帶著全球20000多名員工一起往前走。

按照原計劃,小米的員工們在2020年春節之後就得加班加點地忙活起來了。那時,重磅新品小米10即將發布,預熱緊鑼密鼓,氣氛會在2月初的發布會上達到高潮。

但1月20日這天,也就是大年二十六,雷軍和團隊就意識到,計劃肯定沒法執行。

一場新冠疫情驟然而至,社會一時陷入了慌亂當中。而對小米來說,挑戰也是迫在眉睫——發布會怎麼搞?產品能不能交付?作為一家擔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小米能為疫情做些什麼?

整個假期裡,小米糰隊都在緊急修改發布計劃。而包括雷軍在內的管理團隊,最主要精力用在了布置防疫和對災區的救助上。疫情暴發後,小米是反應最快的公司之一,甚至想盡方法在大年三十中午率先向武漢運進了應急物資。

對於生在湖北、求學武漢的雷軍來說,疫情所帶來的情感衝擊十分強烈,他還有很多朋友在武漢,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令人揪心的信息。在他的號召和協調下,小米調動了整個公司體系的力量,搶運醫療物資。小米集團和雷軍個人都捐贈了大量資金與物資。

抗疫在繼續,另一個問題也不得不考慮,新品小米10的發布怎麼辦?對於小米而言,這不是一款普通的手機,在雷軍的計劃裡,這是小米衝擊高端旗艦手機的第一款作品。不容有失。

工廠復工已經被迫延遲,庫存和產能夠用嗎?而一家調研機構則預測,中國手機市場 Q1 會下降30%。雷軍跟供應鏈、渠道合作夥伴溝通,得到一個信息:大家期望一場成功的旗艦產品發布能提振行業信心,開個好頭。

於是,小米10如期在2月13日發布,只是改為了「純網上直播」的方式,在高端旗艦手機發布史上,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挑戰還在繼續。雷軍說,小米麵臨最大的業務壓力是如何快速匹配「高精準度」。打個比方,消費電子產品就像海鮮,剛上市的時候特別貴,過一段時間就會降價。如果對未來行情預測不準導致決策失誤,拿了一堆貨還沒等到成品出售,價格就已經下降三分之一。巨大的不確定性讓小米的業務起伏很大,當然,損失也很大。

再加上小米已經成為全球企業,中國國內疫情稍有好轉之後,全球又開始了大擴散。小米在國內打完上半場,又接著全球抗疫,「打滿了全場」。履行合約、全球交付產品,過程十分艱辛,用雷軍本人的話說,大家「拼了命地復工復產」。到了3月30日,小米武漢總部正式復工,這給當時所有正處於焦慮中的企業多少帶來了一點兒信心。隨後,小米武漢總部所在的光谷金融港,近200家網際網路企業實現復工。

數月之中,壓力和緊張情緒不可避免地在員工中瀰漫,而作為當家人,焦慮情緒也在雷軍的心裡累積。最後,他找到了最簡單的舒壓方法:走路。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早上走10公裡,每個月堅持300公裡。「這個目標對我來說,還是很誇張」,雷軍擔心自己做不到,但又感到,「每向前多走一步,熱愛和勇氣就會多一分」。

走路,成為雷軍擺脫焦慮的最簡潔有效的工具,他不僅自己走,開高管會的早上還拉上團隊一起走,以至於有一個朋友跟雷軍開玩笑說,「微信運動被你們小米天團刷榜了。」走路計劃的時間一再延長,從3個月逐步升級到常態,他的粉絲已經習慣在微博上看到他晨練的打卡問候。一路走下來,雷軍的心態逐漸變得平和。在他看來,只有下決心改變自己的心態,才能積極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誰也改變不了,誰焦慮也沒用。」

李開復說,他感受到的雷軍努力、虛心、執著,自驅力和行動力都極強。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李開復說,無論是雷軍還是小米糰隊,他們身上都有一種韌性,「當他們決定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極致」。

