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技術的進步,帶動了全畫幅相機的普及,也造就了各個廠家之間的像素軍備競賽,從尼康D810的3600萬像素、到索尼A7r Mark2的4220萬像素,到佳能5Ds的5060萬像素,再到傳說中索尼的7000萬像素級別新機。面對像素數的快速上升,傳統設計的光學鏡頭的素質顯然有些吃緊。佳能、尼康和索尼也抓緊更新自己的鏡頭產線,以便適配高解析度的傳感器。
為了與時代大潮保持同步,騰龍也發布了適應高像素數位相機的新SP系列鏡頭。首先發布的是SP 35mm F/1.8 Di VC USD(型號 F012)和SP 45mm F/1.8 Di VC USD(型號 F013)兩支大光圈定焦鏡頭。本站總編@春卷 也於第一時間前往日本參加發布會並參與了試用。
在今年,騰龍的新SP鏡頭系列又增添了兩名新成員,分別是全新的SP 90mm微距鏡頭(型號 F017)和SP 85mm F/1.8 Di VC USD(型號 F016)鏡頭。
人們注意到,騰龍全新的SP系列定焦鏡頭,除了90mm微距以外,最大光圈都是F1.8。在全新SP系列發布之初大家就提出了質疑:為什麼不把光圈做到F1.4甚至更大?其實上騰龍在第一時間就回應了大家的質疑。騰龍表示,雖然自身完全有實力將鏡頭的光圈做得更大,但是考慮到加入防抖組件後的體積與重量的控制,以及全開光圈的畫質表現,最終選擇將最大光圈做成了F1.8,這樣才能達到畫質與體積的最佳平衡。
今天我們要評測的鏡頭是騰龍於今年發布的SP 85mm F/1.8 Di VC USD(型號 F016)鏡頭。它繼承了新SP系列的設計語言,金色的標誌環搭配著黑色的全金屬鏡身顯得非常耐看。而防抖開關和AF/MF切換開關也經過了重新設計。極簡的設計語言非常符合當下的審美潮流。鏡頭同時也很百搭,無論是擰在佳能、尼康或是索尼的機身上都很漂亮。
從產品圖上來看,鏡身的金屬質感非常好,手動對焦環也十分寬大,方便使用。圖中這枚鏡頭適配的是尼康F卡口,值得注意的是,新SP 85mm/F1.8取消了光圈撥杆,採用了電磁光圈的設計,要知道,尼康原廠的電磁光圈鏡頭也只有寥寥幾款。
尼康F卡口的騰龍SP 85mm/F1.8 VC
該枚鏡頭如同之前發布的SP 35mm/F1.8與SP 45mm/F1.8一樣搭載了VC光學防抖系統,使用高像素相機拍攝時,防抖顯得尤為重要。官方稱SP 85mm/F1.8的光學防抖可以降低3.5檔快門速度(CIPA標準),這相當於將此鏡頭的安全快門速度降低到接近1/10s。雖然我們不會經常用到這麼低的快門速度,但是防抖的加持無疑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拍攝成功率。
騰龍還採用了eBAND和BBAR納米鍍膜技術,能夠最大化的減少炫光與鬼影。
eBAND和BBAR鍍膜示意
而且前鏡片同樣採用了騰龍的氟圖層技術,氟圖層有抗水抗汙的特性。有外媒做過測試,氟圖層鏡片即使被油性記號筆塗抹,也能輕易的被紙巾擦拭掉。另外,這枚鏡頭也採用了防滴濺設計,配合支持全天候拍攝的機身能夠極大的拓寬拍攝範圍。
騰龍 SP 85mm/F1.8 VC 鏡身密封結構
從鏡頭結構圖可以看出,SP 85mm/F1.8 VC採用了一枚LD低色散鏡片和一枚XLD超低色散鏡片,用以糾正大光圈鏡頭上經常出現色散。採用兩枚低色散鏡片可謂奢侈,要知道,佳能的85L二代和尼康的85G都沒用採用糾正色散的低色散鏡片。
SP 85mm/F1.8 VC鏡組結構圖
我們分別截取了光圈在1.8、2.8、4.0和8.0時畫面中心和邊緣,對比色散的情況。
SP 85mm/F1.8 色散測試
可以看出,得益於特殊鏡片的加入,騰龍的這枚85mm鏡頭的色散控制十分優秀,如此極端的情況下,將光圈收縮到2.8就可以大幅度的縮減紫邊。當然,我們平時拍攝時很少會遇到如此極端的條件,所以放心的全開光圈拍攝吧。
