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Data參與的《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報告正式發布

2022-01-26 TalkingData

昨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起的《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報告正式發布。發布會上,課題組專家對課題的立意、主要觀點和核心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更好地為我國金融科技的長遠健康發展貢獻智慧。

TalkingData作為課題組專家委員會成員、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市場大數據企業單位參與了本次課題的研究及報告撰寫,TalkingData CEO崔曉波出席發布會並發言。

圖: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在技術演進驅動下,金融科技的創新與應用快速鋪開。一方面,網際網路平臺科技公司基於自身優勢逐漸介入金融業務;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簡化交易流程,降低資金融通的邊際成本,開闢觸達客戶的全新途徑,也推動了傳統金融業態的轉型升級。

但同時,金融與技術的業務邊界模糊,監管尚不完善,金融風險傳導突破傳統的時空和實體限制,給金融市場穩定帶來挑戰。而平臺科技公司也存在過度收集用戶信息、隱私保護不力、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過度貸款過度消費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開展了《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課題組梳理了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軌跡,分析其背後的商業邏輯,並針對當前金融科技業態存在的行業壟斷、信用風險、系統性風險和倫理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

TalkingData CEO崔曉波受邀出席課題報告發布會,並進行了發言。他表示,在當前這個金融科技整體發展的關鍵階段開展本次課題研究是非常及時和與時俱進的。本課題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從理論價值、行業價值和政策價值上,都將對未來我國金融科技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重要指導意義。

在發言中,崔曉波對TalkingData主要參與的課題分主題報告《大數據在風控徵信領域的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進行了匯報。分主題報告圍繞「兩個基本明確、三個行業問題、四項對策建議」,對大數據技術在我國風控和徵信體系建設領域的應用現狀、困局問題和主要挑戰進行了全面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其中,兩個基本明確是指需要明確金融科技的本質定義,以及明確金融科技和大數據公司介入金融活動的本質。崔曉波提到,金融科技的重點在於技術變革,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金融活動的整體效能、質量和降低成本,而金融科技與大數據企業應圍繞風控和信用體系這一支撐金融業務與活動的核心技術支持層提供服務。

針對「數據治理與數據安全配套法律法規與行業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數據資產確權、流轉與價值交易界定標準不清晰」、「徵信行業缺乏數據共享和跨行業數據融合應用的安全保護機制」這三大行業問題,分主題報告也提出了四項對策建議。

圍繞「構建數據安全治理和技術保護體系」和「探索推動『GBC一體化』金融大數據跨行業共享與融合應用」這兩項建議,崔曉波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除了法律法規的約束,還需要通過技術提升來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算法流動」的數據安全與合規應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採用「eID(公民數字身份認證體系)+個人數據帳戶」方案,從根本上有效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數據治理與數據隱私安全問題。

針對金融大數據的共享融合應用難題,崔曉波則建議以金融產業大數據專區試點建設作為主要抓手,以大數據風控和徵信業務場景的應用作為關鍵切入口,以實現G(政府)、B(企業)、C(消費者)一體化金融大數據生態連接與國家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為總體目標,堅持政府主導與政企合作來實現共創共贏的市場化健康生態發展模式,賦能金融行業與實體產業經濟共同發展。

崔曉波表示,針對我國金融大數據在行業應用發展上所面臨的主要困局和挑戰,在目前的階段,僅依靠單方的力量都難以應對,而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從法律、技術和市場等多個層面來推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此前,課題組曾專門舉辦課題評審會,邀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務院金融委等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代表、平臺和科技公司代表、行業專家學者等,就金融科技監管相關問題開展討論並發表了意見。

另外,據課題組透露,課題成果將於7月初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書名定為《平臺金融新時代:數據治理與監管變革》,屆時敬請關注。

《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總顧問、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吳曉靈女士作為牽頭人。課題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人民銀行原行長助理張曉慧主持會議,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張建棣、深圳未來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院長杜豔、TalkingData CEO崔曉波代表課題組對主報告和各分報告作了介紹,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等40餘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好書推薦:新業務模式駕馭新常態 《銀行數位化轉型路徑與策略》出版

