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之殤 商業模式空白

2021-02-13 iFeng科技

無論是前幾年想要擺脫微軟統治的桌面作業系統,還是現在想要打破安卓、iOS壟斷的智能終端作業系統,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一直未能繞開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構建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生態系統是否具有可行性。

近日,由中國智能終端作業系統產業聯盟主辦的2015自主可控智能終端作業系統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斯諾登事件」讓大家意識到信息安全對於國家、政府甚至個人的重要性,但作為智能終端核心技術的作業系統卻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著。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cs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與安卓和iOS的84.1%和13.6%的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份額佔比相比,Windows Phone市場份額從去年的3.2% 降到了如今的1.7%。而三星自家開發的手機作業系統Tizen佔全球行動作業系統份額僅有0.3%。

在安卓和iOS市場份額加起來高達97.7%的絕對壟斷態勢下,即便微軟和三星,也在說服開發者開發Tizen應用程式這個問題上無計可施。這樣的大局之下,作業系統國產化之路並不被外界看好。

國家戰略與市場化的背離

事實上,國產作業系統的發展飽受詬病已是老生常談。一些國產作業系統廠商被曝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在國外系統或內核基礎上修改了事,並未做出真正自主的系統,以此來騙取國家經費的現象屢見不鮮。

此前的麒麟作業系統涉嫌抄襲和造假就是典型案例。而成立14年之久的國產作業系統廠商紅旗也因陷入財務危機,以破產收尾。

除了國產桌面作業系統出現的問題外,幾款國產行動作業系統同樣遭遇或多或少「都是安卓修改而來」的質疑,比如COS系統與基於安卓的HTC Sense 界面非常相像被質疑,元心、960 OS被質疑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含金量或安全性。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國產作業系統廠商都具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國家把作業系統廠商寫到扶持計劃裡面,符合要求的便可申領經費。「它的出發點是在於國家的補貼,不是從商業化角度考慮。」

「國產作業系統的研發若是上升到國家戰略和安全地位,實際操作過程卻需要通過市場化手段完成,這兩個首先是背離的,還是需要市場化的手段從真正離用戶體驗最近的方向上做這個事。」網際網路觀察人士楊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奇酷科技CTO祝芳浩也表示:「作業系統最重要的不是靠國家的力量,作業系統從商業模式上是要要有號召力的,上下遊產業鏈廠商能夠在上面獲益,不管應用程式開發者、設備製造商等都非常重要。」

事實上,對於國產作業系統來說,技術並不是問題,難點是生態系統。像三星人力、物力、財力都非常強,但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Tizen一直不成功,核心原因還是生態系統。

所謂生態,就是應用開發者的支持,而這個不是通過行政命令能夠決定的,而是哪個平臺能賺錢開發者就往哪個平臺跑。應用程式匱乏造成用戶體驗下降,用戶不願意購買搭載該作業系統的手機,以至於形成開發者掙不到錢不願意開發應用程式的惡性循環。

調查機構Comscore數據顯示, 2015年7月份,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總數量為1.914億,Windows Phone用戶數量在555萬左右。相比之下,公開資料顯示,現階段安卓全球用戶總數達14億,iOS系統用戶數量則超8億。

用戶數量的巨大差距,「使得比如像今日頭條這樣的軟體在安卓、iOS系統上更新很快,而在Windows Phone平臺上只有一個版本。」楊磊說道。

對於微軟的Windows Phone來說,從其可用性和應用角度來看已經不錯了,為什麼份額還在掉,如果在中國再去做這套系統,誰會使用?

不久前,微軟內部宣布Windows10兼容安卓的計劃遭無限期擱置。「兼容可以彌補自身應用不足,但存在技術問題和授權問題,很複雜。」楊磊認為,「如果國產作業系統比微軟做得好,這個事情還可以商量。不過,在不考慮國家戰略的情況下,由手機廠家或者產業去爭取目前行動作業系統市場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了。」

隨著時代的變化,打電話、發簡訊的功能已經降為智慧型手機的次要功能,更重要的是一些APP應用和服務。而只有成熟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生態體系才能提供較豐富的APP應用與服務,對於起步較晚的國產移動終端作業系統來說,從頭構建這樣的生態系統顯然很難。

