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推16nm LTE SoC意在甩開聯發科對標高通

2021-02-23 5GSA

幾個月前,在廣州的全球移動合作夥伴大會上,展訊董事長兼CEO李力遊說,要打一場普及 VoLTE 的人民戰爭。

彼時,展訊以低成本五模4G晶片SC9830瞄準2016年中國普及型4G+VoLTE手機市場。如今,展訊亮出搭載16nm五模SoC晶片SC9860的樣機,又是什麼意圖呢?

很明顯,展訊並不想只聚焦於50美元的低端4G手機市場,在SC9830發布之後,展訊去年還低調的推出了升級版的SC9832和八核的SC9838,面向相對較高層級的4G市場。


一年前,李力遊曾表示,展訊做4G一開始是本著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原則。首先,在工藝上並不輸於對手,其次在產品定位上會向中高端靠攏。

相對於SC9830系列的小步快跑,SC9860則是大幅度的升級,採用了臺積電16nm FFC工藝,在支持VoLTE的基礎上還支持了Cat.7載波聚合,實現下行300Mbps,上行100Mbps。或許是由於SC9860支持雙攝像頭以及實時前後同時攝錄功能,沒有採用現階段流行的上行僅50Mbps的Cat.6。

目前,市面上主流晶片包括驍龍650/652/435均支持了Cat.7的網絡,商用終端包括三星Galaxy A9(2016)、vivo XPlay5和紅米note3全網通版等等。而中國移動希望2016年的非定製版4G終端在能力上必須支持Cat.4,推薦支持Cat.6和Cat.7,而在網絡層面上,一線城市的4G網絡今年有望支持Cat.7,畢竟去年年中中國移動高層曾提出希望終端廠商支持TD-LTE上行CA。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展訊通信官方微信中,還不經意的提及「雙向支持載波聚合以及TDD+FDD混合組網」。顯然,這款已量產的晶片並非單純為了滿足中國移動或全球只有單張TD-LTE商用網絡的運營商需求,選擇在巴塞隆納MWC期間發布,來自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TCL 通訊和深圳傳音等高管為搭載SC9860晶片的樣機站臺,可以看出, SC9860不僅僅局限於中國本土,而是要主打全球市場。

而在兩年前的MWC上, Orange與中國移動曾在LTE TDD/FDD終端上展開過研發銷售。2015年3月, 雙方的戰略合作更進一步圍繞企業客戶、終端、國際漫遊、近場通訊服務(NFC)和統一認證等領域。如今,Orange高管為SC9860樣機站臺,意義不言而喻。

面向國內市場,SC9860推出的目的不僅僅是聚焦於中國移動4G換機市場。

中國移動在其2015年年底披露的規劃中希望——2016年5月1日起,定製產品手輪送測的終端支持下行CA;2016年10月1日起,零售價2000元及以上定製終端首輪送測必須支持上行CA。也就是說,搭載SC9860平臺的手機於第二季度出貨的目標,完全早於中國移動所要求的同時支持上下行CA的定製4G終端市場約1個季度的時間。

那麼,SC9860的目標是擾亂競爭對手的布局嗎?李力遊去年曾說過,高通不是展訊的敵人,聯發科才是。顯然,市場是變化的,敵人或友商只是暫時的,要想做出貨量第一,高通遲早是展訊的敵人,而聯發科未必就不會成為展訊的盟友。

在MWC期間,聯發科也發布了同樣採用16nm FFC工藝的Helio P20。或許是由於規劃時間的緣故,聯發科目前在國內的發展重心是Helio X20而非P20。

而與SC9860規格相比配置較低的P20,其量產上市的時間晚於前者,且目前僅支持Cat.6。不過,按照聯發科此前一貫的做法,P20的modem後期可能會進行升級。對於SC9860而言,它的推出顯然不再是擠壓聯發科的市場空間,而是如聯發科希望開拓高端市場一般,向高通發起挑戰。

只是此次同在MWC參展,一同為中國移動VoLTE&CA方案站臺的謝清江或許沒有意識到,聯發科推進六模全網通能夠在中國電信的終端市場奪取高通的市場份額,但是否已經陷入了高通早已布局的全網通同質化的戰略陷阱之中?而在信奉農民企業文化的李力遊眼中,展訊儘管具備了可以做六模全網通的能力,但實現在雙4G主流市場的差異化競爭,才能超越友商滿足客戶需求,而實現跨運營商語音加密、虹膜識別+雙系統的安全手機方案紫潭便是一個範本。

李力遊曾說,2015年展訊的重心在WCDMA,而2016年展訊的重心在LTE。

源於對市場的判斷,去年,展訊發布了代號為Shark(鯊魚) L面向4G市場的四核五模SC9830A,同時也推出了代號為Tshark的四核WCDMA/HSPA+晶片SC7731G。

