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日,騰龍公司在日本正式發布了兩款F1.8光圈的定焦鏡頭——SP 35mm F1.8 Di VC USD(以下簡稱騰龍35mm F1.8 VC鏡頭)和SP 45mm F1.8 Di VC USD(以下簡稱騰龍45mm F1.8 VC鏡頭),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對這兩款鏡頭進行了測試(騰龍35mm F1.8 VC鏡頭評測、騰龍45mm F1.8 VC鏡頭評測)。這兩款鏡頭在評測中表現出了相當出色的整體光學性能,全新設計的精緻金屬鏡筒更是極具質感,而鏡筒尾部靠近卡口部分的輝耀金配色的金屬裝飾圈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進一步提升了鏡頭的品味。我們對騰龍新發布的兩支F1.8光圈防抖定焦鏡頭的評測文章上線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留言數量和PV都相當不錯。我們也在這些網友們的評論中,選擇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從鏡頭整體評價、大光圈+防抖、45mm焦距和20cm的最近的對焦距離這四個角度,來為大家講解這兩款鏡頭的主要特點。
騰龍35mm F1.8 VC鏡頭(左)和45mm F1.8 VC鏡頭(右)
關於騰龍這兩款鏡頭的主要技術特點和參數配置,我們已經在兩篇評測文章的開頭部分向大家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幾位網友對兩款鏡頭,以及騰龍公司這兩年的轉變上面的點評:
肖小童:對於騰龍鏡頭還是很關注的,騰龍鏡頭的銳度和高性價比是副廠鏡頭中有很大優勢,早年我還在使用APS-C畫幅單反的時候選擇的掛機頭就是騰龍的17-50mm F2.8 VC,眼下這兩款定焦新頭從外觀到內核貌似都有了顛覆性的更新,尤其關注35mm這顆人文鏡頭,期待能上手拍攝的效果。
這位ID名為「肖小童」的網友表示自己使用騰龍鏡頭的時間也是比較久了,最早可以上溯到17-50mm VC鏡頭(具體型號為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VC)。一般來說,網友們看到這兩款騰龍鏡頭的第一印象,就是堪稱顛覆性的外觀設計風格。以往位於鏡頭前部的金色裝飾圈改在鏡筒尾部,輝耀金配色的金屬裝飾圈與鏡筒的結合更加自然,不會有過去的鏡頭鏡筒前部一個非常突兀的金色裝飾圈的設計。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這款鏡頭鏡筒設計更加簡潔,無論是印刷的字體和字樣、對焦距離窗和側面開關的形式,造型均非常簡約,符合極簡設計的風格。
騰龍35mm F1.8 VC鏡頭尺寸看上去小巧一些,但是相比同級別鏡頭還是要大上不少的
網影相隨:1.4和1.8不是問題,全開光圈下的畫質才是問題的關鍵。從騰龍近幾年的表現看,無論是大變焦,還是15-30大燈泡,市場反響都不錯,再看看這兩隻鏡頭的用料,低色散和非球面鏡片等等,加上VC防抖,相信有不俗的表現。國際市場定價599美元,按照騰龍鏡頭以前的定價,在國內市場應該低一點兒。本人看好這兩隻鏡頭。
除了突破性的外觀設計之外,騰龍35mm F1.8 VC和45mm F1.8 VC鏡頭相較原廠同級別產品更加豐富、豪華的配置也是非常吸引攝影愛好者的一個重點。儘管鏡頭的光學性能與其配備的特殊鏡片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從測試和實際拍攝的效果來看,這兩款鏡頭的整體畫質水平還是相當出色的。
除此之外,新加入的VC光學防抖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像佳能EOS 5DS系機身這樣的超高像素機身上面。之前我們在評測佳能EOS 5DS和EOS 5DS R兩款機身時就發現超高的像素數給手持拍攝帶來了前作為有的考驗,教科書一般的「1/焦距」的安全快門速度也已經被改寫。在高像素機身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為鏡頭配備光學防抖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光學防抖系統對於手持拍攝的成功率的貢獻甚至遠遠超過了大光圈,下面pin008的也表達了這一觀點。
pin008:騰龍35/45最大看點是拓寬了大光圈防抖鏡頭的發展道路。35/2IS已經證明了定焦防抖的適用性和實用性。騰龍雖然只升到f/1.8,但防抖部分還是明顯更增加。半億像素時代,抖動對於像素級別影響更加明顯,防抖提升多少成功率和操作順暢度,當然也還要看成像素質、對焦精度和價格。
騰龍45mm F1.8 VC鏡頭的尺寸甚至超過了大多數的50mm F1.4鏡頭
Jupter:現在又開始流行定焦鏡頭了,也是好事兒。不然大家都習慣了站著不動,不知道找機位和視點構圖。往往習慣於固定不動站在一處靠擰變焦環框畫面。 不過,我已經習慣了按照想要的透視關係先定好焦距,再走過去靠移動腳步來決定畫面。相當於在用定焦鏡頭拍攝。F2.8上下基本夠用了。不管如何,欣喜地看到Tamron的進步很高興。不能讓Canon和Nikon等這些相機廠把持鏡頭業務了。
近兩年各大廠商推出了不少高性能定焦鏡頭產品,搭配高像素的數碼機身不斷刷新著畫質的極限。也許會有攝影愛好者們認為現在變焦鏡頭使用非常方便,光學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即使是大倍率變焦鏡頭也具備不錯的畫質水平,沒有再使用定焦鏡頭的必要了。但是從廠商的動作來看,高性能的大光圈定焦鏡頭提供的高畫質、明顯的虛化效果,還是變焦鏡頭難以企及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定焦鏡頭也是一個培養攝影技術的不錯的選擇。現在騰龍也加入到高性能定焦鏡頭廠商的行列中了。