作業系統形態之變

從信息技術發展角度來說,任何一輪IT浪潮帶來的市場機會只有短暫幾年,國產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顯然已經錯過了智慧型手機時代的市場。

然而,從服務和入口的角度來講,作業系統的形態也在發生著一定變化。

智能終端作業系統已經不是簡簡單單做內存管理、技術調度、設備管理等,也逐漸並不專指桌面作業系統或手機作業系統,這樣的作業系統已經成為過去時,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國產智能終端作業系統未必沒有一條出路。

事實上,谷歌一直在維護整個安卓版本的演進,而隨著這種版本演進的趨勢,目前越來越多的處理已經不在手機本地上做了,而是通過基於後臺的雲服務、大數據來給用戶提供很多服務,於是本地的作業系統的作用逐步在弱化。

「很多服務轉到雲端,終端實現的服務實際上是在雲端完成的,沒有雲端參與,終端上做的服務是很有限的,過去需要對設備支持的作業系統,價值沒那麼大,目前更多需要的是對服務支持的作業系統。」祝芳浩說,「現在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格局已定,如果再做一個安卓,其實意義並不大。」

但未來也許會出現顛覆性的、其他形態的智能終端作業系統,或者這種顛覆會出現在不同的產品形態上,但現在來講,短時間內還看不到這樣的顛覆。

在祝芳浩看來,從未來機器人角度來講,機器人需要一個能夠智能學習的終端作業系統,這樣的作業系統將變成機器人的內核,而類似這樣的內核會變得非常有價值,當然,這樣的系統還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服務,但是本身智能性比智慧型手機的強。

如果從這個角度講的話,肯定還需要對智能終端作業系統進行持續性的投入,才能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終端作業系統。

「這是另外一個業態,你的發展進步慢,可能是整個行業發展慢。當這種業態的規模足夠大,就可能成為標準,這就看這家公司的切入點,比如物聯網、機器人、智能硬體、智能家居等等。」祝芳浩說。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像Windows之於PC、安卓和iOS之於手機作業系統,基於物聯網的作業系統也會不斷冒出。

華為在2015華為網絡大會上推出一款物聯網作業系統LiteOS,雖然引起不少關注,但被業內人士認為亮點不多。

隨著技術的成熟,行業內必然會逐步形成統一的標準。這也許是國產智能終端作業系統的機會和價值所在。

從更高的角度來看,作業系統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種服務,一些超級應用本身就已經是作業系統了。

比如說,微信就是一個作業系統,提供通信、支付、電商、遊戲等各種各樣的服務。「其實這些服務甚至是無所不能的,人們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做,關鍵在於需不需要,至於說具體是iOS還是安卓作業系統,都不再是關鍵了。」祝芳浩說。(來源:中國經營報)


