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OLED產能過剩 三星、LG還要推可摺疊筆電消化產能

2021-02-24 OFweek顯示

來源 | 手機報在線

歡迎下載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聞

近日,谷歌將聯合三星一起開發可摺疊手機的作業系統新聞,讓業界終於確定三星在玩可摺疊手機上是認真的,而且是具備了某些量產條件。此前三星電子移動部門CEO高東真(DJ Koh)曾在接受採訪時稱,今年晚些時候發布一款可摺疊智能機。他表示,可摺疊手機不會是「噱頭產品」,會在「發售六到九個月後就消失」。

安卓陣營的各大手機品牌廠商研發可摺疊手機的動作,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從三星不停的展示概念機開始,到聯想公開展示的三類未來可摺疊智能終端設備的三種形態產品,再到vivo曝光的實驗室可摺疊手機測試視頻等,以及從去年底一直炒作到現在的華為可摺疊手機等。

目前相對可信的信息是,三星肯定會在今年底的開發者大會上展示其量產機型相關設計與產品,供開發者體驗,並對相關的APP開發提供指引,真正的產品出貨可能要等到明年初上市。

而華為則在跟京東方與LG合作,讓京東方與LG為其提供可摺疊柔性OLED顯示屏的整個模組。其中除顯示屏外,由於LG在柔性OLED顯示屏的量產經驗上積累較多,所以相關的配套輔料,可能也將由LG開發並配合華為的需求,提供給京東方使用。

另外,聯想手機的可摺疊手機,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與LG合作,並且也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聯想在可摺疊設備的細節上,有著較多的研究方案,因此外界對在國產品牌裡面,對其產品抱有較大的希望。

小米的可摺疊手機產品研發,原來也有過與LG合作的意向,不過由於前幾次合作過程中,LG的OLED顯示屏在小米高端機型上頻頻出現問題,目前小米也重新擠進三星的客戶群體中爭搶產能。有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將在三星的可摺疊機型正式上市後,再參考設計與供應鏈,推出自己的可摺疊手機。因此小米如果推出可摺疊手機的話,時間可能要落在明年第四季度,或將直接替代掉創新乏力的MIX系列機型。

至於OPPO、vivo的可摺疊手機項目,則可能會延後,它們認為自己的客戶群體主要還是年輕一代,對這種偏中年喜好的商務機型並不感冒,就像他們不會為手機配一個翻蓋保護殼一樣。另外,OPPO、vivo其實對新技術的應用更加保守,複製iPhone的設計與供應鏈模式,就能讓它活得很好。

不過,儘管市場對可摺疊手機充滿了期待與質疑,可摺疊手機仍然會隨著柔性OLED顯示技術的成熟如期到來。只是,由於保護蓋板材料仍然無法得到真正的技術突破,最先上市的可摺疊手機,一般是內折式的可摺疊手機。

這也意味著,如果要在可摺疊狀態下也能像現在的直板手機一樣使用,那麼就得為內折可摺疊手機再單獨配一塊可摺疊後在外面顯示的顯示屏,也就是說,前期的可摺疊手機,要麼只能打開來當平板使用,要麼除了是可摺疊手機外,它還會是一部雙屏手機。

所以僅從顯示屏的角度來看,可摺疊手機肯定不會很便宜。實際上,就是這種內折式,固定局部摺疊的手機,在摺疊部分的結構件設計,也讓業界傷透的腦筋。

但不管怎麼說,可摺疊手機的量產上市,至少可以緩解一下目前柔性OLED顯示屏的產能過剩狀態。

事實上,從產業鏈傳出的相關信息顯示,作為生產柔性OLED顯示屏的兩大巨頭,不僅僅是只把目交瞄準了可摺疊手機,還對另一個更重要的領域發起了衝鋒,那就是筆記本電腦。

為了消化掉柔性OLED的產能,供應鏈傳出消息稱,三星除了積極準備量產可摺疊手機外,其可摺疊筆記本電腦項目也正在進行,預計明年也將出現量產機型。

而作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聯想則更不用說,聯想研發可摺疊筆記本電腦至少有三年了,在行業中已成公開的秘密。聯想現在的很多設計理念較為先鋒的產品,都在朝著可摺疊筆記本電腦方向進化,包括已上市的雙屏筆記本電腦,其中一個屏幕正常顯示,另一個屏幕除替代鍵盤外,同樣也能單獨作為互動閱讀顯示屏作使用。

開發柔性筆記本電腦要比可摺疊手機相對容易一些的原因就是,其結構件的設計餘量要比手機容易的多,另外它本身不使用的時候就是一個摺疊閉合狀態,可以被較堅固的外殼保護起來,一般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意外力量衝擊。因此顯示屏的保護蓋板問題更容易通過貼膜來解決,畢竟如果不是操作面的話,現在的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大部分還是脆弱的偏光片裸露在外面。