由於是新推出的鏡頭,所以本次測試的機身並未搭載鏡頭矯正文件,可以看到即便不經過矯正,該鏡頭的畸變也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SP 85mm/F1.8 畸變測試
從官方給出的MTF曲線可以看出,此枚鏡頭在全開光圈時畫面中心的反差和解析度非常優秀,到邊緣時略有下降。其實對於85mm這種以人像為主要表現題材的鏡頭,畫面中心的成像素質遠比畫面邊緣要重要,所以邊緣這種程度的畫質下降其實對成像質量的影響十分有限。
SP 85mm/F1.8 VC MTF曲線
影像新勢力的@攝影師隋曉龍 老師也拿到了該枚鏡頭並進行了試用,本編輯也就自己關心的騰龍85mm/F1.8相關問題請教了龍老師,希望這些Q&A能為關注此款鏡頭的人提供一些幫助。
Q:騰龍這枚鏡頭的最重要特色就是防抖了,龍老師認為在拍攝時防抖能提供多大的幫助呢?
A:鏡頭上的防抖,有當然比沒有要好。而騰龍的這枚鏡頭,防抖不僅僅停留在有,而且還非常好用。對於85mm這種中焦人像頭鏡頭,安全快門速度要比廣角鏡頭要快很多。在室內或者夜間拍攝的時候,防抖可以允許你使用低ISO的情況。而且手持拍攝的時候能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拍攝的成功率。加入了防抖的這枚鏡頭相當全能,能幫你應付更多的場景。
Q:龍老師您認為F1.4和F1.8在拍攝的時候差距大麼?
A:實際上光圈的不同主要影響兩個方面:一是鏡頭的通光量,二是畫面的景深。防抖可以通過降低快門速度的方式來維持通光量,其實1.4的光圈與1.8的光圈只差半檔多一點,而防抖模塊至少會保證你可以降低兩檔的快門速度。在通光量上,F1.8 配防抖的組合反而有更大的優勢。而對於景深來說,85mm下F1.8的光圈就已經很淺了。好多初學者只是一味的在追求淺景深,其實拍攝時對於景深的控制才是真正考驗功力的,很多時候薄如紙的景深並不好看。
Q:騰龍的85mm 1.8要比原廠的同光圈價格貴不少,您認為這枚鏡頭的素質值不值差價呢?
A:實際上衡量鏡頭素質的指標有很多,光圈只是其中一個。銳度、色散、畸變和成像風格等都是決定鏡頭品質的因素。實際上在我看來,騰龍的這枚鏡頭不是以原廠F1.8系列為目標的,它的推出,是為了搶佔一部分F1.4光圈鏡頭的市場。騰龍的這枚鏡頭全開的畫質特別優秀,加上有很多特殊鏡片和鍍膜的加持,實際上是可以跟原廠的牛頭比劃比劃的。而相對於原廠的F1.8鏡頭,騰龍的這枚要優秀很多,至於值不值,還是你自己說了算。
其實包括35mm和45mm之內的新SP系列鏡頭都是騰龍基於全新設計理念生產出的優秀鏡頭。這些鏡頭填補了大光圈無防抖的空白。而優秀的全開畫質也讓最大光圈不光停留在了可用,而是更變得好用。可以說,這幾枚鏡頭代表著騰龍滿滿的誠意。
最後送上一點樣張,並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
1/400s f/1.8 ISO 100
1/800s f/1.8 ISO 100
1/3200s f/1.8 ISO100
1/8000s f/1.8 ISO100
1/640s f/1.8 ISO100
*本篇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專業影像媒體人
和專業骨灰級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最快的渠道最好的評論和最透徹的見解
我們願意隨時隨地的「毒害」你並深深以此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