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競發 器利者先 ——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英文版正式發布!

2021-02-22 浙大AIF

根據總排名從高到低,我們精選前40座全球城市,劃分為八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和32個區域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具體而言,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從去年的7座變為8座,北京、舊金山(矽谷)、紐約、上海、倫敦、深圳、杭州仍牢牢佔據前七名,除深杭並列第六外排名並無變化,而芝加哥發展迅猛,順利晉升世界金融科技發展第一梯隊,位列第八。與此同時可發現,亞美仍然持續引領著全球金融科技發展,且中美G2明顯,八城中中國佔據4席,美國佔據3席,歐洲僅倫敦入列位居第五。在32個區域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中,亞洲牢牢佔據優勢擁有13個席位(佔40.6%),歐洲新晉3城共佔9席進步明顯,美洲、澳洲分別擁有7席和2席,而提升了7名的開普敦(第34名)首次入榜,為非洲取得「零」的突破。

對比全球與區域中心城市可見,全球中心城市總指數得分全部在60分以上,平均分達75.5分,較區域中心城市均值(47.6分)高出27.9分,且聚集了前四十城中72%的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和92%的市值,以及69%的未上市高融資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和77%的融資總額,是當之無愧的金融科技領頭羊。對比去年排名可見,金融科技賽道上不乏新星湧現,墨爾本、蘇黎世、孟買等城進步明顯,首次躋身榜單。

從金融科技產業來看,在前20名城市中除中國城市外其餘均為發達國家城市,表明金融科技發展雖依賴城市自身稟賦,但如能像中國城市般抓住先機,則也能依靠先發優勢換道超車。從洲際分布看,亞、歐、美洲基本三分天下,分別佔7、6、5席。

依靠廣闊的市場和繁多的應用場景,中國城市包攬全球金融科技體驗榜單前八名,而印度、南非、俄羅斯等國也正發力提升金融普惠,與中國城市一同包攬榜單前15名。從洲際分布來看,亞洲表現出色在前20名城市中橫掃13席,歐、美、非洲各佔4、2、1席。

金融科技生態排名與產業排名高度相關,前20城依舊被中國城市與其他發達國家城市包攬,證明了良好的金融科技生態是城市金融科技向好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發展模式上,這些城市或立足金融發展科技,或立足科技賦能金融,或二者兼修。從洲際分布來看,亞洲佔9席,歐、美、澳洲各佔6、3、2席。

答:金融科技是不可逆的趨勢。

首先,全球各國政府對發展金融科技高度重視,全球已有超過40餘座城市出臺了金融科技相關政策或針對性扶持措施。此外,倫敦、上海、杭州、新加坡、杜拜、蘇黎世等城都在爭做金融科技中心,正舉全城乃至全國之力發展金融科技。其次,資金持續流入金融科技領域,嗅覺最為敏銳的資本的流動揭示了未來發展方向。2019年,金融科技上市及未上市高融資企業數量較去年增長33%達485家,融資總額更是上升46%達1558億美元,是金融科技日益興盛的有力證明。第三,金融科技賽道競爭日趨激烈,從指數結果來看,全球中心城市與區域中心城市的平均分差距較去年擴大3.7分,全球中心城市正奮力守住並擴大其先發優勢;而區域中心城市中排名變動超3位者佔了一半,表明在全球各國爭相發展金融科技的當下,稍有懈怠就將落後。

答:要發展技術驅動的金融科技。

從全球、中國、美國的金融科技業態發展對比來看,區塊鏈/數字貨幣、智能投顧等技術驅動的金融科技業態在全球範圍內受到重視是未來主要方向,推進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傳統金融科技化進程勢在必行。與此同時,近年來市場驅動型的中國在發展網貸等業態時遇到了不少問題、走了一些彎路,也需要及時自省並調整發展方向。無論從國別對比來看還是從行業發展遇到的困境來看,發展技術驅動的金融科技行業都是當務之急,這不僅是大勢所趨,也是對目前困境的一劑治本解藥。此外,利用監管科技提升監管能力也是至關重要,各國均需避免重走「先發展、後監管」的老路。

答:學榜樣,找對標。

城市稟賦各異,在明確自身優劣勢之後,就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金融科技發展之路。根據指數結果,我們呈出三張「金融科技發展紅榜」,供各個城市找準榜樣和對標,有的放矢發展金融科技。具體來看,「總榜優等生」是八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按照金融科技驅動力可被分為「金融+科技」驅動型(北京,紐約,倫敦,上海和芝加哥5城)和「科技+金融」驅動型(舊金山(矽谷),深圳和杭州3城)。「單科尖子生」是產業、體驗、生態三大維度的前五名城市,「最佳進步生」是單項進步最快的五座城市,其發展範式及經驗均可供各個城市深入剖析並學以致用,以求共同進步。