相關焦點

  • 國產的手機作業系統在哪兒?
    在國內手機廠商不斷有新的萌芽,都想在手機領域大賺。  但是卻沒有一個企業肯下決心做一個屬於國產的作業系統。  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心。其實做作業系統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中國不缺錢也不缺人才,但是中國人缺心,缺少一顆長期安靜做事的心。
  • 告別 Windows、Android,國產作業系統合力破局
    之前 Vxworks、QNX 為代表的國外作業系統,幾乎壟斷所有帶 MMU(MemoryManagement Unit,內存管理單元)晶片的高端終端,國產作業系統幾乎沒有能在此類高級晶片上運行的。而 RT-Thread Smart 填補了這項空白。這不但能促進業界充分發揮物聯網終端的計算潛力,讓終端真正智能起來,對於中國建設自主物聯網生態,也有著重要意義。
  • 王珞:堅定走出自主可控作業系統的國產之路
    (三)作業系統的發展趨向  網際網路時代,作業系統發展也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共享、包容的思想,開源化、商業化、免費化依然是不可逆轉的主流方向。近幾年來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變化,智能移動終端打破了PC佔據產業主導的格局,谷歌的Android和蘋果的iOS搶佔並鞏固了智能終端作業系統的強勢地位。
  • 國產作業系統往事:40年風雲再起
    直到2001年,國家力量聯合產業界與學界(中國國防科大、中軟、聯想、浪潮、民族恆星),推出了最早的商業閉源作業系統——麒麟作業系統(Kylin OS),算是打響了國產作業系統的第一槍。壯志難酬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崛起,似乎到了為PC系統失利「挽尊」的關鍵歷史時刻。然而,直到去年,移動網際網路終端的作業系統,依然被蘋果IOS和谷歌安卓兩大陣營牢牢地掌握在手裡。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國產作業系統並非集體孱弱。
  • GoogleI/O2019對智能行動裝置和國產作業系統的啟示
    我們一直在探索國產作業系統的未來突破點到底在哪裡,我們設定了一個研發方向並為之不懈努力,現在我們很欣喜地看到Google對於Android的改造正朝著我們當初預想的方向在走,說明我們的方向並沒有偏離跑道。」
  • 波導之「殤」
    2002年,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2年12月17日,第1000萬臺波導手機上市。2003年,波導手機率先通過歐洲CE認證,且首次超過所有洋品牌多的國內手機市場銷售第一。2005年,波導董事長徐立華被授予「中國手機十年成就突出貢獻個人」。品牌價值位於「中國500強最具價值品牌」中第67位,成為第一家突破5000萬大關的國產手機廠商。
  • 國產PC久等了,華為鯤鵬主機來了:國產芯+國產作業系統
    從前咱們國產智慧型手機與三星、蘋果完全無法比拼,但是現在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已經走在了世界之巔,放眼全球前五的手機廠商,咱們中國佔了三家,足以證明只要肯下功夫,加強自研,就一定可以擺脫技術束縛,主機市場也是如此。9月19日消息,關於華為鯤鵬主機又有了最新消息。
  • 一個國產作業系統的進擊之路
    ,填補了國內「缺處理器晶片」的空白。遺憾的是國內還沒有一款在市場「能打」的國產作業系統,還在經過過去十多年的發展,國產作業系統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湧現出來了不少作業系統,比如紅旗系統、中標麒麟、深度作業系統、優麒麟、AliOS、華為鴻蒙、RT-Thread等等。
  • 國產桌面作業系統邁出變革新步伐
    事實上,雖然近幾年中標品牌國產居多,但受制於 Windows 作業系統已經建立起來的強大桌面生態環境,桌面 Linux 作業系統一直在百分比為個位數的市場佔有率上徘徊不前。對於如何真正撬動政府採購市場這個問題,多數國產作業系統廠商已十分清楚答案——第一步必須要滿足現階段黨政機關基本辦公需求,接著便是建立國產作業系統自己的生態圈。
  • 首款國產手機作業系統元心的前身竟然是MeeGo!
    被譽為「第一款真正國產自主的智能行動作業系統」的「元心」亮相該論壇。 目前,行動作業系統主要由谷歌Android、蘋果iOS、微軟WP三分天下。除了這三個「美國貨」,還有一批以Linux開源技術為代表的系統,如三星和英特爾主導的Tizen、南非Canonical公司的Ubuntu。而中國在行動作業系統研發起步較晚。
  • 國產作業系統來了!
    為什麼連一個作業系統都做不了!為什麼作業系統被美國公司給壟斷了市場!?這些話如同尖錐一般扎進了支持國產的國人心中!然而,今天我們可以大聲的說,誰說中國沒有自己的作業系統!早在2017年7月,百度就展示了,DuerOS智能作業系統的強大。而此次,正式展示搭載DuerOS系統的智能產品!電視智能化只是鳳毛麟角!冰箱、音像、手機、等等產品只要搭載了百度DuerOS都將變得智能化!只要用語音就能控制,並且無比智能!一個喚醒萬物的智能時代來了!在電腦時代,Windows的獨步天下,成就了比爾蓋茨的世界首富!
