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食言了,小米IPO「躁動」

2021-02-10 中國新聞社

來源:中新經緯

今早9點58分,在一個有499人的微信群內,小米創始人雷軍將他寫的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連結「甩」了進來,一句話也沒說。隨後,群內成員紛紛向他送上祝福。在此前大約2個小時,小米準備上市的傳聞落定。

5月3日,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小米已正式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這意味著,從2017年底開始的小米赴港上市傳聞今天終被坐實;這也意味著,在2016年3月聲稱「小米五年內不上市」的雷軍,食言了。

 

2017年12月15日,雷軍提前一天在小米公司慶祝48歲生日。中新經緯圖

招股書披露多項數據,董明珠雷軍10億賭約要兌現?

小米上市,不少人卻想起了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的一段話。今年3月,董明珠回應與雷軍的10億賭約時,特別提到,「他(小米)的數字沒辦法來確認,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麼說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許願意兌現。上市後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銷售,笑死了。」

不過,可能令董明珠當時沒想到的是,僅僅2個月後,小米就迎來了IPO,啟動了上市步伐。而隨著招股書的遞交,小米多項數據也呈現的公眾面前。

根據招股書草擬本數據,小米2017年收入1146億元,經營利潤122.16億元;2016年收入684億元,經營利潤為37.85億元;2015年收入668億元,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由於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小米集團有淨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及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

董明珠、雷軍在參加集中採訪活動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招股書中,小米還披露了上市前的持股比例情況。其中,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持股31.41%,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持股13.33%。

小米擁有龐大且高度活躍的全球用戶。截至2018年3月,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4.5小時,MIUI月活用戶超過了1.9億,用戶規模、活躍度、使用時長等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網際網路公司水平。

招股書數據顯示,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增速非常強勁。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其中2017年海外市場收入更是同比暴漲了250%。

小米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外界對於小米是家硬體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公司產生過爭議。

小米是一家什麼公司?在某種意義上,這個問題等同於小米是誰?而最權威的回答者,只能是雷軍。

在上述公開信中,雷軍再一次表明,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我們的商業模式是『鐵人三項』:硬體+網際網路服務+新零售。」他說。

不過,招股書顯示,小米大部分收入來自智慧型手機銷售。數據顯示,小米智慧型手機收入由2016年的288億元增加了65.2%至2017年的806億元。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智慧型手機部分分別貢獻其總收入的80.4%、71.3%及70.3%。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常濤攝

IoT(物聯網)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由2016年的124億元增加了88.9%至2017年的235億元。最為關鍵的,網際網路服務部分收入由2016年的65億元增加了51.4%至2017年的99億元,主要是廣告及遊戲業收入增加。2017年,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佔比為8.6%。

儘管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佔比「少得可憐」,但需要指出的是,網際網路服務已成為小米盈利的重要來源,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分別為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74.7%。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毛利分別為20.8億元、42.1億元、5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69.3%。

在投入方面,招股書顯示,小米計劃將30%IPO募集資金用於研發及開發智慧型手機、電視等核心產品;30%用於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30%用於全球擴展;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那麼,小米究竟是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海社科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衡量一家公司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硬體公司,一看產品是什麼,二看網際網路業務收入的佔比。「要知道蘋果從來沒有自稱是網際網路公司,華為也沒有,如果簡單包裝下就自稱網際網路公司了,那網際網路公司的概念就太泛化了。」他說。

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小米一直在嘗試擺脫「硬體公司」的形象。在今年4月底,小米IPO前的最後一場手機發布上,雷軍公布了一個重要信息: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其實是小米對外界表明了它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一家硬體公司,不單純靠硬體獲取主要利潤,而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這也有利於資本市場看清小米的商業模式。

李易也指出,小米聲稱是網際網路公司意在向資本市場講商業模式的故事,而網際網路公司的標籤或許能給小米在資本市場帶來較高市盈率。

在公開信中,雷軍說,儘管硬體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體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網際網路服務。

估值與上市的前景

公開報導顯示,此前,雷軍至少在三個時間點透露過「小米五年內不上市」的說法,分別是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不過,這一口徑在2017年11月份發生了變化。當月,雷軍公開表態稱:「我覺得我們會到業務比較舒服的時候再IPO。」

今年3月,獨立TMT分析師付亮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上市有助於小米實現進一步發展和突破,但也應注意到,小米的生態模式將因上市被更多人傳播,這會使得小米不再那麼神秘。「不上市好多數據是看不到的,上市將意味著公開收支、盈利、產品線布局、資本投資情況等,這有可能會降低小米的估值。」他說。