北京是全面發展、當之無愧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連續兩年GFHI總排名世界第一,金融科技產業、體驗、生態發展非常均衡且排名均在世界前五之內,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機遇:

一是「四個中心」建設進一步明確了北京至關重要的城市定位以及無可比擬的全球視野和競爭優勢,加之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打造,使其在產業基礎、資源保障、對外開放、區域協調等方面家底雄厚。

二是優質金融科技企業集聚,生態支撐環境絕佳。截至目前,北京共集聚了13家金融科技上市企業、60家高融資未上市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分居全球第一和第二。同時,北京在整體經濟基礎、金融產業基礎、科技產業基礎、城市科研等生態核心指標上均表現搶眼,尤其是名校綜合實力強勁,匯集了8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且「政產學研創投」的融合發展更是大幅提升了其研究成果的轉化能力。

三是北京是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眾多金融監管機構總部所在地,政策支持度和監管協同性強,不僅率先出臺了中國首份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建設我國首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成立了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等專項智庫,同時作為全國首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城市,北京逐漸形成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監管體系,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不斷深入,持續加碼監管創新。

在未來,憑藉傳統金融機構科技化加速、金融基建及金融標準工作推進、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監管能力快速提升,北京必能把握全球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機遇,繼續打造金融科技守正創新的全球標杆,為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金融科技創新與服務中心保駕護航。

本報告獲得了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賁聖林教授的寄語,也獲得了韓國前總理、國內幾大地方金融工作負責人以及劍橋大學教授的鼎力推薦:

伴隨著金融科技在全球各地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於金融科技的認識從簡單和盲目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世界各國對「要不要發展金融科技」這一問題從諸多爭論變為達成共識,明確金融科技是不可逆的趨勢,要堅定不移地發展。這份報告不僅旨在成為政府和企業的一本高效指南,也希望作為我們與全球所有金融科技生態相關者的一份約定,我們將永遠保持初心,開放胸懷,攜世界之手讓金融科技助力實現「人人生而平等」的金融普惠願景。願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 賁聖林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

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此報告面世,這將是一份對金融科技領域而言意義重大的報告。一方面,該報告將讓全球各地更加了解彼此的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加強合作;另一方面,這將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南手冊」,不僅將對金融科技企業確定未來發展方向有所助力,還會使得政策制定者對金融科技的重要性有足夠認識,並促其更有的放矢完善其所在地區的金融科技生態, 推進金融科技與金融普惠整體發展。

—— 韓昇洙

 韓國前總理、第5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國際金融論壇聯合主席

北京在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競爭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綜合實力,始終保持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競爭的前列,也得到了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機構的高度認可,並在其關於金融科技的評估和排名之中均位於第一名。希望通過報告的分析,能促進北京繼續推動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續發展。

—— 霍學文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近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長足的進步,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中心是新時代深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內涵、新機遇和新動力,是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聯動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當然,上海在金融科技中心發展中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進步的地方,這份報告就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鑑和經驗,上海要認真總結學習。

—— 解冬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

本報告中,杭州與北京、舊金山、紐約、上海等城市一起躋身八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之一,金融科技體驗連續三年獲全球第一,金融科技應用率達93.5%,建立了「全球行動支付之城」發展典範。浙江金融科技發展的未來可期,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也是前景廣闊。歡迎大家到浙江、到杭州這片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的熱土,攜手共繪新藍圖。

—— 張雁雲 

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金融科技產業能否迅速發展與是否有高質量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密不可分。從本報告可以看出,深圳在金融科技生態優化中所作的努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未來,深圳將努力將自身打造成為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核心引擎、金融科技人才標準示範基地以及可持續金融科技發展引領區。

—— 何杰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局長

這份報告勾勒了全球金融科技生態的版圖,深入分析了各個全球和區域金融科技中心。對於主要的中心城市,報告闡述了其重點政策動向和與之相關的金融科技發展狀況。這份報告有著極強的實用性,使得全球各個城市可以明確自身基準定位。

—— Raghavendra Rau

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羅斯柴爾德金融學教授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Global Fintech Hub Index,簡稱GFHI)從企業、用戶和政府這三大市場參與主體出發,力圖以城市為單元把脈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崛起之勢。

繼2017年9月在杭州首次發布《2017金融科技中心指數(Fintech Hub Index)》以來,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浙大AIF)司南研究室攜手各類機構已基於指數連續三年發布《2018中國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19全球金融科技產業40城》《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文版)》等16份系列報告,持續記錄和追蹤國內外城市金融科技發展,捕捉各城市金融科技發展機遇。

