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在廣州的全球移動合作夥伴大會上,展訊董事長兼CEO李力遊說,要打一場普及 VoLTE 的人民戰爭。
彼時,展訊以低成本五模4G晶片SC9830瞄準2016年中國普及型4G+VoLTE手機市場。如今,展訊亮出搭載16nm五模SoC晶片SC9860的樣機,又是什麼意圖呢?
很明顯,展訊並不想只聚焦於50美元的低端4G手機市場,在SC9830發布之後,展訊去年還低調的推出了升級版的SC9832和八核的SC9838,面向相對較高層級的4G市場。
一年前,李力遊曾表示,展訊做4G一開始是本著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原則。首先,在工藝上並不輸於對手,其次在產品定位上會向中高端靠攏。
相對於SC9830系列的小步快跑,SC9860則是大幅度的升級,採用了臺積電16nm FFC工藝,在支持VoLTE的基礎上還支持了Cat.7載波聚合,實現下行300Mbps,上行100Mbps。或許是由於SC9860支持雙攝像頭以及實時前後同時攝錄功能,沒有採用現階段流行的上行僅50Mbps的Cat.6。
目前,市面上主流晶片包括驍龍650/652/435均支持了Cat.7的網絡,商用終端包括三星Galaxy A9(2016)、vivo XPlay5和紅米note3全網通版等等。而中國移動希望2016年的非定製版4G終端在能力上必須支持Cat.4,推薦支持Cat.6和Cat.7,而在網絡層面上,一線城市的4G網絡今年有望支持Cat.7,畢竟去年年中中國移動高層曾提出希望終端廠商支持TD-LTE上行CA。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展訊通信官方微信中,還不經意的提及「雙向支持載波聚合以及TDD+FDD混合組網」。顯然,這款已量產的晶片並非單純為了滿足中國移動或全球只有單張TD-LTE商用網絡的運營商需求,選擇在巴塞隆納MWC期間發布,來自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TCL 通訊和深圳傳音等高管為搭載SC9860晶片的樣機站臺,可以看出, SC9860不僅僅局限於中國本土,而是要主打全球市場。
而在兩年前的MWC上, Orange與中國移動曾在LTE TDD/FDD終端上展開過研發銷售。2015年3月, 雙方的戰略合作更進一步圍繞企業客戶、終端、國際漫遊、近場通訊服務(NFC)和統一認證等領域。如今,Orange高管為SC9860樣機站臺,意義不言而喻。
面向國內市場,SC9860推出的目的不僅僅是聚焦於中國移動4G換機市場。
中國移動在其2015年年底披露的規劃中希望——2016年5月1日起,定製產品手輪送測的終端支持下行CA;2016年10月1日起,零售價2000元及以上定製終端首輪送測必須支持上行CA。也就是說,搭載SC9860平臺的手機於第二季度出貨的目標,完全早於中國移動所要求的同時支持上下行CA的定製4G終端市場約1個季度的時間。
那麼,SC9860的目標是擾亂競爭對手的布局嗎?李力遊去年曾說過,高通不是展訊的敵人,聯發科才是。顯然,市場是變化的,敵人或友商只是暫時的,要想做出貨量第一,高通遲早是展訊的敵人,而聯發科未必就不會成為展訊的盟友。
在MWC期間,聯發科也發布了同樣採用16nm FFC工藝的Helio P20。或許是由於規劃時間的緣故,聯發科目前在國內的發展重心是Helio X20而非P20。
