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行業的蘋果」如何煉成?Tapole 創始人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眼鏡行業

2021-03-06 創業最前線


責任編輯:孫鵬
本文系「創業最前線」原創,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數據顯示,中國整個眼鏡零售市場的年銷售額應該在 670 億元以上,而面對偌大的眼鏡零售市場,卻沒有一家眼鏡品牌真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追捧。在國內大部分的電子數碼產品都開始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時,提起國內的眼鏡行業,幾乎所有人的認知依然只有「暴利」二字。網際網路時代,面向消費者的眼鏡產品該如何改變,如何創新?就在大眾對眼鏡這個行業普遍不信任的情況下,一個新興的眼鏡品牌開始被用戶和媒體反覆討論,被稱為「眼鏡行業的蘋果」。創業最前線記者專訪 Tapole 眼鏡創始人連鑫洲(Freeman連),談談如何做一個有人情味的眼鏡工匠。


(圖為Tapole創始人CEO連鑫洲Freeman)

● ● ●

創業最前線:在創立 Tapole 之前,你是在魅族工作的。從手機行業到眼鏡行業,對於幾乎一個全陌生的行業,在創立品牌的時候是否有過相關積累,還是說邊創立邊積累?

Freeman連:我從小就十分依賴兩樣東西:電子消費品和眼鏡。大學休學期間,如願就職於魅族,2013 年離職成立了 Tapole。電子消費品行業的經歷對我很重要,特別是從高中開始,十年如一日地觀察賈伯斯、黃章、羅永浩這三位前輩,他們都對我影響很大。後來創立和經營 Tapole 這個品牌,過去十年積累的結果,就慢慢顯露出來了。眼鏡與電子消費品有很多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電子消費品行業十年來,領袖層出不窮,產品的用戶體驗不斷地被提升。但眼鏡行業卻沒有一個領袖,十年來一成不變,用戶體驗依然糟糕。我希望能在眼鏡行業,給中國以及全球的用戶帶來完美的用戶體驗,成就一個領袖品牌。而在眼鏡本行業的積累,我的聯合創始人 Sam.Cai,他有著 12 年眼鏡行業所有環節的深厚經驗,出身於中國最奢侈的眼鏡零售品牌溥儀,師從中國最好的驗光師。


(圖為Tapole團隊部分成員合影)

 

創業最前線:對於眼鏡行業,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是一個「暴利」行業,從大眾認知到媒體報導都是如此,不知道 Tapole 是怎麼看待這個現象的呢?

Freeman連:是的,時至 2016 年,目前仍然有 90% 以上的人,不管這個人是什麼身份,的士司機,投資人,農民,還是企業家,一聽到眼鏡這個詞,就立馬補刀:「暴利啊!」你問我怎麼看這個事情?我的看法是:這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片面、最錯誤、誤會最深的一個認知,是整個中國全民性的認知錯誤。


創業最前線:可以分析一下導致這個認知錯誤出現的原因嗎?

Freeman連:在上個時代,網際網路和公共運輸不發達。而眼鏡是個醫療定製產品,特別像驗光服務,一定是線下店面才能完成的。所以,那個時期一個眼鏡廠商要把產品賣給你,它最佳的商業選擇就是層層代理,通過國家代理商、省級代理商、市級代理商……一級一級代理下來,才能把產品和服務鋪到你家附近。這也就導致了層層加價。所以那個時候,產品售價會是產品成本的 10 倍,20 倍,乃至更多。往前十年,如果說眼鏡暴利,我覺得情有可原。但到 2016 年,情況是完全不同的。隨著網際網路和公共運輸的發展,以及眼鏡夫妻店數量過多,價格戰激烈,大眾消費眼鏡的價格其實是越來越低。一個行業只要沒有壟斷,充分競爭,就不可能有暴利。所以,到現在 2016 年眼鏡行業並沒有什麼暴利存在了。這也是為什麼那個「中國十大暴利排行榜」現在也不敢把眼鏡行業放到榜單裡面了。


創業最前線:既然眼鏡行業已經沒有暴利,那麼當前針對這個行業,我們該關注的是什麼呢?