創立至今,小米曾獲得多輪融資。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2月,小米完成迄今為止最後一輪E輪融資,金額為11億美元,當時其估值達到了450億美元。而在此次小米上市過程中,公司的估值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在之前的市場傳聞中,關於小米估值曾有多個版本,從6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不同版本的估值相差甚遠。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常濤攝

今日早間,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對第一財經獨家透露,眼下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後短期內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

在招股書中,小米披露了多項風險因素,其中一條「日後可能持續產生虧損」引起業內討論。

其他值得點出的風險因素還有:1、我們產品及服務所在全球市場競爭劇烈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我們未必能在該等市場有效競爭。2、如我們未能擴大或維持用戶群,或用戶參與度不再提升或下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受重大不利影響。3、我們的營運歷史有限,因此難以評估未來前景。4、智慧型手機銷售額佔我們收入的大部分,而有關銷售額減少或相關成本增加可能重大不利影響我們的業務。5、我們的其他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主要來自線上遊戲。倘我們不能以合理條款獲得合適的第三方線上遊戲,則其他網際網路服務收入或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對於小米在資本市場的前景,李易認為,依然會很好。「客觀地說,在資本市場,公司發展取決於承銷商、資本和輿論,從這一點來說,小米擅長營銷。但它通往真正意義上網際網路公司的路還很漫長,差距也很遠。」

