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想像「天宮一號撞地球引發災難」,臺網民:「反中」也不能編故事!

2021-02-0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齊瀟涵 査西 王敏】臺灣深綠媒體《自由時報》22日對外展示其「編故事」的能力,宣稱中國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今年10月將「墜落地面」,而「中國當局已對它失去控制」,「一旦墜入人口密集區,後果不堪設想」。且不說上述聳動說法在航天專家眼中有多離譜,就連臺灣網民都忍不住提醒該報,「反中也不能編故事」。

在題為「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將撞地球8噸碎片含劇毒恐爆大災難」的報導中,《自由時報》以「綜合媒體報導」的方式宣稱,「天宮一號」預計最快將於今年10月「墜落地面」,由於「中國當局已對它失去控制,無法確定何時會返回地面。專家也表示,這顆含劇毒及高腐蝕性物質的衛星,一旦墜入人口密集區,後果將不堪設想」。

文章還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早前報導」稱,「一般衛星都會在大氣層中完全焚毀,若是必須落回地面的較大衛星,則會有計劃的降落,並將殘骸落在遠離人群處。但已失控的『天宮一號』若一旦墜入在人口密集區,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後果不堪設想。」但環環在疑似被該報引用的《華盛頓郵報》去年對於「天宮一號」的報導中發現,該報並未宣稱「但已失控的『天宮一號』若一旦墜入在人口密集區,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後果不堪設想」。且該報導還稱,「天宮一號失控」是傳言,全世界有人口居住的面積僅佔地球面積的2.9%,「天宮一號」掉入人口密集區的概率很低。

事實上,中國官方一直對「天宮一號」的飛行狀態對外保持高度透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每周都會發布公告,將「天宮一號」本周的飛行高度及飛行狀態對外公布。今年5月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發布致秘書長的普通照會,並提供了一份關於「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重返大氣層的通知。中方稱,「天宮一號」預計將於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間重返大氣層隕落。「經計算分析,『天宮一號』大部分結構部件將在隕落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天活動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

通知還提到,「中國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做好相應的監測和信息發布工作。」

有航天觀察人士22日對環環表示,「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升空後,完成了多次空間科學任務,於2016年3月16日完成歷史使命,如同所有空間飛行器一樣,「天宮一號」也將慢慢降低軌道高度,直到落入大氣層墜毀,為了儘可能避免對人類地面活動造成影響,中國航天機構將對天「天宮一號」進行人工控制,使其最終墜毀在南太平洋的「太空飛行器墳場」,並定期公布「天宮一號」的姿態數據確保透明度。

他還提到,「天宮一號」的大部分結構都將在通過大氣層時被高溫銷毀,即使有極小部分殘骸也將落入南太平洋的無人深海,這裡是世界各國公認的「太空飛行器墳場」,包括美俄在內的大批太空飛行器都選擇此地為最終歸宿,能夠最大程度避免對人類造成影響。以2001年墜毀在南太平洋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為例,雖然自重高達137噸,但是最終墜落至地表的殘骸卻微乎其微,與其相比,「天宮一號」的重量僅為8.5噸,造成的影響就更加微不足道。

