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業績承壓,瑞幸、連咖啡風波不斷,國內3000億咖啡市場出路在哪?

2021-02-15 中食財經

4月,瑞幸官方發布公告,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消息一出,股價下跌超過80%,市值瞬間蒸發370億。停牌復牌、被納斯達克要求退市摘牌、陸正耀參與造假或將被追責、裁員……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沸沸揚揚,大瓜一個接一個。

網際網路咖啡另一巨頭連咖啡,在這場咖啡業的「寒冬」潮裡也未能倖免,近期被曝大面積關店。

6月12日,大眾點評搜索顯示,連咖啡目前在北京的17家門店,已有15家顯示暫停營業;上海的36家門店,有23家顯示暫停營業;廣州的10家門店,有9家顯示暫停營業;深圳的13家門店,有11家顯示暫停營業……

而即使在大眾點評網上顯示正在營業一些門店,實際上也處於關門狀態。至於「暫停營業」的門店,也不只是「暫時」那麼簡單,多數已經關門撤店,店鋪處於待租狀態。對於連咖啡陷入關店潮,此前有消息稱,連咖啡公司資金鍊斷裂。不過連咖啡方面回應稱,並不存在資金鍊斷裂一事,關店有一部分是受疫情影響,也涉及一些業務轉型。

在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看來,連咖啡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由於融資不到位以及與瑞幸咖啡的「價格戰」,業務直接受到了衝擊;再加上連咖啡在2018年大量預售了咖啡卡券,該行為過度透支了之後的營收,因此連咖啡出現了資金鍊問題,門店逐步關停。「其實連咖啡大部分門店關停是在疫情前就有所安排,疫情只是催化這個過程加速發生了而已。」

2020年即將過去一半,國際咖啡市場受疫情影響嚴重,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咖啡品牌又相繼折戟,讓人不禁疑問,2020年咖啡業的寒冬真的來了嗎?快速增長的國內咖啡市場真的只是一團泡沫嗎?

近兩年,網際網路咖啡以其模式正好迎合當代年輕人喝咖啡的三大需求:方便、快捷、高性價比,在國內市場發展的風生水起。但瑞幸和連咖啡接連爆出問題,讓人不得不正視網際網路咖啡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接連的價格戰打下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結果是重傷了整個行業;二,忽略了咖啡行業與生俱來的線下社交屬性。

而疫情的到來,正好催化了網際網路咖啡模式短板的暴露。接連數月的疫情防控狀態下,社交受限,需求被抑,不僅國內咖啡行業很多中小品牌與連咖啡一樣面臨著經營困境,就連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費國美國,也有很多咖啡館被迫歇業或者只提供外帶服務。

可以說,疫情加速了國內咖啡行業的大洗牌。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疫情考驗的是企業的博弈能力、抗風險能力、品牌能力等,在此背景下,中小型咖啡企業收縮戰線,關閉客流量偏低的門店,保留核心門店及聚焦核心商圈,對於其過冬還是有幫助的。」

我國咖啡行業當前局面,一方面是激烈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場潛力。

目前我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在15%左右,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售規模將達3000億元。在廣闊的市場前景下,有人出場,更有人入局。近期,湃客咖啡發布的在滬《湃客精品咖啡指南》顯示,上海如今已雲集8000多家咖啡館。

此外,隨著全國各地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星巴克在發布的公告中介紹,目前99%的星巴克門店已經營業,90%的門店營業時長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