在李力遊眼中,雖然WCDMA屬於長尾市場,但做好WCDMA與具備支持WCDMA的能力不是一個概念。2015年展訊賣出了5.3億顆晶片,其中1億顆便是來自WCDMA。

近期,搭載驍龍820的小米5手機出人意料的升級支持L+W(小米5為何推L+W),其實也代表了一部手機走遍全球的發展趨勢。畢竟WCDMA即使在2020年5G商用之時才會出現用戶份額的下滑,高通的眼光無疑也是長遠的。顯然,展訊不應只追求SC9860在製程、全頻和量產節奏的領先,向市場領先者高通看齊,還應幫助客戶實現支持L+W雙卡終端形態的商用普及。

2016年1月,中國聯通的4G用戶滲透率儘管只有19%,但1月4G淨增了526.5萬4G用戶,聯通第一次自信的發布了4G數據,意在穩軍心!隨著聯通今年4G網絡展開近47萬4G基站的招標建設,聯通大躍進式的4G發展目標來自市場的競爭壓力,按照王曉初的個性可以判斷,在4G網絡層面聯通不僅僅會與中國電信共享合作,也會確保自身4G是一張覆蓋完善部分地區不失競爭優勢的網絡。

2016年,中國移動的目標是4G用戶滲透率由30%向60%擴張,而中國電信的4G用戶滲透率是從40%向80%的區間提升,無論是中國移動含蓄的表達提升存量用戶價值,還是中國電信主打六模全網通提升終端供給側改革,對於競合中的中國聯通而言都形成了巨大壓力。

目前,距離中國聯通FDD LTE商用剛剛過去一年時間,距離中國移動TD-LTE商用已有兩年時間,這個階段正好是4G換機高峰期。而聯通終端相關人士希望2016年的4G終端能夠實現極高的用戶轉化率, 4G手機新品在具備性價比的基礎上降低功耗提升電池容量。

顯然,單純的雙4G手機並不能讓聯通在終端層面優勢凸顯,也難以與中國移動主推的普及性五模終端抗衡,而六模全網通很大程度是替中國電信做貢獻,而聯通需要提升ARPU,自身不僅需要穩固存量升級4G,還需要挖角友商並不成熟的4G用戶,面向千元手機市場的16nm LTE 五模SoC顯然在田忌賽馬中更具競爭優勢。

對於展訊而言,代號為Whale(鯨魚)2的SC9860僅僅是邁過了LTE中高端市場的門檻,而其真正的目的或許也不會完全聚焦於公眾市場,採用16nm面向安全手機領域的椒圖2晶片可能才是紫潭方案的主角,而下半年展訊將推出14m製程高性價比LTE晶片,將是真正甩開聯發科直接對標今年驍龍600系列新品(約等同於2015年的驍龍800系列)的開始。


長按二維碼,勾搭comobs

聚焦通信行業發展

長期關注運營、設備、終端晶片等領域

| 行業趨勢 | 獨家分析 |


通過新浪微博、新浪博客、搜狐

今日頭條、界面、百家、

一點資訊、鳳凰網等

亦可關注"comobs"