Freeman連:當下眼鏡行業的真正問題是:到處可見的眼鏡夫妻店,劣質低價。它們使 90% 以上的消費者用著劣質低價、山寨假貨的眼鏡產品,90% 以上的用戶用著有害健康的不合格驗光服務。所以,不要再吐槽眼鏡暴利,這只會掩蓋真正問題,讓這個行業越變越糟糕。我強烈呼籲大家,應該去討論夫妻店產品的真假和服務的好壞。應該去討論掛在你臉上的眼鏡產品是不是像你手上的 iPhone 那麼精緻。應該去討論你接受的驗光服務是不是 20 分鐘以上的高質量醫療驗光服務,並且學習為這樣的優質服務付費。讓眼鏡回到原本的樣子:它是一個工藝品,是一個醫療定製產品。

 

創業最前線:所以 Tapole 現在做的就是「讓眼鏡回到原本的樣子」?

Freeman連:Tapole 在不斷做減法,讓事情變得簡潔。我們要讓眼鏡回到這個產品原本的樣子:它是一個工藝品,是一個醫療定製產品。Tapole 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眼鏡工匠,會不斷地在這兩個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最完美的用戶體驗。同時,Tapole 會通過高效的自有品牌直營,實現高質中價,原本需要 3000-5000 元才能買到的高端眼鏡,在 Tapole 用 699-999 元就可以買到。讓我們的朋友在粗製濫造的山寨假貨眼鏡,和層層渠道加價的數千元品牌眼鏡之外,有一個更優秀的第三選擇。讓更多人第一次戴上世界級別的高級眼鏡。

 

創業最前線:創業至今兩年半,有哪些寶貴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Freeman連:Tapole 是一家設計驅動的消費品公司,這裡我針對消費升級和設計做一點分享。首先,消費升級是真的。中國上億的真正意義的中產階級已經形成,這個群體理性、有質感、有餘錢,喜歡品質感和設計感,相信品牌和一分錢一分貨,不太相信超高性價比和價廉物美。我覺得對能動手做一個好物品的設計師群體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事情。而且很多品類產品的生產供應鏈也位於中國,這是一個極大的利好。其次,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時代已經來了。今天我們在中國看到來自其它國家的消費者品牌,像 Starbucks,Apple,MUJI,IKEA 等等,十年之後,中國會產生一批國際化品牌,深受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歡迎,影響著世界各地的人們的生活。設計師將是這波浪潮無比重要的參與者。

 

創業最前線:Tapole目前正在籌備A輪融資,資金的主要用途和短期目標是怎樣的?

Freeman連:A 輪我們計劃累計籌集 2000 萬人民幣,在 6 個重點城市開闢體驗中心,加大投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吸引更多世界級的人才。短期目標在於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建立社群,線下集中交易。眼鏡行業將會迎來十年以來第一次重大的用戶體驗升級。

最值得關注的中國創投新媒體,已有超過100萬創業者及投資人關注。

合作申請,聯繫微信:cyzqx2013

尋求報導:Tougao@5ichuangye.com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且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導,請將商業計劃書發郵件給我們!」

