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管什麼產品,感覺都是一個字「缺」,主板也不例外,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漲價。
據博板堂消息,時間來到1月份中旬,華碩、技嘉兩大一線廠商的主板供應確實十分緊張,尤其是B460、H410等主流型號,已經缺貨到了極點,個別型號甚至到貨就能被1秒搶光。
原因主要是上遊代工廠生產速度較慢,到貨之後也都是第一時間被空倉,根本不夠分。
目前,各區域的總代都是直接搶貨,根本不再挑選,也不管什麼搭配、捆綁方式,只要有貨就拿。
沒貨自然要漲價,從上到下都要漲,比如技嘉主板,據稱本周開始執行1月份第二次漲價,涉及型號也更廣。
其中,Z490系列個別型號漲30元,B460全系列漲10元,H410全系列再漲5元,小雕系列取消特價、支持價格減少一半,其他型號暫時不變。
華碩主板暫時沒有進一步明確說法,但早在1月初,華碩就公開宣布主板、顯卡要全線漲價了,而且顯卡已經開始1月第二輪漲價。
其中,RTX 30系列普遍漲150-400元不等,GTX 1660S系列上漲80-100元,GTX 1660系列上漲40元,GTX 1650系列上漲30元,低端系列、AMD顯卡暫時不變。
此外,七彩虹主板也被爆出一月連續兩次漲價,第二輪中旬啟動,涉及A68、A320、H81、H310、H410、B460系列,漲幅5-15元不等。
終端產品的缺貨漲價還要從源頭說起,比如晶圓廠。
作為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在5nm、7nm工藝等先進工藝上無人能敵,Q4季度中5nm貢獻了20%的營收。
此外,7nm和16nm出貨量分別佔晶圓總營收的29%和13%,總體來看,16nm及以上的先進技術貢獻了臺積電總營收的62%。
不過臺積電依然有相當多的營收來自大家並不怎麼關注的「落後」工藝,比如28nm工藝,它在Q4季度依然貢獻了11%的營收,雖然比不上5nm工藝,但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臺積電從2010年開始導入28nm工藝,AMD的HD 7970在2010年底首發,不過28nm真正量產要到2011年了,算起來迄今10年時間了。
對臺積電來說,10年時間28nm工藝的折舊期都過去了,他們的28nm工藝代工成本要比其他廠商低得多,但臺積電的報價在同級工藝中還是較高的,所以利潤率還不錯,28nm工藝可以說是臺積電最長壽的工藝之一了。
28nm工藝的技術指標並不算落伍,對部分晶片,比如電源晶片,指紋識別晶片,主控晶片等來說很合適,所以臺積電現在連28nm產能都是滿載的,客戶都要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