轉載請註明來源:通信觀察

相關焦點

  • 高通展訊瑞芯微圍剿 聯發科如何全身而退?
    據業內傳聞,高通將會與全志合作,殺入通訊平板市場。另外做高通方案的華芯飛近日也在力推高通MSM8916平臺的4G平板方案,據了解本月即將量產,而價格也將會殺的非常低。而除了高通的下壓之外,今年英特爾聯合瑞芯微殺入低端智慧型手機和通話平板市場,英特爾有錢、有人才、有技術,瑞芯微夠接地氣,在客戶問題的快速響應、低成本化、快速量產化等方面有很多自身優勢。
  • 三大手機CPU廠商:高通、聯發科、展訊近況
    高通、聯發科、展訊刀砍見骨,市佔率目標大於一切聯發科為力拚2016年營收、手機晶片出貨量及市佔率的三高成長目標,付出毛利率創掛牌後新低紀錄38.5%,甚至還越看越差的代價,面對展訊2016年下半挾中國移動力拱Cat.7
  • 聯發科嚴重缺貨!高通搶走OPPO、Vivo訂單!展訊平臺被三星採用!
    供應鏈消息指出,中階晶片因中國客戶成長快速,加上28奈米吃緊,缺貨難解,聯發科甚至出現配單情況,惟高通S6新系列已上陣,第4季成功搶單聯發科大客戶OPPO、Vivo,採用聯發科晶片比例恐降1~2成。但是高通採用三星14奈米製程,驍龍S625(MSM 8953)已經上陣,因為晶片尺寸小,支援雙鏡頭效能佳,價格才15美元,比聯發科P系列還便宜,更有符合中移動開出的Cat 7網路技術,在第4季搶下不少聯發科客戶訂單。手機供應鏈也指出,目前中國大客戶OPPO?
  • 展訊只是老三,為何讓聯發科這麼害怕?
    合併晨星後的聯發科,除了是全球第二大行動通訊晶片廠,僅輸給高通,還是全球第一大電視晶片廠,2014年營收2131億臺幣,足足比展訊大了快六倍,光是一年的研發費用都超過展訊的營收;翻開Gartner數據,全球智能型手機晶片市佔率,聯發科也是展訊的三倍。
  • 三星發布處理器Exynos8895,10nm+20核GPU;紫光計劃展銳2018年上市追趕高通、聯發科
    Mali-G71在16nm FinFET製程下,主頻可以達到850MHz,但三星走的是多核低頻路線,保證長時間負載也能保持較高的性能和效率。紫光計劃展銳2018年上市追趕高通、聯發科10納米工藝的流片成本高達4000萬美金,盈利門檻為出貨5000萬顆以上,展訊AP布局落後,紫光集團正計劃在2018年讓實力子公司展訊通信上市輸血,加速追趕高通、聯發科。
  • 蘋果向高通發出致命一擊:指控其授權協議無效;高通推14nm驍龍450,精簡版驍龍625,要對決MTK展訊?
    毫無疑問,如果蘋果此舉獲得美國聯邦法院的支持,則將破壞高通的核心業務模式。蘋果今年1月曾起訴高通,指控高通收取過高的晶片專利使用費,並拒絕歸還承諾退回的10億美元專利使用費。該訴訟的焦點在於高通是否違反了專利授權協議。而最新一起訴訟則不然,它試圖讓法院來封殺高通長期以來所採用的業務模式。
  • 高通/聯發科/三星/蘋果 2016年旗艦晶片詳解
    自高通820發布後,其備受關注,今年的驍龍820註定是場翻身之戰,寄予著高通極大的希望,也將會是我們今年在旗艦機上最常見的晶片。聯發科篇  雖然去年聯發科的營收基本保持了穩步增長的步伐,但由於Helio X10衝擊高端不理想,及與展訊、聯芯在中低市場展開的價格戰,直接導致了毛利率持續下降,所以今年對於聯發科而言挑戰巨大。2016年,聯發科Helio中高端的新品主要是Helio P10/P20、X20/X30四款。
  • 聯芯聯手高通要斷了展訊後路?同為「中國芯」,相煎何太急?
    根據SA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高通驍龍處理器出貨量裡,低端的驍龍200系列出貨佔比僅15%。而高通在整個低端市場的佔比則更是低的可憐,這塊市場主要被聯發科和國內的展訊+RDA所佔據。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高通在低端市場的晶片出貨非常的少。在低端市場拼價格、拼服務,高通確實是難以拼的過展訊和聯發科等晶片廠商。
  • 聯發科新快充技術發布 充電5分鐘通話4小時;市佔率大於一切 高通、聯發科、展訊刀砍見骨
    市佔率大於一切 高通、聯發科、展訊刀砍見骨聯發科為力拚2016年營收、手機晶片出貨量及市佔率的三高成長目標,付出毛利率創掛牌後新低紀錄38.5%,甚至還越看越差的代價,面對展訊2016年下半挾中國移動力拱Cat.7規格,可望在大陸內需4G手機晶片市場奮起,讓高通、聯發科及展訊之間的三方混戰態勢,日益混沌不明。
  • 【學習卡--處理器篇】高通820、聯發科Helio X10、三星Exynos 8890詳解
    聯發科篇  雖然去年聯發科的營收基本保持了穩步增長的步伐,但由於Helio X10衝擊高端不理想,及與展訊、聯芯在中低市場展開的價格戰,直接導致了毛利率持續下降,所以今年對於聯發科而言挑戰巨大。2016年,聯發科Helio中高端的新品主要是Helio P10/P20、X20/X30四款。
  • 聯發科全力反擊展訊 3G晶片降價20%
