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事件對物流企業有影響嘛?

2021-02-25 草根匯物流

這幾天瑞幸咖啡暴雷的事可謂人人皆知了,說實話,瑞幸咖啡老漂從來沒喝過,無法評價它的口感如何,不過瑞幸的「神話傳說」經常聽見。關於瑞幸咖啡的故事和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網上太多,我就不贅述,其中,網上看到幾段對瑞幸事件的點評,非常認同:

觀點一:「究其原因,國內這些年的環境往往給了這些家創業、偽創業公司太多關注,對真正踏實肯幹的企業家重視不足,社會明顯存在笑貧不笑娼,管他真假好壞,賺到錢、割到韭菜就是英雄的輿論氛圍,甚至把這種負毛利創業,18個月上市這樣簡單粗暴的商業騙局當成了創業明星,還玩了2年多。這只能說明中國商業社會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中國商業文明亟待發育。

 

觀點二:瑞幸就是一家騙子公司,他認為:商業沒有童話,創業沒有捷徑,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不是妖怪,就是投資者和看客們眼瞎。

 

觀點三:瑞幸從來就不是為了正經做一個公司而來,公司的基本特點就是廣告+媒體公司,泡在社交媒體和軟文中長大,出門就碰瓷星巴克,虧錢送涮鍋水叫『戰略性虧損』,虧太久宣布所謂『門店盈利』,咖啡虧不動就開始虧茶、虧無人零售,虧電商業務,不斷拉低你的底線思維,玩了一場非常粗暴簡單的遊戲。」

 

以上觀點,我基本贊同,當然這也許是馬後炮,不過,出來混遲早還是還的。我們今天不談瑞幸,談談瑞幸暴雷這事和物流有關係嘛?當然,它和我們普通物流人和中小物流公司們沒有一毛錢關係,大家只是當個熱鬧圍觀一下就可以了。但它對一些依靠資本而發展起來的物流公司,以及對一些籌備上市的物流公司而言,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老漂認為可能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這件事件以後,投資機構可能會變得更加謹慎那些僅憑這一個PPT講故事說商業模式,和靠燒錢買流量的公司融資可能變得更加困難。投資公司們對物流企業的業績要求和審計變得更加嚴格。物流行業有「瑞幸式」物流公司嘛?有,曾經有過,不過大多沒有瑞幸那麼好的運氣,大多都是在獲得首輪或幾輪融資後就自生自滅了,生存下來的公司大多在行業內已經樹立了一定品牌,但唯一遺憾的依然在燒錢而不能盈利。這次事件後,資本們恐怕會對融資企業的財務審核變得更加嚴格,對盈利性要求可能加大。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靠融資燒錢的物流公司今年日子可能很難過,這些公司可能會有一部分要被淘汰,或者變得更加務實的去賺錢實現自保,或向投資商展示出自己的盈利能力。

另外,瑞幸咖啡的一個主要投資人大鉦資本在2020年3月,也對安能物流進行了3億美元的投資,不知道這次投資的錢有沒有完全到帳,會不會受到瑞幸事件的影響呢?

第二、美國上市將變得更加困難  瑞幸咖啡造假這個事,將不可避免對整體中國概念股的信譽造成衝擊,可謂貽害無窮,對中概公司上市形成重大障礙和實質性傷害。未來,中資企業赴美上市難度加大,這種難度體現在審查、監管更嚴厲,投資者更謹慎,企業赴美IPO期望值下降。

 

自從國內的七大快遞公司集體上市後,大家都在猜測下一隻上市的物流公司會誰家。國內也有多家物流公司在摩拳擦掌的在籌備上市,京東、安能在去年和今年都有傳聞會在今年啟動上市,而順豐快運、滿幫集團、天地匯等也都有傳聞在籌備上市。按照我們國家的上市規則,這幾家公司在國內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他們都未能實現盈利,所以,他們大多只能選擇在美國或香港上市,最有可能會在美國上市。而瑞幸事件的惡劣影響可能會加大這些企業在國外的上市難度,最起碼也會打亂他們的上市節奏。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也許也不能完全怪瑞幸,這只是經濟快速發展,商業企業發展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沒有瑞幸,可能也有其它出現。但總之,企業是一定要遵守商業規則的,最終回到商業盈利性的本質上來,而不是投機取巧。當然這件事,資本的逐利性也「功不可沒」。