微信號:創業最前線

ID:chuangyezuiqianxian

版權說明:創業最前線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歡迎洽談合作。

相關焦點

  • 深耕高端眼鏡行業18年,溥儀眼鏡創始人接受《華麗志》獨家專訪
    在2001年以大眾市場為主的眼鏡行業,這家在香港創立的眼鏡零售品牌另闢蹊徑,定位於高端,這樣的考慮是出於商業的考量,也有他自己的初心,「我們家族本身是做鐘錶生意的,但我對眼鏡特別感興趣,我自己也是高度近視,當時我覺得在香港很難找到高品質的眼鏡。」
  • Tapole,一個帶著科技味道的眼鏡品牌
    眼鏡一直是個不透明的行業,對於消費者來說,要買一副稱心如意的眼鏡,你可能需要不菲的花費。Tapole 正在努力走進最終消費者,它們想給用戶一個可以信得過的眼鏡品牌。Tapole設計了三種風格的眼鏡供你選擇,包括時尚、極簡和人文(Bobo Chan 系列 、7th Kingdom 系列 、L&L 系列),你可以選擇男款和女款。而我們這次買到的就是 Air。
  • 嗷嗷貴的網際網路新銳眼鏡品牌Tapole免費在家試戴體驗丨測評
    △定製鏡片居然也支持無理由退貨,還可以發照片給客服,讓客服幫你挑選款式 6——佩戴舒適。墨鏡的遮陽效果很不錯,難得的是透光度也很高。雖然我這種又窮又糙的人jins就夠用了,但是Tapole在墨鏡鏡片的遮陽效果、佩戴舒適度、以及鼻梁託的柔軟度、還有鏡架軸承細膩的做工比jins還是強一個檔次
  • 蘋果AR眼鏡將決定AR行業的未來命運
    科技界正在焦急的尋找智慧型手機的替代品-所有人把視線焦點轉向了蘋果核心觀點:1.智慧型手機的銷量過去兩年已經開始從巔峰下落,所有的科技界巨頭都在尋找下一個如iPhone一樣可以改變世界的新產品。2.很多公司認為增強現實產品就是尋找的The One,一款頭戴式計算機或者眼鏡,可以讓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無縫融合。
  • 眼鏡行業分析:新時代下的眼鏡店將何去何從?
    據統計,我國戴鏡人口每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城鎮居民的眼鏡更換頻率約為每 2-3年一次,大城市約為1-1.5年一次,由此計算,當前中國眼鏡市場的年需求量遠在1億副以上。2、暴利行業「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這是眼鏡業內一句順口溜,其利潤空間可見一斑。
  • 解密普萊斯 05 | 別的行業都有的超級顧客,眼鏡行業怎麼能沒有?
    眼鏡行業最大的痛點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是產品的剛需低頻,眼鏡雖然是剛需,但是消費十分地低頻率。如何提升眼鏡產品的復購率?如何讓「一人多鏡」的時代真正來臨?也許今天普萊斯眼鏡對於「超級顧客」這一思維的拆解,你會從中得到啟發。
  • 佐臻集團:智能眼鏡的行業應用及價值
    近日,智能眼鏡行業專業的系統級封裝(SIP)和應用處理器 SOM(System on module)供應商佐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佐臻集團」)在由慧聰電子網主辦的第二屆HCFT智能硬體供應鏈大會上就智能眼鏡的發展應用作了主題分享。
  • 2016——眼鏡行業功能產品新時代!
    如果你贊同作者的話,不妨回顧一下2015中國眼鏡市場,什麼膜變,離焦(環焦,全焦),什麼老花鏡?防藍光,什麼炫彩太陽鏡等等是不是個個一枝獨秀!而傳統常規產品卻做得異常艱難?     其實早在去年5 月15日,在《中國眼鏡科技雜誌》國際品牌豪雅就大膽預測:單焦點鏡片或將成為歷史。文章這樣寫道:幾年前,人們或許還在討論有沒有必要換一部「智能」手機,而現在已經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了。
  • AR如何騰飛起來?變成眼鏡擁有殺手級App
    VR/AR開發工作室Dream Reality Interactive的CEO、創始人大衛·雷納德(Dave Ranyard)說:「我進入AR行業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你現在可以開發產品了,這點讓我很欣慰。ARKit最讓人興奮的地方在於它可以將你帶到真正的3D環境。以前你需要控制臺,需要其它東西,ARKit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可以接觸到所有的iOS設備。」