而與SC9860規格相比配置較低的P20,其量產上市的時間晚於前者,且目前僅支持Cat.6。不過,按照聯發科此前一貫的做法,P20的modem後期可能會進行升級。對於SC9860而言,它的推出顯然不再是擠壓聯發科的市場空間,而是如聯發科希望開拓高端市場一般,向高通發起挑戰。
只是此次同在MWC參展,一同為中國移動VoLTE&CA方案站臺的謝清江或許沒有意識到,聯發科推進六模全網通能夠在中國電信的終端市場奪取高通的市場份額,但是否已經陷入了高通早已布局的全網通同質化的戰略陷阱之中?而在信奉農民企業文化的李力遊眼中,展訊儘管具備了可以做六模全網通的能力,但實現在雙4G主流市場的差異化競爭,才能超越友商滿足客戶需求,而實現跨運營商語音加密、虹膜識別+雙系統的安全手機方案紫潭便是一個範本。
李力遊曾說,2015年展訊的重心在WCDMA,而2016年展訊的重心在LTE。
源於對市場的判斷,去年,展訊發布了代號為Shark(鯊魚) L面向4G市場的四核五模SC9830A,同時也推出了代號為Tshark的四核WCDMA/HSPA+晶片SC7731G。
在李力遊眼中,雖然WCDMA屬於長尾市場,但做好WCDMA與具備支持WCDMA的能力不是一個概念。2015年展訊賣出了5.3億顆晶片,其中1億顆便是來自WCDMA。
近期,搭載驍龍820的小米5手機出人意料的升級支持L+W(小米5為何推L+W),其實也代表了一部手機走遍全球的發展趨勢。畢竟WCDMA即使在2020年5G商用之時才會出現用戶份額的下滑,高通的眼光無疑也是長遠的。顯然,展訊不應只追求SC9860在製程、全頻和量產節奏的領先,向市場領先者高通看齊,還應幫助客戶實現支持L+W雙卡終端形態的商用普及。
2016年1月,中國聯通的4G用戶滲透率儘管只有19%,但1月4G淨增了526.5萬4G用戶,聯通第一次自信的發布了4G數據,意在穩軍心!隨著聯通今年4G網絡展開近47萬4G基站的招標建設,聯通大躍進式的4G發展目標來自市場的競爭壓力,按照王曉初的個性可以判斷,在4G網絡層面聯通不僅僅會與中國電信共享合作,也會確保自身4G是一張覆蓋完善部分地區不失競爭優勢的網絡。
2016年,中國移動的目標是4G用戶滲透率由30%向60%擴張,而中國電信的4G用戶滲透率是從40%向80%的區間提升,無論是中國移動含蓄的表達提升存量用戶價值,還是中國電信主打六模全網通提升終端供給側改革,對於競合中的中國聯通而言都形成了巨大壓力。
目前,距離中國聯通FDD LTE商用剛剛過去一年時間,距離中國移動TD-LTE商用已有兩年時間,這個階段正好是4G換機高峰期。而聯通終端相關人士希望2016年的4G終端能夠實現極高的用戶轉化率, 4G手機新品在具備性價比的基礎上降低功耗提升電池容量。
顯然,單純的雙4G手機並不能讓聯通在終端層面優勢凸顯,也難以與中國移動主推的普及性五模終端抗衡,而六模全網通很大程度是替中國電信做貢獻,而聯通需要提升ARPU,自身不僅需要穩固存量升級4G,還需要挖角友商並不成熟的4G用戶,面向千元手機市場的16nm LTE 五模SoC顯然在田忌賽馬中更具競爭優勢。
對於展訊而言,代號為Whale(鯨魚)2的SC9860僅僅是邁過了LTE中高端市場的門檻,而其真正的目的或許也不會完全聚焦於公眾市場,採用16nm面向安全手機領域的椒圖2晶片可能才是紫潭方案的主角,而下半年展訊將推出14m製程高性價比LTE晶片,將是真正甩開聯發科直接對標今年驍龍600系列新品(約等同於2015年的驍龍800系列)的開始。
長按二維碼,勾搭comobs
聚焦通信行業發展
長期關注運營、設備、終端晶片等領域
| 行業趨勢 | 獨家分析 |
通過新浪微博、新浪博客、搜狐
今日頭條、界面、百家、
一點資訊、鳳凰網等
亦可關注"comobs"
轉載請註明來源:通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