走路這種簡單方式,也契合了小米創辦以來的「一往無前」的精神內核: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左思右想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人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依然要抱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回想小米創立之初的歷程,雷軍認為公司正是靠著一往無前的精氣神持續創新,才能在不到3年時間成了中國手機銷量第一、世界第三,「一直到昨天(10月30日)我們又花了6年時間重返世界第三,真的是滄海桑田的感覺」。

疫情其實也提供了一個契機,讓雷軍在焦慮之時回到小米的源頭,促使他思考如何應對未來。雷軍說,「想知道我們要向何處去,首先要弄清我們從何處來」,經過很長時間的梳理,小米糰隊也更加明確了未來的路要怎麼走,「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並且信心更加堅定了」。

 

「一碗滾燙的小米粥,開啟了沸騰的十年。」

8月11日這天,雷軍決定舉行一場名為「一往無前」的個人演講。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公開演講,想要達到預期效果,難度不小,「我個人並不擅長這樣的活動。」雷軍說。

小米10周年,對雷軍和小米、米粉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大家都覺得要有儀式感,至少要正式而隆重。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型活動都沒有辦法舉行。不得已,雷軍和團隊再三商量,決定以一場簡化版的個人演講來紀念小米10 周年。

對雷軍來說,他要想明白,10周年,到底為何而慶祝,慶祝過後又要去向何處?對於一家堅持長期價值的公司來說,小米整個團隊也要想明白,要打開的創新邊界是什麼?下一個十年如何開始「重新創業」?

除此以外,小米還是由用戶驅動發展起來的公司。10周年的意義更在於向這些一路支持小米發展的「鐵粉」做一場開放式的匯報,給這些同路人一次凝聚遠景的窗口。這將是一次推心置腹的乾貨分享,關於過去十年小米做了什麼以及未來想做什麼。

「過去10年是小米的兒童期,未來10年,小米將進入青春期,風華正茂。」 雷軍說。放下過去,回歸初心,行穩致遠,這是雷軍對小米的前10年和後10年發展的思考精煉。他說,小米將從靠顛覆式創新捕捉機遇進入到硬實力驅動的系統提升,更複雜也更令人期待。

淺藍色襯衫、深藍色西裝外套鄂爾多斯1980 

為過去做總結,為未來做展望,能在當下卸下光環和負擔。熟悉雷軍的人這樣理解他發起首場公開演講的初衷。

演講中,雷軍準備了20個故事,計劃用時一個半小時。但在第一次彩排的時候發覺內容太多了,超時了一倍,只能忍痛刪除很多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小米與米粉互動的真實案例。在過去10年,與用戶交朋友始終是小米價值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雷軍對米粉有非常強烈的親近感。小米糰隊一致的認知是,從創業的第一天起,就是依靠用戶支持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雷軍回憶起一個令他十分感動的故事。疫情期間,一位參與武漢抗疫的醫療工作者米粉發布了一張照片,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傳開了:他穿著防護服,在重症病房門口留影。防護服上則寫著小米的一句 Slogan: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8月11日,將近三個小時的個人公開演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是雷軍對自己的一次突破。從走在路上,到走上舞臺,「我們想真誠地告訴大家,小米從哪裡來,又將往哪裡去。」

演講結束時,雷軍覺得像跟多年的老朋友聊了聊天,「把這麼多年想說沒說的,都翻出來告訴大家」,「十年一話,一吐為快。」

這次演講對他來說,是十年情感的一次小小釋放,也是一個輕裝上陣的新起點。因此演講結束時,雷軍感到非常高興,有「完成了一個心願的感覺」。

 

站在十年的路口,小米決心更加輕盈地走自己的路。

2020年,小米發布了一款98寸巨屏電視,「跟一張雙人床一樣大」。在過去,同樣尺寸的電視均價高達20多萬,最貴的甚至要55萬的天價。

「你知道小米的98寸電視多少錢嗎?」雷軍自問自答,語氣中充滿本真,「只要19999。」他還跟同事開玩笑,買了這款電視就會成為小區的名人,因為在高層住宅安裝時需要出動吊車,「搞20個人去安裝,極其壯觀。」