  • 蘋果的AR眼鏡
    現在我們來談談,為什麼蘋果會做以及蘋果準備如何做他們的AR眼鏡。 沿著這個思路,我們來看一下當你已經有了一個不佔手的手錶,你為什麼還需要一個眼鏡?有什麼是眼鏡能幹,手錶不能幹的事兒呢? 「看到」這個世界,手錶幹不了.
  • Tapole:中國總算是有了一家有格調有誠意還不 「隨便坑你」的眼鏡廠商
    第一次聽說Tapole是在知乎的一個問題,魅族副總裁李楠評價這個品牌的創始人:「兩個非常靠譜的魅族前員工。所以我對這個品牌有些複雜的感情。一方面希望他們趕緊倒閉回魅族。另一方面,覺得在眼鏡上下了這麼大功夫,真的符合魅族一貫把產品做到極致的精神。」對於一個深度近視的網際網路愛好者,這段話其實引起了我對Tapole的興趣,「兩個魅族的員工用力用心的去做眼鏡能做成什麼樣子呢?」
  • 兩年賣出十幾萬套VR眼鏡:一個賺到錢的VR創業者的行業秘辛
    就著今年的VR熱度,我們向其了解到了VR行業各個領域的實際情況。能否介紹下你自己?為什麼會進入VR這行,你的團隊現在做哪些業務?你的經歷很豐富,那從你的角度來看,你覺得VR行業到底誰賺到錢了?顧小逗:遊戲的開發商來看,肯定很難盈利的,目前的VR硬體的銷量還沒達到普及的程度,很難收回遊戲開發的成本。
  • 某號稱行業第一的AR眼鏡公司攤上大事了!
    上海某號稱AR行業NO.1的AR眼鏡公司被罵?究竟為何?下面讓吃瓜群眾一睹為快吧。上海某號稱AR行業NO.1的AR眼鏡公司,自稱的NO.1靠從0glass偷偷的搞個銷售過去然後發布自己的AR工業方案嗎?
  • 眼鏡零售是暴利行業已成公開秘密 其實你是在為這些買單...
    一直以來,眼鏡零售行業的「暴利」早已成公開的秘密,甚至有人將眼鏡列入中國十大最暴利的行業之一。
  • 2019HOYA • 中國眼鏡行業青年領袖峰會Day2:頭腦與身體的雙重挑戰
    作為國內第一家眼鏡飾品概念店、主營100多個國內外先鋒設計師品牌的Coterie的運營總監,Roy以《新零售時代眼鏡配飾化,不只是說說而已》為題,結合Coterie門店的「眼鏡配飾化」的買手店概念,分享了眼鏡產品如何配飾化的感想。
  • HAN眼鏡和小米眼鏡,你喜歡什麼?
    年初小米又進軍眼鏡行業,真實風風火火的在各個行業裡玩票一把。但HAN作為快時尚眼鏡品牌,其眼鏡設計自國際一流的設計師團隊,每年都通過國際眼鏡展汲取時下最流行的時尚風格,並通過亞洲資料庫分析,打造更符合亞洲人臉型的眼鏡。
  • 玳瑁眼鏡是行業最為珍貴的鏡框、鏡架材料之一
    再加上玳瑁的硬度高、相對密度低、折射率強,所以玳瑁用於眼鏡行業上的鏡架、鏡框的製作比較普遍。玳瑁眼鏡,也就是用玳瑁製成鏡框以及鏡架,再結合選用的鏡片,得到一種新型眼鏡。一般都是純手工研製而成,它的色彩不僅滿足美學上的需求,還滿足了佩戴時的舒適度。再加上玳瑁材料與指甲和頭髮的氣味相似,所以對皮膚是無任何副作用的。
  • 【首發】2016年中國眼鏡行業最權威「熱詞」搜索(下篇)
    2016年8月,時尚眼鏡零售品牌inmix(音米)母公司明通四季正式掛牌新三板,可謂是眼鏡零售發展史上一個新裡程,無獨有偶,專業從事眼鏡零售的連鎖企業——浙江天明眼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於12月1日宣布正式掛牌新三板。加入資本運作之後的眼鏡行業如何發展也再度成為業內人士談論的焦點話題。事實上,新興的眼鏡O2O公司受到資本的追捧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 3000美元的蘋果VR眼鏡來了?你腎還在嗎?
    同時,蘋果很可能已經在開發專用的移動晶片,性能甚至會超過目前的M1晶片。至於交互上,蘋果似乎還在嘗試不同的方法,包括手部追蹤和眼部追蹤、在頭顯上安置一個滾輪,和一個類似頂針一樣的操控設備。但同時,公司創始人兼CEO Rony Abovitz 離職。
  • MR眼鏡將取代手機成為下一代移動終端?
    VR 是純虛擬數字畫面,包括 AR 在內的 MR 是虛擬數字畫面 + 三維現實環境,簡單來說,你戴上眼鏡,能看到數字畫面疊加到實景之上,不像 VR 那樣割裂了人和真實世界的聯繫。但受囿於產品重量、顯示效果、交互、價格和內容多方面因素,MR 眼鏡目前更多是在 B 端政企市場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