實際上,據李星與多方溝通後所得到的信息顯示,面板顯示行業對可摺疊筆記本電腦其實更加期待,因為產品成功量產後,會對柔性OLED的去產能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目前行業中,柔性OLED的產能還是過剩較為嚴重,三星雖然拿到了蘋果的手機顯示屏訂單,同時自己的高端旗艦機型也在使用,但產能仍然有二到三成富餘。LG則更不用說,原來計劃裝機4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目前也只落實了一臺。中國的面板廠商,目前也只裝置了三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其中京東方兩臺,維信諾一臺。而去年三星規劃的5臺日本CanonTokki蒸鍍機,LG規劃的三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只有LG提了一臺,其它的還全部躺在日本倉庫裡。

實際上,中國的面板廠商雖然投了多條柔性OLED產線,但是基本上都是配單臺蒸鍍機的產線,都做好了做不出OLED就重新生產LTPS LCD的打算。

目前如果把柔性OLED面板線拿來只生產固定曲率的OLED面板,意義並不太大,3D曲面的手機在市場上的銷售狀況,也遠不如行業預料般的火熱,畢竟為了一個外形,而增加20~30%的成本,消費者並不一定買單。

如果只是像蘋果一樣,為了產品更薄才用柔性OLED顯示屏,對於安卓陣營來講,就更顯得不太明智,因為硬式OLED減薄後的產品性能不但比柔性OLED顯示屏要好,完全可以抵消手機厚度增加0.2mm左右所帶來的體驗的差距。

那麼目前全球到底有多少柔性OLED面板產能呢?

初略統計了下,中國國內京東方、深天馬、信利、和輝、華星光電、柔宇所有規劃的產能加起來,每月約有30.825萬平米產能,其中維信諾為7.0875萬平米,柔宇為2.925萬平米,其餘各家各為4.1625萬平米。

最大的柔性OLED面板廠三星的柔性OLED產能又是多少?如果按它現在已經啟動的產線來算,它每個月可以釋放出61.3875萬平米產能,這還是它的牙山A2隻有一半產能生產柔性OLED的情況下,並且也不包括它根本沒有完全啟動的牙山A5廠,實際上,僅牙山A5廠的月產能就高達74.925萬平米。

另一家LG如果只算中小尺寸柔性OLED產能的話,它原來用YAS蒸鍍機產線的產能約為9.3657萬平,現在與蘋果合作的產能裝了一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新產能也是4.1625萬平產能,不過LG這條產線是一拖兩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LG還另外規劃了一條一拖一臺臺日本CanonTokki的蒸鍍機的產線。

看起來現在柔性OLED手機的普及率不太高,因此產能過剩的狀況好象嚴重一些,實際上,現在所有開動的柔性OLED就60萬平米左右,市面上卻有超過三成的智慧型手機在用柔性OLED顯示屏了,如果所有產能全開出來,就會約189萬平米的產能,剛好是現在已啟動產能的三倍,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用上柔性OLED,那當然不太現實。

所以三星與LG以及其它的面板廠商,不但要盯著高端可摺疊手機來消化掉約一成的產能,也就是20萬平米左右外,還希望能讓剩下的產能,全部被可摺疊筆記本吃掉。

至於大家想要看到的大尺寸可摺疊產品,如電視或車載類的,一般不會用RGB蒸鍍的工藝來做,大家還是等等印刷技術,或者是LG的W+RGB濾光膜的模式放量吧。

免費福利領取

限時下載 | 一本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書《投影顯示技術》

OFweek 2018(第十五屆)中國

LED照明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深圳站)

OFweek 2018(第十五屆)中國LED照明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11月13日在深圳舉辦!屆時包括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研究員、分析師、大學教授等行業專家及歐司朗、歐普、飛利浦、木森林等企業的高管將做精彩演講,他們將對行業最新技術動態、新興應用市場趨勢、未來中國LED企業發展方向及未來產業競爭格局等從業者最為關注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

組委會聯繫方式:155 2739 2407  或fengdapeng@ofweek.com

小編提醒大家,掃碼即可領入場門票。

戳下面的原文閱讀,也能搶票!