在十周年演講時,小米還發布了一款「黑科技」產品——透明電視。雷軍說,小米透明電視是一款很酷的產品,因為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過去,很多公司都在研究透明電視,只是沒有人敢把它量產,因為量產的成本和生產的難度都太高了,但雷軍堅持要量產,理由很簡單,小米就應該做酷的產品。

創業10年,足夠「酷」的小米聚集了一大批鐵桿發燒友。如今的小米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中關村創業小公司,它已經是全球第三的手機廠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物聯網平臺,再考慮到它的網際網路服務和新零售,這十年小米發生的變化太大,很容易讓外界看不懂,也充滿了各種預測。我們很好奇,小米在下一個十年會變成什麼樣,用小米產品會不會擁有不一樣的體驗,比如會不會變得時尚。

雷軍對這個問題饒有興趣,他解釋說:「小米當然會有變化,我們是科技公司,其實你問的是科技會不會時尚。科技進步改變了人們對於美的認識,而且手機已經是我們最密不可分的夥伴,也是人們自我表達的最有效體現。科技時尚跟純時尚還略有不同,它背後一定要有酷的技術支撐。在消費電子和科技產品裡面,有時候最新的科技就是時尚的一部分。」

這種想法最直接的代表,就是小米在十周年演講時發布的4款新產品:

小米10至尊紀念版、Redmi K30至尊紀念版、小米透明電視和九號卡丁車 Pro(蘭博基尼版)。黑科技、高性價比、酷產品是這幾款產品的共性。小米10至尊版讓整個團隊都感到自豪,它集成了120倍變焦、DxO 全球第一、120W 秒充、50W 無線秒充等黑科技。

技術實力給了小米更大的勇氣,去參與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競爭。小米今年預計投入的技術總研發費用將達到100億元左右。在中國所有公司的研發費用排名中,100億能排進前20名。對於一個只有10年歷史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大手筆的技術研發投入。

回顧小米十年、從0到2000億規模的歷程,雷軍難免有些感慨,「成功往往是過眼煙雲,是比較容易速朽的,它是能力再加上點運氣的自然結果。但很可能時間一長你沒守住,就淹沒在歷史記憶中了。」

雷軍在很多場合提到過自己創立小米的由來:18歲那年,偶然讀到了一本叫作《矽谷之火》的著作,「從此想做一個偉大的人,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但在40歲事業初成那年,他發現自己改變世界的夢想還沒實現,已經財務自由的雷軍下決心去做點什麼,這才有了小米今天的故事。

一直以來,改變世界的夢想激勵著雷軍一往無前,但他從來沒把某個數字或者節點看作是終點。但外界顯然不這麼認為,很多人都會問他,為什麼小米沒有變得更好,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世界第一?

這樣的評論並沒有難為這位成名已久的企業家,他少年成名,但在不惑之年想明白很多事,甚至放下了「 IT 常青樹」「創投教父」的偶像抱負,選擇了再次創業,終於大成。站在十年節點上,雷軍提到楊絳100歲時的感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美妙的風景,竟然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現如今,他打算輕裝上陣,再次出發,「我們願意接受挑戰,因為我們已經在這條『不歸路』上了」。

 

攝影:蘇裡

採訪、撰文:王燕青

編輯:杜強

化妝、髮型:文琪

策劃:陳博

時裝編輯:李萌

服裝助理:Simon、姜宜庭

 