    聯發科股價仍在跌跌不休。昨日臺股收市,聯發科跌至261元新臺幣,再創三年來新低。   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小米將臺灣最新的高科技晶片當地攤貨賤賣」,而是怪上了另一家大陸公司展訊。為了抵抗展訊在3G市場的兇猛進攻,聯發科第三季度晶片大降價,導致市場選擇用腳投票。實際上,這也是7月份股價下跌的延續,「小米糟踐晶片」不過是一個小插曲。
  • 為何蘋果難以放棄高通晶片; 聯發科8核4G的MT6595將至;展訊發布28nm3G智慧型手機晶片
    3.展訊發布28納米3G智慧型手機晶片正文:(回複數字「678」,即可查看高通、MTK、展訊手機主控晶片參數對比及其分析)1.為什麼蘋果難以放棄高通晶片   由於基頻是手機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全球只有極少數廠家擁有此項技術,包括高通、聯發科、英飛凌、博通公司等。二、手機廠商與基帶晶片商是什麼關係 從供應鏈角度講,基帶晶片商處於上遊,手機廠商一般無法自主生產基帶晶片,必須選擇相應的合作方。
  • 解析 | 高通驍龍 835 首秀,和麒麟 960、聯發科 X30、三星 Exynos 8895 相比如何?
    和麒麟 960、聯發科 X30、三星 Exynos 8895 相比如何麒麟 960 的 CPU 為四核 1.8G ARM Cortex A53 和四核 2.4G ARM Cortex A73,GPU 為 Mali G71 MP8,製造工藝為臺積電 16nm FF+。
  • 聯發科首款16nm晶片Helio P20即將量產,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另外,在工藝製程方面,不論是Helio X20還是Helio X25都還是採用老的20nm的工藝製程,相比之下其他的旗艦晶片都早已上了16nm/14nm。不過很快,聯發科的首款16nm晶片Helio P20即將與我們見面。值得注意的是,Helio P20並不是一款旗艦晶片,而是之前的Helio P10的升級版。
  • 展訊發布兩款4G晶片:趙偉國反擊高通有了新「炮彈」
    8月15日深圳舉行的展訊2017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趙偉國稱:雖然美日韓臺嚴防死守,但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勢不可擋。展訊不怕市場競爭,高通要進入中國低端市場,可光明正大的進來,何必弄個假合資?這不是趙偉國第一次向高通與大唐電信「開炮」。今年5月26日,大唐電信宣布其下屬子公司聯芯科技與高通共同出資29.8億元成立合資公司。
  • 聯發科helio步步緊逼,高通裁員步步驚心
    不過中低端手機晶片的毛利率低,對高通的財報來說是不會進入的,這些市場又早早的被美滿、聯發科、展訊、瑞芯微等「接地氣」的廠商牢牢控制。  ARM在今年2月發布的64位Cortex-A72移動處理器架構,大小核架構仍然是提升系統性能和降低設備功耗的最好架構。
  • 聯發科進攻了,P60裡有什麼新思維?
    2017年,我們聽到的大部分是高通、華為、三星、蘋果、展訊甚至還有小米們的方案聲音。尤其是高通,不但10納米創下聲量,整個高中低產品線也是火力全開,全面壓制了聯發科。隨後,華為海思麒麟947、高通驍龍845等一波AI平臺概念落地,仿佛已坐實新一輪競爭,此刻的聯發科,即便新概念方案出來,似乎也沒了新鮮感。不過,若你能看到兩點,你可能也會像我一樣修復一下認知吧。
  • 高通發布三款處理器;聯發科依然缺貨;華為發布麒麟960;展訊SC9860亮相(含各手機平臺所有處理器型號參數)
    1、高通發布驍龍653/626/427,支持雙攝像頭和QC3.0快充2016年18日,高通在香港發布三款處理器新品,分別為高通驍龍653、驍龍626和驍龍427。2、聯發科目前缺貨分低端產品線和高端產品線2016年第二季度缺貨的是低端產品線MT6735,而在2016年第三季度缺貨的是低端產品線MT6580。據業內人士估算,聯發科整個第二季度的3G出貨量為45M左右,佔聯發科出貨量的33%,但第三季度供貨數量預計只有15M左右。
  • 高通突然發力中端手機晶片市場
    手機晶片「內製」趨勢惹的禍近年來,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德州儀器、Marvell、博通、飛思卡爾等相繼退出這個市場,逐漸形成高通、聯發科、展訊瓜分大部分手機晶片市場的格局(這裡不計入蘋果、三星、華為等晶片內製化手機整機廠)。其中,高通公司佔據高端市場,聯發科佔據中低端市場。
  • 臺積電10奈米 跑贏英特爾;聯發科沾光 新品領先勁敵
    三雄的先進位程推進腳步,攸關對蘋果、高通、聯發科等重量級客戶的搶單能力。這項談話反映臺積電不僅在奈米製程大幅甩開對手三星,在10奈米也會超越英特爾。臺積電共同執行長暨總經理劉德音說,臺積電10奈米和7奈米製程照既定計劃進行,除10奈米試產良率持續提升,臺積電今年首季也完成首顆7奈米製程生產靜態存取內存(SRAM)產出,預定2018年第1季完成產品設計定案,主要生產據點將座落於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