原標題:《雷軍食言,小米IPO「躁動」》

編輯:趙一凡

責編:劉船

相關焦點

  • 雷軍食言,小米IPO「躁動」
    今早9點58分,在一個有499人的微信群內,小米創始人雷軍將他寫的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連結「甩」了進來,一句話也沒說。隨後,群內成員紛紛向他送上祝福。在此前大約2個小時,小米準備上市的傳聞落定。
  • 雷軍,變身IPO收割機
    回顧2020年,雷軍迎來IPO大豐收。5月8日,金山雲在納斯達克IPO,雷軍迎來繼金山軟體、小米集團和金山辦公後第4家控股的上市公司。 同時,石頭科技和九號公司兩家小米生態鏈公司先後在科創板上市。此外,荔枝、聲網、藍城兄弟、小鵬汽車等多家上市企業背後,也都出現了雷軍的身影。
  • 小米從A輪走向IPO:— 寫在雷軍帶領小米香港上市之日
    今天(7月9日)小米香港隆重上市,我有幾處感悟:網際網路與創新創業新物種大約十年一周期。網際網路上半場翹楚BAT都在99-00年間成立,十年左右脫穎而出。網際網路下半場剛開始,以小米為首的TMD等都在2009-10前後成立小米等。小米8年前抓住了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興起的風口,乘勢而起,它是否有機會冒尖並彎道超車BAT,須拭目以待。
  • 雷軍-小米創始人
    雷軍曾任兩屆海澱區政協委員,2012年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2013年2月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7年12月,榮獲2017「質量之光」年度質量人物獎。 [4] 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董事長。2017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
    創辦小米2010年4月,雷軍與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曾參與微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原摩託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六人聯合創辦小米科技並於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機小米手機
  • 小米8來了,小米IPO近了
    小米8使用了與小米MIX2不同的「劉海屏」設計,雷軍稱「使用習慣了也挺好的」。拍照是小米手機過去的「短板」,小米為此在今年成立了「小米相機測試實驗室」,雷軍稱小米現階段將「死磕拍照」。小米MIX2是小米在拍照能力取得明顯突破的旗艦機型,在硬體+算法+調教三個方面都比較均衡。
  • 小米雷軍:Are you ok?
  • 小米十年,雷軍的「三大鐵律」
    順風順水、引爆市場的開局;高處不勝寒,遇到華為這樣強勁對手後的下滑;人事震蕩、業務調整;融資、估值的過山車;上市……在這個十周年的節點,小米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發布會,除了發布了三款產品的「超大杯」以外,雷軍還進行了一場十周年的主題演講。主題叫做「一往無前」(這是小米第一本官方自傳的名字,歡迎來虎嗅購買),主海報上,雷軍騎著一輛小米平衡車,頗有些少年氣。
  • 【獨家】小米被困 雷軍補課
    以往每次雷軍出場都會有各種梗被大家消費,玩自拍,扔iPhone,做電飯煲,「Are you ok」一度成為流行問候語。要知道,此次雷軍是要發布史上最大屏幕手機,而且還是親自上陣玩直播,除了小米官網、QQ 空間、今日頭條和B站等平臺也參與其中。搞這麼大動靜,據說,此次觀看小米Max 發布會直播的獨立訪客接近3000萬。眾人驚呼,雷軍有網紅潛質。
  • 小米雷軍入局便利店
    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運動健身用戶畫像」報告數據顯示,30歲以下為主體運動人群,其中24歲以下(Z世代95後)佔比高於80後、90後,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窺探Z世代並不懶的真相,一個真正的「懶癌患者」,會喜歡運動嗎? 在消費升級、社會內卷的當下,高品質和高質量的生活方式是人人的追求,「躺平」和「懶」只是Z世代一種順其自然的心理補償。
  • 小米十年,雷軍的商業與未來
    當天晚上,雷軍在小米科技園演講現場,說了一晚上真心話。他回顧小米過去十年創業過程與成果,幾度哽咽:2年做到中國手機第一,6年營收暴漲10倍,9年躋身世界最年輕500強……這些數字都不是偶然,十年之前,十年之後,時間跟小米都是一夥的。
  • 小米8和小米MIX2S是自相殘殺?雷軍其實很聰明!
    不過,在小米手機內部,卻讓很多人糾結了,比如說上半年剛出的兩款小米旗艦,小米8和小米MIX2S,就讓很多人拿不定主意,到底選哪部。因為兩者的配置和價格非常接近,只是在外觀上,是一個向東,一個向西,走的反方向。甚至有很多網友表示,雷軍推出了小米MIX2S後又推出小米8,簡直就是讓這兩部手機自相殘殺!那麼事實確實如此嗎?
  • 雷軍入駐B站,網友:小米,are you OK?
    B站創始人陳睿與小米雷軍都出自金山系,小米也是率先入駐B站的品牌之一。《Are you OK?》將雷軍徹底惡搞一把後,雷軍不但並未感到牴觸,甚至將這首歌直接買下,作為小米手機的官方鈴聲。之後,B站多次成為小米首發活動的直播平臺。目前小米官方也在B站開設了多個官方帳號,比如小米公司、小米MIUI、小米商城官方、小米主題等。
  • 如何看待雷軍成為小米的代言人,小米或發力老男孩市場?
    最近,在機場等很多地方,可能你會看到雷軍手持小米11的巨幅廣告,總體上還是十分震撼的。
  • 雷軍:小米為什麼要來深圳?
    雷軍5月28日發微博表示,「有人問我,小米8發布會為啥在深圳開。」其實,5月31日,小米8周年發布會一開場,就解釋,為什麼平時一直在北京今天來深圳?「因為友商在這裡。」雷軍說完,引來一陣笑聲。儘管在最後雷軍還是給出了答案,不過網友在雷軍微博下邊的回覆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網友們的腦洞實在是開得好大。
  • 雷軍知天命,小米攀高端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小米硬體業務(包括智慧型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綜合淨利潤率為正且低於1.0%,實現了上市前不高於5%的承諾。 不過,相比格力電器2018年2000-2010億元的總營收,小米還是略遜一籌,雷軍五年前與董明珠的「十億豪賭」以失敗告終。
  • 小米香港上市 雷軍:今天僅是小米新的開始
    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在全球資本市場風雲變幻的時候,感謝投資者用真金白銀支持小米,今天對於小米僅是新的開始。雷軍在致辭中講到,「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小米的每一寸血管裡都流淌著創新的血液,但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輕輕鬆鬆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創新,沒有不經歷無數挫折的創新,沒有不承受誤解甚至非議的創新。越是理解這一點,就有越多的感恩。
  • 股東喊話雷軍回購金山軟體背後:一年收割8個IPO
    對於雷軍來說金山系列公司的上市,無疑是一個豐收的表現。作為「IPO收割機」,雷軍在2020年收穫了至少8起IPO,放眼商場,作為成功創業者的雷軍已經成功切入投資的賽道,成為投資界的「黑馬」。與此同時395億元「小米系「資本版圖也現雛形。
  • 小米5已經用上分屏功能,小米6即將上線!
    上月末小米發布了小米Max的第二代產品小米Max2,仍然延續了第一代的大屏大電量特性,擁有5300mAh充電寶級的大電量電池; 配備了
  • 小米香港上市,雷軍獲百億獎勵!
    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的上市文件顯示,該公司於4月2日向其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員雷軍,發出價值約15億美元股票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