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臺積電!打起來了!

2021-02-15 半導體行業聯盟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智東西

近些年,晶片製程經歷了如下變化:

65nm→45nm→32nm→28nm→20nm→14/16nm→10nm→7nm→5nm→3nm→2nm,每提升一次,單位面積的晶片就能裝下更多的電晶體。

也就是說,製程越小,晶片處理速度越快,計算性能和散熱效果也會變得更出色。

三星在臺積電手中,搶走高通大單!高通驍龍865將有三星代工!

目前手機市場上,驍龍855已經成為各大品牌旗艦機標配,作為其繼任者的驍龍865自然受到關注。這不,驍龍855剛捂熱,驍龍865就已被曝光。這一次,不同於大哥驍龍855是由臺積電代工,驍龍865將轉向三星懷抱。

據韓媒Theelec報導,三星預計將在2019年底前量產高通驍龍865處理器,採用的是7nm極紫外光(EUV)工藝,目前高通與三星已進入工藝協商的最後完成階段。

過去三星晶圓代工與高通的合作關係,一直持續到10納米工藝晶片,2018年臺積電率先挺進7納米工藝,高通因此將訂單交由臺積電生產。這次三星再一次搶回訂單,至於為什麼選用三星,The Elec透露高通認為三星的7nm EUV工藝比臺積電的更具有競爭力,在今年4月初就有報導稱三星已經量產了7nm EUV工藝的Exynos晶圓。

6月12日,業內人士@冷希Dev表示,高通驍龍865轉向三星並不意外,臺積電目前7nm產能有限,三星給出的報價比臺積電優惠不少(約6成左右),因此高通轉單是應了市場需求而已,不過令人擔心的是其後續產品在工藝上的開發作業。

三星臺積電,先後宣布3nm近況!製成大戰一觸即發!

5月,三星在Samsung Foundry Forum大會上,宣布了一個重磅炸彈,其3nm Gate-All-Around(GAA)工藝已經在開發中了,與7nm技術相比,三星的3GAE工藝將減少45%晶片面積%,功耗降低50%,性能提高35%,同時預計在 2021年量產

6月,臺積電透露額3nm廠將投資4000億,落地在臺灣新竹園區,2022年研發量產。並並首度透露,2nm廠研發及量產都落腳在竹科。

先後腳發布3nm製成進展,火藥味十足!兩家代工巨頭,比拼財力的時候到了!

與三星相比,臺積電並沒有公布過3nm工藝的具體技術細節,預計也會改用全新結構的電晶體工藝,只不過目前尚無明確消息。

當然,儘管臺積電三星已經隔空擦出了火藥味,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業界對7nm以下的需求其實並不明顯,5nm可能已經是商用極限了,現有製程已經足以應對絕大多數電子設備的剛需。這也意味著,即便兩廠玩命砸錢弄出來的超精細製程,以後可能會因為客戶不足而在量產方面遇到麻煩。

華為,死亡威脅背後!中國半導體真實困境,太可怕!

半導體戰爭!三星,怒砸7730億!臺積電,買走大半光刻機!

重磅!中國半導體值得關注的公眾號推薦!!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 / END / ————