相關焦點

  • 2018年企業家「年度好聲音」:我們是誰,為什麼而奮鬥?
    這是2018年12月22日,小米公司創始人、金山軟體董事長雷軍在金山創立30周年活動上所講的話。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聲音似乎微弱了不少,但此時恰恰更需要企業家精神,像火炬一樣給人鼓舞,給人溫暖和力量。12月28日,《人民日報》刊文《用奮鬥定義我們的時光——致敬2018,邁向2019》。奮,是「漢語盤點2018」的年度字。
  • 科技創新——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入圍「2020中國品牌年度人物」候選人
    雷軍,1969年12月出生於湖北仙桃,畢業於武漢大學,是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雷軍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電子商務創新領袖人物,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同時兼任金山、YY、獵豹移動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
  • 十年關口:小米11攜「四心」輕裝上陣
    站在10年關口上的小米,回首過往,滿眼儘是熱血沸騰的奮鬥歲月,從小米1的橫空出世到小米10系列邁向高端,小米實現了從「做手機」到「做高端手機」的實質轉變,也用實力讓外界看到,小米已經行在高端之路。 如今10年已過,小米又該如何開啟下一個10年呢?
  • 小米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別人2020年賣慘,雷軍卻悶聲發大財
    小米於11月5日舉辦的開發者大會上,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小米手機重返全球三強的主因在於技術與研發的投入力度,2021年將擴招5000名工程師,瞄準相機、5G等10個重點領域。小米董事長雷軍 小米今年已慶祝十周年,作為掌舵人,雷軍自然也在考慮小米的下一個十年。與格力電器董明珠「10億賭約」,「誰贏了」我看倒是其次,可勿要忘了,這一路以來,雷軍和小米一直保持著進取心。
  • 2021開年大作,雷軍攜小米11登上巔峰!
    大部分品牌都是從高端市場下沉入凡間,而小米則是自下逆流而上劍指雲霄,被迫如此的,很大程度都是因為失了先手。例如比亞迪這種後起之秀,成立伊始姿態很低,哪怕現在做的電動車已經是中高檔,依然被不斷冠以「地攤貨」的評價。所以說小米這幾年上浮的路並不好走,但從小米10到最新發售的小米11,雷軍是真捨得燒錢,但也終於是站穩了4000-5000這一旗艦檔位,活脫脫一現代版「雞窩飛出金鳳凰」。
  • 雷軍:一個現實主義者的進擊
    2014年2月,小米創始人雷軍首次以280億元財富進入「胡潤全球富豪榜」,躍居大中華區第57名,全球排名第339位。文_秦旺 攝影_邵欣雷軍說未來5-10年,小米要趕超蘋果。主持人轉頭問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布魯斯·塞維爾,「你怎麼看?」對方輕描淡寫回答:It’s easy to say(說總是容易的)。
  • 董明珠與雷軍的10億賭局,勝負已定
    中新社發富田攝 雷軍輸了19日,小米公布的年度財報顯示,2018年,小米集團營收1749.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6%。 這個數字不敵格力電器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格力預計2018年營業總收入為2000億元-2010億元。
  • 「拐子」雷軍
    提起母校,雷軍依然充滿自豪,他說:「我們仙桃中學也還挺厲害的。6個班考了17個清華、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華。」 1987年7月,雷軍和那些「天才」同桌一起步入高考考場,成績超過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分線數 10 分,他卻拿著上清華、北大「門票」步入武漢大學,開始四年的大學歲月。
  • 中國手機風雨10年:任正非的狠、雷軍的憨、羅永浩的愣,救了中國製造的命
    短短10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便完成了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的華麗轉身。截止目前,世界排名前6位的手機廠商中,有4位來自中國。他做過碼頭的搬運工,工地的建築工,兜兜轉轉還是放不下電子行業,便進入工廠,從最底層的打工仔做起。打拼10年,憑藉對電子產品的熱愛,黃章成為了魅族的老闆,手底下擁有幾十名員工,MP3產品在國內有著良好的口碑。但逐漸發展的音樂手機開始蠶食黃章的市場,黃章坐立不安。
  • 董明珠與雷軍的10億賭局,勝負已定!
    2013年12月,雷軍和董明珠立下「賭局」,如果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那董明珠就要給雷軍十個億。此前,格力電器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2018年營業總收入為2000億元-2010億元。這一數字意味著雷軍最終輸掉了「十億賭局」。
  • 雷軍:Are you ok?
