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全文3210字,閱讀約需5分鐘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李嚴 祝鳳嵐 校對 劉越 李銘
▲瑞幸咖啡致歉:涉事高管及員工停職 門店將正常經營。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自爆」財務造假的3天後,瑞幸咖啡的道歉「姍姍來遲」。
4月5日14時許,瑞幸咖啡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道歉聲明,稱目前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將全面徹底調查,並第一時間披露調查結果。
在當天早些時候,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則在自己的朋友圈再發聲,說非常自責,接受一切質疑和批評,並會盡全力挽回損失。此前「元氣滿滿」的氣勢已然無存。
道歉還僅僅是瑞幸咖啡面對這個事件的第一步。吃瓜群眾難免像網紅歌曲唱得那樣,「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在股價暴跌,連續登上熱搜榜單,市場劇震的表象之下,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
1、為何財務造假?
瑞幸咖啡公告顯示,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負責監督對截至去年12月的合併財務報表的審計過程中的某些問題進行的內部調查。瑞幸披露的初步調查信息稱,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相關人員從事了不當行為,包括捏造交易。而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
作為國內第一家與星巴克叫板的企業,瑞幸咖啡發展速度堪稱「神速」,截至2019年年底,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這意味著瑞幸咖啡完成2019年開店4500家的目標,門店也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
擴張的同時,瑞幸咖啡還單獨分拆小鹿茶經營,發力無人零售……不斷融資,用於擴張的瑞幸咖啡看似前景可期,但為何卻要進行財務造假呢?
斯葵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宏認為,在咖啡行業裡,快速擴張的店鋪不太被看好,因為實際上店鋪的成本仍然高企。設備、人員、房租是咖啡店最大的一塊投入,盲目擴張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才能夠填補上。
━━━━━
2、為何自爆醜聞?
此次財務造假事件,堪稱對瑞幸史無前例的一次重擊。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美股開盤後,瑞幸咖啡觸發6次熔斷,收盤時股價跌幅達75.57%。次日,瑞幸咖啡股價又大跌15.94%,股價僅為5.38美元,總市值降至13.55億美元。
其實,今年年初,做空機構渾水就曾發布報告做空瑞幸咖啡,直指其商業模式的漏洞,瑞幸咖啡股價因此一度下跌超10%,一些律師事務所於是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序。有消息稱,瑞幸咖啡在集體訴訟截止日期前主動「自我引爆」,有可能是為了自保,避免破產清算。
另一方面,在瑞幸自爆之前,大多數中概股已披露年報,瑞幸咖啡的年報遲遲未發布。有報導認為,渾水做空報告引起了負責瑞幸咖啡審計工作的安永的警覺,安永指派了多達十幾人的反舞弊團隊介入,發現了舞弊事實。不過,目前安永方面未證實該行動。在多方壓力下,瑞幸咖啡不得不自爆來減輕損失。
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表示,瑞幸咖啡自爆涉嫌造假可能更多是無奈之舉,如果造假屬實,公司必然會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天價監管處罰,從交易所退市也難以避免,甚至面臨破產的危險。
━━━━━
3、劉劍是「擋箭牌」嗎?
關於財務造假行為,瑞幸咖啡公告直指其營運長、董事劉劍,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也參與其中。
劉劍的職業經歷並不算複雜,瑞幸咖啡招股說明書曾披露,他自2018年5月起擔任營運長,2019年2月起擔任董事。此前,劉劍長期在神州租車履職,2008年至2015年,先後擔任汽車管理中心副主任、產量管理負責人;2015年至2018年,擔任神州租車的收益管理主管。
如今,劉劍在瑞幸的職業生涯基本終結。瑞幸咖啡在內部信中透露,目前相關當事人已停職,公司保留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公司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任停職人員原負責的工作,並將盡全力減少此次事件的負面影響。
然而,作為神州系10年的老員工,轉戰到瑞幸咖啡後,劉劍並未持有公司股票,為何會鋌而走險呢?