本文作者:漂泊生涯 diudou2014

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填寫資料享受補貼

草根匯會員企業推介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
  • 從瑞信咖啡造假事件談中國企業合規建設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公告,公開承認財務作假, 承認2019年2季度至4季度之間偽造了22億元的交易額。2020年4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表公開聲明: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 陸正耀為瑞幸造假幕後「元兇」成實錘?商業版圖是「消失」還是被切割?
    自瑞幸員工自曝造假事件以來,有關陸正耀知曉並參與瑞幸咖啡數據造假的質疑聲一直不曾間斷。日前,有報導稱,瑞幸造假事件國內的調查取得進展,有關部門已掌握了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對於公司財務造假的指令性電子郵件,這意味著,陸正耀極有可能是造假事件背後的「策劃人」。在瀕臨退市的關頭,瑞幸又遭重創,最終走向如何?4月2日,瑞幸自曝財務造假,涉及金額22億元。
  • 渾水對YY的做空,和瑞幸造假不同
    現在這些企業這麼不講武德嗎?耍我可以,但請注意次數。但說實話,這次的情況還真不太一樣。百度大概率是知道YY的這些事情的,百度奇幻歸奇幻,但你非得說傻肯定也不傻。還有很多人把YY和瑞幸放在一起比較,說渾水又要欺負鐮刀了,這個其實也不對。YY和瑞幸是完全不同的案例,從頭到尾都不同。我給大家簡單科普下。
  • 深網 | 獨家:瑞幸自曝造假前,董事會成員郵件曾被黑客攻破
    隨著各方機構對瑞幸咖啡造假事件調查的不斷推進,瑞幸22億造假的內幕正在不斷浮出水面,但一個巨大的懸念也隨之而來;如果董事長陸正耀、CEO錢治亞、COO劉劍等董事會成員均參與造假,而投資人劉二海、黎輝等等董事會成員又是所謂的「鐵三角」同盟,為什麼董事會要選擇徹底的自查自曝?
  • 瑞幸CEO,被「炒」了!
    值得一提的是,從履歷中可以看出,兩位新任董事都是在瑞幸成立之後加入的職業經理人,均非此前陸正耀的神州系員工。以下為瑞幸公告原文翻譯:瑞幸咖啡今日宣布董事會和管理層改組,於2020年5月11日開始生效。自公司於2020年4月2日發布有關造假事件的公告以來,公司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監督主導的獨立調查發現了關於財務造假的更多證據。
  • 瑞幸咖啡高層內鬥事件始末分析,瑞幸未來何去何從?
    1月6日,有消息稱,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請求罷免瑞幸咖啡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 瑞幸,一場註定失敗的閃電戰
    受到瑞幸的影響,今天神州租車也是跌勢不止,跌近70%。瑞幸咖啡的10名董事會成員中,董事長陸正耀為神州系創始人,CEO錢治亞、COO 劉劍和高級副總裁郭謹一三人均出自神州系。董事愉悅資本劉二海與大鉦資本黎輝作為投資人,此前也曾參與神州專車融資。神州租車大股東陸正耀,亦為瑞幸咖啡大股東。瑞幸咖啡與神州租車一樣,在一年內快速上市的操作邏輯如出一轍。
  • 瑞幸董事長凌晨發聲明
    目前,儘管有疫情和造假風波的雙重打擊,瑞幸數千家門店仍在努力堅持運營。」瑞幸咖啡總部位於福建廈門,於2018年1月試運營。2017年11月,錢治亞卸任神州優車董事和COO,離職創業,成立了瑞幸咖啡。2019年5月,成立僅兩年的瑞幸咖啡,以中概股最快速度IPO,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 瑞幸造假引連環炸,董事長還發朋友圈:今天更要元氣滿滿
    北京時間4月2日晚,瑞幸咖啡向SEC發布公告稱發現營運長劉劍財務造假,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虛假交易22億元。受此影響,瑞幸咖啡昨日收盤重挫75.57%,期間,股價經歷了數次熔斷。而與瑞幸咖啡同一大股東和實控人的神州租車也受到波及。4月3日,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車開盤跌3.49%,報4.15港元。