TalkingData成為2020版《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試點單位

TalkingData——用數據說話

每天一篇好文章,歡迎分享關注

相關焦點

  • 千帆競發 器利者先 ——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英文版正式發布!
    繼2017年9月在杭州首次發布《2017金融科技中心指數(Fintech Hub Index)》以來,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浙大AIF)司南研究室攜手各類機構已基於指數連續三年發布《2018中國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19全球金融科技產業40城》《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文版)》等16份系列報告,持續記錄和追蹤國內外城市金融科技發展
  • 零壹智庫發布5月全球金融科技動態報告
    ,多家公司完成區塊測試項目或推出區塊鏈計劃; 網貸,多家網貸平臺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行建行進軍校園貸,英國網貸平臺Zopa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CA)的完全授權(fullauthorisation);初創企業Earnest標價1億美元出售自身; 消費金融方面,多家公司發行ABS
  • 遊戲學研究共同體「星海計劃」正式起航,課題計劃公布
    多名遊戲學研究專家坐鎮遊戲顧問委員會,微信微博多平臺同時上線,點評熱點遊戲現象、分享國內外著名遊戲學期刊文章、推送遊戲學相關報告,還有會員制度、課題和徵文計劃等你了解:星海計劃組織機構包括管理委員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和秘書處,其中管理委員會總體統籌項目發展,學術顧問委員會把握研究方向,秘書處為常設機構,承擔日常運營工作。
  • FinFuture金融科技日報丨巴林央行宣布加強金融科技監管沙箱以促創新;澳大利亞將為加密貨幣、數字錢包和BNPL提供商進行改革
    1.巴林中央銀行宣布加強金融科技監管沙箱以促進創新12月7日消息,巴林中央銀行(CBB)已宣布其新的監管沙箱框架,該框架將允許金融科技公司在更高效和有效的環境中測試和試驗其與該行業相關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新框架提高了參與監管沙箱的資格標準,並簡化了整個沙箱流程,以確保支持測試的方法更加分階段和一致。
  • 興業數金獲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課題一類成果獎
    近日,銀保監會辦公廳正式發文公布2018年度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課題(下稱「課題」)評審結果。興業銀行參評的3個課題憑藉創新性、實用性、可推廣性等優勢,在355個確定立項的課題中脫穎而出,《基於大數據的網絡金融智能交易實時風控實踐》和《雲計算模式與金融行業雲實踐研究》分獲一類成果獎,《基於流量感知的商業銀行數據中心智能化運營的探索與實踐》獲二類成果獎。
  • 【中信建投 非銀&金融科技】眾安在線(6060.HK):保費數據亮眼,高成長可期
    科技輸出成長性顯著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保險業對於數位化轉型訴求進一步被激發,同時監管政策加速行業數位化轉型,為保險科技市場打開新局面,公司全年實現科技輸出收入3.65億元,同比增長35.4%,截至年底,共服務保險產業鏈客戶75家,較去年淨增39家,在國內市場將客戶進一步拓展至包括太平集團、太保集團、友邦中國等業內領先公司,在境外進一步深耕日本
  • 【導讀|前沿】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的變局:為什麼美國應該建立聯邦監管沙盒
    儘管這個顛覆性的時代催生了大量的初創公司,但由於美國缺乏立法明確性,投資者和企業家都開始懷疑金融科技強勁的增長期是否真正的可持續。作為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的基礎,技術創新正在超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應對速度。該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監管機構的監管方法變得錯綜複雜。儘管初創企業在成功開展新業務方面面臨巨大風險,但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經並將繼續為行業中的所有成員增加巨大價值。
  • 日本「微信支付」Line Pay考察報告|全球金融科技青年俱樂部訪日Day1
    編者按2018年1月30日,全球金融科技青年俱樂部開啟了本期日本調研第一站——日本Line總部。全球金融科技青年俱樂部是在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和眾籌金融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的,由全球高校在校學生組成的,旨在促進金融科技青年自主學習交流的非盈利機構。
  • 原創 | 比特幣站上5000美元 SEC發布Token監管指南
    4月5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內容服務相關報告書,報告基於經濟產業省商務情報政策局內容產業科舉行的相關主題研討會而制定。在線支付商PayPal發布官方消息表示,公司已經參與到區塊鏈初創企業Cambridge Blockchain(劍橋區塊鏈)的A輪融資,這也是PayPal首次投資區塊鏈行業。
  • SMP2019 智能金融論壇
