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手機報在線
歡迎下載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聞
近日,谷歌將聯合三星一起開發可摺疊手機的作業系統新聞,讓業界終於確定三星在玩可摺疊手機上是認真的,而且是具備了某些量產條件。此前三星電子移動部門CEO高東真(DJ Koh)曾在接受採訪時稱,今年晚些時候發布一款可摺疊智能機。他表示,可摺疊手機不會是「噱頭產品」,會在「發售六到九個月後就消失」。
安卓陣營的各大手機品牌廠商研發可摺疊手機的動作,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從三星不停的展示概念機開始,到聯想公開展示的三類未來可摺疊智能終端設備的三種形態產品,再到vivo曝光的實驗室可摺疊手機測試視頻等,以及從去年底一直炒作到現在的華為可摺疊手機等。
目前相對可信的信息是,三星肯定會在今年底的開發者大會上展示其量產機型相關設計與產品,供開發者體驗,並對相關的APP開發提供指引,真正的產品出貨可能要等到明年初上市。
而華為則在跟京東方與LG合作,讓京東方與LG為其提供可摺疊柔性OLED顯示屏的整個模組。其中除顯示屏外,由於LG在柔性OLED顯示屏的量產經驗上積累較多,所以相關的配套輔料,可能也將由LG開發並配合華為的需求,提供給京東方使用。
另外,聯想手機的可摺疊手機,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與LG合作,並且也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聯想在可摺疊設備的細節上,有著較多的研究方案,因此外界對在國產品牌裡面,對其產品抱有較大的希望。
小米的可摺疊手機產品研發,原來也有過與LG合作的意向,不過由於前幾次合作過程中,LG的OLED顯示屏在小米高端機型上頻頻出現問題,目前小米也重新擠進三星的客戶群體中爭搶產能。有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將在三星的可摺疊機型正式上市後,再參考設計與供應鏈,推出自己的可摺疊手機。因此小米如果推出可摺疊手機的話,時間可能要落在明年第四季度,或將直接替代掉創新乏力的MIX系列機型。
至於OPPO、vivo的可摺疊手機項目,則可能會延後,它們認為自己的客戶群體主要還是年輕一代,對這種偏中年喜好的商務機型並不感冒,就像他們不會為手機配一個翻蓋保護殼一樣。另外,OPPO、vivo其實對新技術的應用更加保守,複製iPhone的設計與供應鏈模式,就能讓它活得很好。
不過,儘管市場對可摺疊手機充滿了期待與質疑,可摺疊手機仍然會隨著柔性OLED顯示技術的成熟如期到來。只是,由於保護蓋板材料仍然無法得到真正的技術突破,最先上市的可摺疊手機,一般是內折式的可摺疊手機。
這也意味著,如果要在可摺疊狀態下也能像現在的直板手機一樣使用,那麼就得為內折可摺疊手機再單獨配一塊可摺疊後在外面顯示的顯示屏,也就是說,前期的可摺疊手機,要麼只能打開來當平板使用,要麼除了是可摺疊手機外,它還會是一部雙屏手機。
所以僅從顯示屏的角度來看,可摺疊手機肯定不會很便宜。實際上,就是這種內折式,固定局部摺疊的手機,在摺疊部分的結構件設計,也讓業界傷透的腦筋。
但不管怎麼說,可摺疊手機的量產上市,至少可以緩解一下目前柔性OLED顯示屏的產能過剩狀態。
事實上,從產業鏈傳出的相關信息顯示,作為生產柔性OLED顯示屏的兩大巨頭,不僅僅是只把目交瞄準了可摺疊手機,還對另一個更重要的領域發起了衝鋒,那就是筆記本電腦。
為了消化掉柔性OLED的產能,供應鏈傳出消息稱,三星除了積極準備量產可摺疊手機外,其可摺疊筆記本電腦項目也正在進行,預計明年也將出現量產機型。
而作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聯想則更不用說,聯想研發可摺疊筆記本電腦至少有三年了,在行業中已成公開的秘密。聯想現在的很多設計理念較為先鋒的產品,都在朝著可摺疊筆記本電腦方向進化,包括已上市的雙屏筆記本電腦,其中一個屏幕正常顯示,另一個屏幕除替代鍵盤外,同樣也能單獨作為互動閱讀顯示屏作使用。
開發柔性筆記本電腦要比可摺疊手機相對容易一些的原因就是,其結構件的設計餘量要比手機容易的多,另外它本身不使用的時候就是一個摺疊閉合狀態,可以被較堅固的外殼保護起來,一般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意外力量衝擊。因此顯示屏的保護蓋板問題更容易通過貼膜來解決,畢竟如果不是操作面的話,現在的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大部分還是脆弱的偏光片裸露在外面。