在《自由時報》臉書專頁上,一些臺灣網友顯然被帶跑了節奏,藉機宣洩情緒。但也有人對報導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網友「Laka Lee」說「標題後半句是小編腦補的嗎?因為是大陸,自由時報才會添油加醋,誇大不實」,網友「Lai kee Siew」也表示「小編反中也不能編故事。」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目前,天宮一號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2016年6月,某國外天文網站發布文章,質疑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何時墜回地球。報導稱,衛星追蹤者、業餘觀星愛好者Thomas Dorman用望遠鏡、攝像機等設備追蹤天宮一號的活動,推測中國可能已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有效控制,所以,天宮一號「會成為向地球撞擊的一團金屬火球」。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航天專家:今年上半年會墜落,但是...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航天專家:今年上半年會墜落,但是... 原標題: 近日,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予以否認。
  • 澳媒:天宮一號將墜毀澳洲!大量有毒放射性碎片波及布村雪梨貓本...中國:???
    (The Australian:天宮一號失控要墜落地球了)(dailymail: 失控空間站將在數周內攜帶大量致癌放射性物質墜落地球)這些澳媒的報導關鍵詞無非是天宮一號他們提到:所謂的「天宮一號可能墜落地點預測圖」其實就是天宮一號的飛行軌跡圖頂多只能代表天宮一號短時間內會像流星一樣划過這些地方的上空
  • 天宮一號失控事件,到底咋回事?
    最近幾天,西方媒體紛紛鎖定「天宮一號」,有些聲音頗為恐怖:天宮一號已經失控,2018年3月將會撞向地球!
  • 西方從此寢食難安,因為天宮一號墜落如此精準!
    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其網站煞有介事地刊文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目前,天宮一號正在垂直砸向地球,澳大利亞處於危險區域。」英國《每日郵報》(dailymail)2018年3月11日報導,一個裝載有「劇毒」化學品的失控中國空間站,目前正朝著地球飛速前進,可能撞上美國密西根州南部地區。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
    這是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威廉斯堡拍到的,天宮一號從獵戶座滑過,與大氣產生的摩擦。於是,英法美日等各國媒體開始恐慌性的想像大爆發,一時間「失控」、「帶毒」、「撞地」、「危害」等詞語頻頻出現在頭版頭條。(but 中國政府否認失控,並強調會落在無人海域。)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雪梨、墨爾本、紐約、芝加哥?!
    ,小編都是很敏感的!澳媒還表示,天宮一號將在復活節前後墜毀!澳大利亞的重要城市,雪梨、墨爾本和霍巴特也在墜落範圍之內!(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照這麼說來,其事天宮一號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在任職的兩年中,天宮一號前後與神州八號
  • 天宮傳奇 | 小火箭講述開啟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天宮一號
    公元2018年4月2日,北京時間08點15分,協調世界時00點15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約1.2噸的殘骸散落在地球南太平洋中部海域,結束了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生。本文,小火箭將要和大家一起回顧天宮一號的這一輩子。
  • 外媒瘋傳「天宮一號」即將失控墜地,嚇得小編都不敢出門了
    最近,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這一論調並非首次出現。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或於4月1日愚人節墜毀砸向多倫多....
    不過,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天宮一號」大部分將在大氣層內燒毀,有人受傷的機率微乎其微,大約只有1000億分之一機會,相當於中了3500次MAX大獎。多倫多、北京都有可能是墜落地點根據歐洲航天局的3月27日的最新報導,目前估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是從3月31日早晨到4月2日凌晨(UTC時間),但這時間是可變的。
  • 天宮一號
    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輝煌永駐
    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它的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航天專家說,天宮一號沒有"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惡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過程中,化成一身絢爛,划過美麗星空"。突破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等一系列新任務從天宮一號發射起正式展開。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頤黎表示,天宮一號實際上是能夠長期自主飛行的"小型空間站"--空間實驗室的前身。天宮一號的升空為中國建設空間實驗室打下了基礎。
  • 「天宮一號」到底是墜毀、回家、還是再見?
    自2015年起,彼時已在軌4年的天宮一號就不斷被各路「媒體」渲染要墜毀甚至可能「擊中」某些重要城市。直到最近天宮一號即將回歸地球,又來了一波新的宣傳攻勢。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
  • 外媒渲染天宮一號墜落會傷人 這個「高級謠言」怎麼破
    自2016年起我國中止數據連接後,天宮一號進入最終返回地球階段,預計將在2018年2月份前後返回地球 。 天宮一號的「墜毀」對我們的生活有威脅嗎?有可能「擊中」城市嗎?這麼說吧,「人類航天已經開展了60年,還從未出現過一例在軌太空飛行器返回地球時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例。天宮一號造成損失的概率應該還遠低於你連續隨機買號而連中彩票頭獎的概率。」
  • 《末日逃生》 彗星撞地球災難奇觀震撼人心
    《末日逃生》講述了巨大彗星即將在24小時內撞擊地球,主角一行人必須在限定時間內絕命逃亡格陵蘭島上末日堡壘的故事。
  • 天宮一號墜落地點「很準」,西方人的「僥倖」說法不值一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沒有公布天宮一號墜落地點的細節,有不少外電根據權威專家的觀測進行了評論。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在推特上表示,太空站或在大溪地島西北部墜入海洋。這一地點處於「太空飛行器公墓」北部,那裡是太平洋上常有太空殘骸落入的偏遠區域。「周一,天宮一號回到地球並落入太平洋的偏遠水域時,中國的太空科學家並無法控制它的墜落點。
  • 新知丨天鏈一號:神舟與天宮的太空基站
    這已經不是「天鏈一號」衛星系統第一次展現它所帶來的強大天地通信能力了。三年前,在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後,航天員王亞平進行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授課,在40分鐘的時間裡,飛船圍繞地球轉過了半圈,而視頻信號卻能清晰、連續的傳輸到地面上。觀看太空授課的中小學生還能流暢的和太空中的航天員進行交流。如果只靠地面測控站,而沒有「天鏈一號」,這種場景不會成為現實。
  • 別了,天宮一號!
    仰望星空,尋找「天宮一號」。它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
  • 永遠的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據新華社消息:今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這一天,伴隨著大地的轟隆聲,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著天宮一號衝入太空。巨龍,終究迎來了騰飛的那天。天宮一號設計壽命2年。成功發射之後,按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這是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天宮/神八交會對接示意圖。
  • 科幻故事:末日之旅 | 如果阿波菲斯真的撞上地球…
    它有著390米寬的直徑,差不多一個籃球場那麼大,從外太空奔來和地球相撞的時候,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的10萬倍。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一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從天而降,以每秒40千米的速度一頭撞向地球後,引發了全球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