劉安認為,根據瑞幸披露信息以及渾水發表的做空報告等綜合來看,這種系統性、全流程的造假,不太可能是個別高管一人所為。如果造假屬實,瑞幸管理層在實際控制人授意下全面參與造假的可能性較大。
━━━━━
4、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
針對瑞幸咖啡涉嫌業績偽造一事,負責瑞幸咖啡審計工作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簡稱「安永」)在4月3日表示,在對瑞幸咖啡2019年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計過程中,安永發現瑞幸咖啡部分管理人員在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通過虛假交易虛增了公司相關期間的收入、成本及費用。
據了解,瑞幸咖啡於2019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安永對瑞幸咖啡自2017年6月16日(公司成立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以及2018年度的財務報告進行了審計。安永就發現的問題向瑞幸咖啡審計委員會作出了匯報,目前瑞幸咖啡的2019年度審計工作尚在進行中。基於客戶保密原則,安永不會作出其他回應。
另外,此前瑞幸咖啡經歷渾水匿名報告做空後,瑞幸在納斯達克IPO的聯席帳簿管理人(JBR)中金公司曾力挺瑞幸,認為草根調研數據的樣本數量較有限,匿名沽空報告對單店運營數據虛增的指控缺乏有效證據。
關於安永是否承擔責任,有業內人士指出,關鍵看安永在為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是否適當地履行了自己的專家義務。對比「安然事件」,除了安達信破產,事件中的三大投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因涉嫌財務欺詐被判有罪,支付了巨額罰款。
某股份行投行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內之前也有幾單是因為財務造假的問題,中國證監會要把責任壓實到保薦人、保薦機構的責任上。如果出現一單財務造假問題,可能未來兩年中介機構都不能再有新的 IPO 項目,包括評級都會有一些下調。「我估計美國的資本市場那麼成熟,應該會更嚴重,邏輯上說這個會比較嚴重一點。」
━━━━━
5、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瑞幸咖啡若坐實財務造假,已經出現的擠兌式消費讓瑞幸咖啡的APP後臺已經崩潰,來自上下遊的壓力,也會讓現金流吃緊,更多的後果體現在資本層面。業內人士指出,本次瑞幸咖啡自曝造假22億元,與此前被做空一事形成連鎖反應。接下來,瑞幸咖啡可能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巨額罰單。
劉安表示,就瑞幸咖啡涉嫌造假的事情可能的法律後果,可以參考 2001 年美國安然公司醜聞的案例,如果造假的事實情節屬實的話,首先公司必然會遭到美國證監會行政執法天價的監管罰單,包括從交易所退市也將難以避免,後果將會導致公司破產。
劉安認為,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高管將面臨著美國司法部所啟動的《證券欺詐刑事調查和起訴》,或有牢獄之災,如果說他們不能達成刑事和解的話,面臨的將是最高不超過 25 年的監禁刑期。符合條件的公司股東和投資者,將很有可能向公司的董事、高管以及造假的欺詐行為,發生期間的投行、律師、會計師等專業服務機構提起證券的民事集團訴訟,索求巨額的賠償。
關於瑞幸咖啡涉嫌造假的國內投資者,在國內提起訴訟的可能性,「我個人理解按照《證券法》修訂之後有關規定,如果說造假的行為持續到 3 月 1 日以後,而且國內的投資者因此而遭到損失的話,在國內提起民事訴訟值得嘗試。」劉安表示。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我個人原來判斷可能是一個極小概率會像安然一樣罰到破產,包括中介,普華永道和安永可能都會有一些麻煩,這個涉及信用風險的問題,確實是一個企業誠信、信用的問題,挺麻煩的。」
━━━━━
6、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瑞幸咖啡成立18個月便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度創造了中概股在國際市場上的記錄。然而,作為一家明星企業,出現財務造假現象,也勢必會影響國際上對中概股的印象。截至周四美股收盤前,中概股中瑞幸咖啡以75.57%的跌幅領跌,寺庫、信而富、尚德機構、蛋殼公寓等超50家中概股跌幅明顯。
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做空機構極有可能會盯上中概股中的食品企業,國外資本經過瑞幸咖啡一事,對於中概股的投資也將更加謹慎,相關的監管可能會趨嚴。對中概股自身來講,或許更應該思考如何構建自身護城河,不重蹈瑞幸咖啡覆轍。
有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瑞幸咖啡所在的行業還是屬於快銷行業,或者是食品消費型的行業,包括香港有幾家也是以食品為主的企業,都很容易被渾水或者相關公司發現並做空。熬過了2017年、2018年,資本方面的資金雄厚,但對國內而言還是缺優質資產,美國資本也是想尋找一些高資產。未來美國企業或者資本,對於資產的尋找還是會回到內地,回到中國香港,回到不錯的行業和頭部的企業來。
點擊下圖進入"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實時地圖"
值班編輯 吾彥祖
謝謝你,我們的守護星:一起來致敬戰疫英雄吧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