每期指數在保持穩定、科學可比基礎上不斷完善,客觀評價城市的每類參與主體。一方面,報告力圖成為城市的「體檢單」、「對標卡」和「刻度尺」,幫助城市發現自身優劣勢所在,找尋相應對標城市參照學習,同時記錄城市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另一方面,報告期望為想進入市場的企業提供全球趨勢指引、政策規則指南和市場機遇分析,幫助金融科技企業在機遇之地展露鋒芒。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簡稱FIRST)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籌建的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質的研究機構。

研究院依託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成立五年來在學科建設、國際化發展、政產學研創融合發展等方面積累的優勢,積極與北京市開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研究院致力於開展適合我國國情的監管科技前沿創新理論研究,發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通過「科技+金融+應用」的聚集效應,提升「科技+監管」「科技+合規」的雙向場景賦能。作為全球監管科技論壇秘書處,研究院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監管機構、行業協會、金融企業、科技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體良性互動的平臺,打造監管科技生態圈和金融科技發展生態圈。

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Academy of Internet Finance,以下簡稱浙大AIF)是中國首個立足於學科體系發展的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匯聚五個學院的研究力量開展跨學科研究;以網際網路金融、金融創新、新金融監管與制度設計、大數據處理、雲平臺建設、風險評估、風險監控等為研究重點,致力於成為引領國際的中國新金融智庫和培養網際網路金融人才的世界級基地。此外,作為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合會/聯盟的聯合理事長單位和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網際網路金融標準工作組的首批成員單位,AIF積極助力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健康發展。

浙大AIF司南研究室立志於成為輕量級的指數智庫,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及其他商業公司提供經濟理論與計算機技術深度融合的大數據指數方案,以嚴謹科學的指標維度和化繁為簡的靈動數值,洞悉市場風向,跟蹤變化趨勢,提升決策效力。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ZIBS)充分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杭州大灣區發展的戰略機遇,實施以浙大為核心的多機構、多學科、多層次的夥伴合作戰略,同時布局美國矽谷和英國倫敦。立足多元化經濟核心地區,ZIBS聚焦新金融、新零售、新技術、新產業及新市場等領域的商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ZIBS致力於成為商學領域的未來全球生態系統建設者,以建設成為全球領先、面向未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智能化的新經濟時代的新型商學院為目的,以帶動浙大及中國商學學科的整體發展為使命,主動服務國家戰略。

目前,ZIBS與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和中國學中心合作,開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項目(iMBA),下設金融科技產業和國際經營管理兩個人才培養方向;開設中國學碩士學位項目的中國商學方向,專門招收培養留學生。ZIBS高管培訓課程項目開設的培訓課程主題涵蓋寬泛,提供公開課程,也能滿足企事業定製需求;授課地點靈活,更有機會參與國際課堂掌握最新行業發展動態和實踐成果。

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擔任業務主管單位,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螞蟻金服、浙商銀行聯合發起,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領先的企業或機構、相關行業及組織共同組建,並在浙江省民政廳正式註冊的行業自律性質的社會團體。聯合會前身是於2015年9月29日成立的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聯盟,聯合會正式成立後與聯盟雙軌並行運營,最大優化行業服務與協助監管職能。

聯合會旨在通過自律與創新服務來推動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下設提名與審查委員會、自律檢查與規範委員會、金融科技委員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共關係委員會和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六個專委會以及一個秘書處,協助搭建政府與企業的溝通平臺,加強行業監督引導,開展行業創新研究,不斷提升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經濟能力和網際網路金融產業整體實力,進一步助力浙江網際網路金融高地建設,推動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浙江省前景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ata & Risk,簡稱IDR),是由貴陽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共同發起,由浙江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和貴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作為具體執行單位,合作共建的以「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高水平研究基地,於2016年10月14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正式成立。IDR依託浙江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的領先優勢和浙江大學跨學科、多領域的研究特色,重點聚焦數字金融的風險管理,旨在建設成為具有國內一流水平和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理論研究中心、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應用創新平臺、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人才培養基地,推動我國乃至國際大數據金融風險防控領域的理論和應用創新發展。