相關焦點

  • 柔性OLED產能過剩嚴重,不只是可摺疊手機,三星、LG還要推可摺疊筆電消化產能
    但不管怎麼說,可摺疊手機的量產上市,至少可以緩解一下目前柔性OLED顯示屏的產能過剩狀態。 事實上,從產業鏈傳出的相關信息顯示,作為生產柔性OLED顯示屏的兩大巨頭,不僅僅是只把目交瞄準了可摺疊手機,還對另一個更重要的領域發起了衝鋒,那就是筆記本電腦。 為了消化掉柔性OLED的產能,供應鏈傳出消息稱,三星除了積極準備量產可摺疊手機外,其可摺疊筆記本電腦項目也正在進行,預計明年也將出現量產機型。
  • 柔性OLED到底是產能過剩,還是前景光明——三星有苦說不出,國內盲目樂觀
    而今年新機的柔性OLED面板訂單,也於5月下單給三星,但具體的數量卻沒有消息。三星2016年4月與蘋果籤訂了產能計劃為一年約1億片採購規模的三年合同,從2017年5月份開始供貨。三星為此在忠清南道牙山增設了A3工廠作為蘋果專用產線,每月可生產6代Flexible OLED(1500×1850㎜, 一張基板可生產6.5吋面板200個)105K玻璃基板。
  • 柔性屏幕之爭,未來中國產能能否超過韓國|柔性oled|三星|oled面板|...
    根據諮詢公司DSCC的統計,目前市場上已經發布的5G手機中83%手機採用了OLED屏幕,而柔性OLED屏幕和摺疊屏手機形態已經成為三星和華為等龍頭廠商的5G旗艦機型選擇。在三星、蘋果和華為等一線大廠帶動下,柔性OLED面板滲透率加速提升。市場研究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國內柔性OLED產能開始釋放,預計到2023年柔性OLED滲透率將達到40%。
  • 王志軒:產能過剩 電企或臨嚴冬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索煒 朱軍平)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電力而言,可謂是「過剩」年。    火電產能過剩 面臨經濟「嚴冬」    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反應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在2015年同比僅增長0.5%,電力企業面臨嚴峻挑戰。那麼,電力是否過剩了?    王志軒對於電力「過剩」二字的回答非常慎重。王志軒認為,從電力基礎產業、公用性質、發供用同時完成以及網絡特性看,「過剩」問題不能簡單回答。
  • 可彎曲電池技術已研發;三星2018年將推可摺疊OLED屏幕手機
    三星官方預告:2018年將推搭載可摺疊OLED屏幕的新手機三星日前公布了包含2017年第4季在內的2017全年度財報,顯示2017年第4季三星手機業務的營收雖然有所成長,但營利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但2017年全年的手機業務的營收和營利都是呈現正成長。另外,三星也預告2018年將會推出和一般手機有所區隔的產品,那就是傳聞許久的屏幕可摺疊手機。
  • 電視面板產能過剩卻仍有生產線開工 地方投資衝動如何破解
    產能過剩、價格低迷之際,國內仍有多條產線開工建設。
  • 深天馬今年柔性OLED產能將大規模釋放
    2021年天馬柔性OLED產能 將大規模釋放
  • 矽片行業產能過剩?
    環球晶(圖片來源:日經亞洲評論)當天《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這則交易反映了矽片行業的產能過剩和微薄的利潤。環球晶出價以每股125歐元的價格收購世創,比過去三個月股價的平均水平高出了50%,大約是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9倍,世創的股東有理由惋惜這則交易還是來得晚了一些,因為2018年世創的股價一度達到160歐元,彼時其營業利潤率達到了33%的峰值,第二年世創的利潤率就下降了十個百分點,產能過剩率從1%上升到了10%。
  • 【減產】三星大減OLED產能,新廠計劃或暫緩;京東方今年新增產能集中在下半年;韓國KAIST研發可撓性垂直Micro LED
    1、三星大減OLED產能,新OLED廠計劃或暫緩;2、京東方全年業績符合預期,今年新增產能集中在下半年;3、韓國 KAIST
  • 【趨勢】全球OLED產值明年預估再漲兩成,上看255億美元;柔性OLED面板需求將在2019年回升;蘋果手機減少內嵌觸控面板
    MoneyDJ3.柔性OLED面板需求將在2019年回升;根據相關消息顯示,以三星為代表的手機供應商預計將在2018年底或者2019年初期推出首批可摺疊智慧型手機,這一趨勢將推動行業對柔性OLED面板的需求。雖然三星顯示在柔性OLED領域發展最快,但京東方也正在迎頭趕上,旨在與三星競爭,從而獲得蘋果OLED面板訂單。
  • Micro LED面板2025年料飆654倍;面板產能過剩的風險與挑戰;臺灣廢液晶面板回收再利用每年創4億商機
    2.面板產能過剩的風險與挑戰;全球面板產業的賽局,在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大陸瘋狂興建面板廠,積極擴增面板產能,已經產生的巨大變化,這一變化不僅將改變臺日韓中四地的競爭態勢,也將導致未來面板產能可能過剩,並因此造成面板廠經營與管理上的風險。
