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2021-02-08 中國工商報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就在前段時間,我們又新進入了中國的10個城市,相比美國的洛杉磯,這些城市規模更大、人口更多。」在凱文·詹森看來,瑞幸咖啡許多門店的「存在點」相對要小得多,無法與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星巴克咖啡店相比。
  然而,就在凱文·詹森發布上述言論後3天,瑞幸咖啡就發布了新的開店數據,此舉被外界稱為瑞幸咖啡正面叫板星巴克。
  事實上,按照星巴克去年第四季度在中國新開門店增長18%計算,目前星巴克在中國有3600多家門店。一旦瑞幸咖啡完成4500家的布局,從數字上超越星巴克將變成現實。
  瑞幸咖啡負責人表示,未來,瑞幸咖啡不管在門店數量與銷售杯量上都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並且持續努力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專業咖啡。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瑞幸咖啡強勢入駐18座新城,將為其達成2019年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李 瑞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進軍大中東及印度市場,挑戰最強對手星巴克
    欲在中國擊敗星巴克(Starbucks)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正在計劃進軍其他海外大市場。  瑞幸過去兩年在中國藉由開設數千間店面,使用高科技接受訂單,送貨及支付系統試圖超越星巴克。目前,瑞幸在中國40個城市共擁有超過3000間店面,並計劃今年底以前增加至4500間。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共有約3800間店面。  瑞幸毫不掩飾在其他業務上布局的野心,今年5月在紐約舉行了首次公開募股。
  • 瑞幸咖啡在中國又擴展了14個城市,外媒替星巴克擔心
    仍在迅速擴大市場的瑞幸咖啡,是否真的會把星巴克拉下神壇呢?據金融新聞媒體EGSea報導,瑞幸咖啡在中國的快速擴張仍在繼續,在14個城市新開設了咖啡專營店,包括合肥、佛山、瀋陽和昆明等。這使得瑞幸咖啡登陸的中國城市總數達到36個,該初創公司還計劃在4月底之前進入更多城市,包括珠海、中山、嘉興和貴陽。
  • 瑞幸咖啡正式叫板星巴克 稱壟斷性競爭不公平
    5月15日,瑞幸咖啡召開發布會,瑞幸咖啡副總裁郭謹一稱,星巴克排除競爭的方式涉嫌壟斷,損害了咖啡行業的公平競爭趨勢,也損害了瑞幸咖啡的利益。郭謹一稱,星巴克是一家偉大的公司,進入中國近20年來在教育中國咖啡市場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貢獻,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佔據中國連鎖咖啡市場50%以上的份額,一直以來都是瑞幸咖啡及中國咖啡行業所有從業企業學習的榜樣。
  • 星巴克一邊批評瑞幸短視近利,一邊加緊擴大中國外賣咖啡服務
    今年 1 月的媒體溝通會上,瑞幸咖啡曾宣布將在中國新增 2500 家門店,到 2019 年年底達到 4500 家門店的目標——平均下來每 3.5 小時新開一家門店。而星巴克的開店計劃則是平均每 15 小時新開一家門店。  日前,瑞幸咖啡正式啟動了赴美上市計劃,一時風光無限。在上市文件中,瑞幸咖啡表示,它將繼續大力投資折價促銷和銷售量。
  • 10億美元估值,瑞幸咖啡憑什麼成為咖啡市場下一個獨角獸?
    革命者往往都來自於市場外部(瑞幸咖啡領軍人物錢治亞來自神州優車),瑞幸藉助咖啡外送和無限場景品牌戰略兩種手段,掀起對抗星巴克的浪潮。啟領商學院創辦人、資深零售專家萬明治告訴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瑞幸咖啡這種新零售戰術,正是對星巴克提倡的「第三空間」外的補充,也是中國咖啡文化趨勢向好的一種「順勢而為」。
  • 瑞幸咖啡想成為誰?星巴克、711、亞馬遜、Costco,它自己?
    有人稱這類主產品外為周邊產品,如星巴克咖啡外的貓抓杯、輕食,但是其目的還是為了引流而已。而現在與其暗鬥多個回合的瑞幸咖啡,也開始了其周邊品類上線的棋局,並且步子邁得還挺大。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先來看看瑞幸咖啡的動作。先不說從起步就一直沒停止的低價補貼,就看近期的看不懂的招數。
  • 無奈宣布裁員,瑞幸和連咖啡已迫近星巴克腹地?
    與此同時,進入9月以來,「三國殺」的另外兩個成員瑞幸咖啡與連咖啡近期卻動作頻頻,幾乎是以月度為單位,向星巴克發起頻繁的「襲擾」。9月10日,連咖啡率先在上海掛牌成立「連咖啡學院」,佔地面積超過1000平米,號稱目前國內最大的咖啡學院之一。連咖啡此舉無疑是加大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投入,在咖啡行業整體加速的同時,人才成為了最寶貴的資產。
  • 到底誰在「叫好」瑞幸的無人咖啡?