    可以說對於小米這樣一個以粉絲經濟賴以生存的公司來說,這樣的創始人IP安排不可謂是不精妙。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18歲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他用兩年時間修完了所需學分,並完成了結業設計,是系裡二十年來拿過《彙編語言程序設計》滿分的僅有兩個學生之一。大學期間和別人合寫了一個加密程序,在大三的時候就成了那個年代的「萬元戶」。
  • 雷軍-小米創始人
    雷軍,男,漢族,1969年12月16日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無黨派,大學學歷,理學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 [1]  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雷軍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電子商務創新領袖人物 [2]  ,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 [3]  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
  • 雷軍的下一盤大棋
    這一年小米估值達到100億美元,活躍用戶達1.5億,是多家媒體眼中的年度科技公司。這時雷軍看到了物聯網的趨勢,於是讓聯合創始人劉德拉隊伍,去市面上找好的創業團隊做投資,用小米磨練出來的一套打法和價值觀孵化一批企業,去複製100個小米。「要迅速地去市場上掃描,搶公司、搶項目。」雷軍吩咐道。
  • 王力集團王躍斌榮膺2015品牌中國(門行業)年度人物
    盛典隆重揭曉了2015品牌中國十大年度人物、行業年度人物等獲獎名單,並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祝賀王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躍斌榮獲「2015品牌中國門行業年度人物」!2015年,作為唯一一位榮獲2015品牌中國(門行業)年度人物的企業家,王躍斌為中國門業贏得尊敬,是中國門行業的驕傲!
  • 加速度|2017第五屆GIO企業家年度峰會在漢舉辦
    長江網12月28日訊(記者 朱德華 通訊員 寧敏 劉小賢)12月28日,由GIO俱樂部主辦,武漢大學、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知卓空間產業集團、泰伯公司聯合主辦,湖北長投高科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知卓空間信息產業化研究院協辦,2017第五屆GIO企業家年度峰會暨
  • 楊元慶仍回味雷軍曾為聯想打過工?
    原來,他把雷軍辛苦多年積累下來的程序代碼全部格式化了。事後有人稱,雷軍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時不時地檢視一番自己那些心愛的代碼了,而只好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了。有人戲稱,如果說有10個人曾改變了雷軍的人生軌跡,那麼其中應該包括這位劉姓技術支持人員。程式設計師出身的雷軍不肯在董事會面前承認自己管理水平不高,他後來回憶「這是面子問題」。
  •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
    雷軍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電子商務創新領袖人物 ,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 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同時兼任金山、YY、獵豹移動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雷軍曾任兩屆海澱區政協委員,2012年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2013年2月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再生長 | 2018第六屆GIO企業家年度峰會暨2019新年家宴成功舉辦
    」泰伯網 許佳瑩 報導Tryul 責編2018年12月28日,由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管理委員會指導,GIO俱樂部主辦,泰伯聯合主辦,2018第六屆GIO企業家年度峰會暨2019新年家宴在北京朗麗茲西山花園酒店隆重舉行,圍繞主題「再生長」
  • 雷軍:他見過兩個江湖
    雖然那一年,保福寺銀谷大廈裡,一個叫雷軍的人剛剛帶一幫人,豪飲下一碗小米粥。斯年商業的主流是金融界上高門大戶的啥啥總部,商業的主流理想是在天經地義的生意裡加價不加量,保福寺喝小米粥的那幫人討論的「用戶參與感 」、「緊貼成本定價」,被淹沒在時代隆隆的金山銀海中。
  • 金山股價3年暴增10倍,雷軍做了什麼呢?
    2010年9月,雷軍回歸金山軟體,帶著對移動網際網路極深的感悟,啟動金山軟體改革。由於騰訊火速入股、確立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戰略和「3+1」的業務框架、主要子公司相繼MBO,在「雷軍」溢價的不斷催化下,最後以金山軟體股價暴增10倍,以及獵豹移動的分拆上市為完美收官。120%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