看著左邊:此次騰龍的35和45兩支鏡頭,最大的看點我覺得在於VC防抖.有的人可能覺得非長焦的防抖沒什麼實際用處,但是隨著高像素時代的到來,帶有防抖功能的標頭和廣角鏡頭其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暗光條件下,有防抖和沒防抖會有很大的區別。
之前我們提到了騰龍35mm F1.8 VC和45mm F1.8 VC鏡頭的一大亮點就是配備了VC光學防抖系統,提升了暗光場景下手持拍攝的成功率。網友「看著左邊」也發表了這樣的觀點,認為在高像素機身上鏡頭具備光學防抖系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像佳能之前推出35mm、24mm和28mm這三個焦段的小於F1.4的定焦鏡頭時,均為其配備了光學防抖系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也是定焦鏡頭發展的一個趨勢:小於F1.4光圈的定焦鏡頭不斷提升全開光圈的畫質,並儘可能配備防抖系統。
騰龍35mm F1.8 VC和45mm F1.8 VC鏡頭均配備了光學防抖系統
紅燒腳丫:這兩個鏡頭剛一發布,我就注意到了新聞,兩個很不錯的焦距,對我來說,對35mm更感興趣一些 我認為騰龍35mm/45mm最大的看點是:定焦大光圈+防抖,應該是掃街的利器。我想對於這兩個鏡頭,首先看價錢的定位,和原長以及其他副廠之間的價格高低,比畫質更影響銷量。其次就是產能,騰龍的鏡頭經常是上市叫好聲一片,然後就是缺貨漲價,等到價格平穩往往大半年過去了,希望這兩個鏡頭不要如此。如果騰龍還有試用的活動,我願意報名35mm的試用,有些方面還是自己試過才真正有數,尤其是拍星空等方面。
上面這位網友也表達了對於大光圈+防抖這個組合的觀點,並指出了掃街拍攝是這兩款鏡頭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此外,「紅燒腳丫」這位網友還表達了對於騰龍公司的期望,希望這款鏡頭上市後廠家可以提供豐富的貨源,不再出現像之前150-600mm和15-30mm鏡頭這樣剛上市的時候一鏡難求的缺貨狀況。
光學防抖系統對於手持拍攝的成功率的提升貢獻很大
焦距:4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yoyoic:我認為騰龍35/45最大的看點是:1.作為女攝影師,對35mm的光學防抖與更輕的重量十分有興趣,這給弱光、室內、手持的拍攝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證。2.0.2m的最近對焦距離,F1.8全開光圈時無暗角,低色散和非球面鏡片等等,簡直就是掃街、人文、小品好搭檔。3.外觀做工簡潔紮實,非常期待。
這位ID為「yoyoic」的網友是一位女性攝影師,對於攝影器材的小型化和輕量化非常關心。像這樣的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的觀點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用戶,畢竟誰也不希望長時間背負沉重的攝影器材,尤其是在步行拍攝風光題材的作品的時候。輕便、小巧,相對高畫質的鏡頭產品對於這樣的用戶來說就顯得愈發重要了。
文太大叔:騰龍這次給力啊!外形也簡潔大方了很多。35-45這兩個焦段很適合掃街和人像拍攝。視角和人眼差不多。很適合掛機用。35是幾乎日常生活啥的都沒問題。45理論來說更加接近標準視角。因為cmos的對角線。45對比35拍攝半身人像更加合適。近距離對焦適合拍小品!而且還有防抖。
騰龍45mm F1.8 VC剛發布的時候,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們會比較驚訝為什麼騰龍公司會選擇45mm的焦距,而不是更為常見的50mm。儘管這個問題騰龍公司並沒有做出官方的解釋,但是還是有不少觀點認為45mm的焦距相比50mm更加接近真正意義上的43mm標準焦段。
騰龍45mm F1.8 VC鏡頭對焦距離窗細節
phil010:45mm作為更接近「標準鏡頭」的焦段,理應被好好開發,騰龍這支的防抖是亮點,而且算是騰龍鏡頭裡最有質感的了。
除了更加接近標準焦段之外,45mm焦距的標準定焦鏡頭在全畫幅鏡頭中也是前無古人,後鮮見來者的了。儘管M4/3和APS-C畫幅鏡頭中之前也有廠商推出過45mm焦段的F1.8光圈定焦鏡頭產品,但是這些鏡頭等效全畫幅相機的視角就已經不是標準定焦鏡頭的了。
焦距:4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wefinal:我認為騰龍35/45最大的看點是:45mm非常規焦段帶來的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現在各個廠家陸續推出一些非常規焦段的定焦鏡頭,讓我們的拍攝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而騰龍SP 45mm F1.8 Di VC USD無疑又是一個新鮮的嘗試。雖然在變焦鏡頭上,我們能夠體驗到這些非常規焦段的視角,但是變焦鏡頭最大光圈通常不會超過2.8,所以在45mm焦段上全開F1.8的體驗是我最期待的,比50mm常規視角廣5mm,這種細膩的變化配合大光圈帶來的改變,會不會成為定焦群裡的新寵呢?期待啊!