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

姜楠

電話:+86-18601375518

電郵:kg0222@126.com

浙大AIF司南研究室

呂佳敏

電話:+86-571-88208901

電郵:lvjiamin411@zju.edu.cn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發布
    2021年1月23日,「2021首科新年論壇——邁向『十四五』:創新驅動與城市高質量發展」以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辦。論壇上,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聯袂發布《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
  • 零壹智庫發布5月全球金融科技動態報告
    ; 會議方面,零壹智庫與孜本家合辦閉門會"巨人覺醒:資本加持下的供應鏈金融之春";6月14日,零壹智庫將與君合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閉門會「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法》系列規範帶來的新挑戰」;7月21日,零壹財經將在北京舉辦夏季新金融峰會「解碼金融科技藍圖」並獨家發布《金融科技年度發展報告2017》。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在了論壇上發布了《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選取中國28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對其科技創新發展水平進行測度與評估,這289個城市基本體現了中國不同區域、不同行政等級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狀況,樣本涵蓋了全國各個城市規模等級的城市。我們特提煉報告「乾貨」,以饗讀者。
  • 成果發布 I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及報告2020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北京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之年,在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北京市統計局的指導下,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共同研究「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自2012年開始發布,通過較長時間序列的縱向對比與分析,全景式地描繪北京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
  • TalkingData參與的《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報告正式發布
    昨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起的《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報告正式發布。
  • 萊關注 | 金融科技將在大灣區內創造更多商機
    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正式出爐。值得關注的是,這兩份方案均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規格極高。縱觀這兩個建設方案可以發現,「創新」是其重大亮點。
  • 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發布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顯示,我國城市科技創新力明顯增長。在我國289個樣本城市中,北京市以0.8741的高分領銜,深圳和上海以0.7798、0.7443分列二三位。報告對我國14個規模較大的城市群科技創新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 2020中國大學、央企、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系列報告發布
    1月3日下午,第六屆中國海外網絡傳播力論壇暨《2020中國大學、央企、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系列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這是連續六年公開發布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該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日報網、光明網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 【2020世界5G大會精彩回顧】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全光智慧城市白皮書》
    在2020世界5G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正式發布了
  • 2020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首進全球前十
    全球中心城市是全球發展的「火車頭」,引領著全球城市乃至世界的發展,不僅能創造核心價值,還決定著價值全球分配。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
  • GaWC《世界城市名冊2020》發布:6座中國城市入圍世界一線
    本文來源:城市進化論(ID:urban_evolution)近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lobalization and WorldCities Research Network,GaWC)編制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GaWC2020)正式發布。
  • 零壹新金融日報:泰然金融實控人自首;工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
    7、工商銀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開展重點金融科技領域戰略規劃布局8、大公資信評級資質正式恢復 曾因違規被暫停業務資格1年9、區塊鏈企業「爭搶」羅永浩?拍拍貸官方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主戰場是金融科技,10月後所有成交來自機構」。而涉及到的相關具體內容及品牌升級計劃,將由拍拍貸即將發布的三季報披露。現金貸平臺先花一億元被查,關聯P2P平臺花生米富待收3.42億今日,現金貸平臺先花花/先花一億元被曝遭警方調查。
  • 《2020年DHL全球連通性指數報告》發布
    荷蘭、新加坡、比利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愛爾蘭全球連通性指數居世界前列。DHL全新全球化研究項目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正式啟動。DHL與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舉行在線發布會,聯合發布了《2020年 DHL全球連通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熱點聚焦|2020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發布 京深滬位列前三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顯示,我國城市科技創新力明顯增長。在我國289個樣本城市中,北京市以0.8741的高分領銜,深圳和上海以0.7798、0.7443分列二三位。
  • 映魅諮詢聯合新加坡AB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發布首份關於中國教育創業投資市場的英文版報告
    5月14日消息,映魅諮詢聯合新加坡的AB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聯合發布名為《2020 Annual
  • 重磅發布!2020粵港澳數字大灣區報告:數字經濟發展指數深圳居首(附全文)
    導讀:數位技術的賦能,正加速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聯通及國際金融樞紐建設進程。3月5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與阿里研究院共同發布《2020粵港澳數字大灣區融合創新發展報告》。報告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跨境協調協同發展,正處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創新與自下而上的技術創新相結合的關鍵階段。
  • 聯合國發布報告預測全球城市人口2050年將增加25億 | 每日金聞
    【2017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指數:中國綜合排名全球第6位】5月19日上午,《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指數報告(2017)》在江蘇常州發布,結果顯示中國名列智能製造發展「先進型」國家行列,綜合排名全球第6位。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指數中心聯合中國(常州)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共同研發,構建了包含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和22個三級指標的評價體系。一級指標從發展環境、要素支撐、發展基礎以及製造業智能化應用水平四個維度表徵國家智能製造發展內在規律。
  • GaWC2020世界城市榜單發布:倫敦第1,紐約第2!
    關乎留學申請決定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國家和城市的選擇便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近日,被譽為「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的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
  • 大氣所等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13個研究單位的20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國際上第一份涵蓋2020整年的全球海洋環境(溫鹽)變化研究報告。  研究團隊同時發布了兩個國際機構的2020年海洋熱含量數據,即來自大氣所的IAP/CAS海洋觀測格點數據以及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NOAA/NCEI)的NCEI格點數據。此外,研究團隊還發布了2020年全球海洋鹽度和層結IAP/CAS數據。
  • 《金融科技2020技術應用及趨勢報告》丨 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數據與計算四大技術引領行業應用趨勢
    日前,陸金所控股聯合全球知名科技商業智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發布《金融科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