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獨家獲悉,5月11日(即CEO錢治亞、COO劉劍雙雙被停職前一天),瑞幸咖啡在內部同時宣布了另一條決定:「瑞即購」無人咖啡機和「瑞划算」無人零售機暫停拓展。一位瑞幸員工表示,公司並沒有發布任何郵件,而是選擇開會口頭通知。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兩大終端設備。
前者提供現磨咖啡及小鹿茶、熱巧、牛奶等飲品;後者則延續瑞幸的「低價策略」,即瑞幸通過與全球產品供應商合作,大規模採購和定製化獲得優惠的採購價格,然後藉助瑞划算壓縮渠道成本、部分商品給予補貼,使得消費者可以在無人售貨機買到電商價格的商品。
據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了解,無人零售終端機設備由彼時新來的CTO何剛(現已辭職)負責。一位瑞幸研發部員工表示,何剛過來之後,咖啡機的迭代速度就提高了,現在已經是咖啡機二代了,後來零食機也上線了。
當時,CEO錢治亞表示,瑞幸無人零售的目標是成為現代企業辦公室的標配,而對於終端機(包含自助咖啡機和無人零售)具體鋪設數量的預期,則是「越多越好,越密越好,不設上限」。
對於瑞幸的新零售策略,市場上不乏質疑之聲。一位自助咖啡行業資深從業者曾向Tech星球表示,自助設備的成本雖然低,但是大零售的環境複雜,點位的選擇,消費能力和品類的不同都不是短期內可以打磨出來的,成立9年的友寶至今還要不停靠融資輸血。
無人售賣機「瑞划算」櫃內一覽
雖然市場面臨質疑,但是瑞幸內部似乎對於進軍新零售這個事情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
多位瑞幸員工均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達了同一個觀點:如果不出意外,咖啡之外就是奶茶,奶茶之後就是各種辦公室小零食,之後就是全品類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的新零售。
事實上,在執行過程中,瑞幸遇到了困難。「無人零售設備到底拓展了多少個點位,根本沒數兒,當時就是撤了又放,放了又撤,例如瑞幸這個月要求投放出去50個,下個月就又讓全部撤回。」一位瑞幸員工表示,「後來機器也經常出問題,比如供電不夠、機器過熱之類的」。
此外,瑞幸無人零售終端機的價格一直是一個謎。「按照瑞幸現在的做法,做售貨機是很難盈利的,他們的一組方案設備預計要13-15萬元,而我們給出的方案是3萬左右。」一位參與瑞幸無人設備競標的商家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Tech星球從一位自助咖啡機資深從業者獲悉,瑞幸自助咖啡機的價格或在15-20萬元之間。同時,多位瑞幸拓展員工表示,瑞幸的自助咖啡機設備對外宣稱是20萬。
上述自助咖啡行業資深從業者表示,「COSTA與瑞幸的設備相似度高達95%,都是鮮奶加冰,10萬元一套。日本富士也有類似的機器,可以加冰、加蓋,兩種杯子,還可以配備可樂和蘇打水,才6萬元。」
既然選擇了自助設備,意味著瑞幸開始在意成本,既然在意成本,又為何選擇價格更貴的自助設備?這是否自相矛盾?
一切不得而知。一位瑞幸員工告訴Tech星球,咖啡機的真正採購價格或在10萬元以內,「當時政府扶持咖啡產業,是按照比例補貼的,政府需要發票來看具體金額,當時發票上的價格寫的一臺4萬」。
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一個月以來,已經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如今,暫停拓展自助設備或可看作是其穩固現金流,自保的一個嘗試。
此外,5月15日下午《界面新聞》報導,有瑞幸咖啡店鋪房東從瑞幸員工處得知北京將關80家店。Tech星球就此詢問多位瑞幸的員工,得到回覆稱「撤店屬於正常優化」。
據Thinknum Alternative Data公司數據顯示,在截至5月12日的第二季度,瑞幸在中國平均每天新開10家門店,其門店總數達到6912家,今年二季度的開店速度與一季度相比有所放緩,但仍高於去年同期。多位瑞幸門店拓展員工表示,此前他們的KPI是每人每月必須開一家店,至今KPI並沒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