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叫好」瑞幸的無人咖啡?

2022-01-14 一鳴網


 產業作者|任倩

編輯|譚松

來源|一鳴網

瑞幸咖啡又有新動作了。

之所以強調「又」,是瑞幸在過去一年時間內的確舉措頻頻。究其原因,一鳴網曾在《瑞幸的痛,瑞幸都懂》一文中提及,瑞幸攻城略地背後焦慮難解,儘管CEO錢治亞坦言已做好長期虧損的準備,但瑞幸仍在嘗試「自救」。

積極擴充品類,收窄用戶補貼,開放小鹿茶加盟,乃至此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皆可理解為瑞幸的「自救」方式。

新的故事能講成嗎?錢治亞倒是野心勃勃——「瑞即購是國內最豪華、最貴的智能無人咖啡機」,「鋪設越多越好,越密越好,不設上限」,仿佛進軍無人零售的瑞幸定能逆天改命一般。

比起將瑞幸定位為一個咖啡品牌,似乎將其歸為新零售更加穩妥。

2018年,瑞幸咖啡異軍突起,以裂變營銷、密集門店鋪設、暴風式廣告投放迅速攻佔一二線城市白領視野,並推出線上優惠下單、線下10分鐘自提+30分鐘外送的新興模式。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布局新零售的決勝點之一就在於線下門店數,這亦是許多電商巨頭的癥結所在,阿里的新零售一號工程盒馬發展滯緩,京東的百萬便利店計劃已經擱淺…但瑞幸似乎一開始就深諳新零售之道。

初出茅廬,就足夠「囂張」,瑞幸的出場有些類似當初的共享單車,無限投放、巨額補貼、搶佔市場,迫切做大規模,盈利都是後話。共享單車的結局清晰可見,包括ofo在內眾多的共享單車品牌都倒在了這裡,明星項目一夕之間大廈將傾。

那麼瑞幸呢?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瑞幸咖啡在全國22個城市建立了2073家門店(其中176家為外賣廚房店),實現了一線城市5分鐘核心區域全覆蓋。對比星巴克的十多年3000多店,瑞幸妄圖以最快的速度燒出市場份額。

除了持續的門店擴張,其在用戶補貼、營銷廣告上的投入也毫不手軟。據悉,2018年前3個月,瑞幸在朋友圈廣告投放金額超過800萬元,在樓宇電梯廣告花費3億元。而至2018年12月底,瑞幸咖啡披露當年前9個月虧損高達8.57億元。

資金重壓之下的瑞幸在2019年開啟了「自救」模式。其一,積極擴充品類,「去咖啡化」後越發向便利店靠攏,可同樣依靠燒錢擴張的便利店、生鮮電商們陷入關店倒閉潮,似乎暗諷這條道的不易;其二,收窄用戶補貼,可瑞幸正是通過一系列補貼互動方式快速擴展市場份額,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一旦捨棄或收縮必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三,開放小鹿茶加盟,然而「被山寨」、「被加盟」損壞品牌聲譽又成隱憂…每一次舉措都可見瑞幸的努力,可現實的重創都在宣告著不易。

無人零售又添新憂

新零售遇阻,瑞幸將目光投向無人零售,倒也無可厚非。可無人零售能拯救得了水深火熱之中的瑞幸嗎?答案是有跡可循的。

2017年被稱為無人零售元年,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各種無人零售業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搶佔街頭巷尾的同時也吸引了巨頭與資本的目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無人便利店累計落地200家,無人零售這個新風口全年共吸引總額超40億元投資。

然而,隨著試水無人零售的企業紛紛折戟,無人零售並未如料想中成為主流零售模式之一。自2018年初,先後獲得近5億元的猩便利突然被傳在多個城市撤櫃、裁員,引起行業震動,此後便是無數項目深陷倒閉、裁員、融資受阻、撤點泥沼,其中不乏大品牌。

從耀目到黯然,無人零售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這顆新星隕落背後又是何緣由?說白了還是錢的問題,持續的資本投入,盈利艱難,資本狂潮褪去,市場便一蹶不振。

當然,畢竟受到過追捧,無人零售也是有其優勢存在的。首先,入門門檻低,只需放置售賣機器便可以開售,省去了門店租金、裝修、人力等高額成本;其次,擴張速度快,相比門店而言,設備成本低更易大範圍、高密度投放。

瑞幸的意圖十分清晰了,無人咖啡機/售賣機一面可以達到繼續擴張的目的,一面又儘可能節約成本。如果說從自營到加盟,是瑞幸一路狂奔後的妥協;那麼從門店到機器,便是瑞幸重壓之下的下策。

可無人零售的痛點依舊存在,零售商們尚走不通的路,瑞幸又如何突圍?