    本論壇有幸邀請到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招商銀行的專家學者與所有參會者共同分享基於知識大圖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研究、金融大數據平臺、人工智慧賦能下的銀行形態變革等方面的主題。
  • 零壹新金融日報:泰然金融實控人自首;工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
    知情人士:不便回應2、網貸監管最新動向:退出為主,極少數可改制為消金或其他持牌金融機構3、拍拍貸張俊:和P2P已不再有關係 將在三季報披露品牌升級計劃4、現金貸平臺先花一億元被查,關聯P2P平臺花生米富待收3.42億5、杭州警方:泰然金融實控人主動投案自首,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6、阿里巴巴以最大股東發起成立數字海南有限公司
  • 【盤點】2018年金融科技十大關鍵詞
    金融科技風口襲來至今已兩年有餘,中國金融科技市場在監管和創新中,穩步向前發展,在國內市場,也逐漸形成以BATJ為風向標的行業新格局。
  • 賽迪顧問 | 白皮書來了,《2020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隆重發布!
    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產物。金融科技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使金融行業在業務流程、業務開拓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實現金融產品、風控、獲客、服務的數位化。本研究在界定清楚金融科技概念的基礎上,系統總結金融科技的發展環境、發展階段以及發展概況。
  • 賽迪發布《2020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可免費獲取)
    賽迪顧問發布《2020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在界定清楚金融科技概念的基礎上,系統總結金融科技的發展環境、發展階段以及發展概況。完整報告,請掃描二維碼,後臺留言關鍵字「0709」,即可免費獲取~迄今為止,各國際組織與主權國家對於如何嚴謹地界定「金融科技」並無統一定義。
  • 銀行科技 | 網商銀行首席架構師餘鋒:金融行業裡的AI技術
    今年9月份網商銀行發布了一個與上海外匯交易所做的交易機器人,完全替代金融市場交易員的交易工作,同時可以更好地防控信用風險、價格風險和操作風險。日常工作中,交易員的大量時間用在打電話、詢價、交流、匹配、提單、中臺審批、後臺記帳,這類交易操作基本被交易機器人替代。上線十天後原來完成100筆交易需要4小時,目前44秒就可以完成22筆,交互機構從全天25家提升為半天50家。
  • 電子商務新業態與網絡交易監管新課題
    在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隨著線上經濟的快速發展,模式創新,以及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的融合發展,也為網絡交易監管提出了很多新的課題。我國在2018年8月31日制定了《電子商務法》,這是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基礎性的法律。該法從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距今已經接近兩年。《電子商務法》的制定與實施,對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法治化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 【公司動態】帘子布公司、帘子布發展公司召開新時代科技創新推進會暨攻關課題揭榜掛帥啟動儀式
    帘子布公司、帘子布發展公司黨委書記買智勇講話,帘子布公司、帘子布發展公司總經理仵曉作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帘子布公司領導楊東華、袁曉明、劉淼、鄭付亞、呂文娟、蘇通、陳國盈,帘子布發展公司領導楊洪林、李新、宋國良、楊朝勇、呂忠信、段甲欣、張民慶出席會議,會議由帘子布公司紀委書記楊東華主持。兩家單位參與課題研究的核心人員,有關部室負責人、各基層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大數據平臺安全研究報告》發布
    據國家網際網路辦公室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年)》,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超過8100億元,同比增長32%,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經濟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發布《大數據平臺安全研究報告》。
  • 原創 | 關於金融科技創新社區的思考——從華泰證券的實踐開始
    華泰證券緊跟技術前沿,持續打造金融科技核心能力,通過多年公司組織體制的演進、內部工作模式的變革以及技術和業務的融合,金融科技已在公司內部多個領域生根發芽。2019年,華泰證券從頂層架構設計、創新文化營造、技術能力建設、科技生態合作等多角度進行全方位數位化轉型布局,通過激發全員轉型創新的熱情,推動集團全面數位化轉型。
  •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美國金融科技公司(下)
    如果說,美國TOP 50 金融科技公司(上篇)中介紹的是金融和科技的混血兒們,那麼下篇,即本文介紹的金融科技公司中,「科技含量」更高,將掀翻傳統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