  • 華為自研系統加速推進 國產軟體站風口(附股)
    此前,華為餘承東已經透露,華為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作業系統OS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於明年春天將可能面市。隨著此事件持續發酵,A股國產作業系統概念板塊今天終於掀起了漲停潮。恆寶股份、創意信息、達華智能等多隻個股漲停,在華為掀起的晶片潮後再起一波。禁用安卓系統對華為影響有多大?國產軟體概念機會股後市機會如何?禁用完整版安卓系統,對華為衝擊有多大?
  • 華為P10快閃記憶體門事件背後,中國手機核心元器件之殤
    但這次事件背後,更多暴露的是供應鏈之殤:中國手機核心元器件受制於人。華為這次在快閃記憶體事件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是整個中國智慧型手機產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UFS2.0 存儲領域是國產半導體產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存儲器的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三星、SK海力士、美光、閃迪以及東芝這些廠商手中,市場也幾乎被上述五大廠瓜分。
  • Android 商業模式裡的真相與謊言
    報導稱,華為下一代安卓智慧型手機也將不能使用包括Play Store、Gmail和YouTube等應用程式服務。由於幾乎是重新開始,Android 的研發被嚴重推遲,在外界普遍猜測 Google 是否需要用一個全新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來回應蘋果公司的產品時,Google 最終在 2007 年11 月,用一系列眼花撩亂的發布表達了 Google 的移動網際網路策略:推出 Android 作業系統,使用開放免費許可證,大部分代碼以 Apache 開源,內核部分採用 GPL 許可;
  • 國產作業系統產業深度解析
    多用戶多任務作業系統:允許多個用戶通過各自的終端使用同一臺機器、共享主機系統中的各種資源,從而每個用戶程序可進一步分為幾個任務,使之並發執行,以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系統吞吐量的作業系統。Unix OS是此類作業系統的典型代表,在大、中和小型機中所配置的,多數是多用戶多任務作業系統。
  • 國產作業系統盤點!之 「深度Linux(Deepin)」
    上次的國產作業系統之「麒麟OS」大受好評,小鑫今天帶大家學習國產作業系統「深度Linux(Deepin)」。
  • 速遞 國產作業系統欲2年內取代win XP!微軟別哭
    10月份推出,這款國產的作業系統很有可能在1到2年內替代在中國用戶高達57.8%的Windows XP系統。此前,中國已經推出相當一些國產作業系統,例如銀河麒麟、中科紅旗、中標麒麟Linux等國產作業系統。「紅旗Linux作業系統」研發的中科紅旗,曾長期佔據國產作業系統市場老大位置。但是隨著九十年代微軟系統進入中國市場,迅速佔據了中國作業系統的大部分市場,國產作業系統發展緩慢。據悉,目前做桌面作業系統有15家企業,做行動作業系統至少也有十多家。
  • 微軟再次放出狠話:國產作業系統沒有發展前途
    對此很多網友也紛紛表示:「接下來國產作業系統或將藉此機會崛起,尤其是得到了國內眾多廠商聯合支持之後,無疑也將會讓國產作業系統在系統生態方面的建設更加完善,更具競爭力。」但就在國產作業系統迎來一片大好發展趨勢之時,作為全球作業系統霸主的微軟,也是再次對外放出了狠話,近日,微軟CEO在採訪會議中稱,未來作業系統實用度將會大大減少,這也是微軟不再推出Windows新版作業系統,未來幾乎所有用戶都將會直接基於雲計算平臺以及雲應用來實現辦公等等
  • 從華為騰訊渠道與內容之爭想到的國產作業系統發展前景
    這一點似乎不太符合商業邏輯,畢竟如果早點分手,騰訊遊戲全部走微信和QQ分發,總盤子也不會下降多少。原因很簡單:國產安卓手機廠商掌握了系統底層,有幾乎無窮無盡的辦法控制APP廠商,即便是騰訊也不敢翻臉。類似於一流生意是做平臺一樣的理念,底層系統的話語權和重要性可見一斑,掌握了有海量用戶基礎的平臺就有非常大的市場價值,國產Linus作業系統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和布局目前已經浮現出兩大龍頭,一是以deepin為基礎去年成立的UOS,優點是安裝簡單自動安裝30分鐘內完成,界面友好類似WINDOWS,兼容性強與國內不同架構的國產CPU都完美匹配,缺點是主體民營,沒有國家隊背書,娛樂性軟體稀少。
  • 2019-2020 年國產作業系統行業深度研究
    2.1 開源作業系統商業模式:以 Red Hat 為例Linux 基金會闡述了開源企業 4 種可能的商業模式:1) Building open source:企業直接進行開源軟體開發,通過技術服務/配套產品獲取市場價值。這是最基礎也是最具挑戰性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