👇

長 按 識 別 二 維 碼 即 可 關注

深科技

ID:deeptek

簡介:關注創新科技內容實踐;追蹤科技領域新趨勢,報導科技行業新突破!挖掘有趣(有時候奇葩?)內容,推送網際網路新鮮資訊。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如何逼退三星?
    除了手機處理器之外,如今大面積晶圓例如Nvidia的GPU以及AMD的7nm CPU也確定了由臺積電進行代工,而三星以及Intel則各自代工自家的處理器,看起來臺積電在本次的製程代工的爭鬥中大獲全勝,那麼對於臺積電來說,為什麼在14nm/16nm時代和三星打得難解難分,而在7nm時代優勢如此明顯呢?
  • 三星 14nm 再打臺積電!高通 Snapdragon 820 確定由三星生產
    手機晶片大廠高通昨(3)日發表旗艦手機晶片Snapdragon 820處理器,確定採用三星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
  • 臺積電與三星的3nm之爭
    5月15日,三星在Foundry Forum活動中,發布了公司第一款3nm工藝的產品設計套件。由此看來,在英特爾還在糾結10nm如何向前發展之際。先進工藝的戰火已經在臺積電和三星的推動下,燃燒到了3nm。去年,三星的Foundry Forum活動中強調了先進封裝的重要性;今年,三星的Foundry Forum則將重點放在了先進位程的進度上。
  • 聚焦臺積電:為什麼三星甘拜下風?
    而三星方面,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目前已拿下高通、IBM以及思科、Google的訂單。但也有從業者透露,三星的7納米EUV製程接單寥寥,5納米製程也沒有拿下高通以外的其他大額訂單,與臺積電這邊的局面形成對比。為何三星競爭不過臺積電提起三星,恐怕是無人不知了。在目前全球電子消費領域,綜合實力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可能只有蘋果了。
  • 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的晶片製程到底差多少?
    ,並在蘋果A9晶片片門事件,iPhone 6s A9處理器分由臺積電、三星代工時討論來到最高峰,以實際情況而言,臺積電、三星製程技術真的跟英特爾差很大? 臺積電、三星與英特爾的先進位程競賽打得火熱,在目前14/16納米之後,製程戰一路來到了10納米。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其實指的是「線寬」,精確一點而言,就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三極體(MOSFET)的閘極長度(Gate Length)。
  • 臺積電如何做到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第二戰:發動16奈米製程「四連擊」,通吃iPhone7訂單,令三星倉皇敗走。    第三戰:將以7奈米製程打造全新的「高效能運算」平臺,力戰終極大敵英特爾。張忠謀重新掌舵七年,臺積電股價增加237%,市值增加3.3兆臺幣,佔臺股總市值比重近兩成。當臺灣科技業愁雲罩頂,他是怎麼打遍天下無敵手?
  • 三星與臺積電之爭
    同年,有傳言成稱蘋果想讓臺積電代工iPad2上的A5雙核處理器,雖然因為成品率太低而放棄,這也足見蘋果在去三星化上是認真。由於臺積電在良率上未能趕超三星,2012年發布的iPhone 5 搭載的A6處理器,仍然由三星代工。2013年發布的iPhone 5S/5C上搭載的A7處理器,也同樣由三星代工。
  • 臺積電開心了,美國卻高興不起來
    可以說它是美方當之無愧的驕傲,但是最近關於英特爾又傳來新消息,這消息卻讓美方高興不起來了。據悉,由於英特爾生產工藝的原因,英特爾正在考慮將部分晶片進行外包生產。英特爾的CEO也指出,關於晶片外包的計劃將於1月21日公布,希望可以以此讓英特爾生產重回正軌。
  • 三星與臺積電的差距在擴大
    將確保大客戶並縮小差距」,三星半導體部門的一把手金奇南副會長在3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被問及有關與臺積電的技術差距的問題時這樣強調。        三星面臨的隱患還不止工廠停產。其在韓國國內的尖端半導體生產線構建上也陷入苦戰。據多家供應商透露,三星遲遲難以提高最先進的電路線寬5納米的產品成品率。在啟動5納米的量產時間上,三星已經比臺積電落後數個月。據稱,之後雙方的技術差距還在繼續被拉大。
  • 張忠謀:大陸半導體打不贏臺積電
    他強調,自己沒有說過這些話,他非常支持政府,也支持民選總統,臺積電根留臺灣,也將持續在臺灣投資。在張忠謀的帶領下,臺積電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成長為曾經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企業,將全球超過一半的晶片代工業務攬入懷中。但北京商報表示,對於臺積電來說,失去張忠謀的領導,就好比失去了靈魂,能否在未來抵擋住來自三星、英特爾、中芯國際等競爭對手的壓力,尚待觀察。
  • 臺積電與三星的訂單之爭
    全球市佔前3名,臺積電以52.7%穩居龍頭,三星17.8%排名第2,格芯以8%居第3,臺積電優勢巨大。據悉,為了搶奪客戶,三星打算「自砍」代工價格,以犧牲利潤的方式來拿下更多市場份額。在7nm先進位程中,三星選擇一步到位、搶先導入極紫外光刻(EUV)技術,反而錯失1年的卡位黃金期,造成一票客戶包括蘋果、華為、超威、高通、賽靈思等訂單都流向臺積電。