    比起將瑞幸定位為一個咖啡品牌,似乎將其歸為新零售更加穩妥。2018年,瑞幸咖啡異軍突起,以裂變營銷、密集門店鋪設、暴風式廣告投放迅速攻佔一二線城市白領視野,並推出線上優惠下單、線下10分鐘自提+30分鐘外送的新興模式。
  • 隨著瑞幸咖啡入鄭並上線外送服務,星巴克也坐不住了
    製圖/鄭萌  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咖啡外送服務,在今年引來了行業爭霸賽。另外,星巴克專星送還推出了不同時間段1元秒殺活動。  除了在星巴克App點單外,河南商報記者還發現,在支付寶小程序中,也可以通過進入已有外送業務的星巴克店面點單,享受外送服務。整體來說下單過程更為便捷。  就在今年8月2日,星巴克咖啡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共同宣布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包括人們期盼已久的外送服務。
  • 咖啡風暴:星巴克與瑞幸未來一定會爭個「你死我活」
    彼時,僅開業2個月有餘的瑞幸,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廈門等11座城市上線,瑞幸想講與星巴克完全不同的故事。星巴克的商業邏輯基本圍繞實體門店,每一個店鋪位置都很好、面積都很大。星巴克從來不做廣告,僅通過這些店鋪展示企業形象,並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這也意味著星巴克需要非常大的毛利空間去維繫門店運營的成本。
  • 瑞幸咖啡,不哭!哭的時候還沒到
    前些時候,爆出瑞幸咖啡準備再掏出幾千萬去補貼客戶,瑞幸也說自己還有好幾個億的資金在銀行裡趴著。不過還沒有多久,就爆出瑞幸咖啡抵押融資的消息。好比是瑞幸剛才開的還是飛機,轉眼之間,鞋子都不知道哪去了的感覺。
  • 瑞幸咖啡: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2019年4月18日,管理著6萬億美元資產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領投瑞幸咖啡1.5億美元B+輪融資。貝萊德透過多家子基金合共持有星巴克8180萬股,佔比6.58%,為星巴克最大主動投資者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股東。2019年4月22日,瑞幸咖啡向美國SEC正式提交了招股文件F-1表格。
  • 瑞幸咖啡:是經營失敗,還是欺詐成功?
    當然,星巴克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對標,因為根據瑞幸的創始人的說法,瑞幸不是一個簡單的賣咖啡的,它是「星巴克、7-11、Costco和亞馬遜的混合體」。它有無數層光環包裹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新零售、新技術、新經濟、共享經濟、消費升級、生態系統,等等等等。一杯咖啡要承受這麼多高大上的概念,也真是難為這杯咖啡了。
  • 作為意識形態的瑞幸咖啡
    咖啡很便宜,一杯美式咖啡只要20元。即便是在市中心,人流量也算大,這家咖啡館還是倒閉了,換成了瑞幸。 中間幾乎是無縫對接,幾乎沒有裝修時間,桌椅好像也沒換。我和往常一樣,想點一杯美式咖啡,但是卻遇到了困難。你必須下一個APP或者使用小程序來點。 店員不會理你,有了APP之後之後,店員確實不需要和顧客說話了。他們在後臺看訂單、規格,完成交易。
  • 瑞幸「亮劍」:除了星巴克,還要搶喜茶、7-11的「飯碗」?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瑞幸在全國20多個城市,建成了2370家門店。不僅如此,該公司此前披露的計劃是,要在2019年年末達成4500家店的擴張;更重要的是,在上述「首秀」期間,瑞幸創始人、執行長錢治亞再次披露,瑞幸打算在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門店。不得不說,看到這個數字,眾生譁然。因為,在中國滾了二十年雪球的星巴克,如今的店面數量還不足4000家。
  • 實地蹲守10家店,這裡是關於瑞幸咖啡的一些新觀察
    在不少針對星巴克與瑞幸的分析中,都提到了星巴克為應對瑞幸的挑戰,開始與阿里合作,做外賣咖啡配送,還有不少激進的網友將此視之為「星巴克放棄咖啡品質」的墮落行為——且不論星巴克作為一家連鎖咖啡品牌,本身咖啡品質也有限的問題,將瑞幸看作外賣咖啡,顯然是將瑞幸的過渡戰略當成了本質。外賣對於瑞幸來說,是在門店數量還沒能滿足要求之前的中間方案。
  • 星巴克後麥當勞推咖啡外送服務 咖啡新零售究竟「新」在何處?
    10月8日,麥當勞中國宣布旗下麥咖啡品牌推出外送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美團、餓了麼和微信小程序「i麥咖啡外送」下單。麥咖啡的外送服務首先在上海推出,隨後將逐步推廣到其他城市。咖啡外賣戰爭兩派四霸目前國內咖啡品牌外賣市場主要有連咖啡、瑞幸和星巴克三大玩家,連咖啡和美團合作,星巴克牽手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瑞幸咖啡則與順豐合作,提供30分鐘「慢必賠」服務。
  • 星巴克中國,和她的挑戰者們
    去年中國現制咖啡市場的規模為507億元,而星巴克中國一年的營收規模在200-260億元,佔據了中國現制咖啡市場的半壁江山。星巴克引領了中國的現制咖啡市場,也完成了國內咖啡市場的初步教育,佔據了核心商務人群心智,使得咖啡賽道的後來者紛紛以挑戰者自居。自2014年起,連咖啡、瑞幸等新興品牌相繼出現,該類主打性價比咖啡市場定位的品牌開拓了現制咖啡行業運營的新模式,其中瑞幸最為兇猛。
  • 瑞幸VS星巴克:咖啡機哪家強?
    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10月,從誕生到敲鐘上市,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再一次刷新中概股IPO速度。 不到一個月之前,國內另一新零售咖啡品牌連咖啡宣布完成新一輪2.06億元融資,至此,連咖啡已獲得6輪融資。 除了眾多新零售咖啡,便利店、快餐店也迅速切入咖啡市場。
  • 話說,你真的看懂瑞幸咖啡了嗎?
    而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它根本就不可能幹得過星巴克!」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我也想不通它究竟要拿什麼去超越星巴克。因為這個品牌的種種,實在是讓人感覺非常混亂——它似乎沒有一個統一的方向,處處充滿矛盾。不過,最近我卻發現:對於瑞幸咖啡,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向其實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