  • 【傳聞】三星明年推可摺疊手機的可能性不大;三星明年不再生產NB面板 京東方等面板廠喜迎轉單
    1.業內人士:三星明年推可摺疊手機的可能性不大;2.三星明年不再生產NB面板 京東方等面板廠喜迎轉單;3.友達躍居全球前三大廠
  • OLED手機面板本土化率提升 做大可摺疊產品市場仍是難點
    12月7日,維信諾(002387.SZ)合肥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投產。群智諮詢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師陳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大陸OLED面板供應鏈逐步成熟,2020年第三季國內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2600萬片,同比增長86%;國內OLED面板廠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經突破20%,並取得了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等客戶的訂單。陳軍說,柔性OLED手機屏的需求整體呈上升趨勢。
  • 【反彈】分析師:可撓式OLED難度高,臺面板廠機會不大;和輝光電今年成智能手錶OLED面板出貨量第二;友達期望可摺疊OLED上市
    然而,摺疊手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但會不會受到終端市場接受各有不同論點,彭雙浪不諱言,摺疊手機這2年量不會大,因為還是非常高端,產品市場也才剛開始,要放量還要一段時間,而且一臺要價8萬元新臺幣,這樣能賣多少臺,也不無疑問,因為價格還不夠親民,所以還要一段時間。至於Micro LED面板有沒有可能用在摺疊手機?彭雙浪認為,「有機會,但是還要一段時間發展」。
  • 【放緩】京東方供應華為多款旗艦產品 武漢10.5代線爬坡計劃放緩;天津三安光電產能恢復75%;三星首次實現摺疊屏UTG蓋板量產
    目前,各大產線均正常生產,其中,武漢10.5代線已實現量產,產能相對公司整體產能佔比較小。目前考慮到武漢地區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產線爬坡計劃短期有所放緩,後續產能釋放節奏將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恢復。另外,公司應用FMLOC觸控技術的打孔柔性AMOLED屏幕已供貨客戶。
  • 【超越】華為小米將為手機配mini LED屏;2021年京東方中小尺寸AMOLED產能將超LG;LG估OLED產能年增64.7%
    依照目前三星顯示器的軟性AMOLED產能發展,預估至2019年底前三星擁有的軟性AMOLED產能將足以應付客戶的需求。在A2~A4工廠外,三星顯示器尚未對A5新工廠(同A3、A4為6代線)量產時點做最後確認,但因A5工廠規劃滿載月產能高達27萬片,是A3廠的2倍,預估至2022年前三星在軟性AMOLED面板產能優勢可以維持。
  • 納米銀觸控技術 創造可摺疊柔性屏幕手機
    據了解,維信諾突破了柔性蓋板、超薄型圓偏振片與超薄型觸控螢幕的應用集成的技術極限,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3mm彎曲半徑180度對摺柔性AMOLED顯示器。京東方7.8英寸柔性可摺疊顯示屏厚度僅為0.24mm,彎曲半徑僅為5mm。天馬可摺疊AMOLED顯示屏曲率半徑為5mm,其5.2英寸的WQHDAMOLED像素密度到達564ppi,亮度到達500尼特。
  • 柔性OLED技術:短期謹慎悲觀,長期理性樂觀
    同時也有傳聞稱,由於MateX一代產品屏幕表現不佳,新一代摺疊屏手機將有可能棄用京東方全柔性OLED面板,轉而採用三星摺疊面板。若消息為真,對於羽翼尚未豐滿的中國柔性屏產業,委實不是個好消息。那麼,對於此次事件——乃至整個中國柔性顯示的未來,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我的看法是:在短期內你可以選擇相對「悲觀」,但只要將目光鎖向未來,我們無疑要保持理性樂觀。
  • 友達彭雙浪:AUO已具備量產內摺疊OLED屏的能力,今年有望產品上市
    如今要發展柔性OLED面板,彭雙浪表示,會以其4.5代線做為生產主力,未來也不排除擴充產能的可能性,但仍要觀察柔性面板產品是否能做到價格親民,今年上市的折迭手機,希望會有友達的產品,另外相關技術也預計會應用到手錶等產品。彭雙浪預計,柔性前兩年量不會大,折迭手機會是一個非常高端,真正要放量需要一段時間,期待新的技術被大量使用,只要被大量使用,成本就會下來,還有足夠時間準備。
  • 【OLED深度跟蹤】Idemitsu Kosan明年擴產70%OLED材料產能
    Chris Brown為負責產品的VP7.索尼可能是JOLED印刷式OLED面板的首個客戶8.Idemitsu Kosan明年擴產70%OLED材料產能9.DSCC:2017Q1顯示設備市場——OLED資本支出上漲了90%以上,佳能以16%的市場份額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