由此可見,經過此次疫情,無論是瑞幸被爆虛假交易,還是連咖啡關店退出北京,亦或中小品牌咖啡館黯然退場,都將成為一些頭部咖啡品牌或新品牌的機會。

相關焦點

  • 10億美元估值,瑞幸咖啡憑什麼成為咖啡市場下一個獨角獸?
    革命者往往都來自於市場外部(瑞幸咖啡領軍人物錢治亞來自神州優車),瑞幸藉助咖啡外送和無限場景品牌戰略兩種手段,掀起對抗星巴克的浪潮。啟領商學院創辦人、資深零售專家萬明治告訴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瑞幸咖啡這種新零售戰術,正是對星巴克提倡的「第三空間」外的補充,也是中國咖啡文化趨勢向好的一種「順勢而為」。
  • 瑞幸咖啡進軍大中東及印度市場,挑戰最強對手星巴克
    瑞幸咖啡表示,瑞幸咖啡與Americana周一於北京籤署了一項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合資經營新的咖啡業務。大中東及印度地區擁有廣泛的市場和發展前景,通過合作,瑞幸咖啡將憑藉技術和商業模式走向全球。  瑞幸咖啡行政總裁錢治亞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Americana的合作代表瑞幸咖啡將其領先產品從中國帶向世界的第一步。」
  • 瑞幸咖啡: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瑞幸咖啡才是你的歸宿)我不知道國內的消費者們有沒有看懂,但是美國的投資爸爸們,肯定是看懂了~ 你喝的是咖啡,還是咖啡館?我們只需要你為咖啡本身付費。星巴克一直引以為豪的就是自己構建的「第三空間」。你覺得星巴克市值和瑞幸市值差在哪?差在你不夠自信!!!
  • 無奈宣布裁員,瑞幸和連咖啡已迫近星巴克腹地?
    與此同時,進入9月以來,「三國殺」的另外兩個成員瑞幸咖啡與連咖啡近期卻動作頻頻,幾乎是以月度為單位,向星巴克發起頻繁的「襲擾」。9月10日,連咖啡率先在上海掛牌成立「連咖啡學院」,佔地面積超過1000平米,號稱目前國內最大的咖啡學院之一。連咖啡此舉無疑是加大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投入,在咖啡行業整體加速的同時,人才成為了最寶貴的資產。
  • 2000億的「咖啡市場」,國內還有「能打」的嗎?
    最近咖啡市場也是風雲湧動。一方面是國際巨頭星巴克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截至今年6月28日,其在中國的門店數為4447家,據星巴克在財報中披露,2020財年內,其計劃在中國淨增設500家新店鋪。(杭州第一家星巴克啡快概念店)另一家國際巨頭,COSTA當時進駐中國時,目標於2018年在中國開設門店2500家,佔據中國三成的市場份額。然而目前COSTA在中國僅400家左右門店,又不斷曝出關店。
  • 星巴克後麥當勞推咖啡外送服務 咖啡新零售究竟「新」在何處?
    咖啡外賣戰爭兩派四霸目前國內咖啡品牌外賣市場主要有連咖啡、瑞幸和星巴克三大玩家,連咖啡和美團合作,星巴克牽手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瑞幸咖啡則與順豐合作,提供30分鐘「慢必賠」服務。這種輕模式讓連咖啡迅速佔領市場,2018年3月,連咖啡進行B+輪融資1.58億元,截止今年7月,其營業點達到200家,用戶數量超過300萬。被用戶稱為「小藍杯」的瑞幸咖啡發展更加迅猛,在2018年的資本寒冬下成為一股暖流,甚至成為新零售行業的現象級公司。
  • 瑞幸咖啡,正在謀求重生
    這樣的漲幅讓瑞幸咖啡正在成為美股粉單市場的超級牛股,而如今它的市值體量也正在向粉單市場裡的最高段位不斷逼近。這意味著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它將重返納斯達克。瑞幸咖啡的上漲似乎並不是無根之木。事實上,根據瑞幸咖啡在9月份披露的2020年財務報告,其總營收為40.33億元,同比增長33.3%。當然,盈利狀況還是虧損狀態。
  • 瑞幸咖啡居然是家「好」公司?
    然而,有意思的是,資本市場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並不強烈,有熟悉的投行經理向「子彈財經」表示:「由於陸正耀在瑞幸的股權已經被清空或者抵押,現在的董事會認為陸正耀的意見並不重要,甚至連董事會本身的意見都不重要。」
  • 咖啡風暴:星巴克與瑞幸未來一定會爭個「你死我活」
    2018年第三財季,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了1%,遠低於以往的增長速度,這已經是星巴克連續多個季度的業績下滑。而在最新季度的財報發布之後,星巴克宣布在2019年關閉美國150家店面,這是以往關店數量的三倍。姚寧是睿意德代理服務部總經理,長期觀察咖啡行業。在他看來,星巴克在北美市場大量關店的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的飽和。
  • 瑞幸VS星巴克:咖啡機哪家強?