實際上,據李星與多方溝通後所得到的信息顯示,面板顯示行業對可摺疊筆記本電腦其實更加期待,因為產品成功量產後,會對柔性OLED的去產能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目前行業中,柔性OLED的產能還是過剩較為嚴重,三星雖然拿到了蘋果的手機顯示屏訂單,同時自己的高端旗艦機型也在使用,但產能仍然有二到三成富餘。LG則更不用說,原來計劃裝機4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目前也只落實了一臺。中國的面板廠商,目前也只裝置了三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其中京東方兩臺,維信諾一臺。而去年三星規劃的5臺日本CanonTokki蒸鍍機,LG規劃的三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只有LG提了一臺,其它的還全部躺在日本倉庫裡。
實際上,中國的面板廠商雖然投了多條柔性OLED產線,但是基本上都是配單臺蒸鍍機的產線,都做好了做不出OLED就重新生產LTPS LCD的打算。
目前如果把柔性OLED面板線拿來只生產固定曲率的OLED面板,意義並不太大,3D曲面的手機在市場上的銷售狀況,也遠不如行業預料般的火熱,畢竟為了一個外形,而增加20~30%的成本,消費者並不一定買單。
如果只是像蘋果一樣,為了產品更薄才用柔性OLED顯示屏,對於安卓陣營來講,就更顯得不太明智,因為硬式OLED減薄後的產品性能不但比柔性OLED顯示屏要好,完全可以抵消手機厚度增加0.2mm左右所帶來的體驗的差距。
那麼目前全球到底有多少柔性OLED面板產能呢?
初略統計了下,中國國內京東方、深天馬、信利、和輝、華星光電、柔宇所有規劃的產能加起來,每月約有30.825萬平米產能,其中維信諾為7.0875萬平米,柔宇為2.925萬平米,其餘各家各為4.1625萬平米。
最大的柔性OLED面板廠三星的柔性OLED產能又是多少?如果按它現在已經啟動的產線來算,它每個月可以釋放出61.3875萬平米產能,這還是它的牙山A2隻有一半產能生產柔性OLED的情況下,並且也不包括它根本沒有完全啟動的牙山A5廠,實際上,僅牙山A5廠的月產能就高達74.925萬平米。
另一家LG如果只算中小尺寸柔性OLED產能的話,它原來用YAS蒸鍍機產線的產能約為9.3657萬平,現在與蘋果合作的產能裝了一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新產能也是4.1625萬平產能,不過LG這條產線是一拖兩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LG還另外規劃了一條一拖一臺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的產線。
看起來現在柔性OLED手機的普及率不太高,因此產能過剩的狀況好象嚴重一些,實際上,現在所有開動的柔性OLED就60萬平米左右,市面上卻有超過三成的智慧型手機在用柔性OLED顯示屏了,如果所有產能全開出來,就會約189萬平米的產能,剛好是現在已啟動產能的三倍,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用上柔性OLED,那當然不太現實。
所以三星與LG以及其它的面板廠商,不但要盯著高端可摺疊手機來消化掉約一成的產能,也就是20萬平米左右外,還希望能讓剩下的產能,全部被可摺疊筆記本吃掉。
至於大家想要看到的大尺寸可摺疊產品,如電視或車載類的,一般不會用RGB蒸鍍的工藝來做,大家還是等等印刷技術,或者是LG的W+RGB濾光膜的模式放量吧。
免費福利領取
限時下載 | 一本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書《投影顯示技術》
OFweek 2018(第十五屆)中國
LED照明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深圳站)
OFweek 2018(第十五屆)中國LED照明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11月13日在深圳舉辦!屆時包括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研究員、分析師、大學教授等行業專家及歐司朗、歐普、飛利浦、木森林等企業的高管將做精彩演講,他們將對行業最新技術動態、新興應用市場趨勢、未來中國LED企業發展方向及未來產業競爭格局等從業者最為關注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
組委會聯繫方式:155 2739 2407 或fengdapeng@ofweek.com
小編提醒大家,掃碼即可領入場門票。
戳下面的原文閱讀,也能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