  • 霸權的瘋狂——美國對三星臺積電下手,吃相難看,用心險惡!
    被點名的有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英特爾等。 這些巨頭在業內可以說是叱吒風雲,但現在看來也只不過是美國的韭菜地,美國資本的高級打工仔,現在來看華為的骨頭是真硬。 在會上,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聲稱,為確定造成全球晶片荒的原因,美政府需要更多有關晶片供應鏈的信息,要求臺積電和三星這些晶片廠商45天內提交。
  • 三星與臺積電的高通7nm爭奪戰
    三星表示這項技術相比支持的第一代叫做10LPE的10納米核心製造工藝能夠在性能上提升10%甚至以上,三星還表示10LPP的繼任者將會是8LPP技術,相比10LPP還會有進一步提升,不過相比臺積電的7納米核心製造工藝應該還是會有些距離,所以這也是高通之所以選擇放棄三星,而採用臺積電的技術來打造高通驍龍855晶片的原因,當然,如果三星能早日推出其7納米技術的7LPP納米製造工藝並實現量產後,或許高通仍然會回來繼續和三星合作
  •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事關3nm晶片,美這次或高興不起來
    臺積電傳來新消息隨著已發布的四款5nm晶片的功耗出現異常,臺積電和三星這兩家代工廠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因為目前只有它們能量產出5nm晶片。其中蘋果的A14和華為的麒麟9000出自於臺積電,而三星自家的Exynos1080和高通的驍龍888都是由三星代工的。
  • 臺積電為蘋果造芯秘史:隱忍三年取代三星
    雖然2010年就開始了接觸,但臺積電與蘋果直到2013年才首次將晶片代工合作落地到iPhone上。另有消息稱,2011年,時任臺積電高管蔣尚義也曾與蘋果方面進行接觸,討論用先進位程進行合作的事宜,但並未敲定合作。原因主要在於蘋果方面的擔憂和臺積電方面技術、產能的不足。當時蘋果方面的顧慮是,臺積電與蘋果沒有合作經驗,單純就產品而言,臺積電的工藝和產能都要打個問號。
  • 臺積電與三星的晶圓代工爭奪戰詳解
    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三星Foundry在2016年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而到了2016~2017年,隨著臺積電先進位程的進一步成熟,三星Foundry部分大訂單又被臺積電搶了回去;此外,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全面衰退,其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對相關先進位程晶片的需求大減。可以說,這兩個因素是導致三星Foundry在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幅(4%)大幅下降的主因。
  • 戰鬥的四十年:臺積電如何讓三星心服口服?
    2004年,光刻機的突破才讓臺積電變得無人能敵,此前光刻機一直被日本佳能和尼康壟斷,到了193納米時,日本人卻遇到了技術瓶頸,始終無法突破,臺積電的林本堅博士提出了侵入式光刻技術,尷尬的是,除了荷蘭小廠阿斯麥爾,沒人相信臺積電,最終,這項全新的光刻技術成功突破,不但讓臺積電解除了技術威脅,還建立了護城河,拿下了全球一半的晶片代工業務,至此臺積電徹底將競爭對手摔在了身後,2005年深知無力改變的曹興誠無奈退休
  • 幾張圖看清三星與臺積電的差距
    三星表示,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3nm。在本文中,我從技術,產能和資本支出重點探討了三星公司目前和未來的能力(三星存儲部門除外),以及三星是否確實能夠縮小7納米以下節點的差距。三星是否有能力在臺積電主導的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臺積電本身在2021年花費了創紀錄的250億美元,以確保它保持在技術和產能的前列。
  • 臺積電復仇!三星哭了!
    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新款旗艦手機晶片已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確定將採用臺積電7納米製程,供應鏈傳出,高通新款手機晶片已經在第四季量產投片,最大的特色是整合類神網路運算單元(NPU)及支援5G,可大幅提升人工智慧邊緣運算效能,預期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等非蘋陣營手機大廠均將採用,最快明年第一季終端手機可望上市。
  • 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九):金融危機肆虐,面對來勢洶洶的三星,張忠謀如何力挽狂瀾?
    這場官司一打就是三年,結局並不出人意料,中芯國際又輸了,要在4年內賠償臺積電2億美元現金,同時向臺積電出讓10%的股權。也就是說,臺積電不但拿了錢,還拿了股份,成了中芯國際的股東。更有甚者,在這場官司塵埃落定之後,張汝京宣布從中芯國際辭去所有職務。對於這項人事變動,外界猜測這是臺積電要求的,寫入了判決書或者類似於備忘錄的文件中,張汝京是被臺積電逼走的。