根據介紹,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可以提供大師咖啡、小鹿茶、熱巧、牛奶等多樣化產品,24小時供應。用戶通過luckin coffee App下單,到機掃碼取餐。

觀其外形,與當年風靡一時的無人自主鮮榨成汁機相似度極高,同屬飲品類。然而後者除了乘著無人貨架的快車一度火爆,現已沒有聲響,可擺在「瑞即購」面前的歷史遺留問題同樣不可忽視。

首先,飲食安全。曾有爆料稱,地鐵、商場裡常出現的「天使之橙」、「5個橙子」無人榨汁機內橙子出現腐敗、發黴現象,甚至製售的橙汁裡出現頭髮、黑渣滓,儘管品牌解釋設備會由專人在規定時段清洗產品內壁,但仍無法掩飾已經發生的事實。同樣,瑞幸也會存在咖啡豆品質、咖啡機清潔等問題,如何讓消費者放心是其一,清洗維護導致成本增加其二。

再者,線下競爭。瑞幸從門店轉向機器是為了壓縮自身成本,但卻無法阻礙其他品牌茶飲發起的衝擊,部分消費者若沒有甚至排斥使用機器的習慣,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用戶流失。

最後,飲食習慣。咖啡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餐飲市場最難經營的品類,站在國人飲食習慣的對立面,甚至有部分人群飲用後會造成不適。當初打入市場時,瑞幸可是抱著培養用戶習慣,爭取一年喝200杯現磨咖啡的野心,實現了嗎?答案顯然沒有,所以它賣起了果汁、零食等等。雖說「瑞即購」可提供咖啡之外的飲品,但也過於局限,比如不喝咖啡的人在冬天想點一杯熱飲,似乎只有熱巧可以選擇。

鮮榨橙汁的泡沫破裂已經證實了這不是一個好生意,重複路徑的「瑞即購」又如何扭轉?不過是一場「新瓶裝舊酒」的遊戲罷了。

再說無人售賣機「瑞划算」,售賣的產品主要包括瑞幸自有品牌產品與第三方產品,且內嵌共享充電寶,將覆蓋在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個場所,並和現有的瑞幸門店網絡相輔相成、互相補充。

然而這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了,甚至已經成為車站、機場等場所標配,適宜場景已布局完畢,有利點位早已被先入局者搶佔,「瑞划算」又該置於何處呢?

這個所謂「無人區」似乎有些擁擠。


入局之初,瑞幸一直叫板星巴克,喊出「以性價比打敗星巴克」的口號,其以「星巴克挑戰者」的身份為外界熟知。據其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直營門店數達4507家,累計交易用戶數超4000萬,已超越星巴克。然而高密度、大流量雙重加持之下的所謂「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看似一片光明,卻飽受虧損、燒錢、拉新、留存等各方面問題摧殘,過去一年舉措頻頻,仍無濟於事。

「無人貨架」、「無人飲品機」「共享充電寶」…瑞幸這一次是堆疊了幾乎能想到的所有熱門概念。它是真的慌了,還有些慌不擇路。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有驚喜!

文章同步平臺

一鳴網丨百家號丨澎湃丨人民日報

藍鯨TMT丨界面丨天極網丨艾瑞網丨和訊

網易丨搜狐丨鳳凰丨騰訊丨新浪丨大魚號丨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丨招行社區丨雪球丨微博丨知乎

今封面號丨趣頭條丨快資訊丨等百家媒體平臺

相關閱讀

【百鳴計劃】

碼尚丨納米盒丨橙市超人丨脈策數據丨純米科技

釵頭鳳影視丨木蟻機器人丨cocospace丨創略科技

啟信寶丨小喬丨創客邦丨競界電競丨70邁丨影創科技

123看房丨萬物工場丨51offer丨笑果文化丨阿里媽媽

擎朗智能丨能力風暴丨大鵝文化丨觸寶科技

有妖氣丨e籤寶丨Childcare雲聽丨極光點播影院

【鳴+學院】

多元媒體環境下如何做PR丨品牌公關要失業了嗎?

區塊鏈與內容分發丨中小投資者如何避坑區塊鏈

數字貨幣泡沫怎麼來的?丨信用租賃的區塊鏈應用

紛享銷客的獲客之道丨B2B企業如何構建競爭壁壘

【行業洞察】

SaaS領域的一地雞毛丨影遊聯動如何破除「快消品」魔咒

樓市浪潮裡的逆行者丨AI成SaaS行業新破局之道

消失的國美手機丨Vlog能拯救西瓜視頻嗎?

華為陷入銷量與品牌價值的雙重面子境地

三星敗走中國丨巨頭紛紛押注智能音箱的野望

ofo的無奈丨美團哪有護城河丨攜程困局大掃描

報導 | 創業蜂巢 | 鳴+學院 | Who說 | 研究

一鳴網,讓發生的發聲!