相比50mm的焦距,45mm定焦的焦距更小,而視角則相對更大一些,在掃街拍攝中相同距離下畫面囊括的內容也會更多。而常規的50mm焦段標準定焦鏡頭在全畫幅相機上使用時往往會出現畫面比較平淡的感覺,故而攝影論壇上會有一種「標頭難用」的論調。針對這一觀點,廠商近年來推出了55mm、58mm和40mm的標準焦段鏡頭,試圖通過焦段的變化來改變畫面的效果,而騰龍這次發布的45mm焦段鏡頭則剛好處於40mm和50mm之間,焦段設計更加平衡。
zorrof1988:騰龍這次出的35/45焦段定焦有點出乎意料,沒有用1.4光圈,用了較為廉價的1.8。應該是避免和適馬的黑科技正面交鋒,35art價格在4000左右,預計推出後價格穩定在3000以內比較靠譜。這次騰龍的用料可圈可點,扔掉了「塑料頭」的稱號,成像效果比較中規中矩,這個焦段畢竟成熟了。45焦段適合獵奇心較重的收藏愛好者了,35 1.8畢竟原廠的價格也不貴,壓力較大。這次上市的成功與否就看定價靠不靠譜了。
上面這位ID叫做「zorrof1988」的網友對這兩款鏡頭的定價非常關注,認為售價在3000元以內會比較合理。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當一款鏡頭的做工質量和光學性能均非常出色的情況下,是完全有理由擁有更高的價格的,也就是優質也應該優價。近年來包括騰龍在內的第三方鏡頭生產廠商紛紛推出高性能鏡頭產品,這些鏡頭不乏整體性能超越原廠同級別產品。除了彰顯廠商研發和生產技術實力之外,這些第三方鏡頭廠商更是希望藉此來提升產品定位,讓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意識到自己不再只是一個生產廉價大變焦倍率鏡頭的低端廠商。
平老虎:最近對焦距離近,也給我們拍攝廣角微距提供了很好的選擇。另外可以通過大光圈、距近對焦,拍攝出有趣的虛化照片。實在是太有趣了!防滴防塵的設計,不僅僅是讓我們可以深入野外拍攝放心大膽,更有利於在超過幾分鐘的慢門拍攝時候,防止鏡頭意外漏光。另外,價格的親民,讓我們更多選擇。最近入了Canon EOS 5DS R,對新出的定焦鏡頭就特別關注,希望能增加對高解析度的測試,讓朋友們都有更多的選擇。從購買了騰龍 15-30mm F2.8以後,對騰龍鏡頭就增加了很多好感了信任,希望這幾隻定焦,也有紮實的做工和卓越表現!
騰龍35mm F1.8 VC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僅為20cm,而45mm F1.8 VC鏡頭則是29cm,均優於同級別鏡頭產品。更近的最近對焦距離可以允許用戶距離被攝物體更近拍攝,令照片具備一定的微距效果,同時獲得更加強烈的背景虛化效果。下圖中,我們就使用騰龍35mm F1.8 VC鏡頭在很近的距離拍攝熟睡的貓咪,焦點位於小貓眼部,很淺的景深令其鬍鬚都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虛化效果。
焦距:35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問號GuessVision:35mm經典焦段與光學防抖的結合應該是第一次,實現是在1/35安全快門速度以下手持拍攝。剛才又翻了翻資料,這顆鏡頭可以實現0.2m的最近對焦距離,已經超越了尼康原廠35mm F2D的0.25m,還能充個微距頭用。廠商宣傳F1.8全開光圈時無暗角,這個實屬不易,值得期待。
攝影師問號除了提到騰龍35mm F1.8 VC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僅為20cm之外,還說到了這款鏡頭良好的暗角控制。從上面這張F1.8光圈全開的樣張來看,畫面四角很難察覺到有暗角的存在。儘管F1.8光圈定焦鏡頭相比更大光圈的產品,在暗角控制上面更加容易,但是如此出色的暗角控制還是令我們相當意外。
焦距:3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騰龍公司在9月2日發布了35mm F1.8 VC和45mm F1.8 VC鏡頭,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對這兩款鏡頭進行了詳細地測試,並發布了評測文章。從評測內容和實拍效果來看,這兩款鏡頭在搭配高像素機身時均能具備非常出色的整體畫質水平,精湛、細緻的做工也令人頗具好感。兩篇評測文章上線後,也引發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並積極留言討論。我們也是從中選取了部分精彩評論,向網友們答疑解惑,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這兩款鏡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