  • 瑞幸事件入選全球十大年度商業醜聞
    然而,公司隨後對帳目瘋狂造假的供認不諱說明:公司夢想中的抱負——咖啡因熱,也就是讓喝茶的民族喜愛上咖啡,基本都是鏡花水月。 作為中國最年輕、最炙手可熱的所謂獨角獸初創企業,總部位於北京的瑞幸將自己宣傳成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做咖啡生意的公司。 瑞幸吸引人們通過其移動應用預訂外帶飲品和送貨飲品。
  • 瑞幸和Wirecard的崩塌,背後都有他
    正當瑞幸咖啡造假案挑動中美資本市場最敏感的神經的時候,在遙遠的歐洲大陸,歐洲版瑞幸事件也在上演,  其主角是號稱歐洲支付寶的Wirecard。恰恰相反,安永現在陷入多起官司,投資人起訴安永沒有及早發現兩家被審計公司的長時間的持續造假。安永有瀆職的嫌疑,成為媒體和監管機構關注的焦點。 在瑞幸和Wirecard事件裡真正的幕後功臣,是股市上的做空者。
  • 瑞幸不死,也未凋零
    造假事件曝光,瑞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後,或許我們能夠預想到接下來的劇情就是:瑞幸咖啡門店紛紛倒閉,粉絲紛紛「取關」,投資人拉橫幅鬧事,公司大幅度裁員甚至宣布破產清算···儼然另一個ofo小黃車的結局。然而,事件發生幾個月後,這樣的情形並沒有發生。我們能看到的是,同事的桌上還是定期放著「小藍杯」,間歇性地有朋友請你喝5折的咖啡。
  • 瑞幸是出海企業的活雷鋒
    瑞幸其實也就是在這個Copy from China(從中國拷貝)的模式下,資本故事越講越順,融資速度越來越快。擴張的速度也是超級驚人,為了早日套現,以史上最快速度18個月就迅速在華爾街上市。市場上完全在補貼,為了早日在資本市場套現更多,業務資料做假,財務造假。
  • 瑞幸之後,下一個是誰?
    老羅這些年創業,做啥啥不成。做錘子手機,最後真的就是個錘子。做電子菸,立馬遇到國家監管。這份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通過92個全職和1418個兼職調查員,在全國900多家門店蹲點,收集25843張購物小票,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關聯人與企業的工商信息,並錄製1126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得出了瑞幸造假的判斷。
  • 瑞幸咖啡停牌!一家只有故事和錢的企業,為何如此瘋狂?
    如果說瑞幸咖啡的企業前途還有理論上的「Good end」,那麼陸正耀們的前途可能很難樂觀。只有糟糕和極糟糕兩種可能。先看看瑞幸的「前輩」安然公司的人物結局,那是極糟糕的結果。2001年因財務造假,「世界500強」的安然公司同樣經歷了做空、暴跌、監管部門調查,最後退市破產,還把頂級會計事務所的安達信拖死,震動全球。
  • 陸正耀不會放過瑞幸
    出品 | 36氪-未來消費(微信ID:lslb168)剛從財務造假事件中過關、門店經營也逐漸向好的瑞幸,再迎新動蕩。
  • 美國下令:瑞幸必須死!
    諷刺的是,造假大王瑞幸咖啡,曾經有一段時間,卻被譽為「國貨之光」,甚至有人把它視為」民族英雄「。看吧,如果你去喝一杯星巴克咖啡,至少要花三四十元,而瑞幸咖啡一杯卻只賣不到十塊錢,還動不動打3折,1.8折,這樣的良心企業哪裡找?!
  • 瑞幸偽造交易價值達 22 億,有人卻說它是「民族之光」?
    做企業就是做企業,又不是代國出徵劫富濟貧去了,何況它才能給消費者分多少錢?企業要創造真實價值,無論是收入利潤還是對消費者投資者和社會。一家能持久創造價值的公司比短期內讓利然後弄出一地雞毛的公司價值大多了。在當今的中國,打造一家好公司離不開資本的力量,無論中資外資一級市場二級市場。
  • 瑞幸董事長:納斯達克斷我財路,我很失望!
    狠狠割了一把中概股整體信譽的瑞幸,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終局。5月19日晚間,瑞幸自曝納斯達克交易所要求其摘牌退市。不只如此,消息還稱納斯達克還將出臺一系列的規定,限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募股。這樣的忽悠看上去拙劣不堪,卻屢試不爽,就像之前樂視賈躍亭忽悠到的一波投資者,有些至今還堅信樂視不曾有過財務造假。然而對於做局的人來說,真的就能一直遊刃有餘、全身而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