相關焦點

  • 無人咖啡機登場!瑞幸咖啡進軍無人零售
    內容來源:廈門日報1月8日上午,總部設於廈門市的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 瑞幸咖啡引進全自動咖啡機器人 ,首推無人零售新模式!
    畢竟,誰沒有個航天夢呢?廣告很沙雕,可記憶點好強和luckin之前的廣告風格不同,沒想一轉變,就是出地球。短片講述了兩個太空人:尼克做事馬虎不靠譜——搞笑擔當劉強:沉著冷靜不慌不忙——裝X高手(估計這是想cue品牌logo的小鹿形象設計吧~)瑞幸咖啡致敬NASA主題店應用全自動咖啡機器人,首推無人零售新模式。基於Iot、雲計算、機器人以及自動控制等新技術,瑞幸實現全自動無人現磨咖啡售賣。
  • 星巴克和瑞幸背後,什麼是中國人喝咖啡的「真相」?
    讓咖啡回歸飲料,讓咖啡回歸大眾消費品的本質。2020 年 9 月 3 日,隨著一篇「消失 100 多天後,我回來了」的文章被多次轉發,連咖啡重回公眾視線。在獲得新一輪投資之後,連咖啡放棄了外賣業務,轉而將目光投向了網際網路零售行業。連咖啡曾經的「死對頭」,一度被捧成「中國本土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去年也因財務問題暴雷。
  • 獨家 | 瑞幸暫停無人咖啡機、零售機拓展,回應關店稱「屬正常優化」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獨家獲悉,5月11日(即CEO錢治亞、COO劉劍雙雙被停職前一天),瑞幸咖啡在內部同時宣布了另一條決定:「瑞即購」無人咖啡機和「瑞划算」無人零售機暫停拓展。一位瑞幸員工表示,公司並沒有發布任何郵件,而是選擇開會口頭通知。
  • 開了4500家店後,瑞幸:我不是咖啡公司
    上市8個月,瑞幸的表現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截至發稿,瑞幸咖啡每股35.11美元,總市值84.38億美元。從上市至今,其股價最高曾近100億美元。「非常方便,打開瑞幸咖啡app即可點單,到機掃碼取餐。品類有大師咖啡、小鹿茶、熱巧、牛奶等,冷熱飲均有。從下單到製作,2分鐘就能拿到現磨咖啡。」現場,瑞幸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無人咖啡機「瑞即購」。
  • 瑞幸咖啡: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這句話是矽谷人心中秘而不宣的創業潛規則,也是埃隆馬斯克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具體含義為,先吹噓你的想法,再通過吸引資本和人才的方式努力在現實中追趕你的目標,直到你實現了它。
  • 瑞幸咖啡進軍大中東及印度市場,挑戰最強對手星巴克
    瑞幸咖啡表示,瑞幸咖啡與Americana周一於北京籤署了一項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合資經營新的咖啡業務。大中東及印度地區擁有廣泛的市場和發展前景,通過合作,瑞幸咖啡將憑藉技術和商業模式走向全球。  瑞幸咖啡行政總裁錢治亞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Americana的合作代表瑞幸咖啡將其領先產品從中國帶向世界的第一步。」
  • 實地蹲守10家店,這裡是關於瑞幸咖啡的一些新觀察
    在瑞幸敲鐘的今天,我們基於「深響」團隊在北京、成都、濟南、長沙4地10家瑞幸咖啡的觀察,與現場小範圍的用戶調研,來聊一聊:●  瑞幸到底是什麼?●  瑞幸的邏輯是否成立?●  瑞幸要如何走到它所講的那個未來?
  • 瑞幸咖啡居然是家「好」公司?
    然而,有意思的是,資本市場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並不強烈,有熟悉的投行經理向「子彈財經」表示:「由於陸正耀在瑞幸的股權已經被清空或者抵押,現在的董事會認為陸正耀的意見並不重要,甚至連董事會本身的意見都不重要。」
  • 瑞幸咖啡增加註冊資本,經營範圍再次變更
    4月10日,瑞幸咖啡的停牌狀態從「待發布新聞」改為待該公司「按要求提供更多信息」。繼22億財務造假風波後,4月7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及經營範圍開始發生變更。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瑞幸咖啡的運營主體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經營範圍變更,新增其他機械設備及電子產品批發。
  • 話說,你真的看懂瑞幸咖啡了嗎?
    關注並標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每天早07 : 45 按時送達分析一個項目,並不是簡單地羅列它的優點和缺點,而是要找到它與眾不同或有違常理的地方,然後去思考WHY,這樣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別急,你所質疑的,我也曾質疑過——所以我就自己去註冊了一下企業用戶試試…結果剛註冊完一個多小時,瑞幸那邊就主動打電話過來向我確認信息——這足以表明他們對企業用戶的重視。當然,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想通了企業用戶才是它的重點之後,上文提到的那些矛盾和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四、競爭對手是誰?