    全球咖啡市場風起雲湧。 近日,「小藍杯」瑞幸咖啡帶著巨額虧損的財報和「中國咖啡比美國咖啡只差自信」的宣言,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募集資金6.95億美元。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10月,從誕生到敲鐘上市,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再一次刷新中概股IPO速度。 不到一個月之前,國內另一新零售咖啡品牌連咖啡宣布完成新一輪2.06億元融資,至此,連咖啡已獲得6輪融資。 除了眾多新零售咖啡,便利店、快餐店也迅速切入咖啡市場。
  • 瑞幸一夜跌去350億!網際網路咖啡的魔幻往事和數字「遺產」
    星巴克被逼著做起了外賣,卻始終在外送咖啡市場奪不回龍頭地位;最早的「網際網路咖啡」連咖啡大幅關店,漸漸淡出人們視野;唯一的好消息是Costco終於摘下了「萬年老二」的帽子,因為被擠下去了。大牌尚且哀鴻遍野,就更別提普通的小咖啡館老闆們了。如果你是瑞幸的競爭對手你要怎麼辦?
  • 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
  • 開了4500家店後,瑞幸:我不是咖啡公司
    在眾多質疑中,瑞幸一路狂奔,完成了既定目標並創造了18個月上市奇蹟,最高市值近100億美元,累計交易客戶數也已超過4000萬。「外界對瑞幸的第一印象是快,但除了快之外,效率也在不斷提升。」有業內人士表示,瑞幸咖啡無人零售省去了高昂的人員和裝修費用,並大幅減少了租金,擁有比小店模式更優的成本結構,使得瑞幸咖啡在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並更進一步地貼近客戶、擴大客戶規模,提高客戶消費頻次。發展至今,咖啡市場經歷了3次浪潮:雀巢等速溶咖啡是第一次浪潮;以星巴克、Costa等為代表的手磨咖啡是第二次;當下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帶動下,市場更多元化。
  • 瑞幸咖啡正式叫板星巴克 稱壟斷性競爭不公平
    5月15日,瑞幸咖啡召開發布會,瑞幸咖啡副總裁郭謹一稱,星巴克排除競爭的方式涉嫌壟斷,損害了咖啡行業的公平競爭趨勢,也損害了瑞幸咖啡的利益。郭謹一稱,星巴克是一家偉大的公司,進入中國近20年來在教育中國咖啡市場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貢獻,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佔據中國連鎖咖啡市場50%以上的份額,一直以來都是瑞幸咖啡及中國咖啡行業所有從業企業學習的榜樣。
  • 瑞幸咖啡,不哭!哭的時候還沒到
    前些時候,爆出瑞幸咖啡準備再掏出幾千萬去補貼客戶,瑞幸也說自己還有好幾個億的資金在銀行裡趴著。不過還沒有多久,就爆出瑞幸咖啡抵押融資的消息。好比是瑞幸剛才開的還是飛機,轉眼之間,鞋子都不知道哪去了的感覺。
  • 挑嘴測評 | 揚言在國內要「打敗星巴克」的瑞幸咖啡,我們品了品.
    最近,有個名字很火,頻頻出現在朋友圈,各個電梯,就連電影節都有它的身影。
  • 星巴克和瑞幸背後,什麼是中國人喝咖啡的「真相」?
    讓咖啡回歸飲料,讓咖啡回歸大眾消費品的本質。2020 年 9 月 3 日,隨著一篇「消失 100 多天後,我回來了」的文章被多次轉發,連咖啡重回公眾視線。在獲得新一輪投資之後,連咖啡放棄了外賣業務,轉而將目光投向了網際網路零售行業。連咖啡曾經的「死對頭」,一度被捧成「中國本土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去年也因財務問題暴雷。
  • 星巴克一邊批評瑞幸短視近利,一邊加緊擴大中國外賣咖啡服務
    這一季度,星巴克的總營收為 63 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4.4%,略低於市場預期。在歸屬於公司的利潤方面,星巴克在這一個季度獲得淨利潤 6.63 億美元,小幅高於預期,去年同期則是 6.6 億美元,這樣的成績僅能算勉強「達標」。  在發布這一季度財報時,星巴克上調了全年的盈利預期,稱對美洲地區的利潤率預期將由早前預計的下降轉為小幅上升。
  • 瑞幸咖啡'幸'還是'不幸',小藍杯,你還愛嗎?
    瑞幸能短短幾年讓盤踞中國市場多年的星巴克低下頭研究市場,並作出了一系列的改變。app點單,不定時配送費優惠,優惠券....讓大家感到星巴克接地氣了。這些得益於瑞幸的崛起。瑞幸背後神州系資本雄厚,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國內已經擁有4500家門店,交易用戶4000萬,全面超越星巴克。
  • 瑞幸咖啡:是經營失敗,還是欺詐成功?
    瑞幸股價繼續攀升,更多機構、散戶進入。截至2019年末,共12家機構持有超過千萬股瑞幸咖啡股票。粗略估計,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機構新進入場。股價最高曾到51.38美元,市值最高達1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