  • 瑞幸一夜跌去350億!網際網路咖啡的魔幻往事和數字「遺產」
    彼時星巴克中國CEO王靜瑛的解釋是:「有不少咖啡店在中國提供外賣服務,但星巴克很注重咖啡品質和顧客體驗,外賣必須保證飲品的品質和體驗和我們在門店所能提供的是一樣的。」但「注重品質」這個理由似乎不太靠譜,按這個邏輯,星巴克為什麼不拒絕顧客打包帶走?大勢不可違,2018年左右外送咖啡開始迅猛興起。
  • 瑞幸咖啡從比肩星巴克到股價暴跌80%僅僅歷時兩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雖說瑞幸咖啡的華爾街故事崩了,但有誰還沒喝過一杯免費的瑞幸咖啡呢?短短兩年,瑞幸咖啡迅速搶佔市場,從0-1,通過新用戶免單、買五贈五、買二贈一等優惠來快速拉攏新用戶,其咖啡產品的實際單價低至星巴克(SBUS.US)咖啡產品的1/4。
  • 瑞幸已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了嗎?
    ,不過,現在鍾愛喝咖啡人們的選項中又多了一個瑞幸咖啡的選項,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LK)被稱為中國版星巴克(Starbucks Co., SBUX),去年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本土咖啡品牌,在門店上實現了驚人的增長,還嘗試構建的「自有產品+自有流量」的智慧零售平臺,不斷拓寬銷路,創造新的盈利點,如今,橫空出世的瑞幸咖啡在成立短短兩年多後,瑞幸已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了嗎?
  • 無人機火了,瑞幸也給大家講個新故事:無人咖啡機和無人售貨機
    在2019年底「如約」超過星巴克成中國門店數量第一大咖啡連鎖之後,瑞幸又有了一個新的「燒錢計劃」——無人零售。昨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無人零售戰略發布會,宣布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MINI)。
  • 瑞幸咖啡:是經營失敗,還是欺詐成功?
    當然,星巴克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對標,因為根據瑞幸的創始人的說法,瑞幸不是一個簡單的賣咖啡的,它是「星巴克、7-11、Costco和亞馬遜的混合體」。它有無數層光環包裹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新零售、新技術、新經濟、共享經濟、消費升級、生態系統,等等等等。一杯咖啡要承受這麼多高大上的概念,也真是難為這杯咖啡了。
  • 探秘 |「無人便利店」到底有多火?
    6月28日,F5未來商店完成3000 萬元A+輪融資;不到一周後的7月3日,繽果盒子宣布獲得超過1億元融資;7月7日,阿里無人便利店「淘咖啡」在淘寶造物節亮相。巨頭的入局和融資的發生,讓無人便利店被視為資本市場的又一輪新風口。無人便利店,能否開啟線上零售的便捷和線下零售的消費體驗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模式?
  • 作為意識形態的瑞幸咖啡
    咖啡很便宜,一杯美式咖啡只要20元。即便是在市中心,人流量也算大,這家咖啡館還是倒閉了,換成了瑞幸。 中間幾乎是無縫對接,幾乎沒有裝修時間,桌椅好像也沒換。我和往常一樣,想點一杯美式咖啡,但是卻遇到了困難。你必須下一個APP或者使用小程序來點。 店員不會理你,有了APP之後之後,店員確實不需要和顧客說話了。他們在後臺看訂單、規格,完成交易。
  • 瑞幸咖啡開放加盟,急了還是窮了?
    尚未走出財務造假旋渦的瑞幸咖啡,這次能通過加盟實現逆襲嗎?而三四線城市下消費人群基數儘管很大,但咖啡市場也是紅海一片,古茗、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等均有很高的市佔率和歡迎度,瑞幸咖啡並不佔有優勢,因此有業內人士將瑞幸咖啡此次開放加盟稱之為「割韭菜」。
  • 瑞幸咖啡:野百合沒有春天
    瑞幸咖啡的第一家門店開在神州優車總部大堂。瑞幸初期的人事招聘,面試官胸前還掛著神州的工卡。最重要的是,瑞幸咖啡不是一個奇女子的創業史,而是一群老男人的資本遊戲。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他們在孕育瑞幸咖啡的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登陸納斯達克的目標。吸取之前的教訓,資本大佬們針對華爾街投資人的脾胃專門為瑞幸咖啡設計了三重包裝:然而剝開層層包裝,瑞幸的商業內核還